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世界历史上的"苏丹"和"哈里发"是什么意思,他们有关系吗?
送交者: 桃花岛的嗷喵儿[♀☆★★😊★★☆♀] 于 2020-10-15 3:41 已读 1783 次  

桃花岛的嗷喵儿的个人频道

   
文|三将军



每当阅读有关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历史,我们总会在涉及其政治制度或者思想文化方面看到"苏丹"和"哈里发"这样的词汇。那么他们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两种称谓之间有关系吗?

要想搞清楚这一系列问题,咱们还得来简单梳理一下这两个词的来龙去脉。

首先,咱们先来解释一下哈里发的含义及其演变。

从时间上来看,哈里发的历史要稍早于苏丹的历史,所谓哈里发,即是"先知的继承者"。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就是先知穆罕默德在由麦地那重返麦加后不久病逝,谁来继承他的事业在当时成为了异常关键的问题。经过包括"迁士"与"辅士"在内的各方势力谈判交涉,最终,阿拉伯部族确定了由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尔来继承"先知"未竟事业的结果,由此,便出现了"先知的继承人"的说法,这就是哈里发。 6park.com

6park.com

在当时阿拉伯世界由血缘氏族向国家过渡的文明历程中,哈里发不仅仅是阿拉伯部族的世俗政治的核心人物,还拥有宗教领袖的身份,便于凝聚人心。而在他之后继位的欧麦尔、奥斯曼与阿里,都是经过民主推举的方式产生的,早期的哈里发产生方式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这是阿拉伯历史上的神权共和时代。

但是,"四大哈里发时代"的统治模式很快发生了剧变。阿里死后,阿拉伯部族内部争斗不断,在这个哈里发无人继承,政治混乱的情况下,叙利亚总督,也是古莱西部落贵族出身的穆阿维叶终止了哈里发民主推举的模式,而改由其家族内部来世袭,哈里发的权力被一族垄断,这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开端。

穆阿维叶由此开创了倭马亚王朝的专制统治,帝国高层在信仰上奉逊尼派为正朔,阿拉伯帝国的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也由此确立。此后,虽然伊斯兰教内的什叶派教徒和哈瓦立及派不满穆阿维叶的专断,但零星反抗已不足以对其统治构成威胁。倭马亚王朝发动西征,一直打到比利牛斯山脉被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所阻,向东则几乎征服了波斯高原,哈里发的政教合一的光环也愈发强烈,即便后来阿拔斯贵族不满其统治,联合部分底层民众将其推翻并取而代之,但哈里发仍然是阿拉伯半岛教俗两界公认的首领。 6park.com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6park.com

不过,到了阿拔斯王朝统治中期,帝国陷入内乱,此一时期,中亚的塞尔柱突厥人西进至帝国腹地,击溃了阿拔斯王朝的主力,并将哈里发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突厥人的军事首领,也就是"苏丹",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隐形君主"。苏丹的历史打此开始。

但是,别看苏丹掌握了世俗权力,在宗教领域,哈里发的地位仍然是他所无法轻易撼动的。突厥人的苏丹要想和哈里发一样让人心服口服,恐怕还很难,所以突厥人的苏丹权力再大,还得在形式上保留哈里发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由其皈依伊斯兰教所决定的。到了13世纪蒙古征服欧亚大陆时期,面对忽必烈兄弟旭烈兀率领的远征军的雷霆攻势,无论是塞尔柱突厥人的军事领袖苏丹,还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均未能幸免,其政治中心巴格达被蒙古军攻陷,阿拔斯王朝正式寿终正寝,而突厥人在中亚和西亚的势力也受到压制,不得不依附于蒙古人建立的军事机器之上,徐图东山再起。

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在北非的马木路克军事贵族支持下建立的专制王朝却得以幸免,他们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余脉,也延续了哈里发统治下的政教合一的传统。马木路克骑兵为了免于自己的地盘被蒙古人染指,先发制人于叙利亚歼灭了两万人左右的蒙古大军,蒙古将领怯的不花身死,马木路克的军队取得不小的胜利。北非,或者说埃及,也成为了此一时期伊斯兰世界新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塞尔柱突厥人败亡后不久,蒙古人在西亚的统治也趋于没落,不少蒙古人通过联姻或者皈依伊斯兰教的方式,完成了与地方土著势力的融合。曾经被压制的突厥人势力也趁势重新崛起,以突厥人为主体的奥斯曼帝国诞生了。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开国集团中,不仅仅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骑兵,还包括了西亚北非的其他民族,甚至还有希腊人。他们拥奉共同的军事领袖苏丹,南征北讨,给江河日下的拜占庭帝国沉重的打击,其间,奥斯曼帝国虽短暂败于以蒙古人后裔自居的帖木儿的大军,但由于帖木儿病逝,其后代争权夺利,无暇西顾,奥斯曼帝国才能继续有恃无恐的扩张,并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时期攻下了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给予地中海世界不小的震撼。 6park.com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6park.com

疆域囊括了欧亚两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君主已经不满足于垄断绝对的世俗权力,他们还迫切的期望在帝国臣民的精神世界建立起绝对的权威,因此,在谢利姆一世继承苏丹大位不久,便先后发动了对伊朗高原与埃及的远征,而哈里发所在的埃及,更成为了他的重点打击对象。

16世纪初,帝国苏丹谢利姆一世统领的主力部队从叙利亚出发南下,直捣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大本营。由于马木路克贵族此一时期生活腐化,缺乏训练,武器装备落后,遭到埃及士农工商的敌视,内部不和,所以很快被奥斯曼帝国的近卫军打得落花流水,末代哈里发也让奥斯曼帝国军人俘获,并被囚禁于已经由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的帝国都城监狱里。

俘获末代哈里发后,谢利姆一世不但要求其放弃对伊斯兰教徒的管理权,转交给自己,还获得了麦加克尔白天房的钥匙。经过这番仪式,谢利姆一世终于让苏丹与哈里发的身份合二为一,奥斯曼帝国由此正式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帝国境内的所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都要向他臣服效忠,当然,远在波斯高原的萨法维王朝针锋相对,大力维护什叶派在地方上的正统地位,拒不承认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地位,但这似已无足轻重,因为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地区是基本拥护奥斯曼苏丹的统治的。苏丹与哈里发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人身上的局面,持续了五百多年之久。 6park.com

6park.com

奥斯曼帝国政教合一的治理模式,在19世纪初期坦志麦特改革中曾经出现了松动,当时,帝国苏丹迈吉德一世下令改革,以法律形式允许并保护帝国内部其他民族的信仰,迈出了现代国家转型的第一步。而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垮了参战的奥斯曼帝国后,苏丹因为与协约国集团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地位一落千丈,继之而起的前帝国军官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不愿继续臣服于旧体制,他和战友团结教俗势力,经过苦战打败了英国人支持下的希腊干涉军,于20世纪20年代建立起了政教分离的土耳其共和国,同时相应地废除了苏丹制度,"世俗改革型"的凯末尔主义,取代了原先的伊斯兰教义,成为了新生的土耳其的主流意识形态,苏丹和哈里发的制度流变,也从此成为了过往。 6park.com

(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 6park.com

通过简单回顾伊斯兰教产生后的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哈里发与苏丹的起源存在不小的差异,二者含义产生重叠的历史相对较短。在塞尔柱突厥人融入阿拔斯王朝统治层之前,前者是伊斯兰世界的信仰权威,后者则是中亚游牧民族的军事首领。不过这种界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哈里发一词产生后,他经历了从政教领袖向单纯的宗教权威,再到与世俗军政权威"合二为一"的转变,其内涵呈现出一种波峰与波谷的动态。

相比于哈里发,苏丹要同时具备世俗和宗教首领的身份,则要等到16世纪以后,在这之前,他的影响和号召力,要略逊于前者,仅止步于世俗领域。当然了,要想在教俗矛盾错综复杂的地中海世界确立霸权,最终还是要依靠枪杆子和钱袋子,而这也是早期哈里发的民主推举习惯被破坏,以及日后哈里发被塞尔柱突厥人与奥斯曼帝国操纵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桃花岛的嗷喵儿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桃花岛的嗷喵儿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