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钱学森回国后参观哈军工,全省没人能做主,惊动陈赓从北京飞回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4-22 16:07 已读 1630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离开了科学技术,根本就无从谈起。

我们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和优良传统,但却在近代面临着“弱国无外交”的悲惨局面。

这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温良,感动不了西方的“先进”文明。我们谦恭的脊背在他们面前,变成了直不起腰。只有真正站起来与他们面对面,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得到应有的尊重。

欣慰的是,如今我们的中国已经可以堂堂正正的说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我们讲“从实力出发”。

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有着独一份的大国担当,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些成就,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家领袖,还有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们努力得来的,他们不贪名图利,只要国家一发出号召,就会排除万难冲在前线。这样义无反顾的革命情怀值得我们世代传颂。 6park.com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6park.com

提起为新中国的科研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第一个跳入脑海的名字就是钱学森。

他是优秀的科学家,美国人说他“一人能抵五个海军陆战师”;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坚信“美国人能做的我们同样也能做”;

他是爱国的有志之士,国家危急关头选择远走学习归来报国;

他是骨子里流淌着温良血液的中国人,有着教授的傲气却虔诚的对待每一位国人。

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投向祖国的怀抱,经历了许多曲折坎坷,面对着新环境的压力和未知,他还是咬牙扛起了肩上的重担。

这样的一位人才,不仅百姓们热情的欢迎他,还有周总理忙前忙后为他安顿,陈赓大将听说后,直接从北京乘飞机前往哈尔滨接见他。

不过,虽然钱学森先生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他经历的种种磨难与背后的故事,还是没有深入的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我们了解这些伟人背后的故事,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只是停留在历史书上的名字,他们的生活曾经艰苦但光荣,在黑暗里为我们点亮了无数盏灯。
远走他乡,求学报国

年轻时的钱学森 6park.com

1911年,钱学森在上海出生,他从小便有着踏实钻研的个性,或许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以后会走向科研工作这条严苛的路。

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如今大多数优秀的人,共同的闪光点,钱先生还要更为突出一些,因为他有着超出常人的爱国之心。

1934年的暑假,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又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名额,这一年他23岁。

国内局势动荡,无数的青年志士都在为国家前仆后继,但是钱学森选择了离开祖国,他并非无情无义,而是选择暂时割舍了这片土地,等到学成归来后为祖国出一份力。

1935年的八月,钱学森坐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他站在窗边,看着上海一点一点消失在深海琼天的交界线,心中翻起了许多复杂的情感。国难当头,他也不想离开,可是如果就这样留下来,能做的事情几乎微不足道。

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下了决心:

“再见了,祖国,现在你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我却要离你远去。我要去到美国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他日学成归来为你的复兴添一份力!如今豺狼当道,苦不堪言,你一定要坚守下去啊!” 6park.com

钱学森在美国 6park.com

钱学森此次求学的目的地,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他选择了航空系,因为他认为这个专业将来一定会成为科研方向的领军力量,如今的事实也足以证明了钱学森先生的高瞻远瞩。

但是他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在麻省理工学习的日子,他总是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视,不仅周围的人总是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就连学校也会明目张胆的搞“区别对待”。

与学校合作的美国航空工厂十分歧视中国人,钱学森因此无法到工厂里实践,然而学校却对此事视而不见。

无法忍受的钱学森,最终选择了转向学习航空工程理论(也就是应用力学),暂时抛开实践,最后还顺利地转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

不过,突然转学并非是钱学森的一时“赌气”,他是慕名前去的,因为加州理工学院有一位老教授是航空领域的顶尖人物,一直是钱学森心中的崇拜对象。

这位老先生就是享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他也是我们熟知的“超音速飞行之父”。

历史证明了,钱学森这个转学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不过了,但刚入学的他应该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自己偶像的学生。

这天,钱学森在课堂上第一次见到了冯·卡门,老教授看到学生中与众不同的钱学森,忍不住挑中了他回答问题。“黄皮肤、黑头发,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仪表庄重、气度不凡”,老教授如此打量着钱学森。

冯·卡门是一位匈牙利人,与他的学识相映衬的还有他的人格魅力,他从未对哪位学生有过偏见,这也注定了他会成为钱学森求学之路上的领航人。

冯·卡门让钱学森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钱学森听到后,镇定的思索了一会儿,就准确地答出了教授的所有提问。

冯·卡门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他没想到眼前的小青年竟有如此敏捷的头脑,于是他开心地收下了这位学生。 6park.com

6park.com

钱学森成为了冯·卡门的实验室的一位成员,同时也是老教授亲自执导的研究生,这个实验室是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在老教授的带领下的确掌握了不少真才实学。

钱学森与冯·卡门之间的师生情,也是一段真诚又感人的故事,直到钱学森最后归国前,老先生还激动地说:“你现在的学术能力已经超过我了!”

得知钱学森要回去报效祖国,冯·卡门是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这足以可见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可贵感情。
“傲娇的博士”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学院航空与数学系进修,并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学识和资历也让逐渐让美国人佩服起来,并将他留在了航空系任职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虽然在美国工作,但期间一直担任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的研究员,从未忽视过对祖国的关心。 6park.com

6park.com

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钱学森,也才28岁,要知道这个专业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有所成就,这便让钱学森更加名声大振。

年少有为让钱学森的心逐渐浮躁起来,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知道,钱学森是个严苛又古怪的老师。

但这仅限于他面对“外人”的时候,在美国被歧视的求学经历让他无法有足够的耐心面对这些学生,尽管他不像美国人一样搞“区别对待”,但难免总在课堂上表现出傲娇和不满。

这天,钱学森在研究室里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起初一切都很顺利,没想到最后却因为数据计算产生了误差,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6park.com

钱学森在美国讲课 6park.com

钱学森走下观察台,很气愤的质问其中一位参与人员,“这是什么?”学生赶紧低头查看,发现到底是什么错误,钱学森就又说道:“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学生赶紧道歉:“很抱歉教授,我以为...”

话还没说完,钱学森就反驳道:“你以为什么?科学领域里有‘以为’这种概念吗,你是搞科研还是玩游戏?”

随后,他便放下手中的资料扬长而去。

在加州理工学院任职期间,钱学森一直保持着雷厉风行的教学方式,他总是站在比他要高出许多的折叠黑板前,一边讲课一边洋洋洒洒的写满板书。

有一次,他正投入的在黑板上写着公式,底下的学生突然提出了疑问,他说:“教授,第五到第八个公式的推算,我完全看不懂,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皱了皱眉头,回过身来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继续在黑板上写了下去。

底下的学生们开始躁动起来,纷纷表示不满,其中有一位学生又举起了手,“钱教授!”

钱学森再次转过来:“你也有问题?”

这位学生回答道:“我只是想问问您,会回答刚刚那位同学的问题吗?”

钱学森说:“我不想回答。”

学生问:“为什么?”

钱学森又说:“他只是在陈述一句话,并不是问题,回答他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或许他不该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父母的钱坐在这里。”

在学生们眼中,钱学森或许就是这样一位脾气古怪的教授。他的骄傲,来自于丰富的学识和岁月的沉淀,也是因为对美国生活环境的不满。 6park.com

6park.com

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待遇很优厚,对于美国人来说,他是个十分有用的人才,在如此富足的情况下,钱学森最终还是选择回国,这一决心实在让人敬佩。但事实上,碍于他中国人的身份,美国还是经常会对他行使一些莫须有的调查,这一行为也让他感到十分寒心。

不过最终让他坚定回国的想法,是新中国的成立,此时的祖国格外需要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出一份力。

于是他毅然决然向加州理工学院递了辞呈,和夫人蒋英商量回国的事宜。
五年软禁,打不垮爱国的心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身在美国的钱学森的耳边。

钱学森的朋友说:“国内如今还是十分混乱,这个时候可不是回去的好时机。”

可钱学森却摇了摇头:“我看啊,正是这个时候才应该回去!”

他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心里开始揣摩起来,很快,他就和夫人商量起了此事。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一位歌唱大家,他们二人情投意合相敬如宾,蒋英当然十分支持钱学森回国的想法,当即就打给了机场的工作人员,订好了飞往香港的机票,准备回国。 6park.com

钱学森接受调查 6park.com

可没过几日,警察突然找上了门来,钱学森十分惊讶,警察却出示了证件,说希望钱学森能配合调查,于是,钱学森就被警方带走了。

期间,美国有关方面吊销了他在美国的居住权以及一系列的权益,并把他关押在离洛杉矶不远的拘留所里。

美其名曰“例行调查”,其实就是对钱学森“中国人”身份的歧视,虽然他们这时还不知道钱学森打算回国,但是新中国一成立,他们便想尽办法针对钱学森这样的中国人。

在拘留所里,钱学森受到了许多不平等的待遇,士兵们拿着刺眼的探照灯一刻不停地对准他,为的就是消磨他的意志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推开门看他有没有逃跑,刺耳的开门声让钱学森甚至无法正常休息。

钱学森被带走后,蒋英很是焦急,她找到了学校的公职人员,包括钱学森的导师,最后在院长的保释下,蒋英用了一万五千元美金,才将钱学森从看守所营救出来。 6park.com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6park.com

回家后的钱学森没有一丝活力,眼神里藏着说不清的黯淡,蒋英发现他瘦了15斤,十分心疼,不知道丈夫究竟经历了什么。

不仅如此,钱学森受到了刺激还一度失声,说不出话来,在蒋英的细心照料下慢慢才恢复。

与此同时,钱学森开始为回国做铺垫,他向加州理工学院递交了辞呈,校长挽留了他,希望钱学森能成为这里的终身教授,但是钱学森郑重的表示了拒绝。

很快,钱学森回国的消息就传到了政府的耳边,美国的海军副部长甚至大放厥词:“你知道一个钱学森意味着什么吗?他一个人能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就算是把他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

此后,钱学森不仅不能不被允许继续从事有关航空工程的研究,还每个月都要接受移民局的传唤,甚至每天都要报备自己的行踪,这和软禁根本没什么两样,号称着“自由与民主”的国家,却这样囚禁了一位中国人。
向中国求救,排除万难归来

1955年,钱学森被软禁的第五个年头,这五年来,他们夫妻二人一直在寻找各种途径回国,但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就这样煎熬的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1955年6月,蒋英突然在画报上看到一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她思乡之情涌上头来,拿起来仔细端详,照片上是幸福的人们在庆祝五一劳动节。

钱学森也过来与夫人一起看祖国的照片,他饶有兴趣的看着画报底下观礼者的长名单,一个一个细数过去,然后突然认出一个熟悉的名字,是从小宠爱自己的太师公陈叔通。

陈叔通是清朝末年的翰林学者,也是他父亲钱均夫的好朋友,如今陈叔通也在中央工作,联系上他就等于是和中国直接取得了联系。

钱学森茅塞顿开,想到了向陈叔通求救的好办法,他把回国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师公身上。

办法是想到了,可是如何实行呢?

钱学森夫妻并不知道陈叔通的通讯地址,只好先将家书寄给钱学森的父亲,再让他转交。可是美国联邦政府调查局对钱学森的看管很严,就算是寄回去的家书,也会一一拆开检查。

钱学森和蒋英商量过后,决定由蒋英先寄给身在比利时的妹妹,这样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蒋英还用左手模仿了儿童的笔迹,在信封上写好妹妹的地址。

他们二人事先选好了地点,在一个大商场里,钱学森和蒋英假装去商场喝咖啡,趁特务不注意之时,将信投入了商场里的邮筒。 6park.com

写在香烟纸上的家书 6park.com

最后,这封信辗转了两地,终于到达了陈叔通的手里。陈叔通先生读完大为震撼,顿时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连忙将信转交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看完,立刻通知了外交部的总长王炳南。之后,王炳南在日内瓦中美会谈上向美方提出这件事,然而美副国务卿却十分沉着,表示没有证据能证明美国限制了钱学森的人身自由,直到王炳南拿出钱学森寄回的家书,美方人员便哑口无言了。

最后,在中国不断与美国政府的交涉下,美方终于同意让钱学森回国。 6park.com

钱学森与妻儿在甲板上的合照 6park.com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蒋英终于坐上了回国的船,离开了美国。
“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一样也能搞”

在美国软禁的五年,钱学森没有一天不思念祖国,他每日都在期待着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为新中国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不能再参与科研工作,他在家里也一刻不停地钻研学习,生怕自己把学到的知识忘掉。

钱学森回国后,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也是个陌生的大环境,不过幸好有周总理为他打点好了一切,在国内没有知名度的钱学森一下就成为了大家都敬重的科研工作者。 6park.com

钱学森与研究人员 6park.com

1955年的冬天,钱学森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院参观,陈赓大将得知此事还专程从北京飞来,因为他是工程院的院长,有他在钱学森身旁,行动会更加方便一点。

钱学森和陈赓一起在院内到处观摩,陈赓大将突然问他:“学森同志,你看我们能不能也造成火箭和导弹来?”

钱学森回答道:“当然能了,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我们又不比外国人矮一头!”

陈赓大将一听这话,乐得合不拢嘴,他在钱学森身上看到了中国科研的希望,他乐呵呵的握住钱学森的手,激动地说道:“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1956年2月,叶剑英元帅也接见了钱学森和他的夫人蒋英,见面后,叶帅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钱学森能够领导起中国的导弹技术。

这是项艰巨的任务,钱学森听完郑重的点了点头,他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导弹技术早已是他盘算已久的想法。 6park.com

6park.com

随后,叶帅和钱学森一起会见了周总理,并提出了这些想法,周总理听完很是欣慰,热情的说:“学森同志,你们的想法我完全赞成,现在交给你一个小任务,你尽快把想法写成书面意见,把所有条件都写好之后,我好尽快交给中央处理!”

周总理和叶帅的眼里都闪着期待的目光,钱学森坚定的回答了两个字:“好的!”

1956年10月,由钱学森全权负责的国防院五院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钱学森回国后的工作

新中国建国初期,各方面的实力都不完善,钱学森扛下了科研工作的重担,但他并不知道面临的困难有多艰巨。

国内甚至还没有完全解决“文盲”问题,高学历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钱学森无奈担起了“老师”的职责,一点一点的给他们讲解专业知识。 6park.com

钱学森给同志们上课 6park.com

这天,钱学森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学公式,热火朝天的讲了半个小时,他停下来问大家有没有听懂,大家纷纷点了点头,但是脸上还是一片茫然。

钱学森朝着右边的一位较为年长的同志问道:“您听明白了吗?”

同志笑着说:“还行,还行!”

钱学森又说:“没事,您要是有什么不懂啊,尽管问!”

同志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啊,我根本没看明白,你讲的啊,太难了,从来没有听懂过。”

说完,老同志憨厚的笑了起来,其他同志也开始议论起来。 6park.com

6park.com

钱学森看着眼前一个个努力学习的工作人员,心中翻起了很多酸楚。曾经的他是加州理工学院赫赫有名的大教授,甚至在课堂上痛批学生问的问题没有意义,可如今面对的一个个真挚的面孔,让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份工作是这样的艰难。

钱学森没有像当年在国外的课堂上一样发脾气,他也笑了起来,随即就说:“听不懂没关系,我讲一个比较简单的,我慢慢说,你们肯定都能听懂。”

听课的同志们一定不知道,钱学森是放弃了多少骄傲,和他们站在一起,黑板上的每一道题,都是他曾经不屑一顾的愚蠢问题。

面对这样寸步难行的情况,钱学森并没有不满,也没有抱怨。对亲爱的国人他发不起脾气来,对敬爱的祖国他更是不想轻易放弃。

关于钱老的贡献,想必不用多做赘述,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熟知的了,他不仅是空气里学的佼佼者,还对系统工程、人体科学、思维科学都有一定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也有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6park.com

1966年核弹试验现场 6park.com

1966年10月20日,我国研究的第一颗核弹试验成功,钱老终于能说出那句:“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搞!”

1970年4月,我国研发的人造卫星也成功地发射进了太空,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清晰又动人。

钱学森先生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更值得人敬佩的,还是他那份赤诚的爱国心。

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在国外享受着优渥的待遇,还能义无反顾回国建设的。钱老放下了他所有成就和骄傲,一身轻松的回到了祖国,这份决心,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