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张居正的丰功伟绩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4-11 22:38 已读 764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嘉靖四年(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的一个秀才家庭。其曾祖父曾梦见白龟托月,于是为这个新生儿取名为“白圭”。张居正天资聪颖,有“神童”的称号。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荆州知府李士翱对他十分喜爱,并为他改名为“居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

嘉靖十六年(1537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受挫。嘉靖十九年,张居正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自此踏上仕途。嘉靖后期,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属于文学侍从之臣。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任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和高拱等阁臣对俺答封贡,平息了北方的紧张局势,同时准许广州定期进行贸易。


张居正书法

张居正真正独掌大权并大展拳脚是万历初年。张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并且取得了后宫李太后的支持。由于神宗万历帝年幼,一切军政机要均由张居正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在政治方面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核心是“赋税合一,按亩征银”,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税银由官府征收运送,某些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此外,张居正还任用李成梁、戚继光等良将镇守蓟辽,稳固了大明王朝的北部边疆。任命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潘季驯以“束水攻沙”的方法,有效地治理和疏通了黄河。以上种种,都是张居正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成效也是十分巨大明显的,《明神宗实录》记载张居正在位期间“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 6park.com


荆州市张居正故居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六月二十日)张居正卒,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但他死后不久就遭到了朝中反对派的清算,万历皇帝也由于长期遭受张居正的严苛管束而加以报复。不可否认的是,张居正的种种举措,使得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广大老百姓也从改革中得到了一些好处,从这一点来讲,张居正不愧为中国古代一流的政治家。但张居正改革,也是晚明帝国的回光返照,它逐渐腐朽和败落的命运,是一两个治世能臣改变不了的。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