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独家:中国外交官在德国之第3638号战俘(上)
送交者: 夺标[布政使★★☆] 于 2014-12-05 7:15 已读 950 次  

夺标的个人频道



江秀凯,男,1955年生于古城西安, 20世纪70年代初上山下乡,1978年入大学,先后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

  1987~1994年留学联邦德国,参加过德中合作的经济研究,体验过工厂打工的甜酸苦辣,亲历了两德统一的历史变迁,夫妻双双获得德国博士学位。1994年携妻女一起回国创业,投身于改革开放大潮,经受近十年风雨洗礼。

  2003~2008年奉派在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工作,成为一名外交官。留学生经历和外交官身份,使其得以从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角度来体验德国、品味文化和感悟人生。忙里偷闲时,交友游历中,有感而发,笔耕不辍,经锤炼打磨,遂成就此册。

  作者现供职于中国青岛,在追思过去和迈步未来中继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第3638号战俘的故事

  我坐在柏林的办公室中,桌子上放着一张报纸,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第3638号战俘。"

  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文章,它讲述的是近一个世纪前,发生在中国青岛的德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那场战争从1914年8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当年11月7日,历时近三个月,以德国战败而告终,4715名德军将士束手就擒,成为战胜者日本的俘虏。旋即,他们分乘数艘战船,漂洋过海,被押往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在那里度过了数年的牢狱生活,直到1920年春天才获得释放,第3638号战俘便是其中的一员。

  一个多月前,我应戈鲁石卡邀请,去他的家乡狩猎,在与他们夫妇以及曼夫雷德夫妇喝咖啡聊天时,他递给我一张报纸剪页,说是特意为我搜集保存的,希望对我有用。我的注意力立刻被这张报纸吸引,这是附近小镇的报纸,文章内容如下:

 

第3638号战俘

  编者提要:耶尼肯村有个叫艾里希·罗森菲尔德的人。20世纪初,他作为海军炮兵前往中国,后因德国战败而沦为战俘,被押往日本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牢狱时光。不久前,一个名为"青岛德国战俘在日拘押情况"的研究小组来到我镇,向我们打听本镇耶尼肯村有没有一个叫艾里希·罗森菲尔德的人,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负责接待的我镇地方志专员波克夫人据此撰写该文,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在德国南部的萨尔兰州,居住着施密特夫妇,他们刚刚从别人手中买来一套住宅。有一天,在整理老房主遗物时,他们竟意外地在阁楼上的废纸箱中看到了一批泛黄的历史资料,上面记载着当年德国军人在中国青岛的生活情况。这个发现让他们颇为震惊,由此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探奇访幽的兴趣,最终推动他们走上了研究这段历史的道路。按照资料中人物名单和地址的指引,他们今天来到了数百公里外的耶尼肯村,为的是追寻一个德国士兵的踪迹。

  这个德国士兵叫艾里希·罗森菲尔德,1892年7月4日生在我镇的耶尼肯村,22岁那年,也就是1914年,他与一个姑娘喜结良缘。新婚不久,他就应征入伍,接着被派往遥远的中国,在青岛那个地方,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九个月后,日本攻占青岛,兵败被俘的罗森菲尔德与几千名德军将士一起,被押往日本集中营,他的战俘编号为3638,初期关在日本九州岛的熊本,1915年6月又被移往九州岛的久留未,一共在日本度过了五年的囚徒生活。1919年12月,按照巴黎和会的要求,日本被迫释放所有德国战俘,罗森菲尔德随着获得新生的人流辗转之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德国家乡。

  回国后,他和夫人生育了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名叫乌泽尔,生于1923年,现生活在美国,已经80多岁。老二是个儿子,叫海茵茨,生于1924年,1992年已亡故。老三也是个女儿,名叫布蕾吉特,生于1932年,在家乡一直上学到1947年,会弹钢琴,16岁那年,也就是1948年,她上了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当地工作,直到退休,现有两个儿子。布蕾吉特搬过家,现在的房子比原来小很多,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所以把钢琴卖掉了。

  回国后的罗森菲尔德继承了父母的产业,成了一名园艺师,在耶尼肯村开办了自己的花店,一家人过着虽然清贫但不乏温馨的生活。不过,罗森菲尔德话语不多,很少向人提起自己在亚洲的那段往事,每次家庭聚会和合影留念,他总是静默地站在不起眼的地方。他青年时代会弹吉他,这大概可以反映出他性格中忧郁的一面。

  小女儿布蕾吉特至今仍保留着父亲当年的一本相册和大量明信片。1914年12月5日,罗森菲尔德从日本寄回了沦为战俘后的第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你们都好吧?非常想念你们!青岛已于11月7日沦入日军之手,从11月30日起,我被押运到了日本。我目前身体尚好,战俘营生活也还行,请放心勿念!想念你们的艾里特。"

 

  读完报纸,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我,邀我追寻德国军人们的足迹。狩猎归来,忙完手头工作,我立即按照报纸提供的网址登录进入,眼前马上呈现出当年炮火连天的场景。网站主页有两张画面,分别来自两本书的封面。一本叫《 青岛的英雄们 》,描写德军将士浴血奋战的事迹,歌颂他们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画面上主人公持枪在手,一副威武凛然的形象。另一本叫《 四年半的战俘生活 》,讲述了德军将士在日本战俘营的生活经历,画面上主人公手握烟斗,沉浸在往事的追思之中。

  押往日本的德军战俘,1914-1920年,被分别关进13个战俘营。战俘营分布在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其他几个地方。每个战俘营少则141人,多则850人。根据德国人撰写的回忆录记载,押送和拘押期间,死人不多,1918-1919年全球爆发"西班牙流感"时死过几个人。德国战俘被押往日本,而妇女儿童则留在了青岛。1914年12月-1915年1月,一些妇女儿童,还有军队医护人员,分乘三艘轮船( 朝鲜号、西伯利亚号、满洲里号 )经太平洋到达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然后回到德国。还有一些妇女儿童,继续留在青岛,直到1920年年初,日本释放所有战俘,他们全家团聚然后返回德国。回国将士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解甲归田,有的弃戎从商,有的成为学者,有的则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许是我的经济学专业的缘故,在追踪德国在青岛军人生活足迹的过程中,我被《 1913年胶州保护地财政预算案 》深深吸引,全部身心钻入了数字之中,从中触摸到了当年殖民地管理的脉搏跳动,看似枯燥的一个个数字幻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解读出近百年前城市设计与管理的精髓。

  1913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一年,这一年的财政预算足以反映战前德国在青岛兵力部署和经营管理状况。按照预算案,德国"胶州保护区"也就是青岛殖民地的人员编制总计为3932人,分德国本部、胶州租借地和北京、天津驻军三大块。

  第一块,德国本部,有1199人。他们都与"胶州保护区"有关,或进行军事管理,或充当后备兵员,或从事后勤保障。一是管理人员,27个,其中海军司令部胶州事务局16人,军需保障11人。二是集训总队1169人,其中海军陆战队765人,海军炮兵404人。三是"胶州保护地"财会室,3人。

  第二块,胶州租借地,有2592人,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民事管理人员113人,包括总督1人,管理局23人( 各区区长、翻译、兽医、绘图员、秘书、助手、总督府花匠、园艺师、林管员、监狱长等 ),法院9人,警察局30人。市政、港口及管道建设12人,港务局11人,教育局26人( 欧式教育10人,包括两名教授,中式教育16人 ),天文台1人。第二部分,军事人员2298人,包括高级指挥官4名,海军陆战队1356人,海军炮兵770人,炮兵管理处53人,造船及机械处35人,无线电通信9人,枪械制造及防御工事修建41人,其他31人。第三部分,民用和军用公共支出部门128人,包括预算管理及审计控制7人,驻军管理11人,地上建筑工程9人,随军牧师1人,野战医院及护理82人,总督府财务部门18人。第四部分,企业管理53人,包括造船厂27人,发电厂6人,粮菜处4人,屠宰场6人,供水、管道及街道维护10人。

  第三块,北京、天津141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海军舰队及领事保护136人,包括海军陆战队99人,海军野战炮兵37人。第二部分,海军舰队医院及护士5人。

  此后随着战事吃紧,德国又从本国调集2000多人赶赴青岛作战,由此出现共4715人战败被俘的结果。



当年德军士兵在中国青岛的大街上操练。     (图片为德军后人珍藏,友情提供)

推荐:

欧洲新报:

“纵观天下&我要发言”专栏作者

科技版主 夺标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