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下乡插队
送交者: 有良知的疯狗[♂☆★★声望品衔11★★☆♂] 于 2022-06-12 19:12 已读 12890 次 1 赞  

有良知的疯狗的个人频道

下乡插队 6park.com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岁的王岐山来到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一名普通的知青,并在这里度过了两年艰苦的时光。

北京学生郭路生当年底写下这样一首诗:

饥饿的现实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

 冯庄公社的刘姓副书记在北京提前与知青见面时,言之凿凿:我们那地方可好,满山果树,有苹果吃。他怕这些年轻的娃娃知道冯庄穷,不肯来。到达延安后,老乡们用毛驴车,把学生们接到各自所属村落。

娃娃们一看,有高山是不假,但光熘熘的,根本没树。此后每见到刘书记,就俩字:骗子。

“知识青年来了,吃也吃不上,就是吃玉米、高粱。也不会吃,囫囵地吃,粮食的壳儿还留着,没有磨成面,就那么煮着吃。饭也不会做。最后我们派了一个老婆儿,给他们做了大概半年。陕北那些杂粮,乱七八糟的做法,他们不会(做)。城里是炒菜,这里一锅烩。”尹治海说。

那种饥饿的感觉王岐山一直记得,日后他曾回忆说:“……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知青们呼噜呼噜吃掉大烩菜,开始学习干农活。适应了一年,像那么点样子了。在尹治海眼里,城市娃娃们粗活不惜力,但细活干不来。女娃能甩开膀子用手拾粪,但扶犁耕作、开手扶拖拉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活计,只有个别男娃学得来。

小组长王岐山干活一般,却很有号召力。同来的知青不必说,连其他生产队与他不熟识的北京娃,都听他招呼。据康坪村村民回忆,其他队上若有北京知青不服管、出问题,公社都会找王岐山去劝。

“有时候政府就把他叫走了。哪个队的知识青年闹意见,打架,就叫他去,去开开会,让他去调解调解。”尹治海说。

康坪村知青张佩侠还未报到就跟其他生产队人员打架,老乡们听说他在北京时就顽劣。到了康坪之后,王岐山负责“教育”,吃住看紧,其他知青与他配合,不时冷落与关禁闭、罚体力劳动并济,“人家(其他)十一个知青都争气,就他一个小混混。”延安知青尹大才说:“王岐山把他修成正果,改成好样的,后来也当了老师。”

因着强大的号召力,冯庄的三个大队合并后,王岐山成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主要职责还是协调管理北京知青。

尹治海觉得,王的号召力是从首都带来的,听说其在学校里便是风云人物。

“你要让王岐山打架,他谁也打不过,他体质弱。但谁也说不过他。人家能把知青都拢住,知青都服气,老百姓都服气,我比他大三岁我都服气,比我成熟。”尹大才是下放较早的延安本地人,带着老婆孩子插队,住在北京知青的隔壁。尹大才夫妻两人跟北京知青们一样,管组里的领头人叫“岐山”、“珊子”。

“王岐山把政策学得透彻,人家就不像个知识青年,比蹲点干部都渊博。”尹大才记得,一季枣子成熟时,公社来了干部,“抢枣”,“队长挡不住,王岐山去,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就是搬政策、讲道理。”

 生产队对王的敬意,也来自于明白人的引领。

当时康平村生产队长是个老八路,在西北野战军当过连长,老婆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但他更相信王岐山。他知道这些人虽然年轻,但是有知识,队上有个啥事,咋个适合不,于是一有什么事情就问王岐山。让王给他把把关。

尹大才很为自己是康坪生产大队知青的一分子感到骄傲,虽然也被北京知青连累,自留地分在水边,难养活,他也自认为充当了北京娃和延安老乡之间的桥梁。

如今六十九岁的高志强至今还生活在王岐山插队时住过的窑洞里。当记者找到他的时候,这位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还在地里忙碌着。不过他憨笑着说,如今在冯庄下地劳动已经变成了一项“业余爱好”,就像中国所有的村庄正在经历的变革一样,年轻人进了城挣工资养家,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没有人指着地里的收成过日子

高志强身后不远处是一片连绵的绿色山脉,这个经历了十余年退耕还林的村庄,已经看不到象征着陕北的沟渠丛生、黄浪滔天。他说,过去的日子农活重,日子苦。在这个土地稀少的村庄里,漫山遍野、沟沟壑壑能种庄稼的地方,都被种上了水稻、高粱和豆子。天还蒙蒙亮,知青们就出工了,像王岐山这样的男娃娃,要从村子里担着一百三十斤左右的粪上山浇灌田地,山上的麦子成熟了,再背上两三捆、一百五十多斤的麦子下山到村里。

高志强说,那时王岐山是个干活能手,一天能挣十个工分,是最高的工分,很多村里的娃娃也不如他能干。 

干这样重的活,吃得却不好。高志强回忆说,王岐山这些知青常吃的是高粱、黑豆、麸皮和在一起熬的粥,“像喂猪娃一样”,最好的饭是玉米、白面掺在一起蒸的两面儿馍馍。按照国家政策,冯庄的知青们插队第一年由国家供给粮食,一个月每人供给四十五斤,其中一小半是细粮,一半小米、一半白面;剩余的是粗粮,有玉米、高粱米和豆子,但是二十余岁的壮小伙子根本吃不饱。后来知青们参与大队集体分配,情况才好一些。

徐俊富,六十四岁,与王岐山同龄,当时他们是要好的伙伴。他也说,王岐山干活“不孬”,刚来的时候,比不过徐俊富这样在村子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后来大家的水平就不相上下了。按照徐俊富的说法,他不仅能干重体力活,还能干技巧性强的庄稼活。

王岐山在知青中间也很有威望,康坪村的十四个知青在他的带动下,都特别吃苦肯干,一身正气。在徐俊富的印象里,当年的王岐山“瘦长瘦长的”,“脑子反应快,嘴皮子也快,没人能说得过他”。

那时,每天吃完饭,徐俊富就跑到知青的窑洞里耍,有知青从北京带来了一架手摇留声机,有的人就这样用手摇着一遍遍听着“东方红,太阳升”,也有人喜欢玩扑克牌,王岐山却对此兴趣不大,“他的爱好就是看书,所有的知青里他最爱学习”,徐俊富说,“因为读一本西方政治学的书,公社领导还批评他,不该阅读‘反动书籍’。”

王岐山最近一次回到康坪村是二零零二年。时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的王岐山陪同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延安考察,他请了半天假回康坪看看父老乡亲。高志强说,他们事先不知道王岐山要来,在村口与王岐山相遇,王岐山热情地喊着他的名字。那天高志强还特意去买了羊肉,蒸了荞麦饸饹给他吃,王岐山则给乡亲们带了烟酒和糖果。徐俊富记得,王岐山那次回来又提到当年阅读“反动书籍”的往事,他还说,经过时间的考验,他当年读的的确是一本好书。

这些与王岐山一起修过地球的质朴农民,以自己的质朴的眼光评价王岐山,认为他终究是个干大事的人,不会在这片黄土地上埋没一生!

群众的眼睛是血亮的。

在那样的艰苦环境里,王岐山却保持着开朗的性格——这是当年王岐山留给冯庄公社大队干部王守义最深的印象。王守义说,那时候的知识青年按照家庭出身不同分为“红五类”和“黑五类”,“黑五类”往往受到人们的歧视。

王岐山却不避讳这些,他和不同出身的知青都能交上朋友,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对那些情绪低落的知青,他还能给人家做好思想工作。后来,王岐山当上了生产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村民之间闹了矛盾,他还经常出面帮助解决。

王守义还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他们的到来也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像王岐山这样,年纪在二十岁上下的知识青年,见到上了年岁的人都是“大爷大妈”地叫着,从不跟村民起争执闹矛盾,显得彬彬有礼。

村民们看在眼里,也愿意把家中的娃娃送到学校里学习文化。女知青们爱干净,用肥皂洗衣服,村里的妇女也向她们借肥皂用,讲究起卫生来。当然,知青中也有调皮捣蛋的,著名地产商人任志强也在冯庄插过队,当时只有十四岁,早上上工赖床不起,被扣掉一分工分,中午和晚上妇女们要提前回村生火做饭,他也跟着跑回村里,又被扣掉一分,这样,别人劳动一天挣五分,他只有三分。不过村民们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反而多了几分怜爱。

王守义对看来,像王岐山这样的城里娃娃就好像遭受了命运的作弄,才来到艰苦的农村吃苦受累。王守义对王岐山的印象尤为深刻,“见到他时就知道,他终究不会在黄土地上埋没一生。”

 


评分完成:已经给 有良知的疯狗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有良知的疯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有良知的疯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有良知的疯狗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