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什么?织田信长竟然不姓织田,武田信玄的名字也不是信玄?小议日本战
送交者: beifenmajia[★品衔R6★] 于 2024-04-30 3:48 已读 4412 次 2 赞  

beifenmajia的个人频道

国时期武将的名字~。 6park.com

很多年前玩太阁立志传,信长的野望之类描述日本战国时代游戏的时候,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当时一些日本名人的全名(或某称号)很长而且读起来有一些不明觉厉之感,比如大名鼎鼎的武田信玄在某一时刻的全名是“武田大膳大夫从五位下兼信浓守晴信入道信玄”之类的~ 这个名字虽然长,但包括了“武田”与“信玄”两个要素,普通人也能明白指的是谁。但有时在特殊场合会对一个人物的全名进行节选来指代,对于普通人就很难对应具体的人物了。比如文末提到的被册封为征夷大将军的“内大臣源朝臣”,大家可以猜猜他是谁~。那么为什么日本战国时期很多武将的名字有时会特别长呢?直到近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之下,做了一点研究,发现他们起名字的学问其实挺有意思的,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6park.com

首先提一下,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人在现代社会观念的熏陶下,或许对名字形成了一个自然而然且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大丈夫生不改名死不改姓”,一个人的名字本应该是一个简洁易记、辨识度高且不可改变的“神圣”概念。“姓”代表了家族的传承,而“名”则代表了父母对自己的期许。看着在族谱里代代相传名字,即使很多祖先的具体事迹已不可考,但有时即便看着这些名字也会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因此,之前在玩太阁立志传的时候,发现当时日本很多名人不断地“改名字”,就会觉得很奇怪。例如大家熟知的日本战国时代最后的赢家,德川幕府建立者,被现代人戏称为老乌龟的德川家康,早先时候曾用名“松平元信”,然后先后改名为“松平元康”、“松平家康”,最后才叫“德川家康”。(在当时的我看来)频繁的改名换姓是很不合理的:这不仅是对先祖的不尊重荣誉丢失家族传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人物履历与名气累积出现不连贯的问题,毕竟改名这种事情很难向全社会广播,而社会上很多人也未必能记住不断变化的名字。这里甚至一些频繁改名的人原名已不可考,比如今川义元的首席军师,素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太原雪斋(道号),曾用名太原崇孚(也是道号)、九英承菊(佛号)等,但原名已没有明确记载了。 6park.com

那么,日本战国时期的日本人为什么要频繁改名呢?这其实和“日本人的(全)名为什么这么长”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他们名字的构成说起了。还是以德川家康为例,“德川家康”实际上只是一个简称,并不是他的全名。在某一段时间,他的全名是“源朝臣德川次郎三郎家康”或者“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如下图所示。


这个全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6park.com

1-(本)姓氏与苗字。古代日本人的姓名采用的是“氏姓制度”。氏是血亲集团,姓表示阶级地位。例如著名的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后裔,为“臣籍降下”,也就是脱离皇族身份的皇子们的子孙。而“姓”比如朝臣,最初就是字面意思的天皇的臣子的意思,是天皇赐给自己的近臣区分他们的职务的作用。注意传统上最尊贵的氏族仅有源、平、藤原、橘四家,而本姓也不多,包括“朝臣”,“相臣”,“道师”等约30多个常用的姓。理论上说,日本的贵族都是天皇的后裔,因此他们的姓氏组合较少缺乏辨识度(例如战国时期的大名绝大多数都是源或平氏,少数藤原),为了进一步的区分,才有了“苗字”。苗字就是现代观念下日本人的姓,子女继承于父母代代相传,比如武田、织田之类的。苗字通常与职业、居住地、官职名等相关,也有的是主君赐予的,或者自己生造的,或者是假托的,也或者是各种因素都有。例如相传德川家康的苗字“德川”(自称)取自清河源氏的分家“得川”,然后改得为德,则成为了新的苗字德川。 6park.com

注意到“(本)姓氏”在日常生活里并不多用,通常是身份非常尊贵的贵族(大名,重要大名的家老、朝廷的官员等)在非常正式的外交、联姻、册封等场合使用。例如,在下面的正式文书上,织田信长就被称为“平信长”,而“织田”只是他的苗字,并非姓氏。



6park.com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结束日本战国乱世的枭雄丰臣秀吉,这里的“丰臣”是在其夺取天下人之后,被天皇赐予的氏,类似于织田信长的“平”氏,而不是类似“织田”的苗字。在赐姓丰臣之后,他的苗字仍然为“羽柴”。也就是说“丰臣秀吉”是在正式场合非常官方的说法,对应平信长;而织田信长的称呼对应的则是羽柴秀吉。 6park.com

 


2-通称/假名。类似于中国古代人名中的“字”。通常是日本人成年后依据官职、亲属关系、职业、信仰、理想等自取。比如德川曾用通称“次郎三郎”,一说源自祖辈中有某个很厉害的人物是家族里二儿子的三儿子,就以这个称号来作为自己的通称。那类似的,武田信玄曾用全名里的“大膳大夫从五位下兼信浓守”就是以他的官位作为自己的通称。注意在日本战国时代,朝廷赐予的官位通常只是荣誉称号,而基本没有实际职权,所以朝廷官位更类似于中国三国时期的爵位,比如“汉寿亭侯”之类的。类似以官位为通称的还有真田幸村的“左卫门佐”,织田信长的“权大纳言”等。另外注意“X兵卫”,“X助”,“X之介”等,是日本更早时期的官职,在日本战国时期早已废弃不用,但某些中低级武士用这些作为通称来表明自己侍奉主君的志向。 6park.com

  6park.com

3-讳/本名。类似于中国古代人名的名。通常为元服(成年)时父母所取,而后也有可能自己修改。比如丰臣秀吉的“秀吉”就是讳。这一点与中国古代类似,“通称/字”通常为平级之间的尊称, 而“讳/本名”则为自谦,或者上级对下级称呼时使用(或者仇敌之间侮辱性称呼是使用,比如“家康老乌龟”)。注意到有的时候重要人物(比如说大名)为了表示与某人的亲近之情以示笼络,会将自己本名中的一个字赐予对方,即为“一字拜领”,例如日本著名剑圣上泉信纲曾用名“大胡秀纲”,其苗字“大胡”与“上泉”都是由其居城名而来,而其名字从秀纲改为信纲就是武田信玄(晴信)把自己本名“晴信”的信字赐予对方的一字拜领。 6park.com

  6park.com

关于通称和讳,在正式场合,比如说人物传记里,通常使用苗字+讳来简单的表示一个人,而同事之间的日常称呼中,为了表示亲近在通常用通称。比如,丰臣秀吉早期的心腹重臣,时称“今卧龙”、“天下二兵卫”之一的竹中半兵卫,这里的半兵卫是通称,而其本名是重治。秀吉称呼他为“半兵卫”,而他的人物传记里用的就是竹中重治。另一个例子是由颜值巅峰时期的金城武做为主角脸模的游戏“鬼武者”,其主角“明智左马介”,这里的左马介是通称,其本名是秀满,也即明智秀满。在游戏中几乎没人直呼其本名,很多人还不知道“明智左马介”就是“明智秀满”(主要是在历史上明智秀满没什么出彩的事迹,在信野等游戏中人物属性非常普通,很多人就没有把他与大名鼎鼎的帅比金城武的鬼武者联系起来~)。 6park.com

 



6park.com

说到这,就可以给一个中场的总结,来解释大部分普通武将的名字。例如,在很多文艺作品里被德川家康评为“日本战国第一兵”的真田幸村,作为忠义、勇猛而又悲剧的英雄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类似高长恭、高仙芝等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吧)。事实上“幸村”只是后人给他的别名,未见日本战国时期的史料记载。他辞世时的全名被刻在墓碑上,如下图所示:“真田左卫门佐丰臣信繁”。这里“真田”是苗字,“左卫门佐”是基于他当时所任官职而获得的通称,“丰臣”是早年被太阁丰臣秀吉赐予的氏,无本姓(或本姓不详),信繁是讳。其余大部分人物的姓名都可以以此类推。 6park.com

 




——————————————————————————————————————————————————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就是一些不那么直观有些玄幻的内容了,也就是: 6park.com

4-号/尊称等。当时日本人名除了上述的“姓氏苗字通称讳”之外,还可能包括“号/尊称”,包括法名、戒名、道号、佛号、神号等等,通常是某重要人物依据其信仰所定的特殊称号。 “神号”、“道号”、“佛号”都是根据某人的信仰而被赋予的教名,而这里神号尤为珍贵,得到神号意味着进入日本的神话传说体系成为神祇之一接受供奉。戒名与神号/佛号/道号含义类似,但有时会包括不同的号而组成一个很长的名字,比如德川家康的戒名“东照大权现安国院殿德莲社崇誉道和大居士”,其中“东照大权现”是神号,“安国院”是基于院殿号的法名,“德莲社崇誉”是誉号,“道和大居士”是位号,等等。理论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佛号、道号、戒名等都是谥名,也就是说往生(死后)才能使用。但日本名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有的人在生前也用理论上死后才能用的谥名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很多日本名人都进行“入世的出家”,也就是说虽然名义上皈依佛、道,但并不完全脱离世俗,仍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干预世俗事物,而此时也可以用法名、戒名等称呼他们。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因为身处高位的丈夫去世而去寺院出家的女性,她们出家后即可获得戒名,后世通常用戒名称呼,而其真名在史籍里却不常见。例如德川家康的外婆“华阳院”就是她的戒名的简称,全称为“华阳院殿玉桂慈仙大禅尼”,其本名与具体出生已不详。当然,平时称呼时也不会刻意去说这么长的名字,通常用“华阳院”就可以了。 6park.com

这里再举两个日本战国时期名人名字的特殊情况。其一,就是某些名人的号非常有名,导致后人用“苗字+号”来称呼他们,而他们的本名反而不太广为认知。例如,有着“甲斐之虎”称号的著名大名武田信玄,某一段时期的全名是“武田大膳大夫从五位下兼信浓守源朝臣晴信入道信玄”,这里“信玄”就是他的(简称版)道号,某段时期其道号的全称为“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记录于1572年信玄上洛时给信长所寄书信的自称),而他的本名(讳)是晴信。因此,武田信玄的名字不是信玄。可以称其为“信玄”,或者“晴信”、或“武田晴信”,反而“武田信玄”这种苗字+号的称呼是一种不太正式的说法。类似的,武田信玄的宿敌上杉谦信,其全名是“上杉从五位下弹正少弼平三郎藤原朝臣辉虎入道不识庵真光谦信”,谦信也是简称的道号,全称是“不识庵真光谦信”。因此,“上杉谦信”的说法也不太正式,而应该称其为“上杉辉虎”。然而在现代,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的名字广为人知,而他们的本名“晴信”、“辉虎”反而不太出名。类似的还有大友家的名将立花道雪(道雪是号,本名是鉴连)。立花道雪持有名刀千鸟,其后因为斩雷的壮举而被命名为雷切,也是火影忍者里卡卡西同名绝招的名字起源。在现代“立花道雪”这个名字如此有名,而很少有人称他为“立花鉴连”。 6park.com

 



6park.com

第二个例子,在较为罕见的最正式的官方文书之中(例如天皇诏书等),有时会省略掉一个人物的苗字、通称、本名/讳与号,仅保留“官职”与“本姓氏”,就如同下图所示: 6park.com

  

6park.com

全文的文字为: 6park.com

“内大臣源朝臣 6park.com

 左中辨藤原朝臣光廣傳 6park.com

 宣權大納言藤原朝臣兼勝宣奉 6park.com

 勅件人宜為征夷大将軍 6park.com

 者”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6park.com

<!--[endif]--> 6park.com


6park.com

这里的“内大臣源朝臣”就是德川家康。虽然当时本姓氏为源朝臣的名人并不少,但加上官职“内大臣”就没有歧义了。注意到此勅书里只有被推荐人省略了讳,而传旨人(烏丸光広)与宣旨人(広橋兼勝)都用了讳,这是对新任命的征夷大将军表示特别尊重的意思。 6park.com

最后,谈一下个人对“为什么古代日本人要起一个很长的全名”这个习俗的看法。这里先谈第一个问题,“日本古代不断变化且很长的名号会不会造成歧义?”,如前文所述,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是的”。例如真田幸村、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立花道雪等名人,今天即使在日本,很多年轻人也未必能了解他们的本姓氏与通称/名讳。这表现在现代游戏作品中,往往混用“苗字+通称”与“苗字+本名”的方式,这对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极易造成误解。 6park.com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要起一个难以记忆的很长的名字,而又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用法呢?这就与日本古代 “真名敬避”的传统有关,也就是仅有上位者才有本姓氏名,而上位者又不想让普通人完全了解自己的名字,于是就刻意搞了一个这么复杂的系统出来。 6park.com

那在日本战国时代,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自己完整的名字呢?或者说完整名字的重要性体现在哪?毕竟日常生活中叫一个很长的名字实在是非常麻烦,而且时至今日,日本已经很少有人用古代那种繁琐的命名方法了,绝大部分都是苗字+本名的简单易懂的名字。这个问题直到最近看到日本的一些轻小说的名字,忽然恍然大悟~比如说这本因为名字特别长而著名的小说《身为高中生兼当红轻小说作家的我,正被年纪比我小且从事声优工作的女同学掐住脖子》,原来标题可以作为一个简短的剧情介绍。那么,在还没有诞生职业简历的日本战国时代,一个重要人物完整的全名包含了他个人的出生、爵位、志向、信仰等核心信息,在正式场合(联姻、结盟、仕官等)可以代替简历使用~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beifenmajia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beifenmaji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eifenmajia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beifenmajia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