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胃部留洞58年,8年完成了238次人体实验,圣马丁的苦难造福全人类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07-09 20:11 已读 3647 次 1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被步枪击中胃部后在腹部左侧,留下了一个直径六厘米大小的洞,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一定会死掉的时候,他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同他胃部的大洞一起活了58年。还进行了200多次的人体实验,直到78岁才去世。正是依靠他这200多次的人体实验,人类对胃部的研究有了一个大幅度的进展,这个人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亚历克西斯·圣马丁。


科学的发展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要有观察细致的科学家的细心钻研,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机缘才行。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菲尼亚斯盖奇,他因为钢筋穿脑而过造成了性格上的巨变,治疗师和心理学家以及脑科学家都从对他案例的研究中收获了颇丰的成果,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至今日,他的案例依然是心理学课程上必提的经典。虽然对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于不幸遭受这些飞来横祸的人而言,他们的人生充满了苦难,这份造福世界的荣誉,是从他们不可避免地不幸中获取的。

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亚历克西斯·圣马丁,即便造福了全人类,回顾他一生,圣马丁的生活却绝对谈不上幸福。

6park.com

在17世纪,那个科学技术极为不发达的时代。年仅20岁的加拿大海员亚历克西斯·圣马丁乘船前往美国密歇根州做皮毛生意,在1822年的6月的一天,亚历克西斯·圣马丁在密歇根的密林中设置捕狩陷阱时,被一杆用来打野鸭的猎枪击中了。

驻扎在休伦湖的威廉博蒙特是当时的美军陆地的外科医生,由于情况紧急,他立马动身前往亚历克西斯·圣马丁的身边,这时亚历克西斯·圣马丁已经昏阙过去。博蒙特赶紧弯下腰,仔细检查眼前青年的伤口,挑开沾满鲜血的衣物,左腹部的伤口血肉模糊,弹药已经深入青年的体内,而且打断了他两根肋骨,还损伤了他的左肺,并在青年的胃部开了一个大洞。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青年已经命不久矣。博蒙特对现场的人宣布青年可能活不了几天了,伤口的开孔太大,愈合十分困难。博蒙特公布的结果作为一个医者来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目睹到现状的博蒙特,心思却转到了另一个地方。考虑到青年早已经不久于人世,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热衷于医学研究的研究者,博蒙特自然是不会放过一个这么好的,可以观察体内胃部是如何运作的机会。

于是他将亚历克西斯·圣马丁带入了自己的地下室。取出那些进入到身体内部的异物,并将伤口仔细地涂满膏药。


这时候,充满研究欲望的博蒙特究竟是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他的书中,他反复强调着自己是想要帮助少年,救死扶伤的。只是真相与否,见仁见智了。

接下来的故事就和标题中所写的一样,奇迹发生了。亚历克西斯·圣马丁活了下来,并且他的伤口逐渐开始愈合。在万幸中的不幸,他的伤口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亚历克西斯·圣马丁出现了胃外瘘的情况。

具体来说就是他的皮肤在愈合过程中并没有自我封闭,而是和胃部伤口的边缘连到了一起。现在他可以通过用手指将洞口堵住的方法来防止食物的外泄,之前无法进食的状况也因此得以改善。面对这个对圣马丁而言不算友好的情况,博蒙特则有些兴奋,他从胃外瘘的状况中看到了科学价值。


自从遭遇了这场天降之灾后,亚历克西斯·圣马丁成为了没有工作能力还不识字的残疾人,博蒙特借故同他签订了主仆合同。

早上,亚历克西斯·圣马丁需要在博蒙特的家中做家务活,晚上,博蒙特则利用亚历克西斯·圣马丁的胃外瘘进行自己的科学实验。

在博蒙特的书中展示了他的实验过程,他将不同的食物用细线吊起来,放进亚历克西斯·圣马丁身上的洞里,观察不同食物的消耗速度,又或是研究不同时间胃部的消化水平。他甚至将亚历克西斯·圣马丁体内的胃酸取出来,并向各国的化学家提供小瓶胃液,以证明胃部消化不是撞击的结果,而是化学反应的功效。


亚历克西斯·圣马丁接受博蒙特的实验时间长达8年之久,实验的次数多达238次。在这个过程中亚历克西斯·圣马丁遭遇的不仅仅是不被当作人类的非人性对待。

这些实验践踏着亚历克西斯·圣马丁的自尊心,让他遭受着心灵上的痛苦,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亚历克西斯·圣马丁还会感到腹部和胸口的疼痛感,上腹窝也感觉十分沉重,在这种身体上的强烈的痛苦下,他甚至会出现轻微的眩晕和视力模糊的情况。

不堪身心折磨的圣马丁在8年期间多次逃回加拿大,但是在贫困的压迫和博蒙特武装势力的威胁下,亚历克西斯·圣马丁还是被博蒙特抓了回来,继续实验。


1833年的某一天,圣马丁又一次带着自己的妻女逃离回到了加拿大。而被调到了密苏里州的博蒙特再没有那么多闲心来抓捕圣马丁,残酷的实验终于暂时停止了。1839年,博蒙特辞去了军队的职务,他多次邀请圣马丁回来继续进行实验,但都被圣马丁拒绝了。

虽然逃离了博蒙特,但圣马丁身上的科学研究价值依然被当时的许多科学家所觊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也都纷纷递出“橄榄枝”,希望圣马丁能够参与到他们的实验研究中来,这些邀请也都被圣马丁拒绝了,好不容易重获自由的圣马丁一心想要回归到平静生活中。


最终,圣马丁在加拿大得以安享晚年。但科学界又对他的尸体展开了一番争夺,以至于圣马丁的家人不得不将圣马丁秘密下葬,在风波过去多年,尸体已经化为一堆白骨时,圣马丁的墓地地址才被公开。

回顾圣马丁的一生,那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普通人难以想象,不敢去共情的一生。从他不慎挨上那一枪子弹之后,苦难便接二连三地找上了门来。虽然现代学界已经不允许采用这样非人道的方法来进行科学实验了,但是这项人道的规定也是由于许许多多圣马丁的惨状所垒筑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人的贡献,才给我们的医学研究带来了那么多的成果,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病痛。


我们没有资格去赞扬和鼓励这样的一份不幸,也不能跨越时代站在今人的思维上去批判前人的做法。我们能做的就是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诞生,铭记这位不幸的英雄的贡献,对所有的科技怀有敬畏之心。

参考文献:[1]罗锐(编译):贡献与争议——揭秘十位医学大家的黑历史 科学网[2]博蒙特,威廉- 美国社会历史百科全书- 汉文化百科档[3]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博蒙特,威廉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