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男人都好高骛远
送交者: 梅华书香[♀☆★★声望品衔12★★☆♀] 于 2023-11-16 16:46 已读 5763 次 6 赞  

梅华书香的个人频道

最近听书听到了巨作《百年孤独》,这才知道国内大作家陈忠实和莫言在文学创作上都有这位大师的创作笔法。比如说《白鹿原》中男主连续娶了6位妻子,第6位妻子怕被丈夫克死,在腰身上系了一串桃木小娃娃,《百年孤独》一书女主怕跟丈夫生出有尾巴的猪娃娃,在身上穿上铁甲不让丈夫挨近,两书情节类似。

莫言的《丰乳肥臀》女主借种生了8个孩子,其中有一个闺女成了鸟仙,从山上往山下飞,飞死了。《百年孤独》中就有如此的人物和情节,女孩成了仙,抓了一条床单便飞上了天。当然,我们的大师在人家大师的版本上大大地发展,改进和更有自己的特色了。

《百年孤独》读起来,极其地晦涩深奥,跟张爱玲的文法相比较那是登上了千万级台阶了。张爱玲都是写实的,把自己家的人和故事,朋友家的人和故事,社会上传言的人和故事揣摩了透,写了个遍,所以,她最终把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完全彻底地的成为了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说的是一个叫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传承,一个村庄叫马孔多村落从无到有百年的变迁,其中男人都好高骛远,从一开始的壮志凌云,要创造发明,要建立新世界,要赚大钱,要高飞远走,,,到最后男人一个个不是变疯,就是成傻,孤独地离开他们想要征服,却永远无法征服的世界。

女人稍微好一些吧,在男人好高骛远,不知所以的时候,则是脚踏实地在家里养育孩子,繁衍下一代,收拾被男人的不负责任或壮志凌云弄破的生活残局,保证大人孩子们有吃有住,一代又一代可以传承下去,哪怕死掉的是多数,活下去的是少数。

总而言之,人类的世界最终就是孤独地走下去,无论人类有多大的雄心壮志,结局最终都是一样的——孤独到死。以上是我的观点,以下是我转载的网络文章: 6park.com

曾经有一位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有人就说: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更有甚者说“难说诺贝尔奖能给他增添多少光芒,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

这位作家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曾于1990年与代理人卡门到访中国,见到大街满是他的作品非但没有惊喜反而感到惊吓,甚至怒言:“我发誓,死后150年都不向中国出版授权我的作品。”这又是怎么回事?

马尔克斯是谁

拉丁美洲文学或许还不为人熟悉,但是提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许很多人都会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学泰斗,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更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马尔克斯因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而被广大读者熟悉,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就是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

他的作品无不体现着这一手法,带有晦涩难解的滋味,但也是正是这种滋味让不少读者又爱又恨。马尔克斯的创作历程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他的一生。

马尔克斯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生活对他未来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尔克斯的外公是退役军官,外祖母博古通今,在他们的影响下马尔克斯7岁便阅读《一千零一夜》。

另外,马尔克斯又在外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熏陶,而这一点也是马尔克斯创作的重要源泉,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家乡是一个人鬼交混、充满幽灵的怪异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作品中会有如此多荒诞的形象存在。

进入大学后的马尔克斯也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旅途,马尔克斯对文学的热爱促使他阅读了许多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但是后来由于哥伦比亚内战马尔克斯不得不中途辍学,在1955年,马尔克斯因写文章揭露了政府丑恶的政治内幕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

同年,发表了首部文学作品《枯枝败叶》。随后他先后在波哥大、古巴、纽约和墨西哥等地担任记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以专业的敏感,对政治时事的特别关注。

在他的创作中表现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揭露重大社会问题,揭露各种社会流弊等等。

时隔12年,马尔克斯的第二部作品《百年孤独》终于出版,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用了他一以贯之的“魔幻主义现实”手法创作,他融入了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将现实与虚幻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想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云谲风诡的历史。

《百年孤独》被批评家誉为一部出色的杰作,并且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各个国家。后来,马尔克斯更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他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这是后话了。

由于作品的成功,马尔克斯赢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使他可以更为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在1972-1975这三年里他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一个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以及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后来因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暂时搁笔5年。马尔克斯的创作生命力并没有暂时搁笔而退步,后来他又出版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追忆录》《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等被广大读者熟悉的作品。

1982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广为流传,直到2020年,《百年孤独》在中国依然是现象级别的畅销书。它的流行或许是因为它的“不可读性”也可能是它的“可读性”。

“不可读”是因为他书中总是出现难记且爱重复的人名,还有那些难以理解魔幻离奇的书写。“可读”在于他对“孤独”的描写直击人心,那种“孤独”不仅仅是个体的、集体的、更是社会的。

正是因此让读者产生共鸣,一时间,在中国的书店到处可见《百年孤独》,1990年,马尔克斯与代理人卡门到访京沪,见到大街满是《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非但没有惊喜甚至感到惊吓。

因为这些书是未经他授权的随处的盗版书,而作品的著作权对作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作品得到读者肯定也是对作者本人的肯定,但是盗版却切切实实地侵犯了作者的利益,这一下,惹恼了马尔克斯并且撂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包括《百年孤独》。

自马尔克斯放下狠话之后的20年里,多家出版社都对马尔克斯致以歉意并希望他同意授权,然而马尔克斯依旧不为所动。

直到2008年,在新经典的副总裁猿渡静子女士和新经典文化的总编辑陈俊明的努力下,事情才出现转机。但这背后却有鲜为人知的努力,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而今有猿渡静子十年的坚持。

她在这十年里,每隔数月就写信给版权代理人卡门,在信里她以读者的立场分享了自己对马尔克斯以及作品的见解,让卡门十分感动。

在2008年陈俊明也给马尔克斯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写了马尔克斯的偶像-海明威,希望大洋彼岸的中国读者也能像他在巴黎隔街对海明威深情喊着“大师”一样对他高喊'大师'。总之,在他们的不懈的努力之下,马尔克斯终于答应了授权给新经典。

经历了十几年的等待,马尔克斯还是食言了,答应授权给中国。

这位严谨的文学大师对于自己作品的重视让人佩服,韩素音之所以说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可能正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他那份对创作,对生命的热爱。

正是如此,马尔克斯始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读者阅读,思考,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克服孤独,以真正繁荣的理想,来改变貌似繁荣的现实。(转载)


贴主:梅华书香于2023_11_16 16:48:38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梅华书香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梅华书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梅华书香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梅华书香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