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用匠心雕琢国之重器的“旋压艺人”
送交者: 笑鸠[♂★★★声望勋衔14★★★♂] 于 2024-04-12 15:24 已读 1372 次  

笑鸠的个人频道



用匠心雕琢国之重器的“旋压艺人”



在工业制造领域,有这样一种加工方式——操作者通过旋压设备使金属坯料发生形变,然后将其加工成重要部件。这就是旋压成形技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薄壁回转体构件的制造。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4厂杨建峰便是一位掌握多项旋压核心技术、坚持用匠心雕琢国之重器的“旋压艺人”。



把手中的事尽力做到最好



1996年,杨建峰入职7414厂旋压中心。凭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以及对完美的执着追求,28年间,他从一名普通的旋压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术大拿、工厂旋压成形技术领军人,亲历了工厂强力旋压技术能力从稳扎稳打到发展提升、占据国内领先地位的历程。



在杨建峰眼里,机械加工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产品本身就是作品,令人满意的作品堪称艺术品。“与金属和机床打交道,就跟和人交往一样,一定要摸清对方的脾性。”平日里不善言谈的杨建峰聊到产品和设备,便打开了话匣子:“数控旋压机好比人的手,只有人机合一、人技合一,才能通过这双‘手’制造出精品。操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



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日积月累的手感和眼力,使杨建峰对复杂因素形成了近乎直觉的判断,产品表面的划痕等瑕疵几乎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主要负责发动机金属壳体圆筒、封头、柔性喷管增强件等产品的旋压任务,加工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5%以上。



一次任务的生产周期短,原材料成本较高,需尽全力保证首件产品的合格率。但受当时设备能力的限制,操作者只能反复多次调整旋压设备工装的形位精度。



就在车间上下都倍感压力时,杨建峰主动站了出来,将设备调试了10多个回合,最终成功完成了调试任务。就在大家松了口气时,有人发现杨建峰的手被高温油烫伤,红了一片。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飞上太空。现在我对梦想的理解是:把手中的事尽力做到最好。如果暂时做不到最好,那就做到更好!”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杨建峰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航天事业一件件“惊天动地事”的背后是一代代、一个个“隐姓埋名人”的付出。



成长就是迎难而上



“成长,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杨建峰常以此勉励年轻人不要因畏难而错失成长机会。



基于这样的理念,杨建峰总是乐于创新。他创立了“三点一定位”间隙调整方法,将大型圆筒壁厚精度一致性提升了30%;他牵头开展超高强度钢小锥度圆筒强力旋压攻关,实现了小锥度厚壁台阶成形的技术突破;他通过“间隙—主轴转速联动”法,解决了产品直径精度的一致性控制难题;他针对旋压球冠件的研制难题,采用创新方法,保证了上百种规格产品合格交付……在大家眼中,杨建峰就是车间的“点子王”。



“快看,咱们加工的产品!”2015年,当一款产品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时,杨建峰激动地指着电视机屏幕,自豪感直接拉满。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镜头移动,脑海中浮现出当时攻坚的一幕幕场景。



在该型发动机壳体加工过程中,杨建峰创新性提出新方法,攻克了技术难关,优化了生产流程,大幅降低研制成本,标志着在旋压技术上再次获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基于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良好的产品质量性能,7414厂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产品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作为该产品钛筒旋压的主操作手,杨建峰带领团队攻克了精密钛筒旋压关键技术,为批产奠定了基础。



“面对困难挑战时,需要走出舒适区,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有人问起成功经验时,杨建峰说,“挑战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技能和智慧。”



没人跟我们比,我们就跟自己比



旋压成形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加工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内很少组织该行业技能比武。看着其他专业的职工满是各种大赛的荣誉和奖章,不少旋压一线职工很羡慕。



杨建峰经常笑着开导大家:“我们做的是国内同行业最大、最强、最优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跟自己比、跟时间比、跟任务比、跟设计指标比。”话虽如此,但他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经验,带领更多旋压一线职工往前走。



这些年,车间陆续注入一股股新鲜血液。看着他们,杨建峰就像看到刚进厂时懵懂的自己。“最好的破圈是深耕自己。”他总是建议年轻人要沉下心来磨炼本领。



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和开展理论课程被动地学,这种教学方式受众面有限、效果欠佳。为此,杨建峰创新提出了班组集体作业新工时考核及技能人员培养办法,将培训、学习、工时、技能水平与考核挂钩,并在班组中设立骨干领班人员,形成金字塔形的培训结构,有效调动了组员学习的主动学习意识,帮助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快速得到锻炼与成长。



青年职工碰到加工难点时,杨建峰除了耐心分析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毫无保留地加以引导外,最常传授的绝招就是“把工作任务当成作品”。“这样工作才能越干越有兴趣,越干越有动力。”杨建峰说。



2021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杨建峰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一批旋压技术骨干纷纷加入。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以大师带徒育化人才、以项目攻关发现人才、以实践交流锻炼人才,采取现场授课、岗位练兵、集体会诊等形式,不断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和新人成长速度,工作室旋压人才队伍建设迅速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蔓延。



“把工作当艺术,既能成就事,也能成就人。要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艺术品精雕细琢。”28年来,杨建峰初心不改。




来源:《中国航天报》

文/林玉兰 柴小霞

海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4厂

喜欢笑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笑鸠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