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外躲内防抗核辐射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2-10-17 2:06 已读 1708 次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前一段时间,由于惧怕日本核电站泄漏后飘洋过海的核辐射污染,中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抢盐狂潮。虽然这是无知闹出来的笑话,但要是真的发生了核泄漏或者核战争,我们该如何来抗核辐射呢?

辐射可怕在什么地方

在科学上,几乎所有高速运动的粒子(除中微子外)对人体都有杀伤力,因此都可以称为核辐射。不过在核泄漏或者核战争中,大剂量的核辐射不外乎这5种:α射线、β射线、X射线、γ射线和中子流。

α射线是α粒子流。而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它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速度可达光速的十分之一。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重元素(原子序数82以上),例如铀和镭等都会在衰变时释放它。由于α粒子的“个头”比较大,又带2个电荷,所以它的近距离杀伤力大,很容易使其他物质电离。

假如α粒子来自体外,它对我们的威胁倒是微不足道,因为它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人类的皮肤或一张纸就能隔挡;但要是吸入或吃进含有α粒子的物质,那它的破坏力就不可小觑了,在体内,α粒子可以直接破坏我们的内脏细胞,这麻烦就大了。

β粒子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很多放射性物质衰变时,都会放出β粒子。由于β粒子的质量比α粒子要“轻巧”得多,所带的电荷也少,所以它的近距离杀伤力不如α粒子;但它的穿透力更强,可以穿透皮肤,对人体的危害反倒要比α粒子大,我们得需要用铝或铅板才能挡住β粒子。

X射线和γ射线其实都是高能量的光子流,它们不带电,但穿透力比前两种粒子都强,作用于人体细胞,可直接造成分子和原子电离。人们一般也使用铅板来阻挡这两种射线,10厘米厚的铅板就能把它们的强度降低99.9%。

中子是所有核辐射中穿透力最强的一种,它可以穿透水泥墙壁甚至厚厚的钢板,所以它的杀伤力最大。不过中子辐射主要来自核聚变,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座靠核聚变反应来发电的核电站。所以中子的主要威胁来自核战争中投放的氢弹和中子弹。防护中子辐射,最有效地办法是钻到1米深的水下,或者用石蜡做挡板,因为水和石蜡等富含氢的物质能有效地使中子减速。

那么,核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知道,组成人体细胞的许多物质是有机分子,核辐射的各种粒子携带着能量,穿过我们的身体,就可能破坏体内的化学键,使有机分子电离,从而杀伤细胞。大部分情况下,个别细胞受损死亡后,会很快被人体分解吸收,不会造成重大的伤害;但要是伤及细胞染色体,引起基因变异,就可能诱发癌变。人体内胃肠道壁、生殖系统与骨髓的造血细胞对辐射尤其敏感,所以受到过量核辐射的人,容易得胃肠癌、白血病,生下的孩子容易畸形。

做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万一遭遇了核辐射。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跑!在第一时间远离辐射源!

不妨假设你身边有个点状的辐射源,它均匀稳定地向周围空间发出辐射,你自己很容易计算,离它10米远比起离它1米远,受到的辐射量要下降99%!在这种情况下,动一动腿比什么都管用。当然,真正发生核泄漏时,辐射源不会是一个点,而可能是一大片区域,跑上几十米效果也许不会太明显,但尽量远离核辐射污染区这个大原则还是没错的。

第二招:尽量利用身边的一切物体,屏蔽辐射源!

前面已经谈到,对于多数射线,我们都可以依靠屏蔽物削弱它们的强度。中子辐射虽然很难防,但在氢弹和中子弹爆炸中,伴随中子辐射的还有很强的X射线和γ射线。对于后面这两种射线,尽管理想的屏蔽物是铅板,但要是身边没有铅板,那么躲进水泥掩体和地下防空洞里,也依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屏蔽措施。

第三招:尽量避免体内辐射。

体内辐射是指放射性元素进入我们体内所造成的辐射。它是怎么进入我们体内的呢?一种可能是被呼吸进去;另一种可能是吃进去。

许多人以为受核辐射之后,身边所有的东西,包括土壤和水都变成辐射物了,这其实是个误解。辐射并没有“传染性”,但土壤和水可能被放射性元素混进去,造成放射性污染。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有上千个孩子得了病,经查明他们食用了被放射性元素污染了的牛奶。原来,放射性元素先污染了当地的土壤和水源,被植物吸收后又积聚在其身上。于是奶牛吃了含放射性元素的牧草,产的牛奶也一并污染了。人喝这种牛奶就相当于把辐射源吞进了体内。

由于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长,所以不论核泄漏还是核战争之后,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可能会长期存在,范围扩大,因为下雨、刮风等原因把污染带至百里之外。这就需要我们在事件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依然要防止核污染带来的体内辐射。

如何减少体内辐射的危险呢?

首先,不要食用当地的蔬菜、瓜果和水;其次,尽量避免外出,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不让含放射性元素的灰尘进入室内;外出时戴上口罩、帽子、眼镜、手套、靴子、雨衣等用具。没错,这个时候最安全的措施就是做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最后,回到家立即淋浴,把身上可能沾染的“核尘”冲洗掉。

吃盐防辐射?不靠谱!

日本核电站泄露后,中国各地发生抢盐潮,部分原因是有人认为,盐里的碘可以抗辐射。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碘能防核辐射,这在科学上是有一定根据的。

在这次日本核事故中,有一种放射性元素即碘131泄漏出来,它被人吸入后,会在甲状腺里积蓄,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辐射。如果服用含碘的片剂,使甲状腺对碘的吸收达到饱和状态,再遇到放射性的碘131,甲状腺就没法吸收,于是碘131就被排出体外,这就起到了预防辐射的作用。

不过,想单靠吃盐里那么一点碘来抗核辐射,却是个大笑话。要达到防辐射的作用,服用的碘片剂量要很大,才能起到阻断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可是碘盐中的含碘量太低了,每千克盐里只含有20~50毫克的碘,人一天要吃上差不多2~5千克盐,才能达到防辐射所需的剂量!即使吃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对预防辐射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服用碘片,只能降低放射性碘的核辐射风险,对于别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仍然是无能为力的。

吃盐防辐射,肯定是不靠谱的,而生活中许多所谓的抗辐射食物,同样不怎么靠谱。有许多食物成分,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一些动物实验初步显示“可能有作用”。只是它们本来就是人体需要的常规营养成分,其抗辐射功能很难充分证实。即使对于那些因肿瘤而接受放射性化疗的病人,医生也只是笼统地嘱咐他们,要注意补充营养,而并没有特别指明要吃什么食谱或者保健品。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受了核辐射之后是不是就只有束手待毙了呢?

也不完全是。美国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叫氨磷汀的药物,对抗核辐射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是能加强细胞的修复功能。这种药物最早是二战结束后,在世界面临核战争危险的局势下,由美国军方研制的;冷战结束后,转入民用,以“阿福米汀”的商品名上市,对于那些接受放射性化疗的病人有一定的帮助。研究表明,这种药物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吸收后,能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细胞,而对癌细胞则没多大保护作用。此外,还有证据表明,它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功效。不过,阿福米汀不是拿来口服,而是用于注射的。

总之,目前对于核辐射还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要说治疗,还很困难。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