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条山战役国军到底有多惨?光看死了多少名将,就足够触目惊心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4-04-24 13:19 已读 2371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1941年5月7日,日军集中6个师团和两个旅团的力量发起了对中条山的进攻。此次大战规模颇大,日军集中了超过10万人的兵力,并配备了航空部队两个飞行团的主力随时准备支援。

结合整个抗战时期的表现,其实日军很少会组织超过10万人的总攻,可以看出此战日军来势汹汹,所图颇大。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1941年时,华北沦陷,山西各大关口失守,中条山已经变成日军继续南进的桥头堡,是中国军队在华北的最后一块国土,该地区已经成为了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日军对此十分重视,此战就是要一战起势。

面对如此猖狂的日军,国民党方面看起来也像是比较重视,在中条山地区聚集了16个师的总兵力,大概有18万人,准备就此据守。

根据当时国民党方面的兵力配备,其中以第八十军守卫中条山西侧,第五集团军的第三和第十七军从右向左并列守卫中条山西北部。第十四集团军的第四十三军和第九十八军第十五军并列守卫中条山北侧。第九军守卫中条山东侧。

而且在此之前,卫立煌已经指挥部队与日军的四个师团对峙良久,日军始终无法攻破中条山,中条山一度被称之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因此在开战之前,蒋介石始终认为日军无法突破中条山。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当时日军发起全面攻势。

6park.com

在东线,日军集中骑兵炮兵和飞机装甲车的全部优势兵力迅猛出击,轻松突破了第九军的防御。第九军虽然节节防御,但却在日军百余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节节败退,最终全线崩溃,让日军完成了对第十四集团军的内线包围。

在西线,这里是日军的主攻方向,火力更加凶猛。日军集中机炮火力,并以空军辅助,发起了更凶猛的进攻,国民党军虽勉力阻止,但损失十分惨重。

开战后数日,国民党第八十军就已经全面崩溃......

——其中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165师姚汝营营长等多名军官壮烈牺牲。后来眼见事不可为,新编第二十七师副师长梁希贤自杀殉国。

在各方部队全线崩溃时,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绝望之下也自尽。而紧随其后的,则是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


在北线、东北线,日军同样狂飙突进,势不可挡,中条山根据地被彻底切成两部分。不过在东北线,日军遭到了整场战斗中最大伤亡。

其中王村之战,在第九十八军武士敏的猛烈阻击下,日军多次受挫,被击毙700余人,击溃2000人。可惜局势太恶劣,敌人依旧不可阻挡,最终败北。

至此,国民党自诩的“马奇诺防线”已经被彻底一分为二,整个战局已经崩盘。

接下来就是国军的全面溃退,国民党各主力遭受惨重伤亡,随后各自突围。经过惨烈战斗,在八路军的帮助下,国民党守军最终还是完成这场突围,中条山大战耻辱落幕。

此战结束以后,根据日方的统计,国军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阵亡的高级将领高达6人。而日军损失战死数百人,负伤两千余人人,日军基本占据中条山,达成既定目标。

对于该战之结果,全体国民无比愤怒,蒋介石也称此为抗战历史上之大耻辱。

从表面上看,中国军队18万人打日军10万人,结果对日军造成的伤亡还没台儿庄战役的伤亡大,自身几乎折损过半,这样的败仗也难怪蒋介石会跳脚。


结合当时的记载,日军在抗战第四个年度中,先后发起了三大会战,其中豫南、上高战役国军都取得胜利,唯有中条山战役大败,而且是惨败,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这背后有很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我们从日军的角度来分析,他们为何要挑在此时发起战斗?原因很简单,此时最有利于他们。

其一,国共危机。结合史料可知,早在1941年1月,国民党就策划了皖南事变,造成了国共的剧烈冲突,严重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要知道新四军、八路军同为我军主力,当初新四军的发展速度甚至一度不弱于八路军,可就这样一支优秀的部队被国民党部队给压制了......

虽然我党一直稳定大局,继续与国民党合作,但这个危机已经埋下,很难短时间内弥合。


而且根据资料记载,国民党对共产党一直都不信任,尤其是在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更是想尽办法搞反共摩擦,希望消耗我党的兵力。例如,当初国民党就不断的挑起矛盾,居然把中条山的指挥官卫立煌因为拒绝反共而囚禁了起来。

除此以外,蒋介石还曾企图借助此战来消耗中共的力量,完全把中条山之保卫战当成了打击异己的手段。

由此可见,日军挑的时机极好,此时正处于国共两党关系极为动荡的时刻,这战打的就是国共不齐心,以及国民党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图。

其二,兵力配置。正如前文所说在卫立煌主管中条山防御前期,他曾经是以26万大军和日军4个师团对峙,因此才获得了“东方马奇诺”的称号。

但是因为当年的国共冲突,国民党不断抽调在中条山的主力,结果导致中条山的“铁柱子”第4集团军被调走,中条山的兵力下降到18万人。

当初以28万人才能勉强和日军4个师团对峙,如今18万人打日军6个师团,此战一开始国民党的优势就已经丧失殆尽,日军怎能不抓住时机?


其次从国民党的角度来分析,这场大战也是处处出错,简直不堪入目。

其一,当时蒋介石对于华北战场已经失去了决心。根据资料记载,整个华北已经基本沦陷,被蒋介石称之为“基本沦为日本人的天下”。

他的主力早已放在保卫大后方上面,对于华北战局的态度没那么积极。也是出于这种消极态度,国民党对于中条山的设置自然也非常保守。

正如前文所说,国军直接坐以待毙,只想着保守各要地,打造所谓的马其诺防线,把4个军摆成一条线,搞一字长蛇阵。其结果就是被日军分割成两部分,最终全军覆没。

态度有多消极,作战就有多保守,面对敌人的优势机动兵力,那自然挨打的就有多惨。

其二,国民党准备严重不足。本来对此战,国民党就比较消极,所以对战前的准备根本没有做好。当时中条山的部队的准备十分仓促,卫立煌甚至没来得及整顿,部队就开战了。

国军部队不仅作战积极性极差,而且连粮食都没有储备。开战后,装备精良的日军,其部队一直是狂飙突进。

反观国民党部队,居然在自己的阵地被围后出现断粮三日的绝境。本来装备上就落后于日军,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连肉搏战都无法维持,自然是一触即溃。


除此以外,国民党因为反共的缘故,在当地的根基也是差到令人发指。

其实回顾当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可知,共产党人擅长做基层工作,只要有共产党的人在的地方,我们党的军队始终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绝对支持。

关于老百姓的支持能获得什么?参考一下后来的淮海战役就可以知道。百姓可以提供当地的情报向导,可以提供后勤补给,更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

可以说,只要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那么这支部队就能够如同风中劲草始终打不垮。

但国民党是怎么做的呢?先是反共,拼命的排挤、打压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内的理智人士,等把共产党人全部排挤走后,国民党就只剩下了反动军官。

按照国民党的“传统”,那自然不会像共产党一样维持军民鱼水情,只会拉壮丁,盘剥百姓。档案资料也是这般记载的......


即:当地军政关系紧张,军民关系破裂,而且国民党把中条山当成了将领走私贸易和贩卖烟土的中转站,完全得不到老百姓的一点点支援,以至于国民党大量部队根本无法负担后勤任务,其中有的部队不得不拿出1/3的兵力去用于后方补给线。

如此局面,如何面对强大的日军?

最后当复盘整个战场时,更绝望的是当时日军还派遣大量间谍特务,早就已经把国民党的局势弄得一清二楚,那些间谍不断渗透、破坏国民党的防务,甚至还专门针对作战进行了特别训练。

因此客观来说,中条山之战不是单纯18万人打10万人的优势作战,也难怪会输的那么惨。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中条山战役中依旧有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作战勇敢,例如在此战中壮烈殉国的六位将军。

即前文提及的唐淮源、寸性奇、王竣、梁希贤、陈文杞,以及后续还打出了精彩的王村之战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他们都是此战中的优秀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名将。


这六人当中,首当其冲的是唐淮源,作为曾经的同盟会元老,此人曾跟随蔡锷讨袁护国,是滇军起家的名将,还是朱德同学,后被追认为“陆军上将”,足以看出其地位。

他曾豪言: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而很显然,他也做到了这点。

武士敏与唐淮源的情况很相似,早年参加过同盟会与讨伐袁世凯,后来担任西北军杨虎城所部的旅长、师长,曾坚决支持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二次合作,他有大功。

其临终前,曾被敌人子弹击中下腭,但却依旧高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而得知武士敏牺牲后,不仅延安《新华日报》发表了专题社论悼念,我党的左权将军也极为感慨。

至于寸性奇将军,此人曾在陈炯明之乱中脱颖而出,深得孙中山喜爱,是孙中山的爱将之一,在北伐战争之后,蒋介石曾多次拉拢他,甚至将其誉为:抗日军中一虎将。

只是寸性奇为人刚直,一直拒绝蒋介石拉拢,对于老蒋多次电请他到重庆进修,使自身成为嫡系高阶将领的待遇不太感冒,牺牲后被追加“陆军中将”。


而同样被追加为“陆军中将”的王竣,曾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与武士敏一样,曾经同是杨虎城手下的重将,参加过西安事变,以作战勇猛、身先士卒闻名,是日军重点关注的“心腹大患”,可惜时不待英雄,最终无法避免中弹殉国的结局。

剩下的两位陈文杞、梁希贤也是出身黄埔军校,还都是第五期学子,作为国民党内部少有敢打敢拼的青年才俊,他们也最终陨落在战场上。

六位高级将领的牺牲悲壮归悲壮,但即便如此触目惊心的损失,还是无法扭转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堕落。

在个人看来,当时的国民党就是一个由腐朽落后反动的制度所构建出来的整体,因为这个体制的存在,所以这个集团注定难以发挥其最大作用,内耗极为严重。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得承认国军战士们的优秀贡献,承认他们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但上层建筑是在烂到根了,这部分人纸醉金迷,无暇顾及其他,他们真对不住这些抗战中作出巨大牺牲的将军们的表现,而这种“落后”也正需要后续共产党人进行改造与引导。

参考文献:《中条山战役及其失败原因》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