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言论自由”的幻觉:论我不是查理人
送交者: matrixbug[♂☆品衔R3☆♂] 于 2015-01-09 12:23 已读 2185 次 1 赞  

matrixbug的个人频道

转载一篇对"言论自由"的分析

全文源自豆瓣网的   http://www.douban.com/note/477436816/

英语好,且似乎也在纠结“我是不是查理人”的朋友,不用看我二把刀文字。
请直接参考纽约时报 David Brooks:I Am Not Charlie Hebdo
纽约时报这篇当然写得比我高明太多,但并没有覆盖我想要讨论的主要观点。
今天世界是全球化的,先搁置伊斯兰恐怖组织不谈,对于伊斯兰社会很多人(日德兰邮报事件),ta确实无法分享你这种幽默感,在中东穆斯林,他能看到你的侮辱,但是他确实不和你分享一样的意识形态,也不分享这个纽约时报社论所说的两张桌子的言论潜规则。这个时候,两种意识形态冲突,你怎么办?
有些言论,你不表达,并不意味着你【不能】表达,也并不意味着你的言论自由丧失了。因为在言论自由之外,我们世界能安然运转也遵循着某种共同道德原则。你不表达,这同样也赋予自由以意义。你去做和不去做都意味着同一种自由。
美国社会在911以后,借反恐和国家安全的理由,实际上对过度言论的限制是极其严格的。在这次事件之后,美国几家大型纸媒,即使为了说明查理事件也并没有刊登带有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

在全文最后,我摘引了NullPointer对此文最一针见血批评,他将暴徒与伊斯兰社会做了更严格区分,这显然是对此事件更清晰批评策略。但也想顺便补一句,当日德兰邮报事件引发整个伊斯兰世界愤怒的时候,西方人自然可以觉得是伊斯兰世界不解风情、小题大做,但也不难看到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这个时候,有人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言论自由被剥夺;但也有人只是看到一群被侮辱和被伤害族群。没错,在那次事件里,学生游过行,老百姓们示过威,有人试图纵火烧大使馆,也有人开枪了。



这是一篇法国天主教徒写的“我不是查理”。尽管不认同的人估计仍旧没法认同。但对于有些朋友,这至少是法国人写的。可以放心,里面没有掺大陆公派生的奴性。当然,那一定是掺了天主教...
法语全文
何家炜节译
========================================================

如大多数生活在巴黎这座城市的一员,我分享此刻巴黎人民的悲伤和愤怒。但我却不分享目前法国政府和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为了避免这个回答可能会引起的不必要争论和误解,请首先确认,我在任何意义上都对这种武力的报复方式感到愤怒,这其中不存在任何可以【为其辩护和开脱的空间】。但同时,针对主流媒体动员民众的“我是查理人(Je suis Charlie)”的口号;我想说,我不是查理人,我并不分享他们的政治姿态,也不捍卫他们意义上的言论自由。

作为一家媒体,Charlie Hebdo因嘲讽一切的姿态闻名。在事件发生之前,这种姿态在法国同样是引发争议的,Charlie Hebdo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法国的主流媒体,但却因为这样一种姿态而顺水推舟地抗起了捍卫言论自由的大旗。但自由和责任从来是一体两面的,试图去捍卫一种无底线的绝对的言论自由;也就意味着需要担负起与之相匹配的责任和后果。

这就使得,法国(乃至全球)媒体目前以“捍卫言论自由”为出发点来引导舆情是极度不妥的。这混淆了绝对自由和真正自由在我们生活中的界限,掩盖了查理人所拥簇的自由在事实上对其自身所构成的不自由(人生安全),当然也掩盖了这种言论本身所具有的争议性(相信很多看过漫画的国人,也很难说是完全认同这种戏虐和嘲讽方式)。

因为,当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之后,当受害方与加害方的关系无比清楚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查理人本身有争议的言论迅速因同情而被道德化、合理化,甚至被法国媒体【英雄化】。法国政府在这其中的姿态无疑是政治投机的,当然没有人指望政客能坚守某种真理,因为在“言论自由”这个空洞大词之下,是政府目前所能打出的虽然虚伪但也最符合政治利益牌。

显然,我并不认为在现实生活政治中存在什么绝对的言论自由,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受制于他者的。【【每个人的自由首先都是一种自律,是建立在不妨碍他者自由基础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查理杂志社行为和暴徒行为并没有什么差别,一方是言论上暴力,另一方是行动上暴力,尽管这两种暴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都分享同样一种傲慢和封闭,都拒绝站在对方的宗教、政治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他者的处境。查理不会意识到,这样一种讽刺行为在西方社会被宽容,是建构在西方现代国家政教分离这个常识和基础上,他们不会意识到,把穆罕默德画成光屁股的碧姬·芭铎对于虔诚穆斯林是多大的亵渎,毕竟那也是他们的神;而这三个极端穆斯林以及背后的操盘手,更是不分享西方社会民主观念。言论自由这种提法是虚伪的,高高在上的,是理性的,是现代的,是西方的。这种自由的价值在极端穆斯林眼中并不比他们的真理和信仰更高,企图要求极端穆斯林接受这套西方的意识形态,用言论去捍卫和表达他们的自由和权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方式是更直接的暴力。

在某种意义上,双方都是被各自宗教和文化宠坏了的任性孩子。一个在维护他们幻想中的言论自由;另一个则在维护他们最高贵的信仰。所以在其中,我只看到了绝望和悲剧,是不同文明之间傲慢而又封闭冲突。

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尽管我不认同目前西方媒体的处理方式,但西方媒体做法也是骑虎难下的。因为在【理论】上,不存在相对的言论自由,只有绝对言论自由。相对的言论自由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如果不能拿真主开涮,那金三胖就可以吗?那XXX呢?这里面的度在哪里?你不能因为极端穆斯林、金三胖用暴力或者黑客,就阉割你自己舆论的限度。但我再次强调,【理论】上我们必须维护的绝对言论自由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言论自由是两回事,我们必须看到当西方所谓的普世性没有散播到某些伊斯兰社会的时候,查理人过度的言论就已经构成了对某些穆斯林群体的现实伤害。作为一个媒体,你言论的限度在哪里?这是一种现实政治(这与反犹与纳粹在西方是言论禁区是一回事)。在此,我们真正遭遇的是西方现代民主观念本身的困境。

最后,在唠叨两句法国人,我来法国并不久。但对法国人真是爱恨交加。正如“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现代社会最动听的大词是由法国人所孕育的一样,法国人从小接受的启蒙教育(哲学教育)使得他们极其珍视来之不易的“共和”,也极其捍卫这三大大词背后所代表的现代民主社会的根本价值。有时候这便造就如Charlie Hebdo这般怀有形而上学情怀却匮乏现实政治智慧的群体。我来法国,很大原因是因为法国人怀有这种超越生活的形而上学情怀,我厌恶法国人也是因为,有太多幼稚的法国人并不理解生活中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是什么,而肤浅滥用这些大词,以傲慢偏执之实行民主正义之虚。

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圣经里对爱的定义,一时颇为触动。西方宗教战争结果即是确立了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启蒙捍卫自由,但也捍卫平等。今天国际社会,两者争执不下,但请别忘了,我们还有博爱。

而爱是什么?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喜欢matrixbu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atrixbu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