[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4-03-22 16:18 已读 1557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引言:他身为长子,生于盛世,备受宠爱,他英姿威武,统率千军,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再造李唐一统河山。同样是他却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由宦官拥立的帝王。他在位十八年,革除时弊,乱后求治,为什么最终还是无法让大唐帝国重现昔日的辉煌?唐朝究竟经历了怎样一个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时代?他情路波折,爱憎分明,拥有一颗仁慈之心,是大唐王朝少有的多情天子,为何死后却无一人陪葬?

开元14年(公元727年1月),李豫出生于东都洛阳上阳宫。

《旧唐书》记载:“李豫幼而好学,尤专《礼》《易》,且仁孝温恭、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玄宗钟爱之。”


唐代宗李豫像

身为唐玄宗嫡长皇孙,少年的李豫享尽盛世荣华,十五岁时封为广平王。然而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天穹无声的开裂,从裂缝中喷涌而出的,将是长达100多年的流血、杀戮、黑暗、纷争和死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都城长安被焚掠一空,满目凄凉,这首沉郁悲壮恸慨千古的《春望》,表达了安史之乱时诗圣杜甫深重的忧伤和感慨。长安沦陷,大唐盛世戛然而止。

6park.com

《春望》

唐玄宗仓惶奔蜀,从此28岁的李豫结束了高贵的皇子生活,随父亲李亨北上灵武。李亨即位后,李豫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郭子仪、李光弼等与叛军作战,成为平定叛乱的核心人物之一。


李豫剧照

一年零三个月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密谋杀死,安庆绪继大燕帝王。叛军内乱,给了唐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公元757年9月,李豫任平叛大军正副元帅,郭子仪为中军、联合回纥军共计15万人,在长安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以北与10万叛军展开决战,刹时间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直到夜幕降临,叛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唐军大胜,沦陷15个月的京师长安,终于收复。一个月后,李豫率军收复东部洛阳,这次两京重回大唐,李豫立下卓越战功。公元758年5月,被立为皇太子。


李豫剧照

公元762年,35岁的太子李煜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人拥立下继承皇位,成为李唐王朝皇帝中第一个由宦官拥立的帝王。李豫初登大宝,安史之乱的叛军余孽仍然占领河南与河北地区,叛乱尚未彻底平息,然而李豫却警觉的注视着一个宦官的一举一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人就是李辅国,昔日因拥立肃宗即位,备受宠信,掌握禁军兵权,权势煊赫,此时有依仗拥立代宗之功,日益骄横。甚至对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也许在狂妄的李辅国眼中,李豫不过是他手中的政治傀儡,他可以为所欲为。


李辅国剧照

面对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宦官李辅国,李豫采取捧杀战略,尊称李辅国为尚父,任命他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赵高之后第二个出任宰相的宦官。然而到达权力巅峰的李辅国不会想到繁花似锦的局面下早已杀机四伏,貌似懦弱的李豫等待一招毙敌的时机。很快在权力的诱惑下,李辅国阵营出现了裂痕。

《旧唐书》:阻止了张皇后废唐肃宗所立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的企图,保护了太子李豫即位,被册封为尚父司空兼中书令。


李辅国

这个人叫程元振,早在唐肃宗执政时便担任内射生使,掌握一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部队,曾是李辅国的心腹,李豫决定用程元振来制衡李辅国,以宦官制宦官。两个月后在笼络程元振和得到大多数禁军将领支持的条件下,李豫突然下诏解除了李辅国的兵权,迁居宫外,并指使人将他刺杀。曾经叱诧风云的一代宦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踏上了黄泉路。而喜惧不形于色的李豫下令追查凶手,最后不了了之。


程元振剧照

公元763年,史朝义败亡,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李豫终于完成了唐肃宗未尽的事业,天下百姓欢呼雀跃,李豫也充满了激动、欣慰和喜悦。然而此刻的李豫并不知道,叛乱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安史之乱既是大唐盛世的终点,也是一个大裂变时代的起点。


李豫剧照

李豫招降了安史叛将,鉴于当时困窘的政治、军事格局,不得不瓜分河北地授叛将,对安史旧及亲族,一律不加追究,于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同时由于安史之乱中唐朝征调西北戍军参加平叛,致使边镇空虚,西部吐蕃乘虚入侵,陷掠河西、陇右之地,而此时在李豫的身边是新的宦官程元振,他虽然帮助李豫除掉了专权误国的李辅国,但没有人会料到它将给大唐带来一场新的灾难。

公元763年10月,吐蕃集结吐谷浑、党项、氐、羌共20余万重兵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是得宠擅权的成员镇却置若罔闻,既不上奏天子,也不发御敌。吐蕃军队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奉天和武功。直到吐蕃大军逼近长安,李豫和文武百官才惊闻敌寇入侵的消息,京师震恐。很快吐蕃大军就兵临长安城下,李豫只好仓皇逃奔陕州,三天后吐蕃进攻长安,掠夺府库钱财、焚毁民房、洗劫一空。


吐蕃集结吐谷浑、党项、氐、羌共20余万重兵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

国难当头,李豫紧急启用郭子仪集结溃逃的散兵、征调武关的部队发起反攻。吐蕃人风闻郭子仪集结大军向长安杀来,匆匆带上战利品呼啸而去。敌军虽然退去,长安也已收复,但此时李豫即位不满两年,这无疑是一场令人难以容忍的启齿大辱。大唐帝国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朝中大臣群起上书,要求惩治程元振。但仁厚的李豫因程元振诛李辅国有功不忍杀他,只消除了他的官爵,将其遣回原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场新的叛乱又爆发了。


郭子仪像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曾经追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仆固怀恩,在河东拉起了反旗。据《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率领整个家族出生入死、浴血疆场,一门之内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可谓满门忠烈。回纥借兵、为国和亲战功赫赫,获封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那他为什么要反叛呢?

由于安史之乱后武将颇受猜疑,仆固怀恩也不例外,加之宦官骆奉先诬告他与回纥勾结。奸臣当道、功高不赏、名将被杀,仆固怀恩不敢上朝明志,最终被逼走上了反叛之路。


仆固怀恩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9月),仆固怀恩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入侵,途中仆固怀恩暴亡。郭子仪意识到分化对手的时机成熟,上演“单骑盟回纥”的一幕,最终唐回握手言和,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北宋李公麟所绘《免胄图》卷,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一次又一次使李唐王朝转危为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著名的戏曲《打金枝》,讲述了唐代宗女儿升平公主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一对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的故事。代宗在其中就是一位胸怀宽广的明君形象,他引用的一句俗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被后世广为传颂,奉为至理名言。唐代宗任用刘晏主理财政,在代宗的支持下,刘晏对漕运、盐政进行改革取得成效,使唐代宗时期艰难的政局和拮据的财政有所改善。


山西晋剧打金枝

李豫一生情路波折,第一位皇后沈氏的不知所终,贵妃独孤氏的突然离世和华阳公主的夭亡,都让他悲痛至极,甚至完全超出了他精神所能承受的极限。陪伴着内忧外患的大唐帝国步履蹒跚的走过17度春秋后,心力交瘁的代宗李豫病倒了。在病榻上怀想着开元盛世的繁华与荣光,李豫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也许他是在向天祈祷,期盼大唐帝国从此远离血火与刀兵的劫难,期盼李唐社稷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福泽绵长,帝祚永昌。


沈氏剧照

公元779年6月,大明宫紫宸殿,李豫驾崩,终年53岁。群臣上谥号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元陵

唐代宗李豫继承父志,平定叛乱,在位18年,登基除奸、荡平余孽、抵御吐蕃、改革漕运、盐政,政绩可谓不小。然而由于顾及吐蕃乘虚入侵,无可奈何的李豫,对安史降将采取了姑息政策,最终造成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人口丧失、国力锐减、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大唐的荣耀已掩没在历史的烟尘里,从此李唐王朝的盛世成为无法再现的回忆。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