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女性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离婚,不是穷、而是……
送交者: Mike_Milk[☆★★声望品衔12★★☆] 于 2024-04-15 18:45 已读 5140 次 2 赞  

Mike_Milk的个人频道


周末跟朋友聚餐,听她吐槽女儿。

我朋友属于脾气风风火火,有话就说,想啥就干的那种,平生最见不得人慢。

偏偏她女儿呢,是那种优柔寡断,做事前左思右想,还下不了决心的。

比如说学校前阵子有个演讲比赛,小姑娘其实挺想参加,展示一下自己。

结果报名前,她又给自己找了好多理由不去:

什么写稿子得提前空出时间,怕耽误学习;

什么没有合适正式的衣服,不尊重舞台;

什么自己比较内向,怕自己面对大家露怯啦;

……

反正纠结半天,内心演完一场大戏,报名时间也截止了,最后彻底没机会了。

虽然没啥影响,但是类似的事儿,朋友女儿干过不止一次了。

朋友最后忍不住说:

你说她这性格怎么这么“肉”,一天天瞎琢磨有啥用,黄花菜都凉了。

要我说,这不算是性格缺陷,这两年有个特别火的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状态,叫“精神内耗”。

余华老师总结得特别好:

“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

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

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扔在脑中演。”


很多人可能像我朋友一样,觉得这是天生的,性格敏感的人更容易陷入内耗。

其实不是这样的,不管大人孩子,外向或内向,都有这种时候。

人嘛,压力大了,难免就会胡思乱想,钻牛角尖。

但如果总这样,可能说明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偏消极的。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还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就我的观察来说,那些养育出易内耗孩子的家庭,往往有这几种特征。


喜欢上纲上线

养出“灾难性思维”的孩子

之前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叫“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多小的事儿呢?

鞋子放的位置不对,吃饭掉了一块肉,衣服上弄了污渍、默写错了一个字……

不是说事情小,父母就不该管。

只是管的时候,咱们就事论事,心平气和跟孩子聊怎么做就可以了。

内耗型孩子的父母则不同,他们不想着解决没问题,而是第一时间发泄情绪。

他们还喜欢会把任何一件小事无限扩大,再将后果严重化。

孩子没来得及收拾房间,在他们嘴里就成了:

“你这都住成猪窝了,一个大姑娘这么邋遢,将来没人要你。”

孩子写错几个字,他们张口就是:

“这几个字都记不住,脑子被吃了吧。”

更可怕的是那种,为了一点小事,二话不说直接上手的。

之前有个博主记录了自己在高铁上的一段经历。

他说同行有个小孩,大约4、5岁,不小心碰翻了一罐牛奶,瞬间流的到处都是。

其实一罐奶没多少钱,孩子也没影响到其他乘客。

正常父母的做法是,赶紧招呼孩子一起收拾,提醒他下次小心。

结果这位妈妈转头就甩了孩子一耳光。


很多网友都不理解:至于吗?这点事也要跟孩子发这么大的火?

可以想象,小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内心肯定总是战战兢兢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在这种养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有一个特点,就是杞人忧天。

因为父母跟孩子发的脾气,要比事情本身要大得多。

总是负荷过度压力,那么哪怕最稀松平常的事儿,孩子也会习惯性往最坏处想。

遇到事情,别人可能想着:真好,我又能学到新东西了。

内耗型的孩子只会想,完了完了,天塌了,我怎么这么差劲儿,然后瞻前顾后,止步不前。


要求孩子过分顺从

养出僵化思维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种话:

“不听话,你就不是好孩子”。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肯定没出息。”

又或者:

“怎么咋咋呼呼的,一点女孩样儿都没有。”

“别扭扭捏捏,大方点,男孩就要有男孩样”

“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

不好听归不好听,父母说这些话,出发点肯定是好的。

但这种沟通方式,给孩子画了一个圈,出圈一点点,就好像犯了天规。


那慢慢的,孩子的认知也会被塑造,养成非黑即白的僵化思维。

长大后,他们也经常用“应该……”,“必须……”来评估自己和别人。

如果自己不符合预期,哪怕离成功只差一点点,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些天之骄子进入社会,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就是受这种思维的影响。

如果别人不符合自己的构想,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也会特别痛苦。

一方面,世界上的人多种多样,不可能都照一个统一模板活着。

所以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不正常的人”,从而变得满心怨气。

另一方面,在亲密关系中,当父母、伴侣或朋友,有一次没有满足自己,就会被视为不够爱自己。

再敏感一点,别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在他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他会自动脑补对方不喜欢自己,或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哪里不妥。

总而言之,在人际关系中,这种孩子要么特别累,要么谁都相处不来。

我看很多文章说:要专注自身,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者要灵活变通。

说起来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做到却很难。

关键就是因为,很多孩子从小被规训,已经形成了固定性思维。

推翻人生以前的模式,重新塑造自己,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见不得孩子快乐

养出“无法快乐”的孩子

有句话形容现代人的状态: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


放在有些孩子身上,这句话也可以变成: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

换句话说,就是他该学习的时候,投入不进去,盼着赶紧放松;

但是真到休息时间了,又开始焦虑作业没写完,课文还没背……

反正就是很难快乐,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罪感,状态特别拧巴。

这在心理学上,就叫“享乐羞耻症”。

养出这种内耗孩子的父母,身上也有两个很鲜明的特征:

一是看不得孩子闲。

哪怕该做完的都做完了,也得给娃安排上点跟学习沾边的作业。

但人不是机器,哪怕是机器,也需要个维修、保养的时间。

适当休息,劳逸结合,人才能走更远的路。

二是总担心孩子会骄傲自满,怕孩子飘。

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居安思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所以有些父母喜欢扫兴,给孩子泼冷水,甚至人为制造苦难。


但事实是,苦难就是苦难,它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习惯吃苦的孩子,并不会因此变得坚强,反而会习惯性吃苦,自己给自己找活干,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怕乐极生悲,也会感到羞耻和愧疚。

你说这样的孩子,哪怕他将来拥有了世俗的成功,也无法享受人生,难道不会更遗憾吗?


我记得很久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小孩总是那么精力旺盛?”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内耗少!”

他们只累身体,不累心,所以一觉睡起来,就能满血复活。

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孩子也开始精神内耗了。

或许因为时代、社会和课业的原因,这件事在所难免。

但最起码,我们这些当爸妈的,可以从自己做起,不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

不在小事上纠结,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感受;

不扫兴,多鼓励,允许她做一些无用但快乐的事情。

人生很苦,但我们给予的这些温暖,却可以让他们一生勇往直前,向幸福出发。 6park.com

喜欢Mike_Mil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ke_Milk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女性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