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靖难之役——大明朝的武将集团是怎么把朱允炆卖给朱棣的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4-15 15:59 已读 1617 次 1 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从秦到清,王朝兴衰更迭不知凡几。关于历朝历代是怎么来的咱们先不管他,至于是怎么没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6park.com

6park.com

其一可称之为内乱。比如秦末、隋末、元末的各种叛乱也好起义也罢,或者汉末、唐末的军阀混战,再或者分裂时期各种割据政权间的相互攻伐等等——其共同点是都采用了激烈的战争手段来实现改朝换代得目的,而且战争的参与者基本不超出华夏传统疆域的这一亩三分地,所以我们把他们统统归入内乱的范畴之内。

其二可称之为内禅。简单说就是篡立,即权臣一脚把皇帝从那个位置踹下去,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上去。此外像五代十国的吴越那样,不等敌国来攻就直接投降的,也打包进内禅算了。其特点是基本不采用战争手段或战争的规模很小,时间也很短暂,对社会生活的破坏性较低。

其三可称之为外患。即异族入主中原,取代了原本的中原王朝,这个很好理解。

据不完全统计,从秦到清的两千多年里,亡于内乱的王朝占66%,亡于内禅的占24%——即10次改朝换代中,就有9次是内部因素导致。在历史上以及直到今天仍在被无数人痛心疾首和高度警惕的异族入侵,其实成功的概率极低。而且最终因此而倒霉的汉人王朝只有3个,即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西晋以及窝囊+倒霉至极的两宋。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想当初常公凯申成天碎碎念着“攘外必先安内”时,想必是信心十足且腰杆极硬的。

毕竟历朝历代的绝大多数统治者都是像他这么想的,也是像他这么干的。比如宋明等朝坚定不移的崇文抑武,就是以史为鉴的结果——即便武功赫赫如汉唐,最终还不是便宜了“家贼”?所以必须防火防盗防家贼。至于异族入侵这码事,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优先级自然要往后靠靠。

至于在家贼里边,最值得警惕的就是权臣和武将,尤其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比如曹老板、朱全忠、赵黑胖之流;其次是如安禄山、李克用那样的封疆大吏,再往后排就是外戚、阉宦这样一般成不了事却很能乱事之辈;至于陈胜、黄巢、李自成这样的野生冤家,事前就能揪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只能等事到临头再赶紧发兵围剿。

但从始至终,一个最接近皇权的群体却始终表现得最拉胯,那就是宗室。

至于原因,可能是他们跳出来蹦跶得最早,所以野心也暴露得最早。于是乎历朝历代的皇帝即便是出于本能,也要率先把他们按死再说。

所以历朝历代,宗室造反几乎无一成功,绝大多数还成了笑料。唯一的例外,就是朱棣。 6park.com

6park.com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发生奇迹的概率,简直比异族入主中原还低。所以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非他一人之功,而是有无数只手或有意或无意的在背后推了他无数把的结果。

比如那个倒霉的朱允炆,其实就是被大明朝的武将集团标好了售价,再卖给朱棣的。


01

历代宗室之乱,首推西汉,其次西晋,最后就是明朝。除了这3个倒霉蛋以外,其余王朝的宗室几乎都老实得跟鹌鹑似的。为啥?谁让这三朝的宗室总爱作死,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导致别朝的宗室也成了众矢之的,遭了无妄之灾。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西汉。想当初刘邦可是打着“非秦”的旗号发家的,所以理论上秦朝干的事,咱大汉朝肯定不能干。甚至不但不能干,还得反着干,那才算得上是政治正确。

但对此刘邦却很拧巴。

比如两周分封,秦朝郡县,按理说汉朝就该拨乱反正、大封特封。可问题是两周分封封成了什么德性,只要不是二百五心里都明镜似的,刘邦要是敢继续这么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白白把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所以哪怕是在打天下时迫不得已分封的7个异姓诸侯,刘邦后来也毫不犹豫的将其吃干抹净,还逼着大臣们发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列传第十》)。

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刘不是不分封,而是只封刘姓宗室。至于外姓的就别抻着个脖子指望了,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刘邦在世时一共分封了同姓九王,他的继任者们又封了一堆自己的子孙为王。这些刘姓宗王的封地,叫“国”。至于封国之外的大汉领土,则统统效仿秦朝实行郡县制。而刘邦搞的这套周秦两掺、显得格外拧巴且别扭的行政区划制度,被称作“郡国制”。 6park.com

6park.com

两周分封的目的有二,一曰拱卫王畿,二曰开疆拓土。而刘邦只分封同姓诸侯的初衷就相对单纯了,那就是护卫皇室。毕竟在他看来,都是自家亲戚,当然忠心不二。至于继续对外扩张领土,自有朝廷大军包办,就不劳诸侯操心了。

可刘邦显然没想过或没想到的一件事,是那些忠诚于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为什么要继续忠诚于他的子孙?尤其是随着时间越久,血脉亲情便越稀薄,而滋生野心的土壤可能就会越丰沃。

都姓刘,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凭什么你是帝,而我只是王?

于是在刘邦分封刘姓宗王的50多年后,七国之乱爆发了。七国之乱爆发的导火索是御史大夫晁错在汉景帝刘启的支持下主持削藩,引起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王以“清君侧”为旗号发动的一场叛乱。话说刘启虽然想削藩,但显然没想到能捅出这么大个篓子,惊慌失措下居然腰斩了晁错,试图平息事态。

这个世界铁律之一就是弱肉强食。看到刘启这么怂,刘濞干脆装都不装了,直接称帝。这下算是把刘启逼进死胡同了,只能派出周亚夫去打一打看看。谁知道结果很快就让刘启后悔得直拍大腿——周亚夫只用了3个月就将叛军一扫而光,七大叛王不是自杀就是被杀。

早知如此,朕何必丢人现眼的宰了晁错? 6park.com

6park.com

于是乎又悔又臊的刘启对宗王下了狠手,几乎剥夺了宗王的一切权力,让他们除了混吃等死外再无一事可干。否则后来刘彻弄出来的那个推恩令,怎么会推行得那么顺利?

反正当初刘邦的倒行逆施,又被他的子孙们齐心协力的一点点给掰了回来。截至西汉末年,各大诸侯王在不断的削弱降格后几乎不复存在,全国行政区只剩下103郡和1314县,此外就是241个侯国,郡国制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

西汉有机会更正分封的错误,但西晋却没有。至于理由,可以列举出很多,但要简单粗暴的归纳成一点,那就是西汉从刘恒到刘启,再到刘彻、刘弗、刘询乃至刘奭,连续数代皇帝即便不是至少数百年一出的明君雄主,起码能力也在水准之上。故此西汉削藩的接力棒才能层层递进,不至中道崩殂。

而西晋呢,只有个字面意义上的傻子皇帝司马衷,就是“何不食肉糜”的那位。

话说西晋恢复分封制,有着很深刻的时代背景。从东汉末年的刘辩、刘协到曹魏的曹芳、曹髦、曹奂,都因为皇权不振而沦为任由权臣摆弄的傀儡,并最终失国。故此时人普遍认为这都是不肯分封宗室的锅,所以早在司马昭秉政时就开始大搞分封——当然封的不是姓曹的,而是姓司马的。 6park.com

6park.com

司马炎篡魏立晋之后,更是将司马懿以下的宗室子弟均封为王,还能以郡、甚至数郡为国。这就导致了几乎是个姓司马的都能封王,而两晋155年间曾出现过的司马氏封国居然高达135个之巨。

司马氏诸王在在封地内有军队,可以收税,还能任命官员,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司马炎活着的时候,还能震慑得住。可等到司马衷接班后,司马氏诸王哪怕再老实,也坐不住了。

都是姓司马的,凭什么一个傻子都能当皇帝,我就不行?

于是八王之乱爆发。

虽然名为八王之乱,其实搅和进来的司马氏诸王足有好几十个。反正这场历时15年的皇族内战,把本来歌舞升平的西晋打得稀巴烂,结果谁都没讨到好,包括外姓“家贼”在内,最后都便宜了五胡。


02

此后的一千年里,历朝历代尽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较于秦汉魏晋等这些最早出现的王朝还是多了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借鉴,起码搞清楚了要想自家江山多熬几年,最该防着的到底是哪几位。 6park.com

6park.com

其中最受到警惕的就是宗室。

所以还指望分封?没被分尸就不错了。典型如宋朝,简直就是把宗室当贼防着、当猪养着——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皇子们非但不能参与朝政,甚至不能“与闻”。除此之外不得结交官员,也不许招揽士人,连跟和尚道士打交道都得多个心眼,比如宋神宗时的宗室赵世居,就因此被安上谋反的罪名丢了脑袋。还不能横行霸道、掠夺财富、欺辱百姓,否则文官们会像疯狗一样咬死他们。此外还统统都被关在开封城里,连出城兜兜风也可能沾上谋反作乱的嫌疑。

关于最后这件事还有个笑话。有个宗室痴迷作画,一日自吹自擂画中有新意,于是朋友就逗他说,你最近是去了趟皇陵吧——皇陵便是宋朝宗室除了开封,唯一能去的地方。

更有甚者,要是哪个皇子的年龄与皇储接近,就经常会被故意拖延入学开蒙的时间,简直恨不得他们统统都是文盲,以断绝其可能的觊觎大统的心思。比如宋徽宗赵佶,就因为他的哥哥是宋哲宗赵煦,所以直到15岁才被允许出阁接受教育。

谁能想到这个中国历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差点成了个文盲? 6park.com

6park.com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两宋才被许多人认为是史上内治最成功的王朝,几乎没有之一。终宋一朝319年,没有权臣凌君,没有阉宦之祸,没有军阀割据,连民间叛乱都没有成气候的。更别提始终被看得死死的宗室,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存在感。

但明朝,显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或许与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有关,使得他对此前的数千年里一直身份高贵且为历朝历代不得不仰仗、依赖的勋贵、世家、士人以及豪绅阶层,怀有深深的怀疑和警惕的情绪。

然而包括他的大明朝在内,没有哪朝哪代的皇帝可以仅靠自己就能统治偌大的天下,所以必然需要无数的官员辅佐。可在那个九成以上的平民百姓都是文盲的时代,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无法让朱元璋有丝毫信任的阶层外,还有谁能当官?

所以哪怕朱元璋再不爽、再愤怒,也得请他们出来做官。而这些人,显然看朱元璋也非常不爽。以至于这种不爽、不屑、不服的情绪,甚至让他们觉得与其向老朱称臣,还不如给蒙古人打工。

所以元亡之后,居然有近百名汉族的官员、士人为之自杀殉国。典型如在元朝担任过户部尚书的张昶,朱元璋不惜以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样的高爵厚禄赠之,张昶却毫不领情,公然宣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宁可因此被杀,也绝不反悔。再如大儒戴良,仅在元朝当过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这么个从五品的小破学官,却对蒙古人忠心耿耿。他不仅数次拒绝了朱元璋的征召,哪怕被关进监狱仍毫无悔意,最终在写下大把慷慨悲凉的怀念故元的诗作之后,自裁而亡。 6park.com

6park.com

对这段历史,史书给出的结论是“明初文人多不仕”(《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

所谓相看两相厌,莫过于此。而且这种情况,以前没有过,此后也再未见过。

当然,朱元璋最终还是要捏着鼻子请这些人出来做官。而当大明江山日益稳固以后,那些士绅哪怕再不情愿,也只能出来做官。这时睚眦必报的朱元璋的报复就来了——仅仅是洪武四大案,他就借机杀掉了近10万名官员。要知道明初全国的官员编制加一起也不过才3万出头,等于被老朱连割了三茬韭菜。

这说明哪怕双方能够勉强相处了,但之前的隔阂、厌恶以及缺乏信任的状况依然存在。

既然文臣武将都信不过,老朱按照他标准的农民式思维,觉得还是自家人靠得住。

所以他又捡起了已经被嫌弃了一千多年的分封制,决定把老朱家的事,还是交给老朱家自己来办。


03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以及早夭的朱杞、朱楠外,剩下的23个熊孩子统统被他封为亲王,然后打发到各地就藩。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我们打开明初的地图,就会看到老朱把他最出息的13个儿子(即十三塞王),都分封到了北方的边境线上,像一道锁链一样死死的拦在老冤家蒙古人的马蹄前。而剩下的那些看上去比较废柴的儿子,朱元璋继续废物利用,将他们的封地绕着国都南京又围了一圈。

你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都被姓朱的给包圆了,根本用不着外人跟着瞎掺和。

然而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如意算盘。

朱标,不但是老朱倾尽心血培养了30年的接班人,更是他豁出去血本才打造出来的唯一能完美契合“后太祖时代”的接班人。这个血本有多血?为了能让朱标在自己死后镇得住局面,朱元璋举起屠刀几乎将当年追随自己打天下的那帮安徽老乡杀了个干净,只留下了诸如蓝玉、傅友德、冯胜等年富力强且与朱标感情深厚的中生代,给未来的大明王朝当压舱石。

结果朱标一死,朱元璋立刻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大麻烦,即选择谁来接班的问题。到底是法统上更合适的长孙朱允炆,还是在那帮正年富力强的儿子们中间挑一个?最后老朱选择了前者,却给自己弄出了个更大的难题——原本留给朱标用正合适的那些辅臣,对朱允炆来说就显得太强势,所以没法用了。 6park.com

6park.com

于是朱元璋赶紧策划出个蓝玉案,共诛杀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在内的两万余人,导致“元功宿将,相继尽矣”(《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把能臣良将都杀了,难道老朱想让他的大孙子当真正的孤家寡人?非也,别忘了他早就给自己的江山套上了两条锁链,而且还在那本被钦定为祖宗家法的《皇明祖训》明明白白的写着“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元璋生前分封过23个藩王,每个藩王都是他亲生的宝贝大儿子。几乎包括朱允炆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大明王朝的躯体上埋着的23颗威力巨大且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偏偏老朱却不这么看。

就像喜欢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打瞌睡或侃大山的我们的爷爷辈一样,朱元璋用他纯粹的农民式的思维固执的认为,他的崽儿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崽儿。别人家能干出那么恶心的事,那是他们的种不好,咱老朱家就出不了那种人。

所以他直到临死前还在给朱棣等藩王增添护卫,说明朱元璋从没想过削藩,更想不到他们老朱家还会出现靖难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04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朱允炆表现得异常乖巧,从不做任何忤逆之事。但这不代表着他就会赞同爷爷的做法,只是暂且蛰伏隐忍,以图后效罢了。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对待藩王的态度,朱元璋是信任有加,朱允炆则是如芒在背。

这才是个正常人应有的反应。毕竟跟那个真正愚蠢的司马衷相比,朱允炆只是有些迂,并不是真的蠢。所以他登基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紧锣密鼓的削藩。

如果仅仅如此,哪怕朱允炆比不上刘启、刘彻,但朱棣妄图以一隅对抗一域的结果,大概率还是以灰飞烟灭告终。

问题是朱允炆想要的更多——除了削藩,还要兴儒、崇文和复古。而且他的性子太急,没有耐心一个接一个的干,非得要一起干了不可。

这就惹毛了一个群体,那就是大明朝的武将集团。

后来我们总说明朝跟两宋一样崇文抑武。但那是后来的事情,起码在洪武朝根本不存在。哪怕那些开国宿将们几乎被朱元璋斩杀殆尽,但日子也过得比被割过至少三茬韭菜、连宰相这个号称百官之首的职位都被撸掉了的文官好得多。

起码在朝堂上的权势地位,武将还是要压过文官一头的。像后来武将面对比自己低好几级的文官都得点头哈腰甚至跪地磕头的场面,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相反要是武将不给文官面子,分庭抗礼乃至于可以肆意羞辱的场面,倒是屡见不鲜。而且一旦文武间发生冲突,朱元璋通常都会偏向武将这一边。 6park.com

6park.com

这也是像蓝玉等顶级军头被杀得那么惨,但武将集团总体上还能保持情绪稳定的主要原因。

可朱允炆一上来就热衷于推行文官治政,崇尚儒家学说,优容士人。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保举法,授予文官保举所谓的“贤才”入仕的权力,同时大规模的增加文官的编制以及提高文官的待遇和品级。而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样的文官更是荣升为皇帝陛下心腹中的心腹,对其言听计从,简直比当年伺候自己的爷爷还心诚。

毕竟当孙子的时候,朱允炆还经常口服心不服呢。就算他真的本性纯孝,心里也不敢不服,也难免会有些不舒服。

比他更不舒服的,是武将们。

朱元璋开国论功行赏时,共封过十公、五十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武将。然而这60名功臣中,最少又被他亲手宰掉了一半。再加上老病以及其他原因,到朱允炆即位时还能用的只剩下郭英和耿炳文二人而已。

看上去朱允炆似乎无人可用,最终在靖难之役脆败于朱棣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要知道在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几乎无一年不战,光是大规模的北伐蒙古就发动了13次之多。所谓时势造英雄,既然战争延绵不断,那么因为战争而涌现出的可用人才自然也会延绵不断。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下列这些名字:瞿能、平安、盛庸、卜万、庄得、徐辉祖、李坚、梅殷、吴高、何福、周兴、刘真、张文杰、房宽、宋晟、钱忠、卢震军、景诚、朱胜、徐祥、陈用、陈亨、周鹗、关忠、王才、耿成、陈玉……即便比不上开国时的徐常邓汤蓝,但拿出来独当一面,或者更简单粗暴的作出定论,即用来收拾某个胆敢造反的藩王——包括号称无敌的燕王朱棣在内,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而朱元璋对元老宿将的大开杀戒,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加快了明军将领的更新换代。更使得上述这些原本因资历稍浅而很难服众的中生代将领,迅速成长为军队的主心骨。

所以蓝玉、傅友德等人被杀,这些人很可能非但不会物伤其类,反倒会在背后偷着乐。毕竟老家伙不死,新生代哪有出头之日?

他们需要的以及在内心涌动的,是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只要朱允炆给点阳光,他们保证立马就会灿烂,而且保证比方孝孺之流的更加忠心。

然而他们等到的,却是一直被他们踩在脚下文官突然间时来运转,没完没了的升官发财。而他们自己面对的,却是新皇帝的冷漠与无视,以及不时传来的裁军撤编的消息。甚至那些丢了碗饭的将士,吝啬的朱允炆甚至连遣散费都不想给。 6park.com

6park.com

光是如此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朱允炆非要削藩,结果捅出个大篓子,不但削反了燕王朱棣,还让他们这帮倒霉蛋去卖命平叛,给皇帝陛下擦屁股。

这种破活,换你你爱干?


05

要知道在开国之初的明军,可不是200多年之后的那支“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的乞丐大军。那是真正的、无条件的、字面意义上的天下无敌——连蒙古人都被打成狗了,还有谁值得这支骄傲的军队正眼瞧上一眼?

而且尤为可贵的是,这支军队还保持着绝对的忠诚。无论朱元璋给蓝玉、冯胜、傅友德们安上了多少条谋反的罪名,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在军中威望深重而且真的有能力反上一把的将军们,到了最后关头也没有擅动过一兵一卒。 6park.com

6park.com

哪怕被剥皮实草,被抄家灭族。

可自从靖难之役一开打,各种稀奇古怪的、以前连想都难以想象的奇闻怪事,就开始在明军中层出不穷的出现。

要知道朱允炆为了防止他这个四叔真的造反,不但往北平派遣了如派工部侍郎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张信等一大批能员干将以及大批的精锐军队层层设防,还借故将原属于朱棣的护卫、曾归属他管辖过的边军全部远远的调走。这就导致了朱棣下定决心真要造反时,能指挥得动的兵力只有区区的800人。

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就靠这800个人以及一个临阵倒戈的张信,朱棣就将整座北平城内的大小军政官员一网打尽,仅用了一夜时间就控制住了整座城市。

真让人不禁怀疑,莫非朱棣的这800人都是项羽、吕布复生,个个有万夫不当之勇?

更神奇的是,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起事并于当天占领北平,初六通州主动归附,初八攻破蓟州,随即遵化、密云守军全部投降;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十六攻破怀来并擒杀宋忠,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降顺;十天后朱棣施反间计拿下松亭关(今喜峰口),彻底拿下了保卫北平所需的所有战略要地。

同时在短短的20几天时间里,朱棣麾下的兵马也从800人吹气泡似的膨胀到了近10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原本驻扎在北平附近以及朱允炆后来调过来当“监军”的部队,大部分麻溜利索的投了降、从了“逆”。 6park.com

6park.com

消息传到南京,这下朱允炆可以名正言顺的发兵讨逆了。于是他派耿炳文率军13万、号称百万北上伐燕,与朱棣的主力在滹沱河流域遭遇,遂爆发决战。

然后更大的乐子就来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燕军偷袭雄县。驻扎在雄县的明军确实光顾着过节了,没啥准备,所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遭受一定损失是免不了的。但那毕竟是9000多骑兵,打不赢还能跑得赢不是?往大野地里尥蹶子跑,黑灯瞎火的谁追得上?

可我们看到的却是9000多骑兵,被活捉了8000多,人和马都没跑掉,还是压根就没想跑?

那边都督潘忠还不知道情况,气喘吁吁的跑来救援雄县,结果被朱棣领着刚投降的8000多骑兵打了个伏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3万多人痛快投降,还是毫无心理负担的那种。

朱棣是真敢用人,潘忠也是真敢投降,但是不是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耿炳文一看手下不争气,还是自己亲自来吧。于是明燕两军决战,朱棣麾下的悍将朱能带着30个护卫就敢直冲敌阵,一个冲锋下来就抓了3000多俘虏……

我觉得吧,当时朱能应该都是懵的——要是大明官兵都是这个熊样,当年到底是怎么把蒙古人打跑的?

于是兵败如山倒,耿炳文的“百万大军”就剩下不到10万困守真定(今河北正定),无论燕军怎么挑衅,都死活不肯冒头。 6park.com

6park.com

朱允炆闻讯顿时就怒了。朕让你去讨伐燕逆,结果你给朕讨伐出来个据城死守?所以这个耿炳文要么是才不配位,要么就是心怀异志,在那摸鱼!

所以朱允炆临阵换将,用李景隆换下了耿炳文。

朱棣一看就乐了——哟吼,这不是大外甥(李景隆的奶奶是朱棣的姑姑)吗?都是实在亲戚,舅舅就不跟你客气啦。

于是乎朱棣视李景隆麾下的50万大军(这回可是货真价实的50万)于无物,直接率主力杀奔永平(今河北昌黎),救援十七弟宁王朱权去了。而在北平只留下了少量的兵力给长子朱高炽守城。

这下李景隆不高兴了。做戏还得做全套呢不是,就算咱们是实在亲戚,也不能这么不给我面子啊?所以在一怒之下,他派出都督瞿能狂攻北平城。

有多怒有多狂呢?坐拥50万大军的李景隆,非常大方的调给了瞿能1000人,还都是骑兵。 6park.com

6park.com

不过瞿能、盛庸、平安是当时明军中为数不多的纯粹的军人,更直白的说就是没那么多心眼子,也不会有太多顾虑。既然上级下达了任务,那就一门心思要完成。至于这么做的后果,他们通常不会去想那么多,或者也想不到。

于是瞿能“攻张掖门,垂克”(《明鉴纲目·卷二》),就是差点把北平城给打下来了,吓得李景隆差点炸毛——这要是破城了,再抓了一堆舅妈、表兄弟什么的,让他怎么向家里的另一大堆亲戚交代、晚上睡觉还能不能上得了炕?再者要是北平没了,表舅就完了。表舅要是完了,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本来武将们就快被方孝孺们欺负死了,再没仗打,还有活路吗?

所以李景隆赶紧喊停、把瞿能又从城头给拽回来了。

然后他就在北平城外磨洋工。一直磨到朱棣回来,李景隆赶紧翻出耿炳文的旧剧本照着重演了一遍,然后丢下几万个俘虏和全部的粮草辎重当礼物送给舅舅,自己一溜烟跑回山东去了。不但溜了,还没完没了的冲朱允炆叫唤,表弟表弟赶紧来救我!

于是朱允炆赶紧派徐辉祖去山东支援李景隆。

朱棣一看又乐了——哟吼,这不是小舅子(朱棣的妻子是徐辉祖的姐姐)吗?都是实在亲戚,当姐夫的也不跟你客气啦。

然后他就一个转身,弃山东的数十万明军于不顾,老巢北平也不管了,直接杀奔南京而去。 6park.com

6park.com

再然后燕军就是一路势如破竹,沿途明军除了平安、盛庸拼死抵抗外,其余将领纷纷望风而降。像驸马梅殷这样手握重兵却坐视不动、既不降也不战的,都算是对得起朱允炆的。最后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逼得朱允炆不得不诏令各地的知府、县令这样的文官,赶紧募兵勤王。

因为他已经知道,武将早就没法指望了。所以向来以仁慈、懦弱著称的这位建文帝才会一剑杀了徐增寿。


06

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但是由许多完全不同的个体组成的阶层,却又有着共同的且不可动摇的集体意志。谁要是不服从这个意志,就是背叛了自己的阶层,下场一般都好不了。

皇族如此,文官如此,武将也一样。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为何除了朱棣以外,史上宗室造反无一成功?很简单,因为这不符合皇族的利益。自打商周开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遵守的宗法制度的核心原则。这个制度肯定不完美,但一定最普世,一定最稳定可靠,一定最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必然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自觉维护。

像那个大傻瓜司马衷,谁都知道他是司马家里边最不适合当皇帝的,从八王之乱里边挑出个最差劲的,当皇帝也肯定比他强。可问题是只要有嫡长子继承制在,甭管司马衷再怎么傻,他都是最适合接司马炎班的那个。

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们不服,打算挑战一下这个千年铁则。结果就是甭管谁坐上了司马衷的那个位置,都会有更多的人不服,然后引起更大规模的围殴——还赶不上司马衷呢。

最后就是一群姓司马的把司马家的江山给打没了,而且便宜都被五胡占去了。

那为啥朱棣就成功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朱允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6park.com

6park.com

为啥这么说?因为明朝是个很特殊的王朝。

历朝历代都讲究“祖宗家法”,可事实上你要让他们把这玩意亮出来给大家瞧瞧,可能所有人都会是一脸懵。

因为祖宗家法这种东西,都是一些宽泛但对具体事务有着很强指导意义的原则和道理。比如李世民曾写过一本《帝范》,在教导子孙后代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时,他是这么说的: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帝范·卷四·崇文第十二》)

看似没说啥具体事,但干啥事的中心思想都阐述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水平。

可朱元璋就不一样,他弄出来的那本《皇明祖训》啰嗦、繁琐到了何种程度?其连26个儿子以下的后20代该怎么取名的权力,都被老朱剥夺了——这么说也不对,应该说是都被他取好了。

而且就算哪个忤逆子孙不喜欢这个老祖宗给取的名字、想另换一个都不行。为啥?因为朱元璋老早就警告过这帮熊玩意了: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皇明祖训·序》)

6park.com

看到没?“一字不可改易”,谁敢不从,就是背祖忘宗,就是乱臣贼子,就是人人得而诛之。所以哪怕叛逆如朱棣,也得老老实实的按着“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给儿孙取名。虽然还没排完一轮,大明朝就没了。

分封诸王也是老朱定下的祖宗家法,同样包括在“一字不可改易”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朱允炆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用极其粗暴的手段削藩,本就是犯了大忌的事情,而且师出无名,自然遭遇各种反对和阻挠。

但这并非他失败的主因。毕竟祖宗家法虽然很厉害,但老朱已经挂了,所以这玩意能不能发挥威力,还得看能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大多数人为什么要支持?一定是因为这个祖宗家法符合他们的利益。

如果这个祖宗家法非常遭人烦咋办?结果就是很快就会被从神坛上踹下去。比如老朱是个工作狂,自己不休息也不想让别人休,就废除了自唐朝以来一直沿用的休假制度。规定大明朝的官员一年只能休息3天——即元旦、冬至和老朱过生日那天,剩下的362天统统都得上班。

请注意哈,这个一年只放3天假的规定也是祖宗家法,也受“一字不可改易”管辖。

结果朱棣第一个受不了了,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咱们多放几天假? 6park.com

6park.com

朱老四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大臣们的热烈反响。大明朝的君臣空前的、一定也是绝后的团结起来,一致通过了恢复十日一休的旬假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周末假),同时将元旦假期增加到5天,冬至3天,元宵节甚至连放10天。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节日,即便不算旬假,大明朝的官员每年也能享受到50多天的假期。

请问此时的祖宗家法尊严何在,“一字不可改易”的颜面何存?


07

如果仅仅是着急削藩,朱允炆还不至于如此一败涂地。他遭遇悲惨结局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同时得罪了一个最不该得罪的群体,即武将。 6park.com

6park.com

前文说过,明初时的武将可不怵文官,相反倒经常能将其踩在脚下。他们开始倒霉要等到朱瞻基上台,直到土木之变被彻底断了传承,才沦为文官嘴边的一盘小菜。

如果朱允炆仅仅是想削藩,耿炳文可能会继续摸鱼,李景隆可能会继续放水,徐辉祖可能会继续看戏,但绝不会容忍朱老四打到南京,更甭提打进南京、登上皇位。

因为这场战争的本质他们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人家朱家人的一场“家事”,没看朱允炆都下口谕命令前线将士“毋使负杀叔父名”(《明史·卷五·本纪第五》)吗?外姓人要是入戏太深,非但得不到好处,没准还得背锅,何必出力不讨好呢?

你看那个全心全意扑灭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可以摸鱼、可以放水也可以看戏,但就是不能放朱老四成事。因为耿炳文、李景隆、徐辉祖、梅殷们的官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爷孙给的,荣华富贵也是。当然朱老四要是上台了,也不至于太亏待他们。可问题是朱棣也有自己的班底,像什么姚广孝、张玉、朱能、薛禄之辈哪个不比自己更亲、更信?自己好好的当着官,突然间就降了一档、隔了一层,还得背上个“贰臣”的臭名声、遭主上猜忌,谁愿意?

后来那些在靖难之役中投降燕军的建文朝将领,大多没有好下场,就是这个原因。 6park.com

6park.com

可问题是朱允炆不光要削藩,还要兴儒、崇文、斥武、裁军,这等于是一边逼着武将替他卖命,一边明目张胆的在挖武将的祖坟。

前文还说过,个体或许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耿炳文、徐辉祖、梅殷对朱允炆都是忠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将这个群体的意志是什么,而这个意志是不容动摇的,也是个人无法违抗的。

相较于朱允炆,朱棣长期戍边,与武将和军队关系良好,是值得信赖的一个统帅。所以靖难之役刚开始时,很大一部分数量的明军将领是对他持有同情、暗助心态的。所以我们才看到骑兵向朱棣投降时,都不会忘了带上战马,步兵“反正”时一定会献上辎重。更甭提摸鱼的、放水的、看戏的比比皆是,可以说朱棣势力的发展壮大,就是在大明武将的集体意志支持下,才可能实现的。

等到后期朱允炆愈发的昏招百出,让武将集团愈发的沮丧、失望直至愤怒。于是暗助就成了明帮,燕军才能那么顺风顺水的打下南京。 6park.com

6park.com

否则你相信大战正酣时,偏就那么凑巧刮来一股妖风,还就吹断了明军的帅旗?你相信朱老四那么嚣张的在万军丛中反复冲杀却连根毫毛都没伤着?要知道就算真有朱允炆的那道口谕,史上死于流矢乱刀的大人物还少了?

更甭提燕军一至,南京就大门洞开了。明军要是真这么废柴和软骨头,早该亡了,哪来的276年的江山?

所以都是朱允炆不作死就不会死。既然是作死,就不要怪武将们把他标好价钱卖给朱棣了。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