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唐代的前朝与后宫:从李渊到武则天(十四)
送交者: 连横合纵[♀★★★金嗓俏丽吴姝★★★♀] 于 2017-01-05 8:35 已读 609 次 2 赞  

连横合纵的个人频道

第二节 被过度丑化的武三思和武承嗣

  武元庆和武元爽是女皇的异母兄,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武承嗣是武元爽的儿子。关于他们与武媚娘的事情,史官的毛笔充当着炮仗,不断炮制出离奇古怪的事情,炮轰他们人格之低下。

  史书中的武承嗣就是厚颜无耻之辈,全靠裙带关系上位,毫无功绩;还说武三思“略知文史”(《旧唐书》),说得就像勉勉强强脱下文盲帽子的农民。后者的口头禅堪称拍案叫绝,“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资治通鉴》)。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这似乎是兄弟二人共同的写照,浑然忘记生父如何死去,却把仇人当神明来崇拜。

  话说祖父武士彟去世后,武元庆兄弟无礼对待杨氏母女,可后来姑姑当上皇后,不计前嫌,让兄弟升官。可叹他们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出言不逊,以至于武元庆被贬到龙州(今广西崇左),武元爽被赶到振州(今海南岛),都是鸟不拉屎之地,双双都在当地蹬腿。

  庆幸,《武承嗣墓志铭》为后世所发掘,铭文作者就是武三思。看那遣词造句,骈散结合,颇有文才精华之处,人家也是很有文化修养。中有谈到武元爽,生前最高职务是睦州(今杭州淳安)刺史,何来振州一说?更多的历史真相,有待墓志铭的出土。

  话说姑父李治去世后,姑妈成为摄政太后,二人跟着沾光,当时武三思担任右卫将军,武承嗣晋升为礼部尚书。兄弟俩有点飘飘乎所以然,奏请追封武氏先人为王,立武氏七庙。太后也有点飘飘乎所以然,忘记《周礼》之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接受他们的意见。宰相裴炎对此有异议,他们最终只立五庙,做祠堂于老家并州文水。

  当时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人,身在地方,势力偏大,兄弟二人像跳梁小丑一样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劝说太后诛杀他们。当时的武则天还没有屠戮宗室的决心,与列为宰相商议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进入垂拱2年,武承嗣入阁拜相,可李唐宗室将领李孝逸却成为他们案板下的鱼肉。据说武承嗣诬告人家曾自解“逸”字,说: “走绕兔者,常在月中。月既近天,合有天分”(《旧唐书》),也就是说李孝逸想当皇帝,要予以诛杀。可太后认为以李孝逸有功于朝廷,免死除名,流放儋州。

  为了帮助姑妈称帝,他们的鬼点子很多。垂拱四年(688年),武承嗣派人伪造瑞石,上凿“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然后令雍州人唐同泰献给太后。与此同时,和尚薛怀义很得姑妈的宠爱。兄弟俩为讨好他,一副奴颜媚骨的模样,令人作呕。每逢薛怀义想要乘马,他们“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旧唐书》),不辞劳苦,鞍前马后。

  

  他们的黑心更多。在酷吏横行的时候,他们与周兴之流沆瀣一气,共同制造冤假错案。天授元年(690年)七月,武承嗣唆使酷吏周兴迫害唐高宗的两位庶子,即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诬告他们参与谋反。在押解途中,派人缢杀李素节,迫使李上金自杀,还还牵连到一大帮人。与此同时,武承嗣等人还劝说武则天杀掉韦方质等文武朝臣,据说他们声望甚高,但不曲事武氏。

  只要是坏人,就极力挖掘桃色绯闻风流债,这是唐朝以后史官的优良传统。据说武三思的男性魅力,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承包韦皇后和上官婉儿,让表弟李显戴个超大号的绿帽。有其父必有其女,他的女儿完美继承乃父之志,日后和又奸又诈的李林甫通奸。

  武承嗣稍逊风骚,倒也是棒打鸳鸯的能手。庐陵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九女,她的儿子乔知之颇有文才,以文词知名,在武则天时期担任左司郎中。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声称,此人家有侍婢曰碧玉,貌美如花,擅长歌舞。乔知之痴情与她,为此没有婚娶。天有不测风云,魏王武承嗣得知后,横刀夺爱。他心有怨惜,作《绿珠篇》以寄情,暗中传给侍婢。窃娘感叹有情人不成眷属,感愤自杀。武承嗣大怒,因讽酷吏诛杀乔知之。

  故事感人,催人泪下,不过是琼瑶的煽情小说,骗取他人眼泪。乔知之的父亲是乔知望,贞观二年(628年)时是游击将军,当然已到成婚之年。乔知之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弟弟乔侃和乔备等,到天授元年九月(691年)武承嗣封为魏王,保守估计他有五六十岁。说什么他为侍婢而不婚娶,难道说他之前是没有女人要的老处男?这样的故事,能把人笑得满地找牙。无知者无过,封建史官对此略作修改,冠冕堂皇地写入《旧唐书》和《新唐书》。

  为维护宗法制,维护男权至上和父系至上的权力继承法则,作为另类的武则天当然受到无情的诋毁,连同她的族人。如今,宗法制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不应该对那些黑材料抱有怀疑的态度吗?


梁元帝的《采莲说》中,“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这碧玉原本是一位小妾,是南朝刘宋的汝南王的小老婆,当时有乐府说:“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小时候感觉这些诗歌很美,长大以后对此呕吐不止,都是人家的小老婆,还说什么不敢攀富贵,不图人家的富贵,还干嘛做人家的小老婆。

  仔细搜索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小老婆往往都有好名声,必须符合一个条件,早死!!

  比如富比石崇的小妾绿珠,跳楼而死,李世民的小老婆徐惠,病死,清朝顺治皇帝的董鄂妃,病死,有那个文学家炮制出来的窃娘,都被后世的男人吹捧上天。这中国的男人真叫抱着充气娃娃——搞自我变态,对历史上的那些小老婆抱有太多的幻想。如果那些人一旦回到现代社会,只怕当那些崇拜者是粪土,人家也是非富贵不攀呀。




  被文人墨客吹捧不已,




  第三节 武承嗣想当太子 

  …………………………………………………………

  自古以来,能长期混迹于朝堂之上者,皆有两把刷子。武承嗣正是如此,从光宅元年(684年)到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他从春官尚书(即礼部尚书)累迁至宰相,还兼修国史,官运亨通,春风得意。说人家仅凭裙带关系而上位,那是后世某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姑妈当皇帝以后,国家改姓武氏,作为武氏子弟的他自然萌生争储的野心。他开始动用关系,培养人脉,极力讨好皇帝姑妈极其近臣,谋求他们的同意,还取得一定的成果。

  在他的指使下,天授二年(692年)九月,凤阁舍人张嘉福唆使洛阳人王庆之炮制出一个请愿团,有数百人之多,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看到热闹的请愿活动,她不禁心烦意乱,凌乱地像原野上的层层落叶。称帝初期的她有意搁置太子问题,立谁为皇储,她对此举棋不定,左右徘徊。如果选立儿子,待自己百年之后,大周政权难以维持;如果选择侄儿,大周政权可以维持,可侄儿终究不如儿子亲,儿子也势必沦为阶下囚。

  请愿活动很热闹,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进言,认为皇嗣在东宫,不宜有此议,奏请切责上书者,告示令散。女皇又问地官尚书格辅元,对方也说不可有此议。

  女皇干脆召见洛阳人王庆之,问:“皇嗣我子,奈何废之?”王庆之声称,神灵不受别族的祭品,百姓不祭别族的鬼神,现在是谁拥有天下,却要以李氏为继承人吗?这番言论无异于把母子对立起来,割断彼此的血脉亲情,女皇令人把王庆之撵出去。可对方竟然耍起泼皮,趴在地上,以死哭请,就是不愿离去。像玩耍猴戏一样,女皇送给他一纸凭证,上头盖有印章,说:“以后想见我,拿它让守门人看。”

  

  从此,王庆之就像甩不掉的鼻涕,动不动入宫,粘着女皇,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渐渐地,武则天就不高兴,命令凤阁侍郎李昭德赐王庆之杖刑。奉命办事的李昭德把那个腌臜泼才领出光政门外,对官员们说:“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王庆之被摔在地上,摔得他耳朵眼睛都流血,然后遭受杖刑。看到他被活活打死,党羽才彻底散去。

  完事的李昭德乘机向女皇进言,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承嗣,则天皇不血食矣。”(《资治通鉴》卷204)。武则天当然同意他的看法。

  李昭德意在提醒女皇: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你是李家媳妇;李家子孙才有义务祭祀你,可武家人没有这个义务;如果传位给侄儿,你和你的丈夫打算当孤魂野鬼吗?

  这就是古中华的宗法,根深蒂固,谁能轻易绕过?唐朝的官员大都务实奋进,并非后世的意气用事,——宁肯内耗致死,也决不让女人当政。他们忠于女皇不假,苦心戮力地为武周政权添砖加瓦,可一旦涉及到皇储问题,像李昭德这样的臣子是不会支持武氏子弟。这不是对女皇的背叛,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忠诚,是为她的身后事着想。

  李昭德是京兆长安人。他的父亲李乾祐在贞观、高宗朝为官,最高做到司刑太常伯(即刑部尚书),相貌魁伟、刚直有才,曾为权臣褚遂良所不容。李昭德很有乃父遗风,少年举明经,累迁至冬官侍郎。如今朝廷上下,围绕立太子一事,开始暗流汹涌,恐有银山拍天浪。到如意元年(693年),李昭德私下里对女皇说:“魏王武承嗣权力太重。”女皇说:“他是我的侄儿,所以惟以心腹。”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现在武承嗣既是陛下的侄儿,是亲王,又任宰相,权势与君主等同,臣恐怕陛下不能久安于天子之位!”

  武则天顿时如梦初醒,一脸震惊地说:“朕没有想到这点。”老太太都已经六十多岁,难免一时考虑不周,这一年八月,她着手抑制文水武氏一并罢去相职,武承嗣降职为特进,武攸宁降职为冬官尚书等。取而代之,他安排其他人进入权力中枢,秋官侍郎崔元综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为文昌左丞,等。遭受抑制的武承嗣当然心怀不满,乘机在皇帝面前诋毁李昭德。可女皇说:“我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我代劳,你不要说了。”

  就这样,武承嗣的太子梦就像太阳底下的肥皂泡,破碎了。


第一节 调整中枢班子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这历来就是帝王的写照。帝王本身固然有错,可身为臣子不识居安思危,不懂谨言慎行,难道就没有过错吗?武周革命成功以后,武则天确实清除一拨功臣,他们既无能力,又无品质,一旦得势就恶性昭彰,忍无可忍。

  宗秦客是女皇的堂外甥,为适应改朝换代,不但制造出12个新汉字,还为姨妈取新名“武瞾”,属于“老革命”之一。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他因功升任内史(中书令),炙手可热。可此人毫无出息,还不到一个月,皇帝姨妈就就摘除他的乌纱帽。有人告发他贪赃枉法,还包括弟弟宗楚客、宗晋卿,看来是全家贪污,那就全家倒霉。女皇不留情面,把他下贬为尊化县尉,两个弟弟被流放岭外。

  内史邢文伟显然误解武则天的意思,以为她惩办宗秦客乃迫不得已。他为宗秦客掩脏,期望得到女皇的青睐。他一心想拍马屁,不料拍到马腿上,一脚踢到天上。武则天认为此人心术不正,把他贬为珍州刺史。邢文伟到达地方后,听说奉敕使者要来,心中有鬼的他以为大限已到,竟然自杀身亡。

  傅游艺也是搭“武周革命”的顺风船,一夜成名。天授元年九月,时任侍御史的他为武太后登基造势,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曰周,赐皇帝姓武氏。事后得到越级擢升,直至黄门侍郎,可谓一步登天。此人也是没出息,一朝得势,得意忘形,滥言造次。天授二年九月,他告诉同僚,自己做个神奇的梦,梦中的他登上湛露殿,那是皇帝所专享之殿堂。有人告发此事,他以谋反罪身陷囹圄,自取其亡。这能怪女皇过河拆桥吗?想当初荆王李元景声称自己梦中手捧日月,自认有皇帝命,唐高宗因此诛杀叔父。亲人之间尚且如此,更可况针对外人呢。

  把腌臜泼才赶出朝堂以后,女皇安排一批德才兼备的臣子入阁拜相。天授二年九月,堪称武则天名片的狄仁杰擢升为地官侍郎,裴行本为冬官侍郎。似乎试探狄仁杰的人品,女皇故意说:“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可有人暗中诋毁,想知晓此人吗?”狄仁杰的心就像阳光大道,坦坦荡荡,说:“陛下以君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女皇见他如此磊落,由衷地叹美。那个人是张光辅,当年越王李贞造反时,作为主帅的张光辅竟然杀良冒功,随军同行的狄仁杰予以痛斥,事后前者向女皇打小报告。

  

  任用李昭德同样说明武则天知人善任。李昭德是京兆长安人,父亲李乾祐曾在太宗、高宗朝为官,做到即刑部尚书,相貌魁伟、刚直有才,曾为权臣褚遂良所不容。李昭德很有乃父遗风,入仕以后,累迁至冬官侍郎。同样是在天授二年九月,朝中发生立储风波。武承嗣指使洛阳人王庆之大搞请愿活动,力图争取皇储宝座。李昭德发挥作用,劝女皇抑制武氏诸王的势力。女皇接受劝谏,罢免武承嗣的左相,武攸宁的纳言,让他们离开中枢,另有安排。武承嗣因此衔恨,数次在皇帝面前诋毁他。可武则天道:“朕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朕代劳,你不要再说。”

  但是,李昭德性格暴烈,脾气火爆,得罪不少同僚,有时表现得专断跋扈。有人写一篇《硕论》,详述他专权的事实,上达天听以后,李昭德被贬为南宾(今广西钦州)县尉。延载元年(694年),他又回到朝廷,武则天让他担任监察御史,以监督百官,这算是量才适用。

  娄师德是文武双修、德才兼备之人。他长期效力于帝国西边,抵抗吐蕃。永淳元年(682年),吐蕃来袭,他创下八战八捷的辉煌,唐高宗认为他是文武全才,予以擢升。天授元年,身为封疆大吏的他依旧身穿皮袴,亲自率士卒开垦荒田,储积粮食数百万,军粮无忧,武则天写信褒奖他。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被召回京城,开始入阁拜相。临行前还不忘教育弟弟,说:“我晋升宰相,汝也担任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弟跪着说:“即使有人唾我面,我擦拭而已,决不使兄长担忧。”可他说:“这正是我所担忧。别人唾你面,表示气你,你一旦擦拭,表示内心不满,加剧对方的愤怒,应该不拭自干,笑而受之。”居安思危,谨言慎行,世间几人能如此?

  晋升宰辅以后,他依旧胜任地方军职,不但掌管河源、积石、怀远等军,还担任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武则天曾再三亲切地告慰他:“这事还得让你去做,请你莫辞辛苦啊!”他还是狄仁杰的恩人,屡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狄仁杰拜相后,对此丝毫不知,不但多次排挤他,甚至将他外放。武则天问狄仁杰:“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他知人。”武则天道:“你晋升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他确实知人。”然后拿出娄师德举荐的奏章,狄仁杰顿时大惭,声称自己不如他。

  这些能臣被武则天当做擎天柱,帝国也因他们的努力,从而延续着高宗以来的强国之路。


治理庞大的帝国,只靠德才兼备的宰相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官员。唐初选官重在门荫,功臣、外戚、宗室的后裔一出生就有当官的资格,还多为高官。唐朝还是贵族社会,社会资源多为贵族大佬所掌握,在如此“拼爹”更“拼祖宗”的环境下,广大的庶族寒门只能备受排挤。

  科举制的出现为庶族人士提供入仕的机会,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前者属于常规性考试,后者需皇帝下诏方可实行,属于临时设置。入唐以来,录取人数始终有限。有数据统计,唐高祖在位9年,入仕者仅有32人,每年平均3人;唐太宗在位23年,入仕者凡224人,每年不过23人;唐高宗在位34年,科举入仕者约630人,每年不过20人。

  除录取人数少,其它方面的规章制度也不完备。在平定越王李贞叛乱以后,武则天对科举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实现“常科”制度化。每年都要开考,不以任何借口停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三五年才搞一次;扩大录取人数,不像过去那样,一次只录取一两名。

  其次调整考试科目,重点发展进士科。当时的考试科目虽多,但以明经科和进士科为主。前者考察儒家经典,后者考核策论能力,激发人们议政的激情,招揽富有远见的匡世之才。那些声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的人们当然无缘进士科。进士科的考场分长安和洛阳两处,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其三,扩大“制科”。宋代王应麟编撰《玉海》一书,谈到武则天时期的“制举”保守估计有五十九科之多。较为重要者,有“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殉节宁邦科”、“长才度科广”、“超群拔类科”、“不求闻达科”等等。选人程序之多样化,让那些出身寒微的英才得以入仕途,为朝廷增添活力。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用“制科”选贤,一天就选出英才130多人,用以充实朝廷和地方。

  其四创立殿试,这是最为大气磅礴的一笔。初次是载初元年(689年)二月十四日,满怀激情和梦想的考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来到气势恢宏的洛阳宫,进入美轮美奂的洛城殿,首先看到风采俊逸的女皇。朝拜过后,人人入座,檀香点起,开卷挥毫答题,由女皇亲自监考,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直到日斜西山,最后一个考生完卷,正襟危坐的女皇这才离开御座,如此数日方毕。

  

  科举制的完善自然吸引广大的人材。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有记录,时人张文成曾说:“乾封以前(666年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搜访贤良诏》可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已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於当管部内,即令具举。

  以后,每岁常至五万”。群英荟萃,门庭若市,真是盛大的局面。

  史官总喜欢用似有非有的狗血绯闻来丑化武则天,笔力酷似黄河奔流,一泻千里,不知其所止。对她的历史贡献,史官纵使承认,不过一笔带过,还总要夹杂风凉话,比如“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资治通鉴》)。可她对科举制的贡献,后世帝王个个承袭,宋朝更是佼佼者。因为宋朝善待文人,士大夫阶层颇有闲情逸致,喝花酒、赏歌舞、养小妾,蔚然成风,继而写下一大堆软绵绵的情诗。怎么就不说赵宋帝王是“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呢?

  仅靠科举制无法打破贵族大佬把持官位的现状,为此武则天采取多种方法搜罗人才,让广大寒族人士得以入仕。她还采取自举制和荐举制,不论出身地位,不分地域远近。

  如果某人真是千里马,有济世安邦之才,那就毛遂自荐。垂拱元年(685年)5月,当时的武则天就已经下令,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皆可向朝廷自荐。进入垂拱2年(686年)3月,太后命令铸造四个铜匦安置于宫门外,其中一个名叫“延恩”,想做官的人们往里投入诗赋文章。自荐实现制度化,身怀绝技者只要有利于朝廷,都授以官职。

  武则天还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多次下发求贤诏,督促各大文武官员搜访奇人异士,尽为朝廷所用,不应荒废于草泽。在《求访贤良诏》中要求“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 在《搜访贤良诏》中“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已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於当管部内,即令具举”等。为防止某些官员偷懒耍滑,敷衍了事,她在诏书中有意提醒“三人同行,必有吾师。卿等访求,务应用心,万不可随意言无”。

  女皇搭台,各路英才轮番唱戏,就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尽显自我风采。这就是武则天时代的精神风貌,多少寒门人士为之动容,青春为之焕发,热血为之沸腾。如果大诗人李白早出生30年,不应只是醉酒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代狂人李傲历来出语惊人,艳压四方,声称“我要是中国人的话,我只当武则天时期的中国人”,大作家也是出身贫寒,历经万千坎坷,能不这么说吗?再加上学者赵文润的一句话,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当武则天的男宠(崇)。(笑)(*^__^*) 嘻嘻……

第二节 不拘一格选人才

  治理庞大的帝国,只靠德才兼备的宰相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官员。唐初选官重在门荫,功臣、外戚、宗室的后裔一出生就有当官的资格,还多为高官。唐朝还是贵族社会,社会资源多为贵族大佬所掌握,在如此“拼爹”更“拼祖宗”的环境下,广大的庶族寒门只能备受排挤。

  科举制的出现为庶族人士提供入仕的机会,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前者属于常规性考试,后者需皇帝下诏方可实行,属于临时设置。入唐以来,录取人数始终有限。有数据统计,唐高祖在位9年,入仕者仅有32人,每年平均3人;唐太宗在位23年,入仕者凡224人,每年不过23人;唐高宗在位34年,科举入仕者约630人,每年不过20人。

  除录取人数少,其它方面的规章制度也不完备。在平定越王李贞叛乱以后,武则天对科举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实现“常科”制度化。每年都要开考,不以任何借口停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三五年才搞一次;扩大录取人数,不像过去那样,一次只录取一两名。

  其次调整考试科目,重点发展进士科。当时的考试科目虽多,但以明经科和进士科为主。前者考察儒家经典,后者考核策论能力,激发人们议政的激情,招揽富有远见的匡世之才。那些声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的人们当然无缘进士科。进士科的考场分长安和洛阳两处,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其三,扩大“制科”。宋代王应麟编撰《玉海》一书,谈到武则天时期的“制举”保守估计有五十九科之多。较为重要者,有“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殉节宁邦科”、“长才度科广”、“超群拔类科”、“不求闻达科”等等。选人程序之多样化,让那些出身寒微的英才得以入仕途,为朝廷增添活力。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用“制科”选贤,一天就选出英才130多人,用以充实朝廷和地方。

  其四创立殿试,这是最为大气磅礴的一笔。初次是载初元年(689年)二月十四日,满怀激情和梦想的考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来到气势恢宏的洛阳宫,进入美轮美奂的洛城殿,首先看到风采俊逸的女皇。朝拜过后,人人入座,檀香点起,开卷挥毫答题,由女皇亲自监考,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直到日斜西山,最后一个考生完卷,正襟危坐的女皇这才离开御座,如此数日方毕。

  

  科举制的完善自然吸引广大的人材。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有记录,时人张文成曾说:“乾封以前(666年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搜访贤良诏》可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已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於当管部内,即令具举。以后,每岁常至五万”。群英荟萃,门庭若市,真是盛大的节日。

  史官总喜欢用似有非有的狗血绯闻来丑化武则天,笔力酷似黄河奔流,一泻千里,不知其所止。对她的历史贡献,史官纵使承认,不过一笔带过,还总要夹杂风凉话,比如“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资治通鉴》)。可她对科举制的贡献,后世帝王个个承袭,宋朝更是佼佼者。因为宋朝善待文人,士大夫阶层颇有闲情逸致,喝花酒、赏歌舞、养小妾,蔚然成风,继而写下一大堆软绵绵的情诗。怎么就不说赵宋帝王是“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呢?

  仅靠科举制无法打破贵族大佬把持官位的现状,为此武则天采取多种方法搜罗人才,让广大寒族人士得以入仕。她还采取自举制和荐举制,不论出身地位,不分地域远近。

  如果某人真是千里马,有济世安邦之才,那就毛遂自荐。垂拱元年(685年)5月,当时的武则天就已经下令,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皆可向朝廷自荐。进入垂拱2年(686年)3月,太后命令铸造四个铜匦安置于宫门外,其中一个名叫“延恩”,想做官的人们往里投入诗赋文章。自荐实现制度化,身怀绝技者只要有利于朝廷,都授以官职。

  武则天还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多次下发求贤诏,督促各大文武官员搜访奇人异士,尽为朝廷所用,不应荒废于草泽。在《求访贤良诏》中要求“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 在《搜访贤良诏》中“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已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於当管部内,即令具举”等。为防止某些官员偷懒耍滑,敷衍了事,她在诏书中有意提醒“三人同行,必有吾师。卿等访求,务应用心,万不可随意言无”。

  女皇搭台,各路英才唱戏,就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尽显自我风采。这就是武则天时代的精神风貌,多少寒门人士为之动容,青春为之焕发,热血为之沸腾。如果大诗人李白早出生30年,不应只是醉酒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代狂人李傲历来出语惊人,艳压四方,声称“我要是中国人的话,我只当武则天时期的中国人”。大作家也是出身贫寒,历经万千坎坷,能不这么说吗?再加上学者赵文润的一句话,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当武则天的男宠(崇)。(笑)(*^__^*) 嘻嘻……


第三节 试官制度:从女皇开始

  雄才女皇,不拘一格选人材,向世人展示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由于选人过多,难免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如何实现淘尽砂土见真金,女皇自有筹谋。长寿元年(692年)一月,好比萝卜开会——群英荟萃,从各地举荐上来的人材齐聚洛阳,武则天亲自召见他们,无论贤愚,全部擢用,才高者担任凤阁舍人、给事中,剩余者担任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可女皇有言在先,这不过是适用期,合格者才能继任,不合格者将淘汰,不在乎门第高低,只在乎合格与否。历史上的“试官”制度由此开始,影响后世的各个朝代。一时间,在座皆惊,那些踌躇满怀的人们自然摩拳擦掌,为近在眼前的仕途。

  可某些人对此不满,主要是既得利益集团,要么嫌弃那些人不参加科举考试,要么嫌弃他们的父祖没有做官,净说风凉话,还写下一首打油诗,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讥讽那些被试用的官员多如牛毛,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一个模子里打出来。有个举人名叫沈全交非常过分,又加了一句:“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此人吃豹子胆,不但讥讽那些负责收罗人材的存抚使,说他们被猪油糊住心窍,更讥讽女皇瞎了眼。御史纪先知得闻有人恶意诽谤朝廷,擒拿举人沈全交,请求在朝堂之上予以杖打,杀鸡给猴看,然后再治罪。好比风吹而过,无影无踪,武则天不当一回事,笑着说:“只要众卿称职,何惧人言,应该赦免他的罪。”只要不怀谋反之心,何必在乎流言蜚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就是真实的武则天。看到皇帝如此宽宏大量,纪先知竟然感觉惭愧。

  

  打油诗的事件没过多久,又有人跳出来发表异议。补阙薛谦光上疏说:“选举之法,宜得实才,取舍之间,风化所系。今之选人,咸称觅举,奔竞相尚,喧诉无惭。至于才应经邦,惟令试策;武能制敌,止验弯弧。”(《资治通鉴》卷205)。洋洋洒洒一大堆话,说选才靠推荐也有弊端,人们因此相互争胜,纵使大吹牛皮也不脸红,还说选拔方式有欠缺,选治国之才,不该只考文章诗赋,选克敌武将,不该只靠弯弓射箭。奏折中提到汉武帝时期的事情,当初刘彻读《子虚赋》时,对司马相如是钦佩不已,可一旦让他出仕,只让他担任小小的陵园令,因为汉武帝最终知道司马相如不能胜任公卿之职。

  很显然,薛谦光之言并非风凉话,是希望朝廷能选出真正的人材。他最后建议,对文官要“察其行能”,对武官要“观其勇略”。武则天当然接受谏言,从而创建出成熟的考核黜迁制度。通过特有的方式,尽快淘汰不合格者,尽快升迁合格者。以往的考核定死在三年一考,武则天是随地考核,采取逐级考核、推荐,即高级官考核中级官、中级官考核下级官,这样很快就有结果。与此同时,他还加强御史台的监察力度,时常派遣专员对包括试官在内的大小官员予以监查。

  对普通官僚实行试用,武则天对宰相人选也实行试用,附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号。唐朝宰相名义上只有4位,即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号,虽说太宗时代就有,可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广为人知,数位官品较低的臣子以这种方式入阁拜相。 她根本不顾那些的顽固派,通过这种奇怪的头衔,不断起用低级官员,一旦发现他们合格,立即把“同”字去掉,变成正式之职,否则便立即改任他职。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就是凭借这等方式才入阁拜相,天授二年(691年)前半年,他担任从五品下的洛州司马,进入九月,升任正四品下的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可以说武则天的用人艺术之高,达到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哪怕是对现代社会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第四章 良相狄仁杰 
第一节 深陷囫囵

  如果说魏征是唐太宗的名帖,毫无疑问,狄仁杰充当着武则天的名片。受到重用之前,两位良相都曾遭受血光之灾,险些丧命,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原洛州司马狄仁杰晋升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洛州司马是从五品下,地官侍郎是正四品下,一下子晋升五级,还兼任同平章事,离入阁拜相只有半步之遥,狄仁杰是乘上好风,扶摇直上,直到天阙。他出身寒门,没有强悍的家世背景,早年考取明经科而入仕,长期在地方扑腾,一朝入天阙,真是喜从天降。

  可天有不测风云,当时酷吏横行,难免制造一批冤假错案。如意元年(692年),他和益州长史任令晖、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等六人,一同被诬告下狱。来俊臣审案,历来以灭族为手段,自然引导他们主动认罪,以免殃及族人。酷吏是蛮横不讲理的走卒,与他们论理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只怕是道理还没讲清楚,就被那番酷刑给生吞活剥。所以当审讯到狄仁杰时,他诚恳地说:“大周朝革命,万事维新,唐室的旧臣,甘愿听从诛杀。反叛是事实。”看他如此卖乖,来俊臣也就对他从宽处置。

  

  判官王德寿以为他是贪生怕死之辈,不知是受谁的指使,想拉杨执柔下水。他不怀好意地说:“尚书的事就算过去,能得到免死的判决。我今天也是受人驱使,想凭借尚书来牵连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说:“要我怎么办?”王德寿说:"尚书之前在礼部任职,杨执柔曾任礼部员外,你来牵连他是完全可以的。”

  杨执柔出自名门望族的弘农杨氏,与女皇的母亲杨氏是亲戚。拉皇亲国戚下水,有那么容易吗?一旦不测,背负诬告皇亲之罪,小心要满门抄斩。所以狄仁杰誓死不从,说:“皇天后土,竟然让我狄仁杰干这种事!”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血流如注,覆盖脸颊,王德寿恐惧而走。狄仁杰业已认罪,只待行刑,因此酷吏对他不再严防。他从看守者那里借得笔砚,扯下头巾书写,述说自己的冤枉和痛苦,再藏在绵衣内,然后通知家人来取。儿子狄光远得到棉衣中的书信,赶紧向女皇喊冤。

  武则天看过书信后有些不知所以,把来俊臣叫来问话,说:“你说仁杰等人已承认身犯反判罪,为何他的儿子又来诉冤?”心中有鬼的来俊臣决定蒙蔽过关,说:“这样的人哪肯服罪?臣让他坐卧安稳,连他们的头巾衣带也未去掉。”武则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前去视察。来俊臣事先导演一出好戏,先叫狱卒把巾、带借给狄仁杰,让他在监狱西边行走站立,以便周琳观看。周琳惧怕酷吏,不敢向西看,望着东面唯唯诺诺地答应而已。

  来俊臣有一肚子坏水,还命令判官伪造狄仁杰等人的谢死表,要求周琳呈给女皇,就是要置他于死地。庆幸,吉人自有天相,原来中书侍郎乐思诲的儿子,眼下在司农寺为差役,乘机向武则天讲述来俊臣如何苛刻狠毒,希望女皇仔细验看那些假状子。来俊臣等人的造假水平实在太差劲,所有的认罪状,不分大人小孩,都是一个模样。武则天终于觉察到其中有诈,召见狄仁杰等人问话:“你们为何承认反叛?”狄仁杰等回答说:“假如不承认,早死在枷棒下。”武则天又问:“为何要写谢死表?”他们答道:“没有写过。”武则天拿出谢死表给他们看,才知道那是别人伪造,于是释放他们。

  就这样,狄仁杰凭借机智和胆识,拯救自己,营救同僚。想当初魏征隶属太子李建成派系,遭遇骇人听闻的“玄武门之变”,事后被李世民质问,为何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若不是机智作答,早就成为刀下鬼。官场如战场,伴君如伴虎,魏征和狄仁杰的遭遇不过是古代官场的常态。

  如意年间的武则天还没有终结酷吏的决定,对狄仁杰等人的事件做个冷处理,暂时把他们贬为地方官,以便日后留用。

第三节 “白面奸臣”狄仁杰

  宁肯内耗致死,也决不容忍女人来统治。这套畸形的价值观形成于宋明清时期,至今还被某些人引以“国粹”。按照那套观念来看,狄仁杰应该算是白脸奸臣,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支持女人当政。

  文明元年(684年)九月,名将之后徐敬业纠集一帮乌合之众,在扬州举兵造反,号称匡复庐陵王,大摆“李唐忠臣”的姿势。朝中宰相裴炎赞赏他们的“义举”,乘机劝武太后卸下大权,还政李旦。事到最后,不论徐敬业还是裴炎都死得很难看,唐朝以后史官都尽量把他们写成“忠良”。

  为人刚正不阿的狄仁杰,对此竟然一言不发,当时他正担任宁州(今甘肃宁县)刺史。由于当地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问题复杂且敏感,在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百姓拥戴,当地人为他立碑颂扬。垂拱二年(686年),右台监察御史郭翰巡察陇右诸州县,弹劾大批官员,到达宁州后,见颂扬刺史美德的人不绝于路。郭翰下榻馆驿以后,对州吏说:“入其境,其政可知也”(《旧唐书》)。回朝以后,他向朝廷推荐狄仁杰,后者因此擢升冬官侍郎(工部侍郎)。成为京官以后,狄仁杰还是缄默不语,不曾为徐敬业和裴炎之流说过一句好话。

  垂拱四年,狄仁杰以江南巡抚使的身份巡视江南。当时的江南人很迷信,盲目崇拜各种鬼神,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影响社会发展。狄仁杰到达以后,铲除淫祠1700多所,只保留夏禹等若干人的祠堂。拆除项羽祠堂时,他还大张旗鼓,专门写檄文《檄告西楚霸王文》。项羽天生神力,是有名的军事家,可狄仁杰开篇予以否定,“鸿名不可以谬假,神器不可以力争”,说人家只是匹夫一介,“矜扛鼎之雄,逞拔山之力,莫测天符所会,不知历数有归”;项羽把兵败归咎于天,可狄仁杰说是自身原因,“盖实由於人事,焉有属於天亡”。

  

  以务实而闻名的狄仁杰,怎么就跟古人过不去呢?有学者推测,狄仁杰可能身负密令,查访叛贼徐敬业等人的下落,借助檄文指桑骂槐,奉劝他们就此束手,别再闹事。徐敬业等人兵败以后,被部下所杀,可关于他的风波不曾平息,民间说他金蝉脱壳,隐匿草泽。唐朝笔记小说集《纪闻》记载,徐敬业率领部下跑到山里当僧人,法号住括,还曾到南岳衡山修行,最后承认自己的俗家身份,当年起兵杀人无数,经过多年修行已经解脱,说完就圆寂。另一本笔记小说集《本事诗》声称,徐敬业和骆宾王都没有死,朝廷所得的首级有假,是官军为应付交差找两个像他们的人替代。徐敬业跑到衡山出家,骆宾王跑到灵隐寺当僧人,还说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见过骆宾王,向他请教过文学。

  不管故事是否属实,可自古朝廷对追查逆贼下落,历来不敢松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有人声称郑和身负密令,随便查访侄儿建文帝的下落。如此看来,狄仁杰身负朝廷密令,暗中查访徐敬业等人的下落是极有可能。江南地区形势稳定,狄仁杰从南方回来以后,武则天再也没为此事操心,还晋升他为文昌右丞,也就是贞观年间的尚书省右仆射,属于宰相中的一员。

  他的宰相位置还没有坐热,帝国再次出现骚动。当时的武则天决心称帝,借助祥瑞为自己造势,派人伪造瑞石,上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表明自己上承天意,还为自己加尊号曰“圣母神皇”。以此为契机,垂拱四年八月,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先后在博州(今山东聊城)和豫州(今河南汝南)造反。这一对父子属于血统纯正的太宗子孙,起兵反对武后当政,乃维护李唐正统,属于名正言顺。后世史书就是这么写,最早当属五代十国时期的《旧唐书》,随后还有宋朝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等。可惜,狄仁杰大人不与他们为伍,为人刚正,却不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还踏着越王李贞的尸体,以获取今后坦荡的仕途。朝廷派遣官军剿灭越王叛乱,狄仁杰随军前行,将取代越王的位置继任豫州刺史。

  着眼于宋明清时期的愚忠观念,世人应以维护皇家正统为己任。如此看来,狄仁杰不就是助纣为虐的白面奸臣吗?好好复习大师梁启超所言“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而已。”换句话说,借李唐正统之名,恶意诋毁武则天,这等人是宋明清时期的皇家奴才。可唐朝人哪有奴才嘴脸啊?徐敬业等人是“挂羊头卖狗肉”,匡复李显是假,自己要改朝换代才是真;李贞父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以旁枝庶系的身份取代李唐嫡系的宝座。他们都以牺牲天下苍生为目的,身为朝臣的狄仁杰当然看出他们的真实意图,他怎么可能是白面奸臣呢?

  ———本文观点参考《狄仁杰真相》 作者:于赓哲

 
儒家不是宗教,孔孟夫子根本就不是神,他们所说的话也不是法律。儒教这个说法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当时的某些人(好像有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在宗教方面不如西方,提倡向西方学习,既然广大的读书人都尊重儒家,那就干脆把儒家宗教化。于是出现“儒教”这一说法,但是很多人不接受。我要是不出国,我也可能不知道有“儒教”这个古怪的说法。因为在国内,主流称之为“儒家”。如今又有人提出把儒家宗教化,没有几个人会赞同。

  知识分子把佛教的宗教色彩淡化,衍生出“佛家”,注重佛学内涵,当成人生教育和处事哲学,这说明中国古人非常有智慧,而不是像早期西方人,拘泥于鬼神崇拜。

  既然过去是男权社会,一切的价值观肯定要围绕着男权至上。儒家服务于当时社会也可以理解。从宋朝开始,号称儒学正统的“程朱理学”与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看朱熹等人恶毒评价武则天就知晓。可宋朝以前的儒学哪有后世那么偏颇,狄仁杰本身就是儒家知识分子,可他偏激了吗?同时代的张说、陈子昂等人也是念过儒家经典,极端了吗? 话说难听一点,宋朝以后的伪儒学滋生一群腐儒。


第三节 为民请命 

  狄仁杰一生三度为相,人逢喜事精神爽。宋代小说集《唐语林》记载,他有个卢氏堂姨,有一回到她家做客,表明自己是宰相,如果表弟想做官,愿助全力。可堂姨回答:“吾止有一子,不欲令事女主。”古代女人多半就是如此,蠢货一介,自我作践。被阿姨羞辱,狄仁杰惭愧而去。到圣历年间(698年—700年),女皇令列位宰相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贤不避亲,举荐儿子狄光嗣。狄家两代侍奉女主,忠心可嘉。

  可也有人说,狄仁杰忠于李唐王朝,对女皇只是虚与委蛇。第三次拜相期间,积极支持李显为太子,他所举荐的张柬之和桓彦范,日后参与“神龙政变”。《新唐书》因此声称,“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人不及知。”这有死后乱贴标签的嫌疑。

  狄仁杰到底为谁忠诚?这根本就不重要,就像过眼烟云,终究一场空。有道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狄仁杰能为天下苍生着想,能为民请命,这等精神才是彪炳千秋,光耀万古。

  越王李贞叛乱时,朝廷发兵镇压,宰相张光辅担任诸军节度,狄仁杰作为豫州刺史的继任者也随军前往。张光辅颇为蛮横无理,部下将士也自恃功劳,乘机向百姓大肆勒索,还杀良冒功。狄仁杰一身正气,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张光辅怒气冲冲地说:“州官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针锋相对回答:“祸乱河南者,只是一个李贞而已。如今一个李贞死,却滋生出千万个李贞。”张光辅不解其意,狄仁杰道:“您率三十万大军,只为平定一个乱臣,可纵兵为患,无罪之人因此肝脑涂地,这不是滋生千万个越王吗?况且,那些遭胁迫跟随越王的人,不愿坚守,等到朝廷军队攻来,弃城归顺者不可胜数。您为何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追杀归顺者?只怕冤声沸腾,已上九霄云天。”

  

  最后来一句,“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旧唐书》),慷慨激昂,已有“舍身取义”之心。张光辅被喝住,无言以对,也因此怀恨在心。

  等到越王彻底兵败,事后一查,有六七百人受到株连,五千余人要没入官籍为奴。司刑使催促狄仁杰行刑,人命关天,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然后秘奏武太后,道:“臣本想直接上奏,但恐有为逆贼说情之嫌;可知而不言,又怕违背陛下怜悯苍生之心。这些人参与谋逆,并非自愿,望陛下怜悯他们。”武太后下旨赦免他们,改为发配丰州(今内蒙西部)。垂拱二年,狄仁杰曾在宁州任职,颇有德政,当地人为他立碑。所以那帮囚犯路过宁州时,当地父老到郊外迎接,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来到石碑旁哭成一片,斋戒三日,随后才离开宁州。囚犯们到丰州后,也为狄仁杰立碑,以颂恩德。

  狄仁杰安抚地方有大功,可宰相张光辅回朝以后,乘机弹劾他,诬告人家对上官出言不逊。当时的武则天正为称帝做准备,不想横生枝杈,只能暂时委屈狄仁杰,把他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刺史。

  可张光辅绝非赢家,根本没笑到最后。永昌元年(689年)七月,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从流放地逃出,准备投奔突厥。路过洛阳,接受洛阳令张嗣明等人资助,到达定州时被官吏捕获,张嗣明也跟着落网。当时流行告密,告发某些造反之人。为求苟延残喘,张嗣明声称张光辅平叛越王时,私下议论天象,谈论王者受命的征验,在朝廷和叛逆者间脚踩两只船。恶人终有恶报,杀良冒功的张光辅随同徐敬真等人一起被处死,并被查抄家产。


第三节 宗室风云再起 永昌元年(689年)四月

  垂拱四年,越王李贞父子起兵失败,牵连一批李唐宗室,或诛杀或流放,一时间血雨腥风。一波方平,另一波又起,永昌元年(689年)四月,汝南王李炜、鄱阳公李諲以及天官侍郎邓玄挺,暗中密谋造反,不料消息走漏风声,引来杀生身之祸,还牵连到另一批宗室子弟,杀气再次滚滚而来。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来看,——千年前这可是世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些人都是该杀。

  鄱阳公李諲是唐高祖李渊之孙,其父是道王李元庆,时任连州(今广东清远)别驾的他密谋兴风作浪。他的岳父大人是天官(吏部)侍郎邓玄挺。根据《邓玄挺墓志铭》记载,此人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曾与弟弟一起在尚书省任职;他的女儿邓氏嫁给鄱阳公李諲为妻,真是富贵连连。他两次担任吏部侍郎,掌管选人重任,但是官当得马马虎虎,很不称职,为时人所鄙视,“自有唐已来,掌选之失,未有如玄挺者”(《旧唐书》)。电视剧《大明宫词》把此人塑造成铮铮铁骨的忠臣,这当然是天大的笑话。

  汝南王李炜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其父是蒋王李恽,因贪暴而闻名,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有人告发他谋反,李恽惶恐之下自杀。如今他的儿子担任辰州(今湖南怀化)别驾,也牵扯到谋反的问题。

  鄱阳公李諲和汝南王李炜密谋效仿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李显为己任。由于和邓玄挺关系良好,二人前来征求他的意见。李炜似乎是先锋人物,巴不得立马实现,曾对邓玄挺说:“欲作急计如何?”(《旧唐书》)。地方官和京官暗中商量造反,当然属于死罪。邓玄挺为避嫌疑,三缄其口,不做任何回应。一到东窗事发时,邓玄挺当然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以“知反不告之罪”被诛。 

  两位李唐王爷当然死得很好看。只要李唐王爷安分守己,武太后哪有悉数屠戮宗室的决心?可他们再次密谋造反,让她感到莫大的威胁,为求一劳永逸,酷吏的屠刀当然再次伸向他们。另有10位李唐子弟遭受牵连,家属一律流放边远地区。诛杀威胁皇权的异己分子,名正言顺,换了男性帝王,也是如此。

  感叹唐中宗李显有莫大的魅力,多次被人选作旗号,以反母亲当政。前有徐敬业,后有汝南王李炜,还有一次是垂拱三年(687年)。有个虢州人名叫杨初成,竟然诈称郎将,声称迎接庐陵王归京。泥鳅下水,能翻起多大的波纹呢,很快就被诛杀。这是“民心所向”,选立正统君王吗?平民拥有政治权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古代平民衣穿不暖、饭吃不饱,哪有权利过问皇家事务?所谓“民心所向”不过是欺世盗名的言论,匡复庐陵王是假,反对女人当政也是假,野心家自己要当皇帝才是真。

  在武则天子孙的眼中,鄱阳公李諲和汝南王李炜是不是好东西?由于墓志铭还不曾出土,一时难以断定。可吏部侍郎邓玄挺,还真没被他们看成是好东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都不为他平反,唐玄宗执政初期也不为他平反。直到天宝十三年(754),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李隆基一时心情好,得以平反,允许嫡孙邓全宝依礼迁葬邓玄挺。唐玄宗不曾恢复其生前的京官身份,赠予汝南郡太守,显然是敷衍了事。










  以下就是邓玄挺墓志铭




  唐故文部侍郎赠汝南郡太守邓府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玄挺,字固,南阳新野人也。祗台德先,锡土受氏,自禹侯高密,骘建仪同,$居朝右,荣冠当代,国史家谍详矣。曾祖鸿,梁智武将军。祖%,鹰扬郎中。考素,太常司农丞、兵部司勋郎中,丞移九棘,郎转三署,□绍前烈,垂裕后昆。君则郎中之长子也。干父之蛊,美秀而文,弱冠,进士出身,解褐雠校。力行待取,擢文章之甲科;强学入官,正史籀之鱼鲁。选授陈王府仓曹、太子斋师,转城门郎、京兆府司录,迁祠部、文部员外,户部郎中,中书舍人。伏奏明光,更直建礼,克明版籍,实掌丝纶。而丁夫人忧,执亲之丧,虽愿宁戚,事君之节,敢辞夺礼。无何起服舍人,迁文部侍郎,出为澧寿晋华等守,入为秘书监,又除文部。君四迁岳牧,再秉铨衡,龚黄让能,山卢减价。又君之弟与君更掌纶诰,分居礼闱,时议以为荣矣。君之女嫁为鄱阳公妃,门降天人,姻连戚里,时议以为贵矣。属武后闰政,诛锄宗室,酷吏用事,剥丧良臣。君以非罪灭身,无状覆族,甚可悲也!自中宗即位,幽枉必申,招其有北之魂,宠以汝南之赠。见君之家,可谓世禄;得君之文,可谓不朽。企相如于千载,虽念如生;从大夫于九原,空悲可作。

  嫡孙大中大夫、行资阳郡长史全宝,能专旧德,不坠弓裘,永慕本枝,愿存封树。以天宝十三载十一月廿九日,卷衣服魂,置□□官,迁葬于咸宁县见子之原,礼也。既而丰不及奢,俭不至陋,称家备礼,不请羽仪。夫人天水赵氏,后夫人太原王氏,并先君早世,已建封茔,遵奉遗训,更不移动,神将是依,不可不识。忝从众婿,敢述铭云:邈哉府君,蔚□其文,英声冠古,俊气干云。

  其一 翔集朝端,&环戚族,群邪魂正,居高祸□。

  其二 媒蘖其短,沦胥以铺。玉亦有鉴,□实无辜。

  其三 先帝龙兴,追思旧德,赠以虎符,奄荒南国。

  其四 遗文未丧,天命旁求,不坠祖德,□此孙谋。

  其五 楚祝招魂,周原合纎。葬以衣冠,揭其封树。

  其六 揄扬盛业,追琢贞珉,陵谷可变,斯焉不□。


第四节 李唐公主们的境遇 

  武则天任用一大批穷凶极恶的酷吏,把宗室子弟杀得尸体横陈、流血成河,以至于后世腐儒暴跳如雷,或泣涕涟涟,控诉武后把李唐子嗣屠戮殆尽。相比之下,李唐公主们平安无事,继续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似乎不染家门外的血雨腥风。

  唐高祖幼女常乐公主是个例外,越王李贞密谋叛乱时,驸马赵瑰表示支持,公主更发表一番气壮山河的演说,勉励诸王共同起事。因此,后世史官册封她为巾帼英豪,以维护李唐正统为己任。可个别公主和武太后关系和谐,如胶似漆,对兄弟惨祸视而不见。后世史官对此义愤填膺,巴不得一口唾沫淹死她们。

  首推千金公主,乃唐高祖第十八女,此人是“淫媒”,为武媚娘物色面首。薛怀义本姓冯,名小宝,本是洛阳街头的小商贩,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被一家豪宅的侍女看上,成为她的情人。侍女的主人正是千金公主,彼此间的幽会被主人发现。公主起初大怒,可看冯小宝一表人才,心旌荡漾之下占为己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心生一计,决定把冯小宝献给摄政太后。高宗皇帝在世时,体弱多病,还不停地嗑药,夫妻房帷之情早就荡然无存,武媚娘想必守活寡多年。既然皇帝已经过世,太后岂有继续守寡的道理?于是她进宫说:“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旧唐书》)。果然,武则天非常喜欢薛怀义,迟来的情感滋润让她心花怒放,更让她焕发出青春时期的活力。

  越王李贞兵败以后,宗室遭受屠戮,千金公主似乎格外冷血,竟然熟视无睹,还乘机上书请求当太后的女儿。她们的年龄应该差不多,原本要做姐妹,可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让她做出谄媚的决定。多了一个干女儿,武媚娘显然很高兴,改邑号为延安大长公主,不但增加食封,还赐姓武氏。不久,她的儿子与武承嗣的女儿结亲,彼此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从此,她经常出入宫门,不限早晚,成为太后身边的红人。

  《旧唐书》声称“则天将革命,诛杀宗属诸王,唯千金公主以巧媚善进奉独存”。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刘煦先生是孤陋寡闻,谁说只有她一人讨好武则天?唐高祖第十二女淮南公主李澄霞,也是如此。

  根据《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铭》记载,她和武媚娘的友好往来要追溯到唐高宗时期。二圣临朝期间,有一回高宗过生日,她入宫赴宴,觥筹交错间,自有声乐助兴,“公主随即作歌唱云:今宵送故,明旦迎新”,歌声悦耳,很讨天皇天后欢娱。太平公主即将出嫁时,她和驸马封言道身在广东一带,皇帝赐敕书邀请他们,说:“小女出降,故使报加……若以淮路为遥,即莫劳动。”皇帝的邀请怎么可以拒绝呢?公主不辞劳苦,千里奔赴京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即将离世,公主的食封达到一千零五十户。须知,在唐朝前期“亲王食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旧唐书》),李澄霞是备受宠荣,风光无限,为人艳羡。

  唐高宗去世后,她的无限风光。“逮明堂之肇建,万国来朝,暨温洛之出图,三光叶曜”,当武则天已有称帝之心,不论是气势恢宏的河图洛书仪式,还是风光无限的明堂落成盛典,公主都前来作陪,一睹嘉祥,自然春光满面,豪情满怀。她的眼前哪可能飘荡着越王李贞等人的血痕呢?驸马封言道跟着沾光,职位因此升迁,离开千里之外的岭南,来到淄州(今山东淄博)担任刺史。由于公主日渐年迈,开始卧床生病,武则天不但赐予良药,还写信慰问。终究是福寿有限,饵药无力,于载初元年一月(690年)病逝于淄州。武则天依礼予以风光大葬,安葬于唐高祖的献陵。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类似淮南公主者恐怕还有。李唐公主有什么理由不能和武则天和睦相处?用冠冕堂皇的宗法指责她们恬不知耻,忘记体内流淌着高祖的血,这叫什么逻辑?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有权力干涉父兄家的事情?如果血统真的真的很伟大,要先教育男丁们珍惜同胞生命。可自古以来,皇室男丁历来就是骨肉相残,同根想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七节 范履冰:何人所造的“贤良”?

  武则天的酷吏并不针对平民百姓,不论朝廷里的惊涛骇浪有多高,都难以牵扯到他们。有那么一段时间,整个朝廷笼罩在高压之中,何止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应是朝不保夕的恐怖情形。永昌元年(689年)八月算是一个高峰。在此之前,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从流放地逃出,亡命天涯,打算投奔突厥。可经过定州时,终究被朝廷官吏捕获。当时流行告密,只要能检举某些造反之人,就能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徐敬真就是一条乱咬人的疯狗,把所认识的人都报出来,有秋官尚书太原人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诬告他们与徐敬业窜通谋反。 当他们押往刑场后,武则天改变主意,改判他们为流放,赶紧派人骑快马传话赦免他们。赦免的喊声传到刑场,犯人们人都高兴得跳跃欢呼,只有魏元忠安坐自如,不动声色,直到宣布敕令后,他才慢慢起来,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在平定扬州叛乱时,魏元忠是立下大功。吉人自有天相,四人当中只有他熬到重回洛阳的那天,另三位都死在流放地。郭正一和元万顷属于“北门学士”的成员,曾与天后共同编撰各种各样的书籍。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随着武则天一步步逼近皇位,他们的仕途反而告吹。到载初元年四月(690年),另一位“北门学士”范履冰下狱而死,因为他所举荐的人犯叛逆罪,受到牵连。

  唐宋史书对范履冰的记载,寥寥无几,根据范氏族谱考证,他竟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远祖,所以他在族谱中的形象,就像天上一轮圆月,格外丰满。

  臣心一片磁针石,只指李唐不指武,这就是范履冰。他忠谏敢言,不畏权势,当时武后欲篡李唐之天下,他未卜先知,心忧胜急。由于和魏元同为宰相,政见相亲,交情胜厚。他暗地里对魏元说:“唐室将衰,武后之党日盛,将行篡逆之事也,天下危矣。”魏元曰:“此待时而现之,且今睿宗,看似聪俊,其作为如何,
喜欢连横合纵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连横合纵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