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聊聊吴化文第35军的来龙去脉
送交者: 短说[★★声望品衔10★★] 于 2023-12-20 3:15 已读 3083 次 4 赞  

短说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吴化文的35军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主要谈一下该军成立前的历史渊源以及部队编成后的组织、干部情况。 6park.com

第35军是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就组建的,算是解放军陆军番号改制的老部队了。当时,这支部队除了军内老的中共小组和后派的部分华野政工骨干以外,大都还是吴化文原国民党第96军的旧部,当时吴部的三个旅,分别改编成第103、104、105三个师,人马约有2.3万人。淮海战役打得激烈的时候,在第二阶段,蚌埠的李延年兵团压了过来,企图击破中共对黄维兵团的包围,形势一度挺危急,当时,粟裕的主力基本都投出去了,手上可用的预备队有限,这时就把第35军拉了上去,但是由于那时黄维败像已露,华野又摆开部队准备打援,李延年见势怕陷进去,就临阵收缩,结果这场仗没有打起来,35军也就没能参战。 6park.com

其实,要说35军这支部队的历史渊源,还是很老的,公平而论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以前,人们往往总是盯住该部是吴化文的伪军,却忽视了它以前的历史,缺乏对该部官兵生活历程的了解,这显然是很片面的,如此,是不能正确认识到这支部队真正的战斗能力的。
6park.com

山东手枪旅旅长吴化文 6park.com

35军的部队系统,自吴化文接手韩复榘山东手枪旅以后,可谓就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军阀部队了。这支部队上自吴化文,下到各团营干部,当时都是冯玉祥的老兵,出身大都很苦。像吴化文就是山东掖县(今莱州)的赤贫,幼年便和父亲在安徽流浪过,就在那里参加了皖系冯玉祥的部队,当时也就十几岁,从军年龄跟彭德怀当湘军都差不多。除了吴,35军的几个师长杨友伯、赵广兴以及何志斌,也都是前后脚加入的西北军,由于他们都是北方人,都出身贫苦,当兵以后又长期共事,所以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民国初年,各个军阀的部队,都要求底下的将官要能冲锋陷阵,而且忠于长官,尤其是冯的西北军,特别要求一线军官必须打仗不怕死,另外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所以,吴化文和手下这几个人,能够在西北军中扶摇直上、共事长达几十年,肯定是具备此类素质的,并且他们之间还亲如兄弟,这便成了日后35军能顺利起义的关键原因。 6park.com

第35军的基干,是吴化文的手枪旅,这个旅的中上级军官,皆是吴的老部下,随着吴一路升迁,吴当营长时,他们当连长;吴当旅长,他们又是团长,所以是一支完全铁板一块的部队,将其称作“吴家军”是不为过的。民国时期,天下大乱,尤其是穷人,一旦有了枪,那就只能靠这玩意儿吃饭,跟现在统一国家有国库养着可不一样,这点大家一定要明白。另外,旧中国政治势力林立、社会情况变化急剧而复杂,缺乏政治头脑并且靠武装生存的军人,难免有的时候做错事、迫不得已地站错队,这也是历史的事实。故而,在那个年月,军界的各种兵变、倒戈易帜是很多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很有点像中国古代的五代十国,如果过分地要求这些军队将领们走光明正确的道路,是不大现实的,这个因素连同以上讲的军阀能力,也正是令35军这样多次变乱的部队,在民国多如牛毛的重要成因。
6park.com

1938年春,第五战区副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放弃济南,使得在山东的第三集团军部队四分五裂。有的部队被隔绝在鲁西,像孙桐萱的第12军就是如此。还有副总司令于学忠的部队,很多被隔绝在鲁南,由于日军控制了山东主要的交通线和粮源,于部不得不退居沂蒙山打游击,后来又组建了苏鲁战区。这个战区的骨干部队中,就有吴化文一号。 6park.com

这以后,可就是吴化文比较不为人注意的一段重要经历了,那就是在沂蒙山区和日伪打了四年多的游击战。当时,山东日军除了要对付鲁中南的八路军,还要对付于学忠的部队。于学忠是东北军老将、少帅张学良的大舅哥,向来是东北军中的主战派,西安事变时是拥护张学良的主将,所部和红军关系密切,因而,在苏鲁战区任上,他对日作战比较积极,和八路军关系很近,在山东沂蒙山两方配合打了不少仗。中共长期对于部进行统战工作,派遣很多共产党员进入于部,当然也包括吴的部队,也就是在这时,吴的不少骨干部下逐渐接受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军中也建立了中共的支部,就和当年彭德怀的部队差不多,那时吴就和中共发生了不少联系,尤其是他的很多部下,私下和中共走得更近,久而久之,这支部队在思想上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6park.com

现在关于吴化文投靠日伪的动机,正规说法是吴在1942年日军大扫荡中部队损失较大,被逼进深山,由于敌伪的封锁,国民党部队的片面军事路线,吴部得不到民众的接济,给养非常困难,一度接近断炊,连吴化文本人都要节食度日。其间,一些军官闹饷,还有一些人蠢蠢欲动要勾结日伪、谋杀吴化文。因为这样,吴军当时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多个历史材料证实,那时的吴尽管难过,可仍然在苦苦地坚持,心里不情愿背上汉奸的骂名。因为如此,他曾亲赴重庆面见高层,但是据说上方向吴面授机宜,让他可以适时“曲线救国”,这之后不久,吴就投降日伪了。 6park.com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在1941年以后,由于日伪军的挤压,缺乏根据地民众的支持,许多孤悬敌后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日子都很不好过,许多将领的内心都开始动摇,也有一些干脆脱离党国政治,成了草头司令。从41年开始,沦陷区的国军出现了一段倒戈投敌的高潮,有名的便是国民党第24集团军总司令、40军军长庞炳勋1943年在豫北投敌,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1942年在鲁西南投敌,国民党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1943年在豫北投敌,国民党第30师师长公秉藩1941年在中条山投敌,还有就是吴化文部1943年春在鲁中山区投敌了。
6park.com

汉奸石友三
6park.com

西北军名将孙良诚 6park.com

当年,因为国民党军队中旧军阀多,很多将领不情愿部队就此垮掉,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本就有委屈求全的动机。另外,当时中国中东部国土大半沦于敌手,国民党的地盘损失惨重,很多都被共产党抢了去,蒋介石为此忧心如焚,但是,这些地方还有很多的军队存在,为了保住军事的本钱,以待日后卷土重来,蒋就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暗授心机让这些将领们审时度势,拿出古代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哲学来,适时“曲线救国”,可以说,军事逼迫,领袖暗示,是造成这一波投敌潮的主要原因。 6park.com

当年,国民党的老部队,特别是西北军这类的杂牌,基本都是由成系统的民国旧军官团所控制的。这些部队久历军阀混战,并且大部分都和日本人打过仗,以前有的还战功不错。应当说,除了少数者以外,大部分官兵都知道自己的军人底线,还是倾向抗战、不情愿当汉奸的。可是,中国文化的劣根,导致了国人素来具有不坚决彻底的私心杂念,缺乏忠诚为国的精神,在被逼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在上层的暗示和敌伪的拉拢之下,大把的人便再也控制不了底线,最终走上了当伪军的道路。只是由于上述的原因,大多数的将领实际内心里对敌伪并不忠诚,也就是想临时委屈一下,获得转机后再说,所以那时候,很多伪军司令在听命日军的同时,暗地里仍然和国府保持秘密联系,脚踏两只船,事后日伪方面对之也有所察觉,曾经诱杀了一些“两面派”,例如前苏鲁皖边区游击司令、伪江苏第一集团军司令李长江,便是这样一个人。 6park.com

从上面讲的例证来分析,应该说吴化文投日,主要因素更多的还是由于部队难以为继、蒋介石的面授机宜。这方面原因占据的比重,明显要大于石友三、郝鹏举那样的变色龙。石、郝二人,有奶便是娘,是真正的汉奸,可是吴化文不是。从他抗战前期的表现来看,抗战比较坚决,另外手下多个将领曾在对日作战中表现不错,在苏鲁战区期间吴和这些人都曾与八路军有秘密往来。这些现象,喻示了吴的部队,的确是和那些真正的伪军不同。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以及后来中共对吴的放心,显示有可能吴在那时,就和中共建立了秘密联系,不排除抗日时期,中共就在吴部建立了一个深入广泛的秘密支部的可能。因为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如果吴的手下都是利欲熏心的郝鹏举式人物,那么在这之前,就不可能有那么不错的抗日表现,同时又和中共有那么多的联系。在军队当中,向来官兵一体,有什么样的官长,就有什么样的兵,不能想象一支抗战多年的部队,首长投日后下层官兵会不造反,不闹乱子。然而,很多的官兵却在吴化文决定倒戈时非常的顺从,政治过渡得那么平稳,显然,这是不能用“迫不得已、遭到裹挟”来解释的,极有可能,吴的投降,暗含着很多的隐秘的韬晦之计。
6park.com

吴化文(左二)到南京面见汪精卫,他左边站立者是汪伪宣传部长林柏生 6park.com

吴化文在1943年时,是国民党新编第4师的师长,投日后不久就到南京去见汪精卫,从此背上了汉奸的黑锅。汪精卫任命他为伪方面军司令,手下有三个主力师四万多人,在山东,是与鲁西孙良诚、胶东赵保原并列的三大汉奸将领,到45年,吴部伪军曾多次配合日军清乡扫荡,很多鲁中南的军民都痛恨他。 6park.com

抗战胜利后,按照约定,吴部果然“反正”归入蒋的怀抱,成为替蒋抢夺山东地盘的先锋。内战开始后,一直得到蒋很大的信任,长期当整编师的中将师长,直到1948年秋固守济南时,都是王耀武防御圈的重要骨干人物—96军的军长。 6park.com

济南战役是1948年9月16日开始的。原本蒋介石战前认为济南城防足能抵御一阵,必竟王耀武拥兵十万,此前中共也从未打过如此兵多的大城市。然而没成想才两天,19号吴化文就反水了,这实在是让蒋和王耀武大惊失色,乱成一团。要知道,吴部虽只两万多人,但都是正规军,其它守城部队中,地方杂牌保安部队又占了两万多,这样,王耀武手上真正能用的可战部队,也就有五六万人了,面对14万的华野山东兵团,固守诺大的济南城,显然就好比漏洞百出的破船,很快就得倾覆沉没。果然,许世友的部队顺着吴化文提供的这一缺口狠击王耀武的软肋,迅速就令守军的防御圈瓦解崩溃,24日就占领了济南。 6park.com

济南的失守,“汉奸”将领吴化文可谓立下了头功。所以在后来,面对美国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的追问,老蒋仍然一口咬定地说“济南的失守,是因为吴化文部叛变”。当年看电影《大决战》,由于演蒋介石的演员操着一口浓重的浙江官话,我听不太清楚,只听到那个人好像是“吴花”,加上那时候所知的材料又少,吴化文这个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就从耳边漏过去了,直到2000年后,才从电视纪录片里,了解到这吴化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park.com

吴化文部当时起义,主要的推手就是中共秘密支部的工作,以及手下干将的倾向倒戈。吴的内部,现在可知有一个秘密的很有力的共产党支部,成员中包括吴的第三个夫人林世英。吴这个人比较好色,一共有四个妻妾,这林世英是最得其宠爱的一个。林是山东掖县大户人家的千金,与吴化文是同乡,吴发迹以后娶了林世英,但未成想林在学生时期就是共产党的人了,她到吴家以后,很快就成了中共争取吴的支部联络员,这一点,很像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有这样一个亲人施加长期的影响,自然就使吴化文逐渐地松动了。
6park.com

吴化文夫人、中共地下党员林世英 6park.com

现在可知,吴化文真正开始有倒戈投共的打算,应当还是在1947年前后,从他后来的表现和中共相当的信任来看,并不排除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中共秘密党员的可能性。在前些年的某些纪录片当中,提及吴化文在济南攻城其间,对于是否起义还举棋不定,出现了多次反复,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和吴真实的心迹有出入。吴是个久历国民党官场的“老油条”,其待人处事自有一套办法,作为96军的首长,表现得较为“反动”、真真假假的,恐怕是他对付王耀武特务侦察的一种手段。在起义前夕,他的作为似乎总是与于怀安等手下诸将有距离、貌合神离,后来又一下子彻底地率领部队起事,这显然不是那些宣传节目能解释得通的。这种行为大概率可能就是吴化文故弄玄虚的“障眼法”、是他这个军阀素来惯使的一套把戏。实际上,吴的身份,在华野恐怕也就陈毅一个人知道,他和96军内部的中共支部没有横向的联系,中共秘密支部控制的是于怀安、何志斌等具体掌控部队的人。而吴的对外联络极可能就是由夫人林世英一人负责,再和中共高层单线联系,平时,她也不和军队支部发生关系,只是到了快行动的时候,才会和特派员一起做吴的工作。所以可以说,吴在济南起义前的真实身份究竟是怎样,知情人恐怕除了高层的档案,就应当是林世英老人了。
6park.com

与淮海战役在徐州起义的何基沣、张克侠不同的是,吴这个人接触中共较晚,且他曾经因为部队熬不下去做过一段时间的汉奸。当了汉奸,国人痛骂,吴这个人当然很不好过,可从以前的思想态度上看,他又是一个很不愿意投降的人。在1945年后,吴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用于打内战,其间折损严重。吴和底下那几个早就跟中共有联系的将官,很快内心就有了突变,这应当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们看到,济南起义时,96军上下对于选择投共这条路,基本是一心的,没有出现大的疏漏,便迅速地一举成功了。
6park.com

吴化文起义通电
6park.com

35军组建后,一段时间带兵官都是吴的旧部首长担任,也足见华野对这支部队政治上的放心。吴部的军官体系大都是正规科班生,部队建制体系完整,在起义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几乎全部拉过来了。它的装备较好,配备有十数门美式重榴弹炮,在淮海战役打到白热化的时候,35军的师长曾经向粟裕请战拉上去打阻击,但由于该部毕竟是刚组建的新军,像如此关键的战斗,华野首长心里的底还是不够,所以35军遗憾地错过了一次戴罪立功的好机会。 6park.com

淮海战后,华野各部实施彻底的调整改编,第35军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这主要就是和山东兵团的鲁中南纵队合编。那个时候,因为中共在淮海获得了大胜,部队规模大大增加,组建了多个兵团,而其中有相当多的俘虏和起义部队。为了实现有效的整编,扩张和满足兵团的建制,这些新部队迫切需要一些有战斗力的中共部队骨干的充实,但是,为了部队体系的完整,再从现有老主力野战军中抽调是不合适的,只能从地方部队中抽调。而当时,华野就有好几个地方纵队,包括袁也烈的渤海纵队、曾生的两广纵队和钱钧的鲁中南纵队。其中,由于鲁中南部队的士兵成分和吴化文部相当一致,都是当地沂蒙山的兵多,在抗战中,两部皆在鲁南一带驻扎,高层间交集最多,彼此较为熟悉,所以考虑再三,华野首长最后决定将鲁中南纵队撤销,主力充实编入第35军。
6park.com

最早领导开辟鲁南的林彪老部下邝任农
6park.com

鲁南抗战先驱孙伯龙,1942年战死
6park.com

八路军山东纵队之一部 6park.com

鲁中南纵队虽是地方纵队,但这支部队作风很硬,战斗力很强。它的最早前身是由几个中共秘密党员抗战初期在鲁南枣庄、苍山一带拉起来的抗日游击队,开始时,部队领导干部就多为黄埔生,皆为枣庄当地人,征召的都是积极要求抗日的当地贫苦农民和矿工,所以很快就发展壮大。1939年后,115师挺进山东,邝任农受命到鲁南开辟根据地,鲁南地方的几支游击队被115师收编,建立了鲁南第一支较正规的抗日武装—运河支队,孙伯龙任司令员,朱道南任政委。孙、朱均是鲁南枣庄当地人,二十年代投身革命,参加黄埔军校,彼此亲如兄弟。特别是这个朱道南,他是鲁南有名的老中共,早年从山东到长沙加入黄埔三分校,1927年入党。上世纪大陆有一部著名革命题材黑白电影名叫《大浪淘沙》,片中男主角靳恭绶的原型,主要便是朱道南,该剧就是由他的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的。后来朱道南潜回家乡,秘密从事中共武装的组织工作,抗战初就和好友孙伯龙等合作,拉队伍上山,日后更成为鲁南抗日武装的主要创建人。
6park.com

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政委文立征
6park.com

作家刘知侠,他的小说《铁道游击队》1954年在上海出版,次年就被拍成同名电影,轰动全国 6park.com

运河支队到40年,已有1400多人,和日军多次交战。因当时该部颇得当地民众拥护,为鲁南最大的抗日主力,中共对其非常重视,派遣大批党员骨干加入部队,充实政治势力,其中就有后来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文立征。文立征高知学历,是北大的毕业生,运河支队组建时就是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可谓文武全才。1943年,洪振海的铁道游击大队成立,文到该部担任政委,配合洪振海的领导工作,他也即是电影里“李正”的化身。后来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1945年因叛徒出卖牺牲。
6park.com

八路军山东根据地形势图
6park.com

鲁南军区政委、山东八师师长王麓水,1945年底在滕县牺牲 6park.com

1940年秋,根据发展的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鲁南军区,以运河支队和张光中的苏鲁支队为核心,整合其它几支当地武装,任命邝任农为司令员兼政委。不久,旷就调走,鲁南的军政一把手,长期都由张光中和王麓水这两个人担任。至1945年抗战胜利时,鲁南军区的正规八路部队已有2.6万人,包括由铁道游击大队等部合编的鲁南军区特务团。不久,又以主力编成八路军山东军区第8师。后来,山东军区的主力大都挺进东北去了,包括梁兴初的山东军区第1师、吴克华的山东军区第5师、杨国夫的山东军区第7师等等,第8师则留在了山东,解放战争中作为骨干,改编成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而鲁南军区其它几个基干团,在1948年又扩编为了鲁中南纵队,由傅秋涛担任司令员,当年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时的司令是钱钧。 6park.com

鲁中南纵队总共有第46、47两个师,总兵力1.4万人,其中就有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所在的原鲁南特务团,番号是47师139团。1949年2月,该纵六个团全部保留,和35军旧部合编,采取每个师两个团的方式插入到35军,而吴部原来的部队仅留一个师一个团,这让35军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成为一支“共产党味”浓厚的部队。
6park.com

渡江战役前夕的吴化文 6park.com

重组后的35军,各师都插进了中共军队的师级老政工或是军事干部,像搭档于怀安的第103师政委彭胜标,就是一个1929年的闽北老红军,长期在谭震林底下干政工,坚持过三年游击战争,到35军之前是鲁中南纵队第47师政委。另一个军事干部方明胜,则是湖北鄂豫皖的老红军,参加过红25军长征,抗战初期担任115师688团的连级干部,鲁中南纵队成立时,是第46师的副师长,35军重组后接替赵广兴,当了104师的师长。
6park.com

三野第35军举行誓师大会,准备向江南进军
6park.com

35军在改编后不久,渡江战役就开始了。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当晚午夜,先从芜湖至铜陵的中线开始,各路中共大军相继渡江。当时,35军位于南京的浦口附近,野司将它划给了陈士榘的第八兵团,任务是正面攻下浦口、渡江占领南京。经过一番战斗,在4月24日凌晨,该军先头部队104师的一个侦察连率先占领了总统府,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当时的华野前线记者邹健东摄下了那张战士们列队站在总统府楼顶的著名照片,它后来成为蒋介石时代结束的象征。

6park.com

进入南京城的35军部队
6park.com

三野第七兵团司令王建安
6park.com

进军浙江形势地图 6park.com

35军到南京后,除了个别地方有零星枪战之外,大部分市区被迅速控制。24日大白天,大部队就进入了南京城。军政委何克希等人和南京地下党书记陈修良等老友见面,双方的内心都激动万分,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可以说,那个时刻,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生之中最高兴的巅峰时刻了。 6park.com

35军解放南京后,很快就南下浙江,归属王建安的第七兵团。当时,第七兵团共有四个军,就是第21、22、23和35军。4月底,国民党江南主力10万人在广德被三野大军歼灭,浙江守敌见势大部逃逸,第七兵团进展迅速,于5月3日就占领了杭州。其后,王建安统率主力赶往浙东追击去了,留35军接管杭州,吴化文担任了杭州的警备司令,自此,35军基本结束了它在大陆上主要的正面战事。
6park.com

内战行将结束 6park.com

1949年夏,当时的浙江多半已经解放,只有东部沿海和南部的一些山区岛屿尚在国民党手中。王建安兵团以孙继先的22军进攻宁波沿海和舟山群岛,滕海清的21军南下温州,35军等部则稳守杭州绍兴等地,执行重要地区的警备任务。后来在九十月间,位于浙西的二野第三兵团开始进军西南,35军又移师金华、衢州,开始整饬后方、清剿匪特的行动。 6park.com

第35军在建国初期,可谓是浙江剿匪的主力。浙江因山地众多、交通不便,又是蒋介石的家乡,当年和福建一样,是国民党策划的主要游击根据地,各种匪特散兵多达十几万人,主要分布在浙东沿海、浙南和浙西的深山。35军一到金华、衢州,就展开主力进山剿匪,从49年10月到51年初,进行了一年多的剿匪斗争。
6park.com

35军103师首长离开金华前的合影 6park.com

1950年1月,吴化文仅当了差不多一年军长的时候,35军番号就撤销了,所辖部队编为浙江省军区的陆军部队,驻防衢州、绍兴和杭州,军部直属部队划入华东军区海军。在1950年上半年,这些部队又分赴浙东、浙南等地,配合兄弟部队攻略沿海岛屿,其中104师以主力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和象山诸岛的作战,103师和105师等部收复了被敌人重新夺取的浙南重要岛屿—洞头岛,并剿灭了浙南丽水和雁荡山区的主要股匪,到1952年1月浙南洞头解放,原35军各部基本完成了建国初期的战斗使命。 6park.com

35军各师在五十年代,大都改编为驻守浙江的地方警备部队,包括驻杭州、绍兴的警备团以及驻守浙南岛屿的海防团。海防团在中共建国初期又俗称为沿海公安团,归全国公安军司令罗瑞卿统领。另有一部调到江苏,成为省军区独立师的主力,像原35军103师307团团长、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刘洪”原型之一的刘金山,后来就调到了江苏,担任省军区系统的苏州军分区司令员,之前,刘也是渡海解放洞头、南麂(ji)岛等重要岛屿的主要指挥官。
6park.com

35军105师参谋长刘金山是铁道游击队第二任大队长
6park.com

洞头岛易守难攻
6park.com

解放浙南岛屿地图 6park.com

35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功劳,可以说除了占领南京和杭州外,就是对浙江沿海岛屿的控制和守备。1951年第21军奉命入朝以后,浙东南大片地区的国防和沿海岛屿固守,其实基本都是由该军各师完成的。特别是温州外海重要的主岛洞头岛和南麂列岛,历经多次争夺,35军一共牺牲了八百多人。那个洞头岛的故事,后来被华东军队作家黎汝清塑造成著名电影《海霞》的艺术原型,名扬中国大陆。
6park.com

五十年代吴化文、林世英夫妇在青岛 6park.com

35军撤销后,吴化文等国民党旧将全都转业到地方,吴曾担任过浙江省交通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他获颁中共解放勋章,1962年病逝于上海。部下于怀安是绍兴政协主席。五十年代,原35军的多个旧将都比较积极地参政议政,1957年,老104师师长赵广兴就因言获罪,被打成了右派,不久便冤死了,据说这也影响到了吴化文,是他后来郁郁寡欢、过早离世的重要原因。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短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短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短说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