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志愿军战士缴获一挺重机枪,一扫射傻眼了:怎么一个人都打不中?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4-05-21 21:45 已读 8215 次 6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朝鲜战争对新中国的意义非凡,它是我党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境外战争,对解放军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武器、装备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志愿军众志成城,从根本上夯实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战士余新发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英雄人物。 6park.com

6park.com

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

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市的余新发原本一直都在老家专心务农,那会全中国刚刚进入百废待兴的阶段,对于基层的各位农民而言,能让一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已是非常难得。

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侵略者时刻威胁着新生的红色政权,全国上下都响应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呼喊。

一纸征兵令来到了余新发手上,他放下了锄头对同乡说:“国难当头,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就这样,年近30岁的他在1950年12月参了军,由于常年乡间劳作让他有着非凡的力气,干部将他调到了志愿军20军58师175团3营担任机枪手,他刚刚上前线,就拿到了一挺九二式机枪。 6park.com

6park.com

这种机枪在二战期间备受欢迎,当年日寇就是用这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随着日寇兵败逃亡,很多机枪都来到了中国军队手中。

余新发把弄着机枪,发现这种枪简单耐用好上手,可总重量却有一百多斤,且射速很慢。

原来,当年日寇在设计这种枪械的时候,主要考虑到精准度和重心稳定,因此才造成了这些缺点的出现。

可对于余新发来说,这已经是营部里能发给他最好的装备了,能装备上这种机枪的战斗单位必须是精锐,上了战场就得打出好成绩。

只要上了战场,余新发根本不顾周围炮火掀起的浓烟,他手中的机枪能帮助无数战友冲上敌阵。

1951年4月下旬,20军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他们在上南里、美山里等地区成功击溃了敌5师、7师,取得了歼灭战的重大胜利,还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余新发拿到了一把M1919A6式轻重两用机枪。 6park.com

6park.com

那一瞬间,这位战士的脸上面露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把机枪反复查看,它的重量还没到九二式的一半,而且更加灵活、射速也快。

由于缴获的子弹数量很少,余新发根本不敢浪费,没有遇到战斗的时候,他也舍不得提前训练使用。

当战斗持续到6月初,余新发所在的部队连队奉命在千佛山阵地阻击,手持重机枪的战士守在主阵地的制高点上,这里的射击范围很宽,能够控制通往金化城的公路、封锁敌人的必经之路。

等着等着,果然有1个连的美军沿着公路展开战斗队形,正接近山下的一处房屋。

听到连长一声令下,余新发马上开火射击,没想到子弹的弹道全部偏离,一发都没打中敌人;眼见敌人就要逃走,余新发按住机枪又是一梭子子弹打出,仍然没有打中敌人。 6park.com

6park.com

危急关头,余新发短暂地分析了原因:机枪支架太轻了,和过去用的九二式完全不是一种感觉,一定要控制好支架才行。

就这样,他尝试了左手握住支架的方式修正偏差,不断熟悉机枪的性能,12个敌人很快当了他机枪下的亡魂。

初步的战斗结束后,余新发仍然对自己心怀不满,他认为这样子一直扫射太浪费子弹了,而且扫射的时间越久弹道偏离就越厉害,这样下去也根本不是个办法。

思索良久后,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用这种机枪必须得采用点射的方式,这样不仅命中率高,还能迷惑敌人,敌人不容易发现这是一把重机枪,就不会采用炮袭打击。

6月12日,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兵分几路朝着千佛山阵地发动正面攻击,余新发大约测了一下距离:700公尺。

炮弹一发又一发地在余新发的身边爆炸,他的头顶瞬间升起一缕缕黑烟,担任视察班长的李玉金大喊:“这边的敌人过河了,赶快把机枪调过来!”

很快,山下的2个排敌人就摸索了上来。 6park.com

6park.com

余新发在转移的过程中心里还在想:这下一定要搞个大面积的杀伤,来个快攻!

架好机枪后,余新发立即射击,他从左射到右、又从右射到左,敌阵迅速混乱不堪、死伤遍地。

有些敌人利用掩体躲过子弹后还想着赶紧逃跑,余新发调转枪口站在山头见一个打一个,最后8个敌人也全部倒地不起,他这一挺机枪,让2个排多的敌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

看着一个个敌人就跟触电般接连倒下,其他战友也兴奋地大叫起来。

此战又让余新发发现了这把美式机枪的另一个好处:由于重量轻,可以移动射击,不用提前架好。 6park.com

6park.com

战斗远远没有结束,可由于接连数天死守阵地,使得余新发患上严重的痢疾,他每天都要拉肚子数次,有的时候都跑不及,他的身上也布满污秽。

连里的领导想让他休息休息再上战场,可余新发却举着拳头保证说:“我要在阵地上实现誓言,作战勇猛、不向困难低头,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争取立功!”

因为他手上的那一挺机枪,敌人没办法再从正面发动进攻,转头从侧面的山坡上来。

余新发发现有3个美国兵正偷偷摸摸躲到了树下,他立即端起机枪瞄准点射,前两个敌人瞬间倒下,第三个敌人像兔子一样夺路狂奔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接下来一天的情况更加紧张,有一个营的敌人朝着千佛山阵地发动了反攻,到了8点左右,敌人一个个分散上山,就是防止被机枪扫射,余新发直接把机枪用成了狙击枪,一枪就能放倒一个敌人。 6park.com

6park.com

其他敌人见状纷纷躺倒在地,不一会又爬起来了,这一幕还弄得余新发哭笑不得:难道这些人又复活了?

于是,余新发干脆将计就计:先不打装死的敌人,先打开枪的,然后再慢慢对着“尸体”补枪,那些装死的敌人看到后纷纷起身拔腿就跑。

余新发“神枪手”的威名就这么在志愿军内部传开,美军那边也意识到:对面有一位“死神”。

回乡后的生活:深藏功与名

千佛山的阻击战告一段落后,7连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去反击金化咽喉鸡雄山。

当时鸡雄山已经被敌人占领,因为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快速反击夺回。

因此,余新发抱着机枪跟随部队出征,当他们走到鸡雄山500高地处时,突然山头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原来是敌人的2挺重机枪同时射出子弹封锁道路。 6park.com

6park.com

余新发当即就握住机枪开始反击,以准确的命中率反压制了敌人的机枪。

其他战友看到山头已经没了响动,立即朝着山顶冲锋,成功攻占了敌人的阵地并缴获了迫击炮。

此时,主峰的敌人再度以4挺机枪的火力开始扫射,他们正瞄准了余新发所在的位置,有一发子弹从他的身前划过,衬衣上都出现了两个弹孔。

7连副连长赶紧回头看向余新发,发现他还完好无损,赶紧命令:“余新发,你架起机枪火力反击。”

余新发用很短的时间测算出射击距离,然后就地架起机枪,他的身上只有200发子弹,而就是靠着这些子弹,山头的敌人基本全部被消灭了。

副连长见状大喊让其他战士赶紧冲锋,班长李玉金帮余新发迅速收拾好机枪,然后跟着突击班攻上了山顶。 6park.com

6park.com

就在余新发苦恼子弹打完就没办法时,有战友突然发现山顶上有敌人遗弃的4箱子弹,于是余新发重新上膛瞄准敌人,以一己之力几乎消灭了整个连的敌人。

黎明到来前,志愿军7连战士成功占领了鸡雄山的主峰。

敌人也不愿就这么放弃据点,想尽办法要打回来,7连则再度接到“守卫鸡雄山”的任务。

天才蒙蒙亮,余新发就看到敌人正在300公尺外的地方来回蠕动,余新发马上问副连长:“要不让我打吧?”

副连长在观察完地形后询问余新发:“你有把握吗?”

“有”,余新发的回答斩钉截铁。

而副连长又望见了敌人的坦克,他说:“不要慌,你把他们放近一点再打,打步兵。” 6park.com

6park.com

余新发点了点头,当两辆坦克从他眼皮子底下经过后,余新发马上射击,副连长在一旁大喊:“余新发,千万不要把敌人放进阵地,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很快,十几具敌人的尸体就出现在山路上。

这一梭子子弹下来,敌人根本就不敢再盲目踏上冲锋之路了,干脆在山底下修建工事,余新发认为若是敌人修建工事成功,那么主峰上就会被炮火覆盖,机枪就会失去作用。

于是,余新发重新调整了位置向敌人射击,这一次就让60多个敌人倒地。

完成任务回来后,战友们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余新发:米袋漏了大洞、耳朵流着鲜血、水壶都被炸扁了。 6park.com

6park.com

看着大家,余新发则说:“这些不算什么,就算牺牲也划得来了,上级号召我们以一当十,我都以一敌百了。”

清点战场时,战士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战绩:在被志愿军击毙的敌人中,有200多人都是倒在了余新发机枪之下的。

从此,一位战神诞生。

因为战场上的突出表现,余新发当即就被提拔为副班长,他的事迹也被报送到志愿军总部,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余新发记了特等功,并授予其“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全连同志也自发向余新发学习。

而平日的训练任务中,余新发也主动帮助战友学习枪械,还说要“包教包会”,他的身边也聚集着大量崇拜者。

回到祖国后,余新发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先后在宁波市检察院和硫酸厂参加工作,他的眼睛曾因弹片击中而视力下降,腿上还有弹片划过的伤痕,走路时一瘸一拐。 6park.com

6park.com

子女只知道他当过兵,却并不知道那么多父亲的英勇事迹。

在孩子们的追问下,余新发也只是说:“我去参加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生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身穿军装。”

女儿余美丽的眼里,父亲总是低调且沉默,他没说过曾担任机枪手的事情,大家也都不知道,她说:“父亲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物质上的财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财富和良好家风。”

原本,一家人能住进组织上分配的舒适房子,可余新发却说:“我有个窝住就行了,老房子住着习惯。”

那20多年,余新发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就连他的同事、家人都不知道过去发生的一切。 6park.com

6park.com

1976年10月27日,在硫酸厂工作的余新发身体不适请了假,他突然想到单位的工人可能会乱倒矿渣引发事故,于是便赶紧回到工厂去看看,这一看,他发现了矿场内有裂缝,随时可能塌方。

千钧一发之际,那位战神回来了,一向温声细语的他突然大喊:“撤退!”

所有工人都撤走了,余新发却把自己留在了最后,由于腿上的伤使他行动不便,矿井坍塌后,同事们再也没有见到他,那一年,他只有56岁。

余新发的外孙陈挺说:“小时候我上学时,同学曾告诉我我的外公是位大英雄,爸爸妈妈没告诉我,反倒是同学从书上看到了。” 6park.com

6park.com

当一家人了解到余新发的过去后都感慨万千:“原来,这位不善言辞默默工作的长辈,当年竟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以一敌百。”

为英雄整理遗物时,大家也终于看到了那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军功章,耳畔响起了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参考资料

余新发实现了他的英雄誓言 华敏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抗美援朝英模纪念集

抗美援朝英烈谱丨“一级英雄”余新发 中国军网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