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两千年前的历史迷案是如何破解的
送交者: 大树[♂☆★★R23★★☆♂] 于 2013-08-19 5:20 已读 19408 次 11 赞  

大树的个人频道

两千年前的历史迷案是如何破解的

在研究战国史的时候。有个迷案两千多年来始终得不到解答。

齐国孟尝君在秦国为相,只干了一年便被免职。不但免职,还要治罪。秦昭王把孟尝君和他的门客软禁,准备杀掉。

孟尝君养门客三千,有门客出主意说:昭王最宠爱的妃子,可以以狐白裘为酬向她求救。亦有门客能为狗盗者,夜入秦宫偷出献予妃子。美妃遂与昭公言。昭王释孟尝君。又有门客曰,昭公即悔。君连夜出逃,夜至函谷关。关闭,鸡鸣始开。门客有人能为鸡鸣。城门开,君乃走。树曰,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由来,一段千古佳话。

现在的问题是:昭公为什么要抓孟尝君?

关于这件事,史书上只有一句话,即:《史记秦本纪》中有“薛文以金受免”。六个字。其中‘薛文’即孟尝君;‘金受’或为‘受金’翻写,意为接受贿赂。整句的意思为:孟尝君因为接受了贿赂被免职。

两千年来历代的史学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以上的观点。

不过有些史学家提出过疑问:“金受”和“受金”不能互换。一个是接钱,一个是给钱。能一样吗?而且中文中没有主谓倒置后仍然同义的修辞方法。还有,司马迁做史记非常严谨,不可能出这么大的纰漏。

当然,反对派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提不出自己的译法。“你说这个不对。那好,对的是什么样的?”他拿不出来。

有史学家曾经考据:“有人向昭公进谗,曰:孟尝君,齐国人,不会真心为秦办事。”但此说是个孤证,也没有旁证。考古学的观点是:孤证不可用。

这时,中国考古史上出现了一个机会。

2010年,昭公大墓被盗。

这可是个惊天大案。案件的出现意外的带来一个机会。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国家级的大墓不得开挖。但是盗墓的并不打算执行这项国家规定。

案破后(破案过程也非常精彩,这里就不写了)追查到盗墓老板时收缴了全部被盗走的随葬品;只有一个漆豆(‘豆’果盘的意思)盗墓者说有,盗墓的指使者说没有。警察继续追问,他又说太破扔河里了。

警察说,“麻痹的,你蒙谁呢!”(树曰:警察嘴太脏)老板没办法只好交了出来。

这件文物全称‘漆木高足豆’,(如图)在地下保存了两千好几百年仍然异常精美。以前因为木制随葬品难以保存,所以这个是北方战国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类似的随葬品。

然而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在的豆座底面上发现了19字铭文(如图)。其中最为关键的两行是:“八年相邦薛君造”和“八年丞相受造”(铭文中的‘受’,原文是‘没’字去掉三点水。树曰‘打不出这个字’。其音与意皆与‘受’通。所以打‘受’。但是铭文不是这样的),其他几个字写的是直接负责制作这个漆木高足豆的监管人和制作者的名字,并不重要。

树曰:相邦和丞相是官职名称。相邦写在前面因其职务高于丞相。而八年则是年号,为秦昭公八年。薛君和受则是两个人。薛君就是前面提到的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名田文,齐威王的孙子,父亲是田婴;丞相“受”名为“金受”。金受者,史书上绝少提及。有不少专家甚至认为此人历史不存在,如今铭文则证明了确有此人,而且还是当时秦国的丞相,孟尝君的副手。

看到这里,那段公案应该能够看明白了。

《史记秦本纪》中“薛文以金受免”中的‘金受’不是说孟尝君受贿了,而是他的名叫‘金受’。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因为金受这个丞相打了小报告,孟尝君被免职了。



 

评分完成:已经使用版块基金给 大树 奖励

喜欢大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大树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