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码家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小米系列产品体验 (下篇)
送交者: 要你命3000[♂★★要你命3000★★♂] 于 2016-02-22 2:29 已读 17948 次 10 赞  

要你命3000的个人频道

上篇中我们做了小米5个产品的评测,请由下面的连接直通:


小米系列产品评测的下篇中我们会讲到以下6款产品:



1.小米体重秤

2.小米手环(一代)

3.小米盒子(增强版)

4.小米运动相机

5.小钢炮音箱

6.铁圈耳机

1. 小米体重秤



国内体重秤的品牌很多,也很杂,如果不经常逛电商,都不知道有哪些品牌。在小米之前,我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牌子的体重秤,通常用那种几十元的对付对付也就算了,高级一点的买个电子显示的。小米出了这个智能体重秤以后,确实业内也都开始瞄准电子与智能领域相结合的产品了。

先说说它的使用方法吧,和普通体重秤使用方法无二,从上面看下来,一体式的结构,隐藏了显示屏的可见范围,显示数字也是点状数字,与其他品牌略有不同。产品整体是白色,目前还不知道时间久了会不会变黄或者老化成什么颜色。

小米体重秤使用的是4节5号电池,据说1年不需要更换,同时也支持最多16人的信息记录。体重秤表面是玻璃材质,看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档次,但是整体并不可以说是很高端。测重方面,提供斤,公斤,磅和BMI指数,官方的说法和我实际使用还是存在差距的,我实测最高误差达到了2公斤。我相信与我家里的木质地板有关系,当体重秤四角不平稳或者不在硬的平面上时,测量的数据会存在误差,就算最小误差,也大于官方所说。但是横向和其他产品比较的话,平均误差还是小的。

既然是智能体重秤,卖点还是在智能上。它通过蓝牙与手机端软件匹配,实时储存并记录使用者的体重;针对不同体重的人,体重秤可以智能记录。 比如在软件端,我们一家三口人都记录在内了,体重秤也根据我们三人的体重分别更新各自的数据,不会把我老婆的体重更新到我的信息里,用户可以查看生成的数据线。目前我无法测试两个体重相近的人是否可以准确识别,这可能就需要有双胞胎的朋友帮忙测试了。智能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手机端软件体现出来,配合小米手环使用,可以更清楚的让用户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状况。都说现代人大多数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米的这套系统相信就是针对这一范围。小米体重秤和手环都有差不多级别以及更高级的替代品,即使是有了这套系统,使用者也未必时刻都在根据一个指标做运动,也有可能是几天半新鲜,过了新鲜度就不会去使用其他的功能,说白了还是使用习惯问题,以目前多数人群的使用习惯来说,产品的噱头也许大于实际使用的价值。



小米体重秤评分:

价格:99元(价格比较合理)

便捷度:4.5分

做工:4.5分

质量:4.5分

推荐度:3.5分


2.小米手环(一代)



这款产品去年末推出了第二代产品,但是本次我只对第一代做一个使用总结。

先说说为什么我没选第二代产品:

1)续航。第二代产品因为有了光感测心率原件,所以在续航上大打折扣,由第一代的30天续航直接降到了10天。使用心率监测就必须时刻打开手机的蓝牙,手环也会实时的传送数据,这就消耗了手环和手机两方的电量。而第一代手环实际使用上不需要时刻打开蓝牙传送数据,通常一天同步2-3次也就够了,所以下图中我的手环待机已经远超30天了。


2)测量心率灵敏度与方便度。第二代光感版手环虽然可以测心率,但是必须要通过固定的姿势以及确保手环光感原件完全与手臂肌肤完全贴合的条件下才能够完成准确测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其实是无法准确测量出心率的,必须要停下来,手臂抬高到胸前才可以。多数人在使用手环上也都有种习惯,一定会把手环和手臂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不会用手环死死勒住手臂,这就导致手环的光感部件不可能时刻都与肌肤贴合。鉴于以上这两点,可以说小米手环在使用方便度和准确度上还存在些问题。

3)智能体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其实是不太需要用到测量心率的手环的,测量心率功能帮助最大的可能是一些心脏方面不好或者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的群体。我在新加坡确实也听说过因为心脏不能负荷身体剧烈运动而休克或者猝死的新闻。可是就像我上面第二点中说的,小米二代手环目前还无法做到完美的实时心率检测,也无法做到智能端报警等功能。就目前的体验,它只能让使用者了解自己平时和运动时的心率而已,而且这些数据也不适合公开。

4)价格。小米手环第一代售价69元,第二代售价99元,为了一个我本身觉得不常用到的功能而多付50%的钱,不是很值得。此外,小米手环在质量上不是很好,圈子里都充满了小米手环坏了的投诉信息,而且市面上假货非常多,多一个原件就多一份存在故障的风险。目前小米在新加坡有服务中心,本地购买的手环可在1年内免费更换。如果真的不凑巧碰到了质量问题,又没有售后,就直接扔了吧,不同之处就是损失69元还是损失99元。


因为以上的4个原因,我果断的买了第一代手环,接下来就说说感受。

手环的主体和腕带是可以拆开的,充电时需要把主体拆下来,好在充满一次电可以支撑1个月或更久,因为腕带看起来实在是没那么结实,官方提供了几种颜色的腕带,都是同样的材质,用久了都会松弛。某宝上有第三方产的高级一些的腕带,选购时也一定要注意腕带和主体的契合度,官方说小米手环有IP67防水,可是自带腕带拆卸几次以后就松弛了,和主体密封的不好,冲凉的时候一定会进水,不排除那些已经坏了的手环是因为部件进水而产生的故障。再有就是小米手环的主体表面虽然采用了金属质感的材料,但是极为不耐磨,手环如果和手表戴在同一只手臂,极有可能被手表划出痕迹。手环虽然防震,但是绝对不防摔,我就见过打篮球的,手环被人碰飞出去摔坏了的,所以还是有必要好好保护一下。

功能上,我无法评测小米手环和小米手机之间有哪些便捷度,毕竟我自己没有用到小米手机,只说说手环和iphone结合的感想。安装mi fit后,可在手机端绑定手环,每次同步需要打开手机蓝牙,当然,有需要的用户也可以一直开住蓝牙。手机与手环同步后有几个设置还是挺有意思的:

1)闹钟。手机端可以设置几个时间作为闹钟,到时候小米手环会震动提示,可用来做早晨起床的闹钟。

2)来电提示。可以设置为来电几秒钟以后手环震动提示有手机来电。

3)定位手环。当你有多过一个手环时,有可能混淆,所以手机软件提供震动提示功能。

4)绑定微信。用到微信运动的用户可以直接从mi fit里同步数据到微信运动,炫耀你的运动量,当步数达到你设置的目标时会有震动提示,建议大家多做运动,每天运动超过1万步可捐赠步数做慈善。

小米手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运动量,也就是使用者每天走路的步数,手机端显示步数的同时也显示走的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技术上来讲,小米手环的监测并不准,摇一摇手臂都会增加步数,也没有gps功能,更没有记录爬楼梯的功能,还达不到精准的监测标准。手环主体上有3个灯,基本上都是用来提示的。我本人最喜欢小米手环记录睡眠状况的功能,起床以后可以看一下晚上深度睡眠是多久,虽然我不明白它的运作原理,也怀疑其准确程度,但是它的数值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比如我的深度睡眠在1个半小时左右,这一天我就可以很轻松度过,如果深度睡眠不到1个小时,可能下午就需要在公司靠咖啡提提神了,至少你提前就可以预料到自己身体的疲劳状况。我曾经有一天早上起来非常疲倦,查了一下才知道只有14分钟的深度睡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小米手环第一代评分:

价格:69元(价格合理)

便捷度:4分

做工:3分

质量:2.5分

推荐度:4分


3.小米盒子(增强版)



我的小米盒子买得比较早,算是第二代的产品,现在小米盒子3已经出来了,支持4k和蓝牙,硬件也更好。

先说说它不能用来做什么,让大家更清楚小米盒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1)没有RJ45网线接口,只能通过wifi连接网络

2)没有sd卡接口,只有1个usb接口

3)没有麦克风接口,不能直接用来唱卡拉ok

4)遥控器上没有学习功能,也没有数字键

5)无法替代nas服务器

其实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功能不好用,大多数都体现在遥控器上,槽点挺多,总之它不是一个很好用的遥控器,当然,最新一代盒子的遥控器应该换成蓝牙的了,使用上一定会比红外线遥控器要更方便。电视盒一类的产品,强烈建议买最新款,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更大的储存空间和更好的处理器。空间大可以安装更多软件,处理器好对视频解码支持更好。我的盒子空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想要安装更多的软件就需要卸载一些其他软件,否则已经没有容量了。

这里给一直使用旧盒子(无论什么品牌)的朋友一个建议,时刻保持一个u盘插在盒子上,u盘里存一个“沙发管家”的安装程序,如果盒子空间不够用了,直接恢复出厂设置,安装沙发管家后也可以快速安装想要的软件,比费心去查哪些程序可以删除要简单暴力。

小米盒子一直采用的是黑色磨砂面,体积上比同类产品要小,正面只有一个led等显示状态,整体很结实。盒子有一个电源插口,一个usb插口,一个HDMI插口和一个3.5mm音频输出插口,其中USB接口支持OTG扩展。无线网络支持2.4G和5G,如果靠近路由器,网络传送速度不会受到影响,距离远的话就比较麻烦。遥控器上的功能很简单,操作距离在3米之内(红外线遥控器),比较特殊的是盒子不提供关机的功能,按下遥控器电源按钮进入休眠状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关机。好处就是打开盒子的速度快,坏处就是盒子一直处于通电状态,程序运行得比较多时容易死机。相比其他同类产品,小米盒子发热量不大,运行一整天也不会烫手,而且小体积可以让它藏在电视机后面。新一代的遥控器可以在更远的地方操作,但是旧款还是用红外线遥控器操作,还不能把盒子藏起来,但也可以通过购买额外的蓝牙遥控器配对达到相同的效果。盒子的usb接口支持鼠标和键盘,除非是用来上网,否则不太需要外接键鼠;在盒子设置里,有其中一个选项是把软件或者文件储存到sd卡中,我尝试了接上u盘,但此选项不可选,所以猜测是要OTG外接sd卡才可以在设置中选择,这也意味着盒子无法把软件安装进u盘里。小米盒子提供“远程下载”,购买第三代产品的朋友可以插上移动硬盘试一试,但是旧款的盒子就算了,因为盒子的可用缓存实在是少得可怜,一旦盒子的内存使用到一个峰值就会卡死,只能拔电源。

小米盒子自带的视频软件在国外没办法用,广电也正在加大力度控制电视盒的正版播放,但不管怎么做,小米电视盒的安卓系统是开放式的,想要看直播或者点播,需要安装其他软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沙发管家安装,经过一些国外朋友的测试,电视家2.0、HDP和电视猫都可以流畅的播放央视和卫视的节目。 VST、泰捷视频、魔力视频、快手等软件可以流畅播放部分点播类视频。至于优酷、乐视等这种限制海外ip的软件可以通过设置dns来观看,这里不做研究。



我2年以前做过海美迪电视盒自定义添加直播视频源的视频,但是那是很旧的方法了,而且经过了广电的封杀,大多数私立无执照的直播平台已经被关闭,手动找直播源不容易也没有必要了,电视家这类软件在打开时都会自己更新最新的电视源。所以大家不要再跟我要直播源了,我真的没有。

小米盒子也可以用来文件储存器,手机或移动设备投影(airplay),游戏机,播放局域网本地视频,播放照片、音频,上网,看新闻/股票等等。小米的智能软件中也有很多功能用在小米盒子上,远程开关和控制,投屏,以及通过小米的摄像头直接进行视频对话等,如果您已经处在小米的这套智能生态链当中,那么还是很推荐购买这个电视盒的,如果您没有小米的任何智能生态链中的产品,那么就不推荐这个电视盒,因为海美迪等专门制作电视盒厂家有着更为成熟的产品,小米相比他们,优势可能就只在价格方面了。

用总结的话来讲小米盒子优劣势:价格好,启动快,更好的生态链,但稳定性不好,功能不够出众。

小米盒子评分:

价格:299元(价格合理)

便捷度:5分

做工:4.5分

质量:4.5分

推荐度:4分

再分享一下电视家2.0看CCTV5的方法。现在打开电视家2.0软件已经找不到CCTV5了,但是如果你的电视家软件是通过沙发管家安装的,可以在沙发管家里面找到电视家的安装页面,里面会单独显示CCTV5的选项,点开就可以继续用电视家2.0观看CCTV5.


4.小米运动相机



小米运动相机,又一款“影子”很重的产品,对应的产品应该就是GoPro了。基本上是我带孩子去游泳以及去旅行必带的设备。

毕竟是第一代产品,还可以发现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没有屏幕可以回放视频,正面缺少信息屏幕和可供自拍的参照镜面,材料上不够结实,不支持4k摄像等。当然,它的优点就是价格是同级别GoPro的1/4。

这款相机在也是需要在手机端调试相机设置的,最高支持128G内存卡,有两种颜色可选择。我购买时只能看到支持1080p 60fps拍摄,但是升级系统之后可以支持到3k 25fps拍摄,还达不到4k。官方数据是f2.8光圈,155度广角,高保真录音,40米防水等。真正使用时,这些数据仅能做参考,光圈,录音都达不到我们已知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录音,感觉都达不到手机的标准;加了官方防水壳也不敢真的拿去潜水,充其量就是在漂浮或者游泳池中使用,而且在水中连续拍摄10分钟以上,防水壳内就会在镜头处因为温差产生水雾,严重影响拍摄效果,论坛有人提供了解决办法,最简单的就是在防水壳内加放防雾片也就是干燥片,把壳子内的水汽吸收掉,这应该是设计上的一个失误,因为官方说在镜头周边有一圈用来散热的缝隙。还有一个是运动相机都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续航,这款运动相机为了提升续航已经简化到了极点,连续拍摄1080 60fps视频也只能在50分钟左右,这会比一次潜水的时长要短。如果使用过程中再打开wifi(连接遥控器或者手机端),那续航更是减半。



相机可以通过wifi把视频传到手机端,在苹果手机上,视频只能传送到YI Action软件下,无法在手机video里查看,当然也就不支持手机端制作和上传视频了,还得需要在电脑端剪切制作或把视频再传回手机上制作。小米也没有像GoPro一样提供独有的视频编辑软件,目前比较常用的电脑端视频编辑软件就是Adobe Premiere和或者i moive。

总体来说,这款运动相机可以作为入门款替代GoPro,但是与高端运动相机无可比性,建议普通家庭以及喜欢拍视频的用户购买,不建议对产品要求较高的用户或极限运动用户购买。运动相机可以取代单反/微单或者手机拍摄视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用户的使用习惯,毕竟拍摄视频就必须要做后期剪切,也会耗掉大量的储存空间。它的配件也算是完整,除了自有的配件,也可以使用部分GoPro的配件,建议通过官方购买配件,尽量不要选择不知名品牌的第三方配件。

此款产品在刚出来时,有很多人把它作为行车记录仪来使用,如今已经用不到了,小米刚出了专门的行车记录仪。如果您不急需小米运动相机,建议还是稍等一下,相信第二代的小米运动相机会很快发布,毕竟第一代的防水壳水雾问题很影响产品的使用感受。另外,把相机绑在宠物身上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小蚁运动相机评分:

价格:399元(价格稍贵)

便捷度:5分

做工:3.5分

质量:4分

推荐度:4分


5. 小钢炮音箱



音响整体是黑色金属质感,同样,小米logo的处理比较廉价。音质上可以接受,比平板和手机的声音要好,但是如果和比较好的笔记本相比,未必会更出色。充满电可以连续播放12小时,续航还是很满意的。音箱的按钮全部在底部,正常摆放的情况下是看不到任何按钮的,可以通过点按音箱顶部的边缘对音箱进行操控,这点设计上比较用心,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设计,有优点就必然有槽点,必须要看到小米logo的方位才能知道开关的位置,再不就干脆直接把音箱倒过来按开关,反倒是麻烦了。除此以外我也实在没有在这款产品上找到任何可以融入小米生态链中的功能。



参数上,小钢炮音箱支持蓝牙4.0连接,10米的有效距离,只有一款黑色,micro usb充电接口,目前我还没发现它对设备有挑剔性,还算满意的产品。

小钢炮音箱评分:

价格:129元(价格稍贵,99元比较合适)

便捷度:5分

做工:4.5分

质量:4.5分

推荐度:3分


6.铁圈耳机



小米在耳机领域推出了很多款,可是并没有一套很好的系统划分等级。今天介绍的铁圈耳机是2015年11月的新品,本来想买小米活塞耳机,双11正好遇到新品发布,就抢了一个铁圈耳机。

音质上,我只能说和那些世面上中端产品相差甚多,但是如果不去比较,感觉上音域还是挺广的,中音和高音上还算达标,低音只能打3/10分。比苹果自带的耳机好一些,但并不是天上地下的感觉。耳机配备了麦克和音量控制,完美支持小米和主流安卓手机,在苹果手机上没有音量控制功能。麦克风灵敏度很好,降噪也比iphone原耳机高很多。做工上,接头和耳机外部都是金属材质,还是有一些档次的,耳机的隔音效果也很好,但是入耳的耳塞戴久了也会觉得累。耳机线采用的是凯夫拉纤维,实际使用后并不觉得它的耐用性会提升很多,反倒是线的褶皱度变高了,倒拉低了美观度。

官方的介绍上说的天花乱坠,经过多道工序,多人调试,各种看不明白的科技,海量的测试,但是价格只有99人民币,所以,吹嘘的成分不用多说了吧。这样等级的一个耳机,并不是说不建议买,如果你有一个有针对性的视听习惯,最好是去买更好的耳机,此款耳机最大的存在目的就是替换原有的手机耳机,并不能真的达到听觉上的享受。由此款产品的音质,可以大概估计出小米活塞耳机(69元)的定位和音质。曾经或者已经使用名牌耳机的用户可以忽略小米的全部入耳耳机产品。

铁圈耳机评分:

价格:99元(比较合适)

便捷度:3分

做工:3.5分

质量:4分

推荐度:2分

我前面提到了几次“生态圈”,现如今不止小米一家在做自己的生态圈,很多品牌也都在做,所以,看似小米什么都产,其实它只是在完整自己的生态圈,所谓的智能,也无非就是把产品接入互联网,目前还达不到真正的智能,但是谁先走出了这一步,谁就是一个标杆,也就占了先机。当用户身处一个被设计好的圈子里以后,用户就只能自己找上门去购买生态圈里的产品,所以,千万不要妄下定论把一些人归类为什么什么粉,其实他们都只是在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爱的东西,还没买到手,哪里能谈到爱。

本次产品体验就全部完结了,这也许是短时间内的最后一帖,谢谢大家阅读。

希望以上评测能够帮助到您,本文由留园【要你命3000】原创,无版权限制、无商业目的,转帖请注明出处,贴中部分图片非原创,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谢谢。

版主:要你命3000于2016_02_22 2:30:53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要你命3000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要你命30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要你命300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要你命3000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