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红军收容师长流落广西,秘密埋下6担银元3担枪支,至今成谜
送交者: Michaelliu888[♂☆★★铁面钟馗★★☆♂] 于 2022-12-23 19:52 已读 1031 次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引言
如果让你看管六担银元,在一枚银元就能买8头牛的物价下,在与大部队早已失联走散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是选择私吞后远走他乡一辈子得以吃喝不愁,还是为了看管好钱财自己扮乞丐吃糠咽菜、历经千难万险找寻组织,不拿一分一厘?在那个交通信息闭塞的年时期,即便占为己有了也不会有什么,可是有人却偏偏选择了一条最难、最艰险的道路,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红军烈士乔明增和他负责的银元的故事。

一、6担银元:一笔宝藏怎么来的?
1934年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开始两万五千里的的长征道路,在红军主力向前出发的路上,敌人穷追不舍、穷追猛打,11月在广西境内又发生了湘江战役。这一战役我党损失惨重,八万多人直接减至3万多。其中红34师为掩护我党主力被敌人重重包围,无法逃脱,损失惨重,主要作战力量几乎全部被毁。而此时的乔明增隶属于红5军团,任司令部参谋一职,红5军团主要作用是红军的后卫,也就是主要负责收容后勤工作,因而也是走在大部队的最后。
陈树湘
最终红34师寡不敌众,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其余红军分散各地,还有很多重伤的战士。乔明增所在的红5军团见此安排给了他一项重要的任务:用六担银元负责收容红34师伤病战士的安置费用,三担枪负责在当地组织武装起义,存续力量后与组织联系。很明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当时敌人节节逼进,且双方势力对比明显,但乔明增还是毫不退缩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在此后的多年一直践行着当时对组织的承诺。但奇怪的是后来这六担银元下落不明,至今都没有找到踪迹,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乔明增又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导致银元不见了呢?下面就来一一为大家揭晓。



首先我们来介绍介绍乔明增的人生轨迹,1913年他出生于山东肥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人口众多,加上父母一家共11口人,又正处兵荒马乱的年代,全家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直到1928年他才迎来命运的转折,这年发生了什么呢?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可能知道,1927和这一年可谓是风云变幻的两年,先是改弦更张,蒋介石上台,再有我党工农根据地方针的确立再是张作霖被刺杀、日军在济南犯下了禽兽不如的罪行——“济南惨案”等等大事。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些大事和一个庄稼汉有什么关系呢?

济南惨案后,一家人悄悄来到顺城街
其实不然,在日军没来前这里还发生了一场大型战斗——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战争之泰安战役篇,其中地处腹地的肥城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年蒋介石率领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人联合围攻张宗昌和孙传芳等军阀势力,从山东南部一路打到了泰安,最终将其歼灭。而此时15岁高中毕业的乔明增原本在准备大学考试,但因与家人发生了冲突阴差阳错下加入了得胜后准备南下的北伐军,隶属于当时的冯玉祥将军的第2集团军。


这支军队里面不仅有苏联的军事专家,还有日本的,更有我党的一些势力,因而乔明增在里面懂得了俄语、日语,加上他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高,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因而一直担任着参谋的职位。而且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冯玉祥和蒋介石一直处于时而反、时而合作的状态,加上我党一直在此做政治思想工作,最终这支队伍在1930年爆发了反蒋的起义,史称宁都起义。这便是红5军团的前身,约有1.7万多国民军带着2万多武器、大批军需物资宣布加入红军,时任旅参谋长的乔明增就在其中。


漳州战役示意图此后红5军团一直都是我军“反围剿”的主力军,乔明增更是在后来的战役中多次负伤,其中就有1932年的漳州战役。这场战役是由中央领导人亲自参与并指挥的,狠狠地打击了当时的敌人反动势力,同时这也是红5军团改编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型战役,仅一天时间就获得了极大的胜利。接着红军又一路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时间来到1934年,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湘江战役,在这之前红5军团已经突破了敌人的三次封锁,同时也是乔明增的主要经历。


但在第四次的湘江战役中,敌我力量悬殊,红军作战失利,损失惨重。这时候主要负责垫后的红34师和红5军团在掩护完队伍成功渡江后,前后路被切断,敌人已经这条路线封锁,接着便是火力全开般的打击。其中师里负责联络上级的电台被炸,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而且一天之内三个团长相继牺牲,师长也腹部中弹危在旦夕,危急时刻他选择了同归于尽。

湘江战役 画
此时在江对岸的红5军团眼看着对岸的34溃不成军,主力几乎已全军覆没,危急时刻组织将这收容安置的任务交给了乔明增。此时大队伍已顺利过江,见着江边被封锁,乔明增便和为数不多的红军战士向东返。后来又在今天广西的灌阳洪水菁村与敌人发生了局部的战斗,再之后红34师的一些伤员又辗转至湖南一带。


看到这估计有朋友要问了,又是伤员又是六担银元、三担枪的,路途还非常遥远,他们这么引人注目难道就没有被敌人拦截或者被人注意吗?其实不然,乔明增在和队伍退至洪水菁村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和几个红军趁没人注意时将其埋到了村口的大枫树下。乔明增并没有和34师的大批伤员撤退到湖南一带,而是选择了在此处守护这批银元,他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守护这些宝藏的呢?


二、财富也是祸根:他如何守护宝藏?
你绝对想象不到他的心思有多缜密,他先是乔装打扮成乞丐,这个身份正好利于他观察四周,掌握主动权。经过在灌阳境内这些天的乞讨生活后,他最终选定了在玉溪村隐身,这是为什么呢?此地地处偏僻,少有人来,非常适合隐蔽,但在灌阳境内,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也不只是玉溪村,为什么偏偏是它呢?


这其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最重要的距离问题,乔明增和其他几个士兵埋的洪水菁村离这里仅有12公里。这既方便了看护银元,还取用方便,当时这里失散流落的红军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三百多人,解放后还有20多人在这里住了下来。这便是第二个原因,流散在这里的红军人数太多,所以选择距离合适的玉溪村可以方便安置那些受伤的士兵。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距离红军的“大本营”——九如堂只有短短的2.5公里,简直不要太方便。九如堂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红军过境时的安息驻扎之地,在这之前红3和红5就已经多次驻扎在此处。同时他也看中了一个叫文永遂的庄稼汉,盘算好这一切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试探,一天文永遂正在田里劳作时,碰到了和他年龄相仿的乔明增上前搭话。


他见对方谈吐得当,而且还识字,心里便觉得这个乞丐不简单,于是便有了几分真诚交流的心思。后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了,文永遂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乔明增,后者也在言谈中说出了自己的身份——红军的挑夫,这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没有丝毫的疑虑,主动地收留了乔明增。玉溪村尽管少有人来,但它所属的灌阳等地却处于湘江战役等战事的地区,因而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敌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非常严格。换个说法文永遂要是此时将乔明增供出去,他就是立了大功,但他没有,反而一收留就是三年之久。


那么乔明增在这三年里都干了些什么呢?这三年中银元的下落还有人知道吗?
说实话乔明增还真没少种地干活,和当地的农民打成一片,他用自己聪明的脑瓜子和文永遂一起开辟了一大片荒地。之后又种上了让当地农民不能理解的粮食如荞麦、红薯等作物,这在当时绝对不是主要的农作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乔明增确实有先见之明,那个年代的劳苦大众基本都是饱一顿饿一顿,一旦战争爆发、天灾频频,地里的庄稼一瞬间就成了粉末,一年到头的心血全白费了。


乔明增来到这里后,便开始带领村民开垦荒地,种植易成熟、饱腹感高且耐旱的农作物,起码让大家能吃上点东西。而且也不仅仅是种地,闲暇之余他还会给文家的人科普红军的故事,将红色思想传授给他们。除了向文家人传播红色思想,他还时刻不忘提升自己,日日读书到深夜,而且还带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文永遂一起读书、认字,这才有了后来的文家成为游击队大本营的事情,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这期间有乔明增在玉溪村隐姓埋名看护着银元,再四处收容失散的红军,一开始银元的下落还没多少人知道,也没有被众人惦记。那么银元是什么时候被人们知道的呢?又是什么开始下落不明的呢?


这一切还是得从那个特殊的时代说起,当时天灾人祸不断,比如连年干旱、疫病流行等原因,导致地里大片大片的庄稼全废了,怎么办呢?
虽然乔明增带领一部分人提前种了荞麦之类的耐旱的作物,但也拯救不了所有人,而且到1936年左右广西等地还爆发了严重的瘟疫,让这一情况更加雪上加霜。俗话说的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乔明增要只是个会种地的“乞丐”就好了,谁让他还兼有收容附近红军的任务呢?


因而在他四处打听失散红军、与人相处谈吐得当、文化程度高等情况时,就已经被大部分人盯上了,紧接着关于他埋藏了大量银元的事情也不胫而走。一开始是那些失散的红军找上他,本来这些银元就是安置受伤的红军的,因而在给过一批费用后,再遇到红军找他救急的问题时,乔明增有些犹豫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同意,但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后果只会加严重,更何况是在人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所以后果可想而知,越来越多的“红军”、当地的村民加入了这个队伍,有些甚至直接来到文家来找他拿出那些银元救急。


面对这样的状况,乔明增动了恻隐之心,但也是这恻隐之心坏了他一开始的计划。乔明增决定拿出一部分银元帮助当地的村民和红军暂时度过这个危机,于是他联系了文家的4个兄弟和一个女婿准备晚上去大枫树下挖出银元。但是事情再次发生了急速的变化,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6人前脚刚走、200多个村民后脚就跟了上来。


这可怎么办呢?本来知道的人就已经够多了,现在还有200多村民,要是他们也知道了具体地点,那这银元还不被一抢而空了?面对这种情况,乔明增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自然是不可能就地把银元挖开的,于是他最后带着二百来号人在当地的村子、山里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装做努力回忆的样子。最终翻了好几个山头又走了几十里山路的村民们成功走累了,见挖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银元,无奈下只好打道回府,危险暂时解除了。



但这一变故让乔明增心里警铃大作,他意识到此处已经暴露了,而且自己的身份也要瞒不住了。果然没多久,到这年夏天消息又走到了敌人的耳中,眼看着危机来临,乔明增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打道回府。文家已经住不成了,而且附近的红军差不多已联系的差不多,但他和大部队还是完全处于失联状态,最后他离家已经8年多,于是他决定北上回家,再行联络组织。可能看到这,会有朋友问了,那银元呢?


三、他乞讨回家,再上战场其实在那次带领村民找寻银元未果后,乔明增就受到了来自村民们的辱骂讽刺,大家都认为他想私吞这笔巨款,在欺骗他们。后面他们又来到文家不断逼问银元的位置,搞得文家人有苦难言,而且还在村子里被排挤。为了保护银元,也为了文家人不再受到村民的挤兑,更为了不被敌人抓到,乔明增选择了北上回家。前面已经提过他是山东人,现在在广西灌阳,两地相隔近1600多公里,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身份,他愣是一路走了回去。


临行前善良的文家人将家里仅有的2斤左右的糯米做成炒米,让他带上在路上吃,而后还把家里种的三七送给他。两斤大米,在那个本就发生了天灾人祸的年代可以说是救命的粮食,自己都吃不饱的文家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全送给了乔明增,这等情谊何其珍贵。这在现在想都不敢想,但他确实这么做了,为了更加保险还是一路乔装成乞丐回家的,受尽了白眼和侮辱。


总共走了整整大半年,从夏天走到冬天,人也变得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回去家人硬是没认出来。此外在他的身上完美体现了一名优秀红军战士的素质,据乔家后人回忆,当时乔明增到达时是正午,但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说他的警惕性问题,凡事不确定的先观察,因此他在家附近的一个草堆里待了一下午,看附近情况一切正常,没有敌人的军队出入,到大半夜才放心敲响家门。


经历了1600多公里的长途乞讨生活,乔明增竟未动过文家人送的两斤炒米和三七,回家后将其送到了母亲手里。回到家后休息了几天,乔明增还是没有闲着,他一边给家里的人传播红色思想、讲述着所经历的红军故事,心里还惦念着远在广西的文家人以及那批珍贵的银元。不久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寄给文家,大意是转告父老乡亲不要打那批银元的主意,红军以后一定会胜利,这些资金是用作共产主义事业的,等联系上组织要尽数上交。村民们要是拿了就成了新的地主,将来会成为革打击的主要目标。


但人性是最不能高估的,文家人看完信后选择认可乔明增的话,不代表整个村子都这样认为。其实在他刚走后没多久,村民、敌人甚至包括之前的一些红军都把这个区域的闲地快翻遍了,但就是没有找到银元到底在哪里。敌人的大军随后很快来到此处,倒是找到了埋在地里的几把枪和其他东西,但就是没有银元的下落。那么银元究竟去了哪里呢?


四、宝藏到底在哪?具体的位置还是只有乔明增知道了,那么他回去以后联系上组织告知这批银元的下落了吗?熟悉历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1937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不能忘却的一年,而乔明增回家没多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1938年他积极加入了八路军,投身到抗日战争之中,在这个时候他终于和上级取得了联系,告知那批银元还在洪水菁村埋着。但当时外侮入侵,当务之急是先抗战,挖银元的事情也就放到后面再进行。

银元线索
只是天不遂人意,1940年乔明增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年仅28岁,从此之后银元的下落再没人知晓,我们也失去了一位忠诚的、久经考验的战士。抗战胜利后,党内曾组织专人在洪水菁村一带找寻银元的下落,未果。后来在六七十年代,又有大批的人来此寻找,还配上了先进的探测仪器,奇怪的是,即便是寄托于高科技还是找不到银元。

洪水菁村一带
那么银元究竟去了哪里?想来只有长眠于烈士陵园的乔明增知道了,现在那批银元已经失去了战时的价值,但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不仅乔明增一人,整个乔家为红色事业奉献出的生命和心血,都值得敬佩。乔家一共11口人,除过年迈不能走动的老人,8个年轻人全加入了抗战,其中大多数都是乔明增在家休养时期加入的。

乔家
至于文家,后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文家也把自己的家庭变成了游击队的大本营,几次历经艰险为红军提供掩护,为此在当地还流传着《南瓜生弹的故事》,说的就是文家为游击队冒着危险运输子弹的事情。文家的这等思想觉悟,何尝不是乔明增早期尽心尽力传播红色思想、教育的功劳呢?在这六担厚重又额数巨大的银元故事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时文家回报给乔明增家里仅有的2近大米,后来在六十年代的饥荒中,走投无路的文家联系上乔明增此前寄给他的信里写的地址。最后本身也困难的乔家举全家之力回报给文家约174斤的粮票,以及上下凑下来的75块钱。也是在这个时候,文永遂才得知乔明增已于20年前壮烈牺牲,不过在这之后,两家则开始了友好又客气的来往,两家时常来往。

乔明增烈士墓
现在的我们距离那段历史已十分遥远,那批为世人所关注的银元也早已不见踪影。但通过这六担银元,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国将不国的黑暗时期,还有像乔明增这样的无名红军战士在历经艰险后还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信念,在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时仍能时刻保持着理性,这种强大的精神信念值得后人敬佩!
喜欢Michaelliu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