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不喜欢清朝不要紧,但不要中了“新清史”的毒还不自知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4-15 16:04 已读 1616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近来网传历时近20年才编纂完成,共92卷、3000余万字的《清史》审读未能通过。原因据说是书中所呈现的史观受“新清史”影响太大,所以把路子给走歪了。

话说自太史公修《史记》以来,“新朝修旧(朝)史”就成了个雷打不动的传统。所以《汉书》是东汉人班固编的,《后汉书》是(南朝)宋人范晔编的,《三国志》是晋人陈寿编的……一直到清人张廷玉主持编纂出《明史》,终于凑齐了二十四史,基本没出过例外。 6park.com

6park.com

但《清史》却难产了。

按说修《清史》应该是民国的责任。但问题是这个短命政权还没熬过40年就被撵到那个小岛子上去了。有资格的时候人家没工夫,有工夫的时候这厮又没资格了,所以这个活儿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新中国头上。

而在《清史》编纂之前,其实曾有过一版《清史》——即在1914年时由赵尔巽主持,召集了一批前清遗老历时14年刊行出来的《清史稿》。不过让老赵干这个活的北洋政府和袁世凯既没啥权威又不招人待见,编纂者又都是帮铁杆的“辫子党”,这部书能编成啥样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部书只能叫《清史稿》,而不能叫《清史》。 6park.com

6park.com

新中国成立后,曾数次发起编修《清史》的动议。但因为这一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直到2004年才正式启动,近年才初步完稿。

结果却很可能没过审。那么“新清史”又是个啥玩意?答案是个洋玩意。

“新清史”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清史研究学派。该学派反对“汉族中心论”,特别强调清朝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与差异,认为清朝代表着一种与传统华夏王朝截然不同的统治模式,满汉分殊始终存在。

简单一句话,这个学派就是主张清朝跟中国没啥关系。

熟悉历史的朋友会不会觉得这个观点有些似曾相识?没错,这种观点跟近代以来日本一直叫嚣的“元清非中国论”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Mark C. Elliott)就是师承于日本人冈田英弘,而这个冈田英弘又与二战前后日本军部的御用史学家内藤湖南、矢野仁一和宫崎市定等人如出一辙,竭力鼓吹“满蒙非中国论”、“崖山之后无中国”以及“唐宋在日本”等论调。 6park.com

6park.com

就算搞不成“大东亚共荣圈”了,也要尽心竭力的替日本JG主义招魂。

要是《清史》因为这个玩意栽了,我倒不觉得奇怪。原因很简单,因为“新清史”的论调太具迷惑性,影响也太大了。学术圈且不论,就说网上的舆论,“新清史”的铁粉简直遍地都是。

比如某些极端的明粉或者叫“恨清党”们,简直就是被“新清史”把脑子给洗了,虽然他们可能对什么是“新清史”都一无所知。


01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刚刚在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他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想还处于雏形阶段。而此时先生对这一思想的完整阐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为“三民”中的民族主义诉求。 6park.com

6park.com

但到了民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先生将这一诉求修改成了包括满洲人在内的“五族共和”。

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肯定跟日本人有关。

只要我们稍稍关注一下近代史,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在一百多年前,具体说就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就成了中国各种救亡图存、渴望变革的GM者心中的“圣地”,纷纷东渡求学或游历。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哪个自诩为GM者的进步青年要是没有过赴日的经历、说不出一口流利的日语、没交过几个知名的日本朋友,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像国方的孙、黄、蒋、汪、廖等大佬,共方的陈、李、周、张、董等巨头,以及思想文化界的康、梁、鲁、郭、陈等风云人物,均概莫能外。 6park.com

6park.com

对此日本的态度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不仅官方如此,民间亦然——像孙中山先生身边就总是簇拥着一大票的日本友人,比如平山周、山田良政、宫崎滔天、梅屋庄吉等等。这些日本人不但热衷于替中国GM出谋划策,关键时刻甚至不惜冲锋陷阵,像山田良政就在惠州起义失败后的突围中战死了。

当然不可否认其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是真心希望帮助中国,但大多数的心思却不是那么简单。他们大力扶持孙、黄等清廷的反对派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在中国内部制造混乱、分裂和消耗,为日本的JG主义扩张开路清障。

比如平山周和宫崎滔天接近孙中山,就是受犬养毅指使和资助的。犬养毅这个日本第29任首相因为被军部杀害,所以被某些国人视为“亲华派”,起码也是对中国抱有同情、温和的态度,但事实上哪有这回事?甲午战争时,犬养是日本国会中最早要求内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的议员;辛亥GM后内战一触即发,最终在各方调停下促成了清廷与GM党的南北和谈。此时犬养毅却秘密来华到处活动串联,目的只有一个——破坏和谈,阻止清廷和平退位交权,让内战大打特打。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怀有这种心思的日本人掺和进中国GM里边,虽然不能说出的每个主意都是馊的,但起码很多都是不怀好意、暗藏杀机的。

比如那个“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至今在网络上和现实中还颇受追捧,更何况在当时占到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的汉族还要受到满打满算不过百万的满洲人的统治和剥削?

可以说这句话击中了当时国人的痛点。

但不可忽略的另一个事实却是,汉族人口虽然占据了绝对优势,但聚居的地盘却不大,基本都集中在所谓的“汉地十八省”这大概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在东北、内外蒙古、青甘疆藏以滇黔贵琼等占全国领土面积近三分之二的边疆地区(清末疆域面积为1135万平方公里),虽然也有不少汉族人口定居,但少数民族在当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果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和利益,那么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那就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偌大的国家分崩离析。 6park.com

6park.com

可偏偏武昌起义时GM党打起的旗帜,叫“铁血十八星旗”——图案由红底、黑九轮角和十八颗黄圆星组成。其中的九轮角代表禹贡九州,十八星代表汉地十八省,即全国人民。

辛亥GM后,GM党一度打算拿这面旗帜当国旗,后来的北洋政府也有过将其作为陆军军旗的想法。

看到没,在那时GM党心目中的中国就是汉地十八省。剩下大把的地盘倒没说谁想要谁就拿走,但肯定不想也不会对其负什么责任,去“多管闲事”的。

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及铁血十八星旗的背后,或明或暗都曾出现过大量日本人的身影。他们不惜出钱、出人、出力来支持这些事情,当然不是为了什么国际主义精神,而是出于图谋瓜分中国的险恶用心。

简单说,就是为了给“满蒙非中国论”制造舆论氛围,最好是能让国人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些地区,他们就能不费一兵一卒的实现所谓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02

据说在1927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并密奏天皇获得批准,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 6park.com

6park.com

《田中奏折》的核心内容在于阐明了日本JG主义扩张的路径和进程。其中最知名的无疑是下面一段话:

“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倘中国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 日本帝国之存立上所必要之事也。”(《日本东亚政策研究》米庆余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03)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田中奏折》是伪造的。但无论如何,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JG主义的扩张路线与其是能一一对应上的,而且其立论也并非是田中义一这厮一拍脑门子就定下来的,而是有着充分扎实理论铺垫和舆论造势才搞出来的。

早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就开始瞧不起昔日的上国了,此后的各类文献中均不再称呼“中国”、“华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时,日方坚持不肯使用“中国”一词而要求改用“清国”。最终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各让一步——在条约名称上使用“大清国”,而在内容条款上使用“中国”字样。 6park.com

6park.com

这可以被视为日本推行“元清非中国论”的开端。

日本为啥要这么干?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地域狭小、物产贫瘠且自然灾害多发,发展潜力有限。故此,早在一千多年前该国的“有识之士”就认为日本的出路在于大陆,所以必须武力扩张。

然而日本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欲图谋中国的尝试,每一次都以惨重的失败告终。这就使得他们不得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单纯靠武力征服中国的可能性不大,必须通过别的手段去混乱中国人的思想、瓦解斗志,以减轻军事扩张时的阻力。

具体该怎么办呢?先是有个号称“近代日本汉学第一人”的内藤湖南(1866—1934)搞出来个“中国文化中心移动说”。这套学说主要论述了历史上农耕定居的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外来文明的侵入是维持中国“养分”,从而文明不绝的原因,刻意将辽、金、元、清等王朝与传统的汉族王朝分离和隔绝开来。至此他的用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中国文明的中心)今又将有大移动,识者实早已了解其间要领,此乃日本将接受大使命之际也……日本与中国在政治上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的话,文化中心移至日本……将日本的先进文化移动到中国,促进已经处在衰老垂死状态的、产生自身‘中毒’征兆的中国实行‘革新’。”(《日本的天职与学者》,1894年)

6park.com

故此,内藤极力建议日本政府支持康、梁、孙等人主导的维新和GM活动,破坏中国各民族间的关系,为日本未来的军事入侵铺路。

混淆华夏民族内部曾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与日本截然不同的性质,内藤湖南的“中国文化中心移动说”不仅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也为“元清非中国论”打开了一个恶劣的开端。

之后就是日本国际关系史学家矢野仁一(1872—1970)在1923年出版了成名作《近代中国论》,叫嚣“满、蒙、藏本来就不属于中国领土”的论调,坚称“中国不等于清朝”,直接抛出了“元清非中国论”,进而发展成“满蒙非中国论”。

“元清非中国论”的第三个代表人物是宫崎市定(1901—1995)。这厮是内藤湖南的学生,全盘继承了后者那套歪理邪说并有所发扬。比如在1940年出版的《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与文明主义社会》一书中,他就认为中国这个“文明主义”的社会每逢发展到饱和点,就要趋于颓废。在具有“朴素主义”的游牧民族侵入并建立了他们的统治以后,才能使其重新振作起来。但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统治了中国以后,却又不免因“文明化”而趋于衰落。那么当清朝无法逃出从“素朴”到“文明”进而灭亡的“历史规律”后,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6park.com

6park.com

宫崎自以为是的给出了答案——日本也是具有“朴素主义”的民族,并且是掌握了科学的朴素主义,具有“发展性”。因此日本对中国的统治一旦建立,就决不会再蹈契丹、满洲和蒙古等北方民族的覆辙。进而宫崎市定进一步提出,日本不仅应当统治中国,还要承担“建设东亚新秩序”这个“重任”。

所以日本JG主义的那个“大东亚共荣圈”是咋来的,是不是就很清楚了?


03

在上个世纪初到中叶期间,内藤、矢野、宫崎等这批鼓吹“满蒙非中国论”的学者在日本极受欢迎。不但像军部等官方机构给予了大量的资助和支持,像黑龙会等民间组织甚至是黑社会,也对其敬若神明,一丝不苟的按照他们的“指导”行事。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在辛亥GM以前,孙中山先生身边就始终不乏黑龙会的成员。这些人固然干过一些正经事、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他们这么做的根本用心,却是显而易见的。

就比如先生提出的那个“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要说没有内藤等人“满蒙非中国论”在幕后捣鬼,那才是见了鬼。

所以先生后来才以“五族共和”将其取而代之,并在1924年时将三民主义重新定义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这当然是日本分化、瓜分中国阴谋的巨大挫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满蒙非中国论”就此出局,反而变本加厉。尤其是对东北,日本人势在必得——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军阀混战时日本竭力支持张作霖,一边策划“满蒙独立”,一边直接出兵干涉北伐,阻止中国统一。后来发现张作霖不听话,他们就制造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没想到弄巧成拙,反倒促成了张学良“易帜”,使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于是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直接占领了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6年后,日本又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全面进攻华北,于是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 6park.com

6park.com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习惯性称呼都是“八年抗战”,直到最近这几年才改为“十四年抗战”。

这其实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中了“满蒙非中国论”的毒。

总有人轻蔑的认为日本没有战略家,这种认识很显然是狭隘的——就说“元清非中国论”,这对日本瓜分中国的阴谋而言,难道不是个高明至极的战略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通过国联等渠道向日本施压、拒不承认伪满洲国等措施等反制措施。但他们有过出兵东北、收复失地的行动或制定过相关计划吗?没有。在非官方层面,虽然各界人士纷纷出钱出力支持东北抗战,但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支持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风起云涌的东北义勇军运动不到3年时间风消云散,抗联坚持到1940年后也难以为继,不得不退到了苏联。

因此可以说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6park.com

6park.com

相反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各界就迅速达成了共识,即华北危急就是中华民族危机,再不抵抗就要亡国灭种,于是全面抗战爆发。

为啥华北危急就是中华民族危机,九一八时就没人提这茬?这会不会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东北“是后娘养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认识又是怎么形成并进而几乎变成了全国的共识的?难道跟日本人一直大力宣扬、灌输的“满蒙非中国论”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没有短视的急于进攻华北,而是持续经营东北,制造“国际认同”,造成“既定事实”的话,那么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年过去,东北会变成什么样?哪怕我们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东北会不会变成像外东北、蒙古、流求、台岛那样,或者难以收回,或者即便收回了也争议不断、内忧不绝?

所以日本并非没有战略家,相反人家的战略非但高明而且令人难以觉察,往往能起到“杀人于无形”的奇效,让你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幸好这个民族中愚蠢、短视者还是占了大多数,而且往往还能主持大局,使得再高明的战略最终也是屁用没有。


04

但真的没用吗? 6park.com

6park.com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一点就是认死理,而且不撞南墙不死心,撞了南墙以后也要持之以恒的撞下去的那个犟种精神。

二战的战败,在整个世界看来就意味着日本“大陆政策”的破产,事实上大多数日本人也认命了,但总有些犟种例外。

比如那些“元清非中国论”的坚定信奉者。像宫崎市定在战后就一直对“大东亚共荣圈”的失败耿耿于怀:

“按文部省的意图编的大东亚史,就是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因而它的范围包括印度以东,也就是亚洲大陆的东半部,而把日本放在像扇子轴的中心位置上,期望写成皇国文化的光芒向西普照那样的历史。在日本战败后的今天,人们总是喜好把战争说成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不对;但是,至少把亚洲归还给亚洲人这一口号没有错。而把这样十分明显的道理,理解成为十分明显的事实,确是这次战争以后的事。”(《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美国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在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又发明出了一套“亚洲内陆边疆”理论。这个理论将位于长城以南的汉地十八省与中国其余的边疆地区分隔开来,称前者为“中国”,而把满蒙疆藏等地区称之为亚洲内陆边疆,简称为“内亚”。 6park.com

6park.com

这玩意咱们肯定不认,但日本人却如获至宝,像矢野仁一、宫崎市定、冈田英弘等“元清非中国论”的铁杆支持者都曾奋力的为这一理论摇旗呐喊。只不过当时正处于冷战期间,美国的眼里只有苏联,日本又没啥话语权,导致这玩意在很长时间里无人问津。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中国逐渐成为美国的战略围堵、针对的新目标,“亚洲内陆边疆”理论才又被拿出来炒起了冷饭。尤其是在对中国历史非常熟悉的日本人的大力支持下,拿“元清非中国论”和“亚洲内陆边疆”重新包装出来的“新清史”便粉墨登场了。

按“新清史”的逻辑,“内亚”从来都不属于中国,因此像北魏、辽、金、元、清等朝就跟中国没啥关系,只是“内亚”征服了中国而已。在他们看来,东亚大陆的历史就是“内亚”与中国的长期对抗,反正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因此依照这一理论,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包括了满蒙疆藏等地区,只是历史周期的一个重演而已,将来会发生什么还不一定呢。

故此美日在我国的边疆地区煽动各种“毒”的理论依据,是不是就找到了? 6park.com

6park.com

不得不承认,元清等朝在统治期间对汉族的民族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起到过破坏作用。比如元朝的四等人制、清朝在入关时的屠戮事件以及近代的丧权辱国等等,都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尤其是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比如那些铁杆明粉,更是逢清必反,谁要是敢反驳几句,就视同死敌,简直一副欲诛之而后快的模样。

比如我吧,但凡想客观评价一下清朝,就动辄被骂为清遗、满狗。

那么看到这一幕最高兴的是谁?尽管不是全部,但“新清史”肯定是其中之一。

哪怕绝大多数的明粉,恐怕连“新清史”这个名词都没听说过。

老祖宗告诉过我们一个道理,叫“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我们的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承不绝的文明,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享受辉煌荣耀的同时,也得承受其中的波折苦难。认识历史,承认历史才能认清现实,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到且必须做到的。

而否认历史,虚化历史的结果,只能害了自己,得意了那些别有用心的真正的敌人。

比如“新清史”。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