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美食厨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记忆里的味道,才是潮汕的年味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17-02-02 10:34 已读 2727 次 4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潮汕的 " 红桃粿 ",诌星星摄)

潮汕美食是越来越火了,作为一个潮汕人,目睹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牛肉丸、牛肉火锅、肠粉 ...... 最近听闻汕头要起一条商店街,将所有老字号食肆都请去开店,有点担忧,说不定那些朴实的美味,会不会因为名气和人流做坏了招牌。

所以我会跟朋友说,如果要来潮汕的话,最好就快来吧,不然可能来不及了呢。

在潮汕过年,在这个几乎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不仅可以吃到家家特制的美味,看看我们怎么过年,你或许能更懂潮汕一些。

潮汕的 " 粿 ",餐桌的主角

一碗牛肉丸、一碟肠粉,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潮汕美食的代表,但是在潮汕人心目中,除了热腾腾出笼的肠粉,师傅手捶的牛肉丸,还有一样重要的美食,占据着潮汕人的日常生活,那就是 " 粿 "。

粿,你平常在市场也可以吃得到,不过新鲜出炉、自制的粿,一般只有过年才有。

(" 黑油麻粿 ",黑芝麻和糯米制成的粿,诌星星摄) (蒸好的鼠壳粿,诌星星摄)

自从外婆过世,我们家已经没有人做鼠壳粿和红桃粿了。今年听说邻居林家的妹妹说家里要做几百个粿,我就跑去她家凑热闹。

林爸爸把准备好的馅料,捏成一份份;林妈妈把粿皮揉好;林家姐姐就用粿皮把馅料包起来,捏成桃子的形状;妹妹再把粗加工的粿压进模型,做成鼠壳粿,她一边问着姐姐怎样做粿,然后跟妈妈炫耀着自己的成品。

我一时兴起,跟着又捏又压,做出了我人生中第一个自己制作的鼠壳粿。林爸爸看了,说,压得不够平,花纹不够清晰,不够精致,又教我重新做。为人父母的细致和执着,从做一个粿就可见了吧。

蒸好的鼠壳粿,拿去煎,热辣辣上桌。粿外酥内甜,嚼烂之后,芝麻、花生、粿皮的味道在嘴里相互碰撞,香气四溢。吃上一个,再喝上几杯功夫茶清清油腻,就是潮汕人的生活享受。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炸番薯丝、香芋丝、虾饼、春卷、酥饺等油炸小吃,诌星星摄)

以前外婆家过年,会自己做红桃粿和鼠壳粿,还会炸酥饺。外婆先把冬瓜糖等原料按比例调制好,把饺子皮准备好,捏成元宝状的饺子,最后高温油炸。酥饺刚刚捞起沥干油,已经迫不及待的小孩子们忍不住马上开吃,一口下去,外皮酥脆,馅料香甜柔软。

小时候过年去外婆家,她都会准备好 " 落汤钱 ",等孩子们到了,就煎给我们吃。我们拿筷子把黏乎乎、热乎乎的芝麻糯米团夹起来,送到嘴里,嚼着煎的又脆又香的外皮和软糯的糯米团,吸着大冷天里难得的这点暖。那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外婆给我的美味。

祭祀,潮汕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

潮汕人讲究吃,但还有两件事,也不得不讲究。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潮汕人一生做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滴茶(喝功夫茶)。

农历二十四的一大早,我的母亲就去市场买 " 节料 "(祭祀的贡品原料,用来 " 送神 "),这时,菜市场会特别热闹,可用 " 摩肩擦踵 " 来形容。母亲拖着小拖车灵活穿梭于菜市场。商贩们都知道是买来祭祀用的,卖熟食的时候,都是完整的鸡鸭鱼,内脏也免费随送。母亲夸着老板会做生意,付钱后把小拖车逐渐装满。

(潮汕家庭拜神的贡品,诌星星摄)

出了菜市场,直奔小吃摊买进盒(金钱饼、芝麻条、花生糖等),还得买齐 " 三牲 "(鸡、鱼、猪腿肉)、大吉(大个头的橘子)、香蕉(有招财的含义)、发粿(发酵的米粿)、红粿桃(类似鼠壳粿但是粿皮是桃红色的)等 " 节料 " 就赶紧回家。

奶奶在家里把斋菜(豆腐、腐竹、香菇、金针菜、紫菜、芥蓝等)进行油炸,分装在祭祀专用的碗里(祭祀用的餐具平时不能用),然后摆上茶、酒、白米饭。等母亲回来,把其他的贡品摆上,就可以开始插香祭祀了。

(图为 " 三牲 "、发粿、红粿桃,诌星星摄)

贡品摆好了,父亲把神台上的香炉和香油灯(酒精灯)" 请 " 到祭祀桌子上,然后,奶奶就插上香烛,进行跪拜。接着,家里所有人都跪下对着神明 " 说话 "(祈福)。祭祀完毕,奶奶对神明献上纸钱,然后拿去屋子外面 " 化 "(烧)掉。

每次初一十五或者传统节日,各家各户都要 " 拜老爷 " 用焚化炉在街道上烧纸钱,走在街道上,都有一阵阵烟味,以至于我就算去了外地,只要闻到烧纸钱的味道,就会想起在家里过节的回忆。

(潮汕家庭拜祖先的祭品,诌星星摄)

到了除夕,又得开始 " 拜祖先 ",我一直没分清楚 " 拜祖先 " 和 " 拜神 " 有啥差别,就问母亲,为什么才几天又拜,母亲跟我说,在除夕当天的祭祀就是拜祖先,前几天是拜神。

一般在这一天,母亲就一大早起来,上菜市场买海鲜和鱼,然后回家开始准备吃食。我就负责在旁边剥蒜、洗葱、切姜丝,当个助手。母亲麻溜地蒸鱼、起火、爆炒、焖蟹、翻炒。而奶奶在一旁把准备好的熟食、水果摆到祭祀的桌子上。

等母亲的菜都上齐了,父亲就倒上酒和茶,开始上香。祭祀完了,母亲就把菜热起来,端着热好的菜摆上桌,父亲端着酒瓶往高脚杯斟上酿了多年的桑葚酒,喊着幺妹进 " 食厅 "(餐厅)帮忙摆好餐具,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年饭了。

放鞭炮、" 营老爷 ",这才是潮汕人的年味

(人们抬着 " 老爷 ",图片来自 " 文化城市 " 网站)

潮汕人爱祭祀,更有大娘说 " 谁灵就拜谁 "。而在大年初三到初六,老家还会 " 营老爷 "。好几个人人抬着着 " 老爷 "(神明的神像)的轿子,后面跟着一大群人,队伍里几乎囊括整个乡的青壮年和小孩。他们穿着传统服饰,化着妆,敲锣打鼓,有时候队伍里还有踩高跷的,非常热闹。

我小时候去看,就喜欢跟着锣鼓声叫,但是每当队伍越来越靠近,还是被吵得不行,只好躲在母亲身后,捂着耳朵。

(年轻人 " 营老爷 " 的场景,图片来自 " 文化城市 " 网站)

队伍会绕着乡里走个一圈两圈,而小孩子们喜欢拉着小伙伴跟着队伍跑。队伍前面有人放鞭炮开路,造声势,放完鞭炮,漫天的烟、满地的红,让人兴奋,但是也熏得眼睛流泪,吵得耳鸣,但这丝毫不影响兴奋的心情。

(" 营老爷 " 必须放鞭炮,图片来自 " 文化城市 " 网站)

如果说祭祀是潮汕家庭春节最重要的仪式," 营老爷 " 就是潮汕乡村最重要的仪式。" 营老爷 " 可以说倾整村之力,乡里每家每户的年轻人和小孩一起排练很久才演出的。不过我从小就住在外头,没参与到老家的排演,算是一个遗憾吧。

潮汕人过年的仪式感,大概就在美味的粿中、在香火味中、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吧。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美食厨房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