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出家,还俗,从军……他折腾了一生。
送交者: 渊客[♀★★青莲书案镇纸★★♀] 于 2022-01-07 15:59 已读 1049 次 1 赞  

渊客的个人频道


清 傅山傅眉 山水册页图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屈大均《鲁连台》

 

屈大均生于崇祯三年。他十四岁的时候,崇祯在煤山自缢了。

 

两年后,清兵攻陷了他的家乡广州。

 

他的老师陈邦彦招募义军,固守广东清远,不肯降清。然而兵微将寡,一个多月后负伤被俘。在狱中绝食五日后,被凌迟于广州。

 

这时屈大均十七岁。

 

老师教他读过很多书,最后一本是用血写的。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候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屈大均《读陈胜传》

 

顺治六年,屈大均出家了。

 

落发为僧的时候,他才二十岁。

 

二十岁,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而屈大均的一腔热血,只能洒入空门。

 

天下已是大清的天下,臣民已是大清的臣民。伯夷叔齐可以不食周粟,但所采的薇菜不也生长在周朝的土地上吗?放眼天下,哪里又是屈大均的首阳山呢?

 



二十岁的屈大均,紧握着他大明遗民的身份,被历史的洪流遗弃在青灯古佛前。也许应该说是他主动抛弃了时代,毕竟把三千烦恼丝一齐剃去,就不用受那金钱鼠尾之辱了。

 

他给自己的居所起名叫“死庵”。

 

日死于夜,月死于昼。吾如日月,以死为寿。

——屈大均《死庵铭》

 

年轻的屈大均在死庵里认真考虑着死亡。他效忠的王朝已经成为过去,按照他自幼遵循的忠臣义士的行为准则,他应当殉节,至少也要永远隐居,像一个夫死守寡的贞女,把一生都耗费在无止尽的哀悼中。

 

但他不甘心,他还年轻,在他前方还有漫长的道路。他本能地觉得还有些事是他可以做的,必须做的,可以让他孤独无依的心灵有所寄托,而不用在对大明的怀念中虚度光阴。

 

顺治九年,屈大均走出了死庵。

 

他决定活下去,为了大明,也为了他刚刚开始发光的生命。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屈大均《秣陵》

 




他以僧人身份到处漫游,造访名山大川,结交各地诗友。他本能地在寻找什么,那是某种能让他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在远方向他发出若有若无的信号。

 

康熙元年,三十三岁的屈大均回到家乡,蓄发还俗。

 

四大皆空的佛门并不适合他。外面的世界对他有致命的吸引力,和他胸中的一腔热血时时共振,令他无法埋首经卷。他天生是属于红尘的,佛像前的一盏青灯留不住他激荡的灵魂。

 

他再一次离家游历,以一个书生的身份。

 

他不知道他能否找到他所寻找的东西,甚至不知道这东西是否存在,但他从未停下追寻的脚步。他一生渴望着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更大的价值,这种渴望几乎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动力。

 


清 傅山傅眉 山水册页图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

 

屈大均欣喜若狂,他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可以投笔从戎,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反清浪潮中去,恢复大明衣冠,完成他做一番事业的梦想。

 

他弃家北上,毛遂自荐加入了吴三桂的军队,“上书言兵事”,被任命为监军。在戎马倥偬中,他迎来了自己四十六岁的生日。

 

细蹀花骢出,麾幢拂晓云。葛巾汉名士,毛扇蜀将军。节制凭儒术,忠诚致大勋。自矜年四十,于道亦曾闻。

——屈大均《生日同诸将郊行作》

 

在他的前半生,他始终追寻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现在他可以亲手把这理想塑造成型。为了老师,为了大明,为了不虚度一生,他愿意为了向目标前进的每一步付出生命。

 

可惜那个目标本身也是一片虚无。

 

吴三桂并非大明忠臣,不过是借着“兴明”的旗号另立门户。被他拉拢的几支反清力量也各怀私心,互相牵制。在已经坐稳了江山的清廷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康熙十五年,屈大均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回到家乡。

 


清 傅山傅眉 山水册页图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他明白,在吴三桂手下效命并非报效故国的途径。他的学识和勇气都被人利用了,那个看上去近在咫尺的梦想,再一次变得遥不可及。

 

在失望中,他重新拿起了笔。

 

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间,屈大均埋首治学,研究《周易》,创办书院,将自己的平生诗文编撰成集,还参与了广州地方志的编写。“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太过高不可攀,他一生都渴望着立功,最后却不得不将毕生心血花费在退而求其次的立言上。

 

康熙三十五年,屈大均病逝于广州,年六十七。

 

直到最后,他也没能真正得到他毕生都在追求的东西。

 

但是谁又能说,追求本身就没有价值呢?

 

丙子岁之朝,占寿于古哲。乃得邵尧夫,其年六十七。我今适同之,命也数以毕。所恨成仁书,未曾终撰述。呜呼忠义公,精神同泯沕。后来作传者,列我遗民一。生死累友人,川南自周恤。独漉题铭旌,志节表而出。华趺存后人,始终定无失。林屋营发冢,俾近冲虚侧。

——屈大均《临危诗》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渊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渊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