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送交者: 澳洲雪梨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0-09-21 19:16 已读 82 次 1 赞  

澳洲雪梨子的个人频道

回答: 王光美记忆中的“三年困难时期” 由 澳洲雪梨子 于 2020-09-20 19:00

没有想到一篇读王光美女士的回忆录引起如此大的讨论。窃以为争辩时需厘清几个名词概念
1)饿死,如果是指没有吃喝而导致完全健康的人死去,这个情况不多。愚意亦不认为千万级。但如果因饥饿而导致其身体的其他方面比如肝脏、心脏、呼吸和脾肾等原有的毛病,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病】而死亡,这是否算饿死呢?至少,我们看欧美澳洲的新冠死亡,都是只要染上新冠而死,都算。而不是看他是否已经80岁,去日无多了。事实上,澳洲死亡人数不足九百,绝大部分是老人院的,平均年龄超过78(前段时间统计)。且都是有基础病的。
2)王光美女士的回忆,很多没有旁证,这是事实。但她是历史人物,所言被人引用正常,除非有同时代的人、相关人员比如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护士等驳斥,否则,就算是历史资料。况且,有关人相食要上书的话流传几十年了,从未见同时代的左右两派人物否定,反而是竞相引用。当然,还是可以质疑,但在没有被逻辑、时间、人物等硬伤驳斥的情况下,采用者,不能被斥之为“智商”问题。说这种话的人,很难继续对话,只好拉黑了。我其实指望他们能拿出比如戚本禹、王力和李讷的谈话回忆等驳斥,单用智商,无法服人,只能自曝其短、自取其辱。
3)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在九十年代的说法是2200万非正常死亡。这是笔者当年就看到的说法,是非正常死亡,不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饿死。
4)对于历史人物的回忆,有些因为年龄大,记忆错误难免的;有些为尊者讳而不说、少说,也是可能的。但编造谎言,至少我以为王光美不至于。如果有人怀疑,可以用其他的史料反驳。 6park.com

欢迎提供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立场。谢谢

评分完成:已经给 澳洲雪梨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澳洲雪梨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澳洲雪梨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