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汉唐以后的中原为何武德缺失?原因在这里(上)
送交者: k32123[♂★★★仁党北镇抚司★★★♂] 于 2019-04-28 16:38 已读 2580 次 1 赞  

k32123的个人频道

汉唐以后的中原为何武德缺失?原因在这里(上)

2019年04月27日 22:42:33
来源:三桂历史 6park.com

6park.com

0人参与0评论
6park.com

汉唐的赫赫战功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相比之下,宋明的战绩则差强人意,无论是宋朝的“靖难之耻”还是明朝的“己巳之变”似乎都在预示这这两个王朝在武德上的衰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区别呢?

外部的输入源被切断

世界上没有国度可以不依靠外部力量的支持实行“闭关锁门”而不衰败。东亚大陆本身又非常需要外来的技术输入。以宋代最需要的战马为例,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宋朝其实不缺“合格的战马”,缺乏的是“优秀的军马”。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缺乏优质的马种,只有相对劣质的马,所以缺“好骑兵”。

评价一个合格战马的标准古今其实大同小异:肩高、体重、耐力、爆发力。比如赫赫有名的蒙古马属于原生马,这种马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力其实没有一些人以为的那么强,但胜在畜牧成本低性价比高。所以,蒙古马可以是“合格”的战马,但不能成为“优秀”的军马。过于矮小的体格无法负载过重的装备,无法组建具装骑兵;欠缺的爆发力,也让蒙古马很难形成强大的冲击力,遇到有强大投射火力的方阵时,只能被步兵火力打击到崩溃。如果遇到意志力顽强的对手,那么双方完全可以僵持一整天。比如卡莱战役时,罗马军团硬是顶住了帕提亚人一整天的骑射,士兵们被射穿盾牌和持盾的手臂也一声不吭地坚持着。若非克拉苏作为商人实在不会指挥大部队,让有序的撤退变为大溃散,罗马根本不会战败。


(契丹人的具装骑兵。与许多人的印象相反,辽金元军最精锐的不是所谓骑射轻骑兵,而是他们的重装部队)

所以,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征服了中原的北亚人,都需要积极打通和西域的贸易通道以及朝贡通道,以获取优质的战马。最被中国人所熟知的便是汉武帝征伐大宛的“天马战争”。蒙古人来到中亚以后,迅速换了大量中亚马种,力求将自己的重骑兵比例提升到30%-40%。这也是蒙古大军能横扫世界的根本原因之一。

除了优质的战马外,合格的重骑兵还需要优质的冶金技术打造能同时保护骑兵和战马的铠甲。很可惜中原地区的武器冶炼在汉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这里牵扯到一个中原王朝的痼疾——扣除几位开国之君,剩下的帝皇往往远离战场,并不熟悉一线的情况,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对不懂得人来说“多就是好”“大就是美”,不断地下订单给将作监之类的国营工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数字非常夸张的档案,比如汉朝一个郡的武库里便藏着五十万把弩,要知道驻守在边疆的汉军不过二三十万,千余年后的盛唐也不过49万边防部队,平均每个人都配置一把弩都显得多余。可能有人觉得这算是“有备无患”,可不要忘记无论什么时代武器都是需要保养的,制造成本加上保养成本导致所谓的“有备无患”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完全是一种浪费。对武器制造业来说,这也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灾难。匠人们不再思考“怎么样让武器变得更好”而是“尽可能地完成上级的订单”。数量和质量呈反比,这是亘古通行的规则,随着皇帝权力的不断扩大,中原地区的刀剑产量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低。这迫使历代中原王朝积极寻求外邦的制作技术和优秀匠人来填补本国的技术空白。


(汉代刀剑可以说是中国制造巅峰,在此之后情况急剧恶化)

汉唐主要从内亚地区吸收优质的战马马种和合格的冶金技术。最被中国人熟知的便是汗血宝马和大马革士刚(镔铁)。在汉唐极盛时期,可以通过河西走廊和草原的贸易路线获取外来的马匹和武器。宋朝开始,作为主要输入通道的河西走廊与北亚草原分别被西夏人和契丹人所截断。

根据出土的考古,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刀剑非常粗制滥造,连本国的技术官僚都连连吐槽宋军刀剑十分“粗”。至于战马更是劣质不堪,只有西军能凭借和吐蕃人的茶马贸易换取适合优质的河曲马。因此,北宋的西军一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明代的情况较宋代为好,可此时的内亚经历了蒙古人的摧残,已经十分破败。很多重要的城市化为灰烬,依赖城市而生的匠人们也失去了立足之地,很难再向过去那样源源不断地提供足够的匠人。蒙古人还破坏了许多水利系统,导致可耕种的农田数量锐减。合格的战马必须靠吃大豆或者燕麦之类高蛋白饲料才能保持体力。农业的衰退直接让牧马业也跟着衰退。再加上哈密卫失守,明军只能通过蒙古的二道贩子获取中亚的冶金技术和战马,最终导致明朝中叶以后处处受制于人。


(元明时期的战马体格都十分矮小,无法像汉唐那样披挂全装重甲)

兵源衰退更为致命

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人才是战争的关键,武器只是人的附属品罢了。为何同一个民族先后反差会如此巨大?答案出在社会结构上。人类这种生物说穿了就是两条腿两个胳膊,大家谁也不比谁差到哪里去。日耳曼人普遍被认为身材高大,体格壮硕。可这点身高差并不能弥补他们和矮小的罗马人在装备和组织上的差异,哪怕罗马人亲口承认他们的勇武冠绝世界。

因为,军队是“战争的机器”,所有人只是这部机器里的“零部件”。体格上的差异并不能抵消整体效率的差距。这种效率的差距既来自指挥官,也来自作为“零部件”的士兵。早期的罗马军队由罗马公民组成,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氏族,有着各自的庇护人。如果一个罗马公民在战场上不幸战死,那么他的氏族或者庇护人就会抚养他留下的遗孤。所以,早期的罗马士兵很乐意上战场。战胜则意味着大量的奴隶和大量的赏金,最底层的大头兵也能一跃成为人上人;反之战死在沙场上,那么自己的妻女也能得到庇护人或所在氏族的厚待。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下次就别想要士兵再勇敢了。


(罗马人一直压制日耳曼人,直到自身退化)

那么国家是否就无法提供氏族和庇护人提供的条件?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古代的豪强和宗族往往是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组建起来的。虽然在战场上,我是将你是兵,但回到家可能你是堂叔我是侄。如果你不幸战死,那么我肯定会给你家发一份足够养活你父母妻儿的抚恤金。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被乡亲和亲戚指责为“薄情”,以后没有人愿意和我家来往,甚至我的子女都将因此抬不起头。所以,如果出现大量战死,那么豪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抚恤发下,给乡亲们一个交代。时至今日,这种传统在很多地方还有遗存,比如亲戚生病了,一定要送一笔钱过去(注意是送,不是借),以后你有事他们也会帮你。


(儒家社会的乡邻-血亲模式组织起来的军队肯定比朝廷奴隶兵强)

宋朝开始,类似于祝家庄的民间组织基本凋零,尤其是在北方国家可以直接派流官和武将直接管理地方军政。朝廷派出的人往往是外乡人,他们和士兵之间则不具备羁绊,所有人在他们眼里只是升官发财的工具人。在他们的指挥下,军官不但不会发放抚恤,甚至会在士兵还活着的时候就克扣他们的军饷。士兵们或许大字不识一个,但谁可以信赖谁不可以还是能分辨的。同样的一支军队,跟着朝廷委任的军官可能是一支“望风而遁”的弱旅;跟着同一地方出身的土豪,并且战斗地点离家不远,瞬间就会变成“虎狼之师”。这就是组织差异带来的心态变化,它直接决定你军队的素质。

唐以前的中国大地遍地坞堡,随便一个豪强都能拉出数万部曲作战;唐以后,军队归属国家,宋朝的禁军垄断了宋国境内最好的兵源。结果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汉朝的豪强们在三国乱世依旧能压制四夷,唐朝的地方强藩在五代时期也能抵御契丹人的入侵,但到了宋朝战绩却连五代的“省长”都不如了。明代更是把士兵固定在土地上成为世袭职业,国家对他们只有掠夺和剥削,没有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极端的人身依附将代代传承。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种俗语的传播,本身就证明了军人地位的低下)

当然,如此巨大的差距不会只是这两个理由,受制于篇幅,剩余的部分笔者将在下期继续讲解。

评分完成:已经给 k32123 加上 50 银元!

喜欢k3212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32123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