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74年,朱德得知唯一儿子去世,哽咽说: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
送交者: thegnailer[♂★★声望品衔9★★♂] 于 2022-04-20 0:06 已读 1121 次 2 赞  

thegnailer的个人频道

1974年6月的一天,朱德的儿媳赵力平,带着全家人来到北京。这次他们没有带着一家人团聚的欢喜,而是带着朱琦去世的噩耗而来。

这年,南征北战的朱德已经88岁高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他怎么都想不到,唯一的儿子连句话都没留下,就离开了人世。

世间一大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得知儿子去世,尽管他尽力抑制情绪,但眼眶还是抑制不住地湿润了。他哽咽说:“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他一个儿子,年纪轻轻就走了,太可惜了。”

朱琦是朱德唯一的儿子,和很多革命前辈的后代们一样,他的一生也历经坎坷。
由继母带大

朱琦出生在1916年,生母是肖菊芳,是朱德的第二任妻子。

那年,朱德和肖菊芳在昆明相识。肖菊芳的父亲在昆明开了一家货栈,送女儿肖菊芳上了师范学校。正好那年朱德从上海去昆明,参加讲武堂考试。由于身上没钱,他步行走了70多天,不幸在路上休克了。 6park.com

图|肖菊芳 6park.com

恰好肖家救了他,把他留在家里治病养伤。相处中肖家父母觉得,朱德勤劳朴实,是个难得的好男人,就把还在师范学校上学的女儿介绍给他,两人很快就结婚了。婚后不久,肖菊芳就生下了朱琦。

朱琦出生那年,朱德已经30岁,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晚有孩子了。因此他看到刚出生的儿子,皮肤娇嫩,激动地轻轻摸了又摸。这一摸,他忽然发现儿子的右耳朵,有一根细细的拴马住,于是给他取小名保柱。

保柱谐音保住,寓意着朱德希望这个儿子,能够好好保住,安全健康成长。

可惜不幸的是,保柱没能保住母亲。保柱还不满三岁时,母亲肖菊芳就得了病。当时的医疗条件很不好,过了几个月后,肖菊芳就不幸病逝了。突然痛失爱妻,朱德伤心不已。但看到尚且年幼的儿子,他只能振作精神。

可事务繁忙,保柱又尚且年幼,一刻都离不开人,朱德带着很不方便。幸好一个朋友,给他介绍四川泸州人陈玉珍,和他结婚。陈玉珍是个进步学生,和朱德结婚后,就接替过抚养保柱的任务。

为了方便照顾,陈玉珍留在四川老家,抚养朱琦长大,朱德则投身革命,跟着部队四处征战,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儿子一面。好在陈玉珍是个善良的继母,对待朱琦还不错,让朱琦平安顺遂地长大,度过十几年。

1937年,朱琦的生活发生变化,他在四川老家被国民党抓去,做了壮丁。这是他十几年来,第一次离开继母,心里很不舍,可又毫无办法,只能跟着国民党部队走了。

进入国民党部队,他受尽艰辛,但幸好没有暴露身份。一旦被他们得知身份,他就危险了。后来在周恩来的努力下,组织找到了他,将他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和朱德团聚

一年后,朱琦被送到延安,见到父亲朱德。这是父子俩,相隔十几年后第一次见面,朱德很激动。他不断摸着朱琦的右耳朵,上面的那根拴马住,不断说着,好,好,这是我的儿子。 6park.com

6park.com

简单团聚后,朱琦进入中央党校学习。这个学校是一所培养国家干部的学校,出来后大部分 战士都成了国家干部。可朱琦毕业后,却没有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朱德送他上了战场。很多人不解,对朱德说:“你就这么一个儿子,还送他去前线战场吗?”

朱德坚定地说:“我的儿子不去当兵,谁去当兵,让他去前方打鬼子吧!”虽然朱琦知道前线战场的危险,但是他听从父亲的话,上了前线战场。在战火的历练中,朱琦敢于冲锋陷阵,不怕牺牲。

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腿脚受重伤,被评为甲等残疾。因为这个缘故,他不能再上战场,于是被分配到延安抗大七分校的校部,成为一名队列科科长。朱德得知朱琦的伤势后,很担心,可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他对朱琦很严格。

当时校部的条件十分艰苦,需要一边工作,一边生产。按理说,对于伤势还未完全痊愈的朱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朱德丝毫不偏心朱琦,不把他留在身边,也不因为他受伤了就安排他去机关工作,而是教育他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鼓励他去群众中去锻炼自己。

有一次,毛泽东和朱德等其他几位首长一起去看戏,朱琦也去了。当时党中央只有一辆汽车,等到戏散场后,由于朱琦的腿脚不便,于是坐上了军委总部的公车,准备一起回去。可朱德看到后,严厉制止,让朱琦下来,走路回去。

可回到杨家岭时,朱德惊讶地发现,朱琦居然比自己先一步回来。朱德惊讶地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朱琦回答:“我是站在驾驶室外面的踏板上回来的。”朱德生气地说:“你这是占了人家警卫战士的位置,是吧,那人家就只能走路回来了,你呀,你......”

说着,他气得在马路上来回踱步。等到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后,他耐心教育:“你想一想,警卫员战士的职责是什么,你占了人家的位置,警卫员不能时刻跟着首长,万一发生意外了怎么办?你这是不对的,知道吗?”

朱琦羞愧地低下了头,认真地向朱德道歉。经过这一次,朱琦再也没有坐过公车。那段时间,朱德以严格的要求,教会朱琦要时刻注意,不能搞特殊。 6park.com

6park.com

回到延安后,朱琦已经27岁了,到了该成家的年纪。那时康克清和朱德早已相识,结为夫妻,于是身为母亲,康克清负责起朱琦的婚事。她找到抗大七分校校长彭绍辉,让他给朱琦介绍一个对象。

当时找对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组织批准,调查三代,才能确定。经过重重调查,组织上找到了赵力平。那天,女生大队教员突然通知,让赵力平去大队部一下。

赵力平没有多想,去了大队部,只见有几个人坐着,其中还有一个男同志。几人闲聊几句后,男同志就走了。奇怪的是,他走了以后,校部就让她回去,说没什么事。

到这里,她心里有点猜想,这可能是一场相亲。果然第二天,教员就来问她:“你觉得那个男同志怎么样?”一开始,她不知道那个男同志是总司令朱德的儿子。得知他就是朱德的儿子,而且还要和他谈对象后,她觉得家庭差距太大,于是拒绝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组织上把他们调在一起工作。李贞找到她,劝说让她同意这门婚事,贺龙也经常找她谈话,天天动员她。刚开始,她说,等全国解放后,再说吧。可朱琦的年龄,经不起拖延了。

最后贺龙拍着桌子:“你还在等什么,马上结婚。”说完,经过赵力平的同意,贺龙写下一张批准朱琦和赵力平结婚的条子,上交给政治部,算是结婚证书。就这样,两人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

其实这桩婚事,有一定程度的包办,但也没办法。当时延安的女同志太少了,干部找对象还要经过重重调查,这样一来,符合条件的女同志就更少了。幸好经过多方调和,赵力平同意了结婚。

1946年3月23日,朱琦和赵力平在丰镇举行婚礼。婚礼由贺龙亲自主持,司令部的人都来参加,差不多三十多人,大家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

虽然他们的婚姻一波三折,但幸好两人婚后比较恩爱,相处融洽。婚后,朱琦和赵力平从晋绥,到达河北,来到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和朱德见上一面,就加入由邓颖超担任团长的土改工作团,奔赴阜平县搞土改工作。

那段时间,他们和百姓同吃同住,共同投身土改工作。1948年8月份,土改工作即将结束,邓颖超说:“咱们的土改工作就快结束了,你们回去看看朱总司令吧。” 6park.com

图|赵力平,朱德,朱琦 6park.com

一听到要见朱德和康克清了,赵力平的心里很紧张。她想着,爹爹朱德是军队的总司令,婆婆康克清是著名的妇女领袖,自己还是一个出身平凡的小干部,有点害怕和他们相处。

不管如何紧张,第一次见面如约而至。刚来到西柏坡,只见首长居住的房子很简单,都是窄窄的小窗户,朱德穿着一身褪色的旧军装,正在等着他们。一看到他们,婆婆康克清招呼着让他们坐下,朱德的脸上一直泛着慈祥的笑容欢迎他们。

言谈举止间,他们没有一点架子,都是一副随和的样子。赵力平的心里一下子踏实了,放下紧张的情绪,和他们亲切相处。朱德问:“土改工作结束后,你们有什么想法?”赵力平没有想过,还没有想好呢!

朱德告诉他们:“现在抗日战争结束了,国家急需建设,急需建设人才。”赵力平没有丝毫意见,正好得知银行招生,准备去银行工作,朱琦则想去铁路局工作。

朱德叮嘱他们,之前他们一直在部队工作,不懂得技术,到了地方,要从头学起,先到基层锻炼,不能搞特殊。朱琦和赵力平都明白朱德的苦心,自然都点头答应。见面很快就要结束了,临走前,康克清笑着说:“早一些要个孩子吧。”

没想到,她的话应验了,他们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可惜由于环境艰苦,孩子出生三天后,就不幸夭折了。

不久赵力平去了石家庄人民银行工作,朱琦则被调往石家庄铁路局工作。因为朱德的这番嘱咐,已是团级干部的朱琦,成为了一名练习生,从头开始学习技术,后来成为火车司炉。

三年后,朱琦升任副司机,后转为火车司机,学会开火车。后来,朱琦被调任天津铁路局,担任了一定的领导工作。即使如此,他仍然作为司机,经常驾驶机车。

50年代初,中央在北戴河建立避暑区。每到炎热的夏天,中央领导人就经常去那里工作。恰好那段时间,从北京到北戴河之间的路程,有时会由朱琦来开。那次,他正好从北戴河开车回天津,还没下车,就听到通知,让他去首长车厢一趟。

当时的首长车厢是一个绝密的地区,乘车首长的身份也是绝对保密的,所以朱琦也不知道这位首长是谁?为什么要见自己?因为那个时候他开的是蒸汽机车,烧的是煤,每次开完,他的手上,脸上,身上都是黑色。 6park.com

6park.com

由于首长召见,他还来不及收拾一下,就急匆匆赶去车厢的会客室。不一会儿,朱德打开门走了进来,原来朱琦这趟拉的首长,就是父亲朱德。朱德一看到黑漆漆的儿子,心里也明白了,高兴地说:“没想到,今天我坐上你开的车了。”

言语间,体现出朱德自豪的心情。他并不因儿子是个火车司机,觉得有什么,反而为他学会了开火车,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
中南海的大家庭

多年来,因为战争的缘故,他们一家人一直未曾团聚在一起,都各自忙碌工作和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他们一家人才有机会相见。

1949年的国庆节,朱琦和赵力平见到朱德夫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两年后,赵力平生下第二个孩子。那时正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是孩子取名为援朝。不久,他们又有了第三个孩子,朱德给他取名为和平。

一个叫援朝,一个叫和平,朱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中国能够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的生活。

为了让朱琦夫妇更好地工作,朱德主动将两个孩子,都接到中南海,由他们亲自抚养。除了这两个孩子,朱德还将朱琦妹妹的两个孩子,也接到中南海。

除此之外,朱德也没有忘记远在老家的兄弟们。自从他年少离开家乡,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养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他的兄弟们身上。考虑他们家境贫寒,无力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朱德替每个兄弟家抚养一个孩子,接来北京读书。

如此一来,加上朱琦的两个孩子,朱德一共抚养了十个孩子,最大的十多岁,最小的五六岁。那栋中南海的住宅,就成了一座儿童乐园,每天都有孩子们的欢笑声。

因为家庭成员太多,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有点拮据。为了节省生活开支,朱德和康克清把房子附近的一块空地开垦出来,动手种上蔬菜或者杂粮。有时有了时间,他还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劳作。 6park.com

6park.com

转眼间,就过去了十年。这十年,是朱琦一家过得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光。那段时间,他没有重要的负担,孩子由父亲抚养,工作稳定,家庭幸福。闲暇时间,他也会去中南海,和父亲、孩子们聚一聚,吃顿饭。

不过他每次去北京,再也没有坐过公车。每次都是先坐火车去北京,再自己坐公交车,然后步行半个小时才到家。因为腿脚不方便,他走得有点困难,走得很慢,花上不少时间才到家。每次来到中南海吃饭,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个时候,有谁家做了拿手菜,就会招呼其他人一起尝尝。同是四川老乡的杨尚昆,和朱德口味很相近,就经常端着饭碗来到朱家吃饭。杨尚昆的性格开朗,特别活跃,很喜欢和朱德夫妇开玩笑,让大家笑得不行。

1959年6月30日,朱德去庐山参加会议。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会议,就带上了还没上小学的和平,准备等学校放假后,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玩。可会议开到一半,朱德就打电话,让他们不要来了。

1969年6月,朱琦被送到山西五七干校学习。年底,他又被调任天津附近一个叫汉沟的小车站,成为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

这个工作并不轻松,朱琦本就身体受过重伤,又太过劳累,身体越来越差。1972年,组织上给朱琦重新安排了工作,可他的身体患上了心脏病,已经不能继续工作,不得不在家休养。

1974年6月的一天,康克清来天津,看望得重病的侄儿子,顺便来看看朱琦夫妇。康克清和他们简单吃了顿饭,安慰朱琦要好好注意身体,就离开天津,返回北京。

到了周一,赵力平照常去上班。本以为只是平凡的一天,可没想到,朱琦和一位老同志在家谈话时,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那位同志急忙扶他去床上休息,再打电话给她,让她赶紧回来。可等她回到家,朱琦已经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

这实在是太突然了,赵力平久久不能相信,等到反应过来后,失声痛哭。她怎么都不能相信,出门前还好好的丈夫,突然就这么离开了。等到情绪稍微缓和,她告诉康克清和其他亲人,朱琦去世的消息。 6park.com

6park.com

全家人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可为了朱德的身体着想,他们选择隐瞒他。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他们只好说,朱琦病情加重,在医院紧急抢救。

虽然朱德对朱琦很严格,但是他心里是疼爱这个儿子的。得知儿子在医院抢救,他着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常走来走去,总是询问,朱琦的情况怎么样?还要什么药?情况好点了吗?

可每次,他们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只是说朱琦还在抢救中。几次询问下来,朱德的心里有了些许猜测,但又不想相信,怀有一丝希望,希望他的儿子还活着。

直到十天后,康克清才鼓起勇气告诉朱德,朱琦走了,已经走了十天,连追悼会都办好了。说完,赵力平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会客室,看望朱德夫妇。一进门,康克清就说:“大家谁都不要哭,强忍着。”

朱德沉默片刻,哽咽说:“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他一个儿子,年纪轻轻就走了,太可惜了。”说完,他走到赵力平面前,安慰说:“要好好的,要坚强,好好工作,不能就这么倒下了。”

这年朱德已经88岁了,晚年丧子,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没多久,他们都把手臂上黑纱取下来,和朱德合了一张影,就按照朱德的嘱咐,回去各自的岗位好好工作了。一个星期内,朱德都没有听过收音机。

一个星期后,朱德振作起来,暂时放下丧子的悲痛,将目光放在人民和国家身上。当时组织上考虑他刚刚经历丧子,想把赵力平或者一个孙子调来北京,陪伴照顾他,都被他拒绝了。

他希望他们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需要为了他而变动工作。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不管任何时候,心里始终只有党和国家,根本没有自己。 6park.com

6park.com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在周恩来的追悼会即将举行时,朱德太过悲痛,几天彻夜未眠。他本想参加追悼会,可临上车时,身体太过虚弱,腿脚无力,只能眼含泪花,在家送走好友恩来。

周恩来去世后,毛主席又传来病重的消息。朱德心急如焚,不顾身体虚弱,加大了工作量。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先后三次接见外宾。一次接见外宾时,出现意外,朱德患上感冒。本来第二天还有活动,朱德坚持参加活动后再看病。

在康克清的劝说下,他才住进了医院。没过多久,他就因感冒引发并发症,突然离开了人世。他去世那年,距离朱琦去世,才过去两年。

朱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国家和人民。他的子女,子孙后辈,从来没有捞过一点好处。他唯一的儿子朱琦,虽然没有散发出强烈的光芒,但在朱德的教育下,也成为一名正直的好干部,好儿子。他无愧是朱德的儿子。

喜欢thegnail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thegnail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