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苏轼到底多有才华?把一首中秋词写到巅峰,至今都无人超越
送交者: 肖航68[♂★★声望品衔10★★♂] 于 2024-04-04 21:17 已读 1157 次 2 赞  

肖航68的个人频道

在北宋文坛上,苏轼毫无疑问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文学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却一生都因“乌台诗案”,再也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乌台诗案”犹如压在苏轼身上的“五指山”,即便他被解放了,然而却只能远离朝廷,辗转到各地为官。

他也曾经一度要求调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期望能够与弟弟经常聚会。


熙宁六年,苏辙拖家带口到济南,本来苏轼在赴密州任上想在济南和弟弟苏辙过个团圆年,可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苏轼决定前往齐州。

没有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刚出发就大雪封路,到潍州时已经错过了难得相见的良机,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四十一岁的苏轼在密州任太守。苏轼与弟弟苏辙自从分别以后已是七年没有得见,圆月,千户人家,两地相望,尽是相思惹人恼。


于是,在此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他吹着飒飒秋风,仰首望着皓月当空,低头看着银灰万里,心里想着远亲近戚,更是想着离散多年的弟弟。 6park.com

想着一路多变的人生,想着平生失意的官场,苏轼万千感情,一时之间倾泻于笔端,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想到却因此名垂千古!

苏轼到底多有才?把一首中秋词写到巅峰,至今无人超越,说尽了中年人的心酸人生!整首词大气又绮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悟,也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更是对自己仕途遭遇的安慰。


说到这里,你肯定也想起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了。

苏轼之所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所尊崇,主要就是源于他的才华。而能够彰显他才华的,便是那首著名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

是的,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太经典了,历代诗家都对它推崇不已,后人有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


词开头的序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实际上苏轼想说的是本想亲人聚一聚,却一直在离别,人到中年,背井离乡是常态。

上阕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深层的隐喻是,本想一直年轻,却一晃就老了,别以为自己还小,岁月从来没有饶过谁。

而第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更是体会出了苏轼的心酸与无奈,主要是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本想成为人上人,却一直是底层人。苏轼一生志向高远,但一生之中却遭受了仕途上的无限坎坷,遭遇了人生的无数波折。

因为写了几首诗词,被人挑剔,找出了诋毁朝廷的句子,卷入了“乌台诗案”,有牢狱之灾,差点弄丢性命,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最好见证。

是啊,高处有风,让你乘风而起,但也有寒流,还有厚厚的云层,你使劲折腾,也不过是人间的一员。


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诉说了太多难言的惆怅。

少时读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过是一场美好的祝愿;年岁渐长,才体味到这句话的背后,是无数漂泊的眼眸和思念的情丝。

光阴不回头,故人不重逢,苏轼也在安慰自己,生活要豁达。


喜欢肖航6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肖航6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