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长安何止三万里——为什么唐朝的诗人想当官,看上去都那么难?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5-02 16:53 已读 1663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尽管有些小瑕疵,但依然是少见的用心之作,值得一睹为快 6park.com

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的黄金时代,而且没有之一。如果非要选一个人物作为唐诗的代表,我想绝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的那个名字,就是李白。

毕竟翻开今天的中小学教科书,这位诗仙入选的作品达到了18首之多,在终唐一朝灿若繁星的诗人群体中无人能出其右。

而高适的知名度相对就要低得多了。在今天他有资格入选教科书的作品仅有两首,即《别董大》和《燕歌行并序》。说起来许多人可能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并不陌生,却很难想起来这是出自高适的手笔。

这种尴尬,倒是跟今天某些歌红人不红的歌手有些类似。

但要说到做官的本事,高适就能把李白甩出八条街了——这位初唐名将、安东都护高侃的后人曾历任侍御史、谏议大夫、淮南及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等职。高侃不光是官做得高,还文武全能——作为主帅他率军讨平过永王李璘的叛乱,参与过与安史叛军的作战,解过睢阳之围,还曾坐镇四川防御过吐蕃。

也正因为如此,高适受封渤海县侯,成为历朝历代中在诗人这个群体中少见的因军功而封爵的佼佼者。 6park.com

在唐朝仕途仕途两开花的诗人不少,但高适绝对是最特殊的那个 6park.com

也正是在征讨永王之乱的过程中,高适抓到了一个俘虏。此人为平安史之乱入李璘幕府效力,曾作组诗《永王东巡歌》为其歌功 颂德,在其叛乱过程中也没少跟着助纣为虐……反正就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按照大唐朝的律法砍一百遍脑袋也冤枉不了的那种。

跟他一起被抓的那些倒霉蛋,脑袋早就被挂到城头上风干去了,可这货却觉得自己还可以被拯救一下。为啥?因为他长得白……额,是姓李名白字太白,想当年跟平叛军大帅高适再加上一个杜甫,可是号称过“梁园三剑客”的,妥妥的好基 友一枚。

于是李白派老婆去求救,结果高适却闭门不见。但他同时也拖延了对李白的处置,更没将其移送“有关部门”,这才给了宋若思、崔涣进行营救的机会。

但李白出狱后,却直接跟高适翻脸,不但烧毁了彼此往来的书信以及曾经唱和过的诗作,而且终其一生再未与这位曾经的“高三十五君”(高适在族中排行第三十五,唐人惯以排行为称谓,用于表达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有过任何往来。

这也经常被人视作高适一生最大的污点,动辄予以抨击。

殊不知,这也正是高适能做到三品高 官、军功封侯,而李白却百般求官而终不可得,最后只能落魄一生的根源所在。 6park.com

在李高二人的这场恩怨纠葛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 6park.com

事实上,在唐朝那个诗歌艺术的天堂,只要弄到个并非假冒伪劣的诗人头衔,基本上就可以认为这个人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仕途。至于另一只脚能不能迈进来、迈进来后又能走多远,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

所以说,在唐朝诗人当官并不难,难的是当官后仍然还能做个好诗人。


01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彭定求等人编纂的《全唐诗》刊刻发行,全书共收录了有唐一朝2200位诗人的48900首诗歌。其中的诗作者可不止我们熟悉的李杜白王,还囊括了像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帝王,像王珪、魏徵、虞世南、上官仪这样的名臣,甚至连许敬宗、李义府、李林甫这样公认的奸佞也因此得以青史扬名。 6park.com

翻翻《全唐诗》,就感觉在唐朝简直人人会作诗 6park.com

别以为上述这些大人物是凭权势官威才得以入选,人家靠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真才实学。比如贞观大帝李世民的这首《赐萧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难得的佳作: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全唐诗·卷一》)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全唐诗》收录进来的诗人中虽然不乏渔夫樵人、僧道伶工之类的平民,但其中的大多数,尤其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些诗人,基本或多或少的都有过仕宦的经历。

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孟浩然了——这位在唐朝恐怕只有王维可与之齐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确实一生未曾入过仕途。但他也是在四处投递诗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晋身达18年之久未果后,才心灰意懒隐居山水的。事实上这位“孟山人”才是整个大唐朝求官求得最惨的,李白起码还混到了个从八品的左拾遗呢(虽然授任时李白已经去世了),要跟老孟比起来还得偷着乐去。 6park.com

要论在求官路上混得最惨的,还得是这位“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park.com

为啥?因为在大唐朝,想当官主要有三种途径,其一曰科举,其二曰举荐,其三曰门荫——科举主要考的就是诗赋;而寒门子弟想要获得达官贵人的举荐,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像孟浩然那样投递自己的诗词作品以获得青睐;至于门荫,那是士族门阀的专利。而作为一名高贵的、以“诗书传家”自诩的世家子,你好意思说你不会写诗?

所以在唐朝当官,根本就离不开诗词歌赋。要是哪个大唐官员对于写诗一窍不通,那一定会引起所有人的警惕,然后通知有关部门赶紧调查一下——这货的官职即便不是假冒的,肯定也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得来的。

因此作为一个诗人,已经赢在了大唐朝仕途的起跑线上。可为什么那些我们熟悉的大诗人,好像就没几个能在仕途上混出头的呢?

首先要说的是,虽然在《全唐诗》中李世民的诗作入选了86首之多,武则天有47首、李隆基也有64首——但是甭管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有多高,当我们提到这些名字时首先想到的身份却肯定不会是诗人。同理像《全唐诗》选取了魏徵的36首诗、许敬宗的26首、李义府的7首、武三思的9首、李林甫的3首,同时也不乏像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佳作,但是我们依然很难将他们的名字跟诗人混为一谈。

这倒不全是因为艺术水平的缘故,而是感觉这就不是一类人。

就像梁园同行时的李杜高,谁要说他们不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信不信暴脾气的太白兄一剑劈了他?可是到了永王之乱后的李白和高适,却真的不可能再是同路 人了。 6park.com

一旦当上了官,诗人就不纯粹,或者说“不干净”了 6park.com

根本的原因,就在一个“官”字。

梁园时,他俩的身份都是老百姓。而如今,高适是官,而李白是民,这就成了这对曾经的老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我们却没法说,这事到底谁对谁错。


02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在唐朝诗人当官确实容易,但当上官以后却很难再做诗人。你能想象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魏徵等明君贤臣每天像李白那么恣意放纵,像王维那样寄情山水,像贾岛那样推敲苦吟,像元稹那样满脑子里都是如何在小姐姐的怀抱里找灵感……的话,还哪来的大唐盛世,哪来的万国来朝,又哪来光芒万丈的天可汗? 6park.com

诗人需要放纵天性,政客需要保持理性,这是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6park.com

在闲暇时,他们可能依旧会诗词唱和、游戏笔墨,但那只能当做一种业余爱好而非主业。而要成为一名杰出的诗人,尤其是像李杜白王那样佳作无数而且千百年以后仍被后人传唱的伟大诗人,只把写诗当作副业显然是不够的。哪怕他们再才华横溢、再天赋绝伦也不行。

所以如果上述几人没成为王侯将相,没准也有机会去争夺一下大唐诗坛的王者,起码在艺术水准上他们是有这个资格的。相反要是让李杜白王坐上上述几人的位置,能干成啥样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不著一字,尽得风 流”的千古名篇,肯定会少上那么一大截。

当然话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毕竟终唐一朝276年间,还是有不少诗人“脚踩两只船”的本事超人一等,既能高 官得做,又不耽误自己搞创作。

典型如李绅。这位唐高宗时代宰相李敬玄的曾孙于元和元年(806年)经科举入仕后,先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后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擢尚书右仆射,再改门下侍郎。在40年的官宦生涯中,李绅不但爵封赵国公,曾为相4载,死后还被追赠为太尉,谥号“文肃”,可谓是功德圆 满,了无遗憾。 6park.com

李绅像为啥被塑得如此怪异?这恐怕得问他自己 6park.com

在文学成就上,李绅与白居易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唐朝第一个有意识的以“新题乐府”与传统的古题乐府区别开来的诗人。他曾一气写出《新题乐府》诗20首,元稹随即唱和了12首,即《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一时间名声大噪,在诗坛引起极大的反响。而白居易也正是借着这股东风才作诗50首并改名《新乐府》的。

同时李绅还是唐朝长篇叙事诗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影响力仅次于元稹、白居易。其作品《莺莺歌》《悲善才》,与元稹的《会真诗》《梦游春》《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一样,是中唐时期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

当然,提到李绅,话题自然绕不开《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传唱程度,早就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除非不是中国人。

故此在《全唐诗》中收录了李绅的诗歌作品共4卷125首,也算是非常高产的了。

那么李绅是怎么做到既为百官之首,又为诗坛领袖的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家胎投得好——李绅不但有个当过宰相的曾祖父,更重要的是出身于赵郡李氏这个“五姓七望”的顶级士族。可以说打他出生起,只要冒出进军仕途的想法,就能一路畅通无阻。别人使出浑身解数亦可望不可攀的官职,李绅伸伸手就能够得到,没准还不一定能瞧得上。 6park.com

对士族子弟来说,当官、当大官压根就不算事 6park.com

所以相比李白那个卑贱的富商之子、杜甫那个没落世家子弟,李绅甚至什么都不用干,甭管到点儿没到点儿都能顺风顺水的升官进爵,最后活生生的靠熬资历熬成了宰相。

不信就查查这厮的履历,为官40载都干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好像啥都没有,就掺和了几脚牛李党争,也没折腾出多大的动静,顶多就是个敲边鼓、凑热闹的小角色。相反这厮倒以为官酷暴、滥施淫 威和草菅人命而在史书上遭到诟病,据说李绅每到一地为官,甚至会吓得当地百姓闻风而逃。同时他还是个生活奢侈、花天酒地的腐官贪 官,吃顿饭的耗费往往要花费数百甚至上千贯钱,以至于像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文友都对他颇为不屑。像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就曾写诗讽刺李绅的奢靡无度: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赠李司空妓》)

这样的李绅,很难让我们跟那位写出《悯农》的、对劳动人 民满怀悲悯同情之心的诗人联系到一起。但也很可能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阴 阳人”天分,李绅才能诗坛仕途两开花,而对此看不惯也做不到的刘禹锡一辈子也只混到个秘书监。

另一位仕途诗坛都混得开的典型代表,就是白居易了。 6park.com

白居易诗坛仕途两开花的秘诀就是只当官,不管事 6park.com

这位在终唐一朝的无数诗人中,唯一一个较无争议的堪与李杜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虽然没像李绅那样官居过宰相,但最高职务也做到了太子少傅,起码在品级上是不比那位名不副实悯农诗人差的。

但纵观白居易一生的履历,还是跟李绅颇为相似的。那就是要么在地方任官,要么调到中央去当个闲臣,反正就是既不追求什么作为,也不去冒风险搞什么富贵险中求。当然这也是老白吃了一堑才长的一智——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割据军阀、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刺杀,朝廷对如此恶劣的事件居然无动于衷。愤怒的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却被指责为越职言事而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从此老白就学了个乖,“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九·咏怀》),一心一意的当他的文坛盟主,朝廷上的事有多远躲多远。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恒即位后欲重用白居易,将其召回长安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但没过多久白居易就看穿了李恒既无 能力又没眼光,根本就不是个靠得住的明主,便果断请求外放以图自保,然后跑到杭州成天与邻近的几位刺史钱徽、李穰及浙东观察使元稹以诗唱和。因彼此来往传递都以竹筒盛诗,还留下了个“诗筒”的典故。

后来当白居易任满离职时,元稹还将其在杭州留下的作品编成了《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可见诗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倒成了诗坛上的盛事。 6park.com

北宋欧阳修就是学的白居易的路子,才能一边当上了副宰相,一边混成了文坛盟主 6park.com

李绅在仕途上混了40年,终于混到了百官之长才安然闭眼。而白居易虽然没什么功利心,但架不住人家能熬啊——等到他晚年时,打眼一看朝中的大佬,当年都是老白眼前一颗颗鲜嫩的小趴菜。而这帮家伙的“老前辈”还只是个区区的太子宾客,这让人情何以堪啊?于是看不过眼的唐文宗李昂赶紧将其提拔为太子少傅,封冯翊县侯。不过谁都知道这位老人家懒得管事,就体贴的让他“分司东都”,不必去趟长安的浑水。


03

其余能在仕途上混得比较好的如张说、张九龄,其实秘诀也差不多。比如开元名相张九龄,就以温文尔雅、风度俨然而著称,被时人誉为“曲江风度”。以至于后来每每用人,李隆基都要问上一句“风度能若九龄乎”(《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五十一》)。 6park.com

部分我们很熟悉的唐朝诗人的仕途履历 6park.com

也正是在功业上的无欲无求或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才使得他们能够保持初心以及有余力在文学创作上始终保持上佳的功力。

而那些试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并确有作为的诗人,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诗词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的大幅下降。

典型如高适。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军两次兵败于契丹,孤身出塞并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诗人,面对胡人的凶悍善战以及因唐将无 能且贪图享乐导致士卒无谓送死而满心愤懑,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震铄古今,至今让人热血沸腾的《燕歌行》。

20多年后,高适也成了一方节度,在跟吐蕃人的作战中也连续吃过败仗。而且经过安史之乱的一番折腾,无论唐朝的国力还是唐军的战斗力都大不如前,可此时的高适还能如当年出塞时那般忧国忧民写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 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般辛辣的讽谏之辞?

能不能不好说,但肯定不会写——哪怕老高憋了满肚子的诗兴,那也得憋着。

因为那玩意政 治不正确,老高如今可不是当初那个可以随便张嘴放炮的草民了,身为三品高 官了怎么也得注意下政 治影响,否则还怎么进步?退一万步讲,哪怕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他也不敢胡说八道,否则岂不是煽动麾下将士造自己的反? 6park.com

这身官服,就是束缚诗人天性和本真的金箍圈 6park.com

但凡是唐诗中的传世之作,大多都是诗人在牢骚满腹时才能灵感爆棚,比如李白的《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杜甫的《登高》《春望》《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什么的莫不如此。可以说要是不让诗人发牢骚,就等于掐死了他们创作的源泉,还指望能出什么名品佳作?

可以说当高适军功封侯、封疆一方以后,曾经的那个才华横溢的诗人高三十五就已经死了。

所以曾经满腹豪侠气的他面对李白的求救选择闭门不见,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而大多数诗人,却无法接受并完成这样的心态转变,所以注定了哪怕再苦苦追求,在仕途上也注定没有前途。

毕竟能写下那些宛若天成的词句,没有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是很难做到的。

典型如“冷门诗人”李商隐。出身贫寒的他,是受了令狐楚的青睐和举荐才得以入仕。可没等在仕途站住脚,令狐楚就死了,一时间囊中羞涩的李商隐就跑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那里当起了幕僚,还一不小心就娶了人家的闺女,而且恩爱得不要不要的。 6park.com

这位“冷门诗人”若是生在盛唐,诗坛成就恐怕不会弱于李杜白王 6park.com

可问题在于当时的牛李党争正值白热化,所有官员都得选边站队,哪怕是哪边都不选的也得躲得远远的。反正站在哪儿都不能算错,就是不能站在两党之间搞骑墙,那才叫个生不如死。

偏偏令狐楚是牛党的干将,而王茂元却被视为李党中的一员,被夹在中间的偏偏是个仕途新丁李商隐……

你说这厮在找王茂元求职时不知道这码事?这倒是非常有可能。因为这位晚唐最才华横溢的诗人跟他大多数的同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政 治上幼稚得一塌糊涂。那么在他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后大加报复,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在已被录取的情况下仍遭刷落(李党把这事当笑话看,根本不帮忙),即便李商隐迟钝如恐龙也该明白过来了吧?

令狐楚待他如师如父,在那个时代想割断关系已无可能。李商隐唯一能拯救自己仕途的办法,就是赶紧跟好得蜜里调油般的老婆王氏离 婚。可问题是他能离吗?要是下得了这样的狠心,李商隐岂能写出那首缠 绵悱恻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

所以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李商隐出道即巅峰——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高 官职。此后他的官越做越小,直到最后连品级都没了,沦落到在辗转各地给人当幕僚为生。 6park.com

个人观点——单论写情,李商隐当为终唐第一 6park.com

而李商隐的一生,恰是大多数才华横溢的唐朝诗人在仕途上艰难挣扎的真实写照。要是李隆基勾勾手指,李白就屁颠屁颠的跑上去溜须拍马,心甘情愿的奉上些能流传千古的谀辞颂句,何至于只弄到个无品无级、宛如笑话般的“翰林供奉”?可他偏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饮中八仙歌》),在仕途上简直是自寻死路之举。可就这,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苦苦求官,可以说没有自知之明到了极处。

再如杜甫,当写下“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潼关吏》),将李唐皇帝的脸打得啪啪作响时,就注定了他后来得了个从六品的检校工部侍郎的官,已经是“皇恩浩荡”的结果了。

反正要是不想拧巴自己,不肯忘却初心,不把那些如泉涌般喷发出来的、饱含讥讽牢骚的诗兴憋死在肚子里,那还是别去求什么官了,老老实实当个诗人吧。

这也是我们熟悉的那些大诗人蹉跎一生,在仕途上也大多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


04

再说回到电影,讲讲那些虽剧终但却并未完结的故事。

虽然高适没有直接出手帮忙,但李白还是被营救了出来,并在5年后去世,享年62岁。

直到死,李白与高适再无交集。就是断交了,妥妥的那种。

但高适与杜甫间的故事,反倒渐入佳境。 6park.com

李高的故事结束了,但杜高的才刚刚开始 6park.com

想当初在梁园三人行之时,李、杜、高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且有趣。李白跟文武双全、性情豪爽的高适颇为对脾气,电影中说李白的那首“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侠客行》,是参照年轻时的高适的形象而作,不是没有依据的。

时为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那一年李白44岁,高适41岁,而杜甫最小,只有33岁。对这个小老弟,高适颇为关照,可小杜一见到老李,就立刻化身为小迷弟,对其崇拜得不行不行的。可这位性情潇洒不羁的诗仙却对未来的诗圣不怎么感冒,反正就是不怎么爱搭理他。事实上李杜相交也就这么几年,日后小杜总是热情满满的给老李写信、作诗,但后者的反应大多都是未读,自然也不回。

在歌曲《红玫瑰》中陈奕迅唱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以此来形容李杜高间的关系,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

前一句就像杜甫对李白,后一句就像杜甫对高适。

起码在晚年之前,杜甫对高适就极度缺乏对李白那样的深情,而是多了几分傲娇。 6park.com

感觉高适像是杜甫的备胎那种…… 6park.com

但很快他就傲娇不下去了。

上元元年(760年)的时候,杜甫给高适写了首名为《奉简高三十五使君》的诗,把老高夸得简直是天上少有、人间无双: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

话说老李都没被小杜夸成过这样,莫非是这厮“移情别恋”了?

事实上就在此前不久,因为谋生艰难,杜甫不得不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辗转来到了成都。可是谁知在这个天府之国日子也不好过,以至于家中断炊、饿得儿子朝自己大吼大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百忧集行》)。在绝望之下,杜甫偶然得知高适因为得罪了权宦李辅国而被贬官到成都(彭州刺史)的“好消息”,就赶紧托好友给高适送去了一首诗,请他江 湖救急: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高适闻讯后,立即动身从百里之外负米前来,感动得杜甫赋诗以酬之“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酬高使君相赠》)。后来可能是觉得这首诗写得仍有些矜持与傲娇,难得羞愧了一把的杜甫赶紧又弄出来首感情更加炽烈的《奉简高三十五使君》送给了高适。 6park.com

我一直认为高适还是非常适合做朋友的,但成天净闹幺蛾子的李白显然不适合 6park.com

事实上在高适于成都任职的4年里,一直竭尽所能的接济杜甫一家。哪怕后来调任长安以后,他也嘱托接任的严武继续照顾这位老友。

直到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庇护才不得不离开成都继续辗转求存。可以说若非有高适,就没有杜甫一生中过得最安稳的那5年。

而杜甫一生中写给高适的诗,流传至今的就有19首,大多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可日子一好过,小杜对老高的那点固执的傲娇情绪就不可抑止的萌发并迅猛生长起来。

上元二年(761年)的正月初七,也就是“人日”那一天,高适可能是回忆起了当年梁园三剑客的美好时光,或许还有对那位不知道飘零到何处的太白兄的思念与愧疚,就写诗给杜甫大发感慨: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三·人日寄杜二拾遗》)

杜甫接信后,可能是因为傲娇,可能是因为觉得对方有些矫情,或者干脆就是因为事忙抑或懒得理会,就把这首诗扔到了一边,而非按照礼节和惯例唱和一番。 6park.com

高适至死仍在缅怀和留念当年那段美好的友情吧 6park.com

直到4年后传来高适去世的消息,杜甫在检校文稿时又发现了高适写给他的这首诗,一时间悲从中来,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 长诗,堪称是诗圣一生中不多见的血泪之作: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潇湘水国傍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

近1200年后,胡适写下了一首名为《梦与诗》的现代诗,其中的一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不知曾扯动过多少人的心扉,又生出过多少的感慨。

李白对高适肯定不会有类似的情绪,杜甫可能也曾觉得自己不会有。但等到他明白过来这种感情确实有,而且大有特有时,却为时已晚,只能挥泪“追酬”这位老友了。

人世间最无奈也最遗憾之事,莫过于此吧。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