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车迷沙龙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推迟全面电动化进程、继续生产销售燃油车,凯迪拉克为何前后不一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5★★★☆♂] 于 2024-05-05 9:04 已读 1910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三年前,凯迪拉克全球副总裁Rory Harvey称将于2030年停止内燃机汽车的生产与销售。

三年后,凯迪拉克全球副总裁John Roth反悔了。

其称:

我们一直在倾听客户的意见,电动汽车和内燃机将共存数年;凯迪拉克虽然可能在2030年推出全系电动汽车产品,但同时还会提供燃油车产品,给用户更为丰富的选择。

John Roth的这番话说在近几天,前后不一的态度令人不解;而且近期还有其他欧美知名汽车制造商同样表示产品线全面电动化的规划要延后,其中引起最多争议的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数年前的各大车企面对汽车电动化都有着无比的激情,可是数年后的热情普遍明显降温,似乎现在除中国汽车制造商和少数欧美车企以外,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都在发生变化。


为何转变

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

第一个因素是欧美汽车产业转型的节奏拖沓,其汽车产业是围绕内燃机车型构建,并且延续了上百年的时间,过程中在不断的扩大产业规模;现在的状况是典型的尾大不掉,想要全面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则需要对整条产业链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拆解与重构,而这样的操作必然会影响到诸多欧美国家和资本的利益,所以技术转型必须是温和的。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节奏迅猛,特殊的举国体制决定了战略产业转型可以宏观的操作,企业围绕同一个技术方向的转型则能在短时间内构建出全新产业模式。过程中虽然会有取舍但只要最终结果是所想要的,那么任何尝试阻挡的企业都将是螳臂当车。所以欧美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已经被中国汽车产业拉开了差距,此时如果全面放弃燃油车而同步切入新赛道,无疑是在截长取短甚至是自断其臂,扬长避短才是正确的选择。


第三个因素应当是与石油产业相关,除工业生产以外,消耗石油最多的就是汽车;以美国为例,EIA的统计数据显示其每天需消耗约880万桶左右的汽油,这些汽油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所以欧美的石油大亨是不愿意看到汽车电动化的,而想要拖慢汽车电动化的进程,需要做的正是从汽车制造商的层面切入;那么只要代表欧美石油企业的利益集团和相关产业成为美国新的大脑,汽车电动化的进程则必然要减慢。


结语:

凯迪拉克不是近期唯一推迟全面汽车电动化的车企,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欧美日韩围绕内燃机汽车构建的产业链规模过于庞大,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散再重组的;其中关联了太多企业和欧美各个国家汽车制造相关企业里数百万的员工,转型过程动作稍微激烈则能有可能损伤基础,所以汽车电动化只是刚刚开始。


只是有些汽车爱好者认为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一旦大量出口到欧美,又是否会倒逼其产业转型的加速呢?对于这个话题是笔者表示不盲目乐观,不能否认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但是不同国家的电力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常规燃料储量和消耗量同样有所不同,客观上不是所有国家都亟待新一轮的能源革命。

这就是己之所欲、非人所需也,己所不欲、亦勿施于人,燃油车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电动汽车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能维持住并继续扩大领先优势,这一个阶段将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又一个上升期。

6park.com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n4dy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