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再谈文革重创科学家、专家和“臭老九”
送交者: Weiggg[♂☆★★★声望勋衔15★★★☆♂] 于 2024-05-07 16:49 已读 5381 次 11 赞  

Weiggg的个人频道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说,要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大会,接见红卫兵。随后一大批知识分子遭到批斗和迫害。 6park.com

文科专家首当其冲,吴晗、老舍、傅雷、熊十力、田汉、翦伯赞等人被迫害致死。下图中的罗广斌,是红色小说《红岩》的作者。 6park.com

理工科专家也在劫难逃,数学家熊庆来被迫害致死、计算机学家周寿宪自杀身亡。 6park.com

就连毛共和共军高度需要的科技专家,有些也没有幸免于难,例如后来被赞为“两弹一星元勋”的姚桐斌也被毒打致死。

数学家陈景润先苦后甜。在苦难的时候,他被迫整天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脖子上挂了一个大木牌,上面写着“现行反革命、臭老九———陈景润”。在甜的时候,据说他得到当局,甚至是江青的关照。 6park.com

臭老九的称呼,不是特指陈景润,而是泛指知识分子。至于这个蔑称的来源,有此一说—— 6park.com

在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机构,掌权的工人或者军人训斥知识分子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说“你们算老几啊?” 6park.com

有人回答:“我们算老九” 6park.com

“怎么算老九呢?” 6park.com

“你算算,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这有8类人。然后就是我们臭知识分子,可不就是老九吗?” 6park.com

文革期间,流传着毛主席语录“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时髦的革命口号。

我在本坛发表的上一篇文章《文革对中国科学家是一场浩劫》里,主要举了一个受到毛主席器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的事例。

论述历史,最好是“有点有面”,也就是,有概况,有事例。在概况方面,中国官方媒体《瞭望》杂志上的文章《“科学春天”到来前的惊雷》指出: 6park.com

  “文革”十年,中国科技遭遇了一场浩劫。1975年邓小平二次复出,即着手进行整顿工作,这被科技界人士誉为“破坏中的‘亮点’”。 6park.com

    “文革”期间,中科院在北京地区有18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其中80%受到批判,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叶渚沛、张宗燧、邓叔群、胡先骕等多人被迫害致死。 6park.com

1968年10月26日深夜,赵九章在中关村家中服安眠药自杀! 6park.com

赵九章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蔡恒胜在《我楼上的赵九章伯伯》一文中写道: 6park.com

“我家住在(北京中关村)15楼211号,楼上是王淦昌伯伯,他家对面312号住的是赵九章家。1968年10月的一个夜晚,赵九章伯伯在饱尝了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无休止的批斗、折磨和屈辱后,蒙冤含恨地在自己家里默默地愤然离世。他没有任何嘱托、任何遗书,甚至连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面对现实,他的希望破灭了!或许肉体的折磨与精神上的侮辱还都可以忍受,但如果无法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事业时,生命就毫无意义了,他被迫走向绝路,只能用死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6park.com

2012年3月27日《中国科学报》发表的文章《留美科学家迟到的奖励》谈到中国留美学生有两波回国高潮。第一波是在1950年初,第二波是在1954-1956年,“两波留美归国科学家共有1200人”。 6park.com

我认为,这1200人都是主修科学的,但回国时不都是科学家,其中很多人还没有成名成家。这篇文章说:     

这批留美科学家回国后,作出了很多贡献,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他们在思想改造、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都受到了很多冲击。在“文革”期间,在中科院的中关村福利楼上贴着一幅大标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几乎所有从海外回国的人都被怀疑成“特务”。当时流行的口头禅是“海外归来是特务,监狱出来是叛徒。基本如此。”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上世纪50年代回国的留美科学家有很多人被关入监狱,甚至有8人自杀。 6park.com

这让我想起,文革期间有人到某个小区找一位学者,向儿童打听,儿童回答说:“你要找那个从美国回来的特务啊,他住在……”

《科学文化评论》期刊2012年2月发表的文章《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指出: 6park.com

“文革期间被正式关进监狱的科学家也很多。我们仅以清华大学为例来清理被关押科学家的情况。清华大学的谢毓章、高联佩夫妇、王明贞夫妇、王振通夫妇都被正式关进监狱了。”

根据此文,这些人被关押的时间,少则三年多,多则7年。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王德禄、刘志光写道,留美归国的科学家在晚年受到社会尊重, 6park.com

有许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余热”,也有一些人留在国内的时间较少,更多的时间呆在国外。这批留美归国科学家的下一代中大多数是在美国出生的,拥有美国国籍,改革开放后就去美国学习和工作了。


贴主:Weiggg于2024_05_07 19:28:27编辑
喜欢Weigg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eigg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Weigg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