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何福州船政局原本能造巡洋舰,甲午海战后却逐步丧失了生产能力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8-06 14:50 已读 1576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福州船政局是清朝在1866年创建的军舰建造基地,并很快经营成了远东最大造船厂,先后建造了兵船、炮舰、巡洋舰等共计40艘,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但是这么重要的造船基地,却在甲午海战之后逐步丧失了建造能力,1907年之后将近半个世纪里都没有再建造军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它为何长时间都没能复苏?

福州船政局旧照


经济问题是大问题

福州船政局本身就是企业,既然是企业就需要考虑资金周转的问题,但是它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创办之初由提解部库拨款47万两白银,左宗棠用这笔资金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招募人才和训练工人。虽然如此,成立之初的船政局没有经济收益,一切费用的维持依靠闵海关每月拨付的5万两白银维持,1873年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又从茶税中每月额外拨付2万两。

福州船政局旧照

6park.com

这笔钱看似不少,其实对于庞大的船政局来说捉襟见肘,它需要维持技术人员和工人,需要添加技术设备,日常里生活等开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消耗。

更重要的是清廷当局对该局的看法,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兵工厂,相当于朝廷花钱养着一座造船厂。左宗棠等人其实也发现了这种弊端,在具备一定的造船能力之后,就提出了建造商船发展经济的建议,但是遭到总理衙门禁止。

早期简陋的船台


这种“以官养局”的做法限制了船政局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上被清廷牢牢把控,无法融入社会商业圈子,一旦朝廷的银子断供,那么整个船政局都将陷入经济危机,而专注于军舰建造的它,要想实现军用向民用的转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这种先天不足果然在日后成为船政局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甲午海战之后,大清朝面对巨额的赔款,不得不削减船政局的开支,导致人员逐渐流失,没有资金建造军舰,设备疏于维护,以至于近半个世纪没能再造一艘像样的舰船。

船政局建造的兵船


清朝灭亡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在那之前虽然艰苦,尚还有清政府相关机构勉力维持;1911年之后,船政局划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每月经费仅3万元(当时一元不如一两白银),只能进行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了。

那么船政局建造的40艘军舰,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等业务就一点收益都没有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杯水车薪而已。例如1869年建造成功的“万年青”号运兵船,造价为16.3万两,这笔资金中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用来支付工人工资等开支,额外还有一点利润,但是对于庞大的船政局来说,这点收益连一个月开支都不够。

船台上的万年青号


虽然进入19世纪80年代,船政局已经能够建造铁胁巡海快船(即巡洋舰),但建造数量不多,无法通过大批量建造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大致在年产一艘的水平左右。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平远”号为例,它于1888年建造完成,排水量2150吨,造价52.4万两,这是船政局当年唯一的成果,是历年来最贵的战舰,也可以说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年,但仍不足以独立支撑起船政局的经济开支。

平远号轻巡洋舰


到了北洋政府以及抗战时期,更名为海军造船所的福州船政局更是艰难,船所主持人如走马灯似的更换,加上腐败,它实际上相当于一所只有空壳子的造船厂了,技术人员稀缺,造船技术与国际脱轨严重,要想恢复军舰生产就需要招揽人才和增添一些新设备,这就走入了一个经济死胡同。

人才流失

船只和军舰的设计建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的学识也非少数人就能完全掌握并运用,在福州船政局里,造船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设计人员,二是技工人员。

船政学堂


左宗棠在成立船政局之初就考虑到了人才的问题,他采用了雇佣加自我培训的路线。初期雇佣法国人日意格等担任督监等要职,同时创办船政学堂,教授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这些学员毕业后又到船政局实地操作学习。

日意格


这种思路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且在初期取得成就,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船政局就已经用自己的学员主持工作,偶尔雇佣外国人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技工人员都基本能够自我满足。在80年代还自行设计建造了2400马力的复合轮机,算得上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大超出之前150马力的单轮机。

然而好景不长,在70年代后期,闵海关就开始频繁拖欠拨款,人员的薪饷拖欠就成了家常便饭,学堂的经营也很困难,但是仍然坚持担负起学生的生活开支、医药开支等,并每人每月发银4两“俾赡其家,以昭体恤”。相比于学生们,那些技工就要悲惨一些了,经济不景气,只好委屈他们,尤其是甲午海战之后,吃了几年老本的船政局无法继续建造舰船,工人们四散流失,即便是重启造舰计划,也难以短时间凑齐足够的技工,这同样是失去造舰能力的原因之一。

船政学堂师生合影


周边产业的败落

军舰的建造只是庞大制造业的一环,它牵扯到的相关产业非常庞大,最重要的莫过于钢铁冶炼和交通运输。

建造军舰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而且这些钢材用途不一、规格不一。例如装甲钢就需要进行表面硬化处理,以提高防护能力;而龙骨用钢就对长度和强度有要求。

两艘即将下水的兵船


与船政局的窘况一样,这些周边产业也在崩溃的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危机,原本的合作生产关系开始破裂,逐渐演变成为了生存各自为战的局面。比如20世纪30年代,上海江南造船厂着手仿造轻巡洋舰,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只能依靠国外购买,导致进度一再拖延,最终的成品也不过一战时期的水平。

需求的消失

就在福州船政局稳步前进的时候,1884年马尾海战爆发,福建水师遭到重创,也就是在那之后,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开始由早期的木制兵船、铁胁木壳船,转向防护更强的钢甲钢壳船,当局大有振兴海军之意。

广甲舰


10年后甲午海战爆发,这次北洋舰队遭到全军覆灭。虽然意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但是两次作战失利,加上战争赔款等,大清国已经无力重新组建海军,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放弃了。

之后的北洋政府也对海军不太上心,发展的重点放在陆军上,这种思路一直到抗战时期都没有改变,江阴沉船的悲壮之举中,老旧的中小型舰艇占了绝大多数,几十年里只有上海江南造船厂仿造了宁海、平海等战舰。

平海号轻巡洋舰


结语

福州船政局作为近代史上第一批重工业,它的历史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从它学堂走出的学员、从它船台下水的战舰,都对日后的历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是它生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发展之路受到外界重重干扰,挽救不了即将倾覆的大厦。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