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山西北魏墓志书法研究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3-02-22 14:56 已读 858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由于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北魏书迹,使得墓志出土日渐丰富起来。晚清康有为为壮其势,极度推崇北碑,明确提出“魏碑”这一概念,一时引发书家对魏碑学习的热潮。

山西出土墓志概述

关于墓志的起源,学界说法不一,至今无公认结论。大体出现的时代有几种:秦代、西汉、东汉、魏晋、南朝。这几种的判断依据也是局限于当时出土的墓志文献材料。孟国栋先生依据墓志的基本功用,认为墓志源于东汉时期。而墓志起源的模糊性根本在于没有一个具体的、确定的墓志概念作为标准。墓志作为庞大的石刻文献中一类,研究其首先要明确概念。赵超先生明确提出了墓志的三个条件:有固定形制、有惯用的行文格式、是埋在墓中,记录墓主生平及家族。 6park.com

6park.com

兴盛缘由

山西北魏墓志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墓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刻形制,产生于西汉时期,体制多样,遗存丰富。由于清代金石考据之学蔚然勃兴,墓志又被逐渐重视起来。山西北魏时期的碑刻延续了汉代立碑、刻石之风,积极的汉化政策以及推崇佛教文化,都促进了这一时期墓志的兴盛。

东汉后期,树碑风气盛行,之后曹魏反对厚葬、立碑,开始禁令,两晋沿袭碑禁之令,北方的碑刻由此衰退。但北魏延续汉代之风,由于君王提倡,刻碑之风又大盛。又有史书载,孝文帝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十一月驾车途经吊比干之墓时,悲痛吊祭,为其撰文并树碑而刊,以上史事皆可看出北魏树碑之风盛行。之后孝文帝将都城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提倡书写汉字,也大力提倡民间竖碑纪文,所以中原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民间碑刻。刻石之风愈演愈烈,直至北魏末期余风未减。 6park.com

6park.com

北魏重厚葬,褒扬先世和彰显家族而刻碑立传,也是促进当时大刻墓志风气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孝文帝重厚葬,对于臣僚丧葬赏赐丰厚。北魏赵郡王元千三十一岁卒时,赐“东园秘器、敛服十五称,赗帛三千匹”。宗室元勰薨时,赏赐东园秘器、朝服、钱、布、蜡等。又有高允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卒时,孝文帝诏给绢、布千匹,以及绵几百斤、杂彩数百匹,颇为丰厚等等。

胡族汉化

五胡乱华时,北方长期遭受战乱,经济文化都受到极大的破坏。然胡族一部分人因仰慕汉文化而令国家强盛。如前燕慕容廆让汉族人统率军队,汉人为其献策,建立汉族统治方式的社会制度。十六国时期汉国建立者刘渊师从汉人崔游,学习《毛诗》、《马氏尚书》等,综览诸子百家之学以及熟读《汉书》、《史记》,汉化程度之深,建国后立国号为“汉”,自称汉王。羯族人石勒为了巩固赵国政权,利用汉族人的统治方略,重用汉人,并下令胡人不可凌辱汉人。虽不识字却雅好文学,爱好听人诵读史书。氐族苻坚按照汉法改革,发展经济文化等。 6park.com

6park.com

胡族汉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则是推进汉化政策最重要的人物。他自幼受文明太后冯氏汉化的熏陶,受有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故大力推行汉化。

佣书为业

碑刻的盛行自然促进了对刻工和书手的重视,由于撰写碑文、抄经以及通过抄书传播文字书籍需要大量书手,便出现了“佣书为业”的现象。关于佣书者史书多有记载,如北魏清河太守房景伯家贫,靠佣书来维持家用。蒋少游聪敏过人,能画刻,经常写文章,于是留寄平城,以佣书为业,而名扬于镇。

而佣书为业的现象使得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以此为业,亦可以也说明了北魏时期重视书法,学习书法是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这一文化风尚促进墓志书法和文化的兴盛,也使得这一时期留存了大量的碑刻、墓志、墨迹等。 6park.com

6park.com

书风源流

北魏墓志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楷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通过分析可知,北魏早期的墓志中对“北凉体”有明显的继承,洛阳时期的书风又源于平城时期的墓志书风,北魏后期的墓志书法受南朝书风影响,流变为由古质向新妍转变的书法风尚。顺着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亦可探寻其字体演变的发展规律。

墓志中的碑别字问题

北魏时期的字体正处于由隶向楷过渡的一个阶段,碑志书法还未形成统一的用字规范,包含墓志等的石刻上出现大量讹形、俗写等不规范的碑别字。这些字体为数众多,来源复杂,许多学者对此做过一定的研究,而尚未全面解决。碑别字的遗存对汉字的演变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6park.com

6park.com

碑别字的概念

北魏时期字体正是由隶向楷转变并逐渐成熟,楷书取代篆隶,成为碑志主流书体。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事频仍,文字使用情况比较混乱,出现了大量的碑别字,北魏时期的墓志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中碑别字正是字体嬗变过程的产物,在历代墓志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就笔者所研究的山西墓志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碑别字。碑别字就字面之意可理解为相对正字的别字。而近年来人们在研究碑志中的别字问题时,通常用“异体字”或“俗字”来统称。对于异体字概念,人们一般采用裘锡圭先生观点,指音同字形不同的字统称为异体字,但只是包含用法相同的字。而俗字,一般则指通俗流行的不合规范的字。对于以上两种概念,学者们对此观点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之后,学术界又将碑碣、摩崖、墓志等石刻文字中错综复杂的别俗异构字,泛称碑别字,学界现在基本认同并沿用这一术语。 6park.com

6park.com

北魏时期书体演进及相互作用,以及北魏佛教文化传播、树碑风尚盛行,墓志、碑刻等大量被刊刻,碑刻出土渐渐丰富。其中不少碑志出自平民之手,由于这些书丹者和刻手并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故而在书写或刊刻过程中容易误刻、漏刻等现象,因此出现别字的可能性非常大。北魏始光二年为了改变文字使用的混乱局面,朝廷下令要求民间使用新造的异体文字。

当代展览中的用字现象及创作反思

当代的书法展览,作品文本内容大多是抄录古代经典诗文,很多作者自知文化素养还不具备自作文辞的能力,为避免漏洞百出便选择抄书捷径。这就出现了一部分人选择的书籍版本较差、错漏尚多,导致作品出现繁简混用、通假字、碑别字乱用现象,虽然作品写得非常精彩也因低级错误遭遇淘汰,与获奖、入展擦肩而过。 6park.com

6park.com

中国书法家协会针对当下展览中的严重用字现象,在十一届国展中就提出了“十六字”方针。二十二届国展中则特别增设了审读环节,此评审机制成为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专家小组对参评作品出现的繁简字、废弃字、碑别字等问题严格审读。这次的展览楷书投稿达到历史之最,这些作品大多为小楷体或魏碑体,篇幅之大,四年一次国展,多少书法爱好者对此机会倍加珍惜,呕心沥血。

因此,如果我们在临摹的过程加以思考,在创作的过程就会谨慎去使用,而不会随意让其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书法创作者应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正确使用异体字、甄别别字,切勿乱用,造成文字混乱之象。

可见山西北魏出土墓志作为北魏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地域文化和北魏社会与风俗文化碰撞的结果。北魏时期君王提倡立碑,一时刻碑勒石之风大兴,又因北方地区名山众多,采石便利,还出现了大量的石刻书迹。 6park.com

6park.com

总之,山西北魏墓志字体,初期风格整体上继承了“北凉体”书风,字体方扁、点画峻厚,在隶楷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貌;中期风格带有篆隶余续,出现隶楷杂糅的现象,“平画宽结”的特征则更为明显;后期风格受二王引领的南朝书风影响,楷意浓厚,形成一种遒美庄重的书风面貌。书体演进对后来书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魏山西墓志书法吸收了南北优秀养分,既有北方的高古朴茂风貌,又兼南方二王书风,使得这一时期的墓志书法丰富多彩。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