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蒋介石孙子召开发布会,申请父、祖移灵大陆, 说了两句话令人唏嘘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4-05-14 19:29 已读 2358 次  

wwwyu的个人频道

1996年,一位身负沉疴的老人,在台湾召开新闻发布会,不但在台湾新闻界引起大地震,各大报刊杂志的记者们挤破头的参与采访,连台湾当局也为此狼狈不堪。 6park.com

6park.com

这位老人的祖父曾经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父亲更曾是台湾的实际领导人。他叫蒋孝勇,他发布会的内容,有关于祖辈、父辈的遗愿。
狼狈逃窜的独裁者

如果蒋介石有上帝视角,看到他无比悲凉的晚年,不知他还会不会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于“剿共”,国民党的首创者孙中山先生,是坚定的革命者,为国家兴亡鞠躬尽瘁。 6park.com

6park.com

而蒋介石却是地地道道的投机者,他出生于浙江奉化普通家庭,幼年丧父,他是带着寡母全部的希望进学,后来又去日本军事院校进修,旅日期间,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

当时的孙中山,手下学者理论派不知多少,蒋介石的革命理论水平本排不上号,但蒋介石的军事天赋,却可在孙中山的所有下属中崭露头角,而这也正是孙中山急需的。

借着这个优势,蒋介石积极的表现,终于成为孙中山的心腹,他又娶了孙中山的姨妹宋美龄,更让他的身份一步登天。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他逐步掌握了国民党的权力。 6park.com

6park.com

成为领袖的蒋介石,撕下了忠诚的伪装,一改孙先生曾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建党方针,悍然发起对共产党的进攻,同时疯狂镇压工人阶级运动,妄图一党独裁。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各个地域派系繁多,情况复杂,简单粗暴的执行一党独裁根本不适用于中国本土国情,可是蒋介石早被权利冲昏头脑,冥顽不灵,一意孤行。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都受到了蒋介石的疯狂围剿,就连日军侵华,国土沦陷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攘外必先安内”,不顾全国抗议,坚持内战。 6park.com

6park.com

终于,中国共产党依托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逐步强大,到了1949年4月份,蒋介石再次撕毁《国共停战协议》,坚持内战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回击他的,是隆隆的炮火。

在全国人民都在欢庆中国的新生,迎接开国大典时,蒋介石已经灰溜溜的龟缩在台湾。随着各国纷纷与台湾政权断交,承认新中国在国际的合法地位,蒋家王朝大势已去了。 6park.com

6park.com

蒋介石的晚年,一直在追忆和悔恨中度过,虽然对外讲话,他总是强调要“反攻大陆”,但私下,他与儿子蒋经国说的更多是对家乡奉化的山水追忆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立场摇摆的犹豫者

1975年,蒋介石怀着无限的追思和悔恨,病逝于台湾,临终前,他费尽全部精力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推上了台湾实际领导人地位,拉着儿子的手,几番哽咽感慨。 6park.com

6park.com

生命的最后,他只有一个要求,便是能够将自己的遗体带合浙江奉化,自己的故乡祖坟内安葬,“落叶要归根”是他人生的最后愿望,蒋经国满脸泪水,连连答应。

当时的中国大陆,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后,一举打出中国人的士气,打出国际威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权已经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成熟,台湾反攻机会基本断绝。

此时执政的蒋经国,对于两岸关系,充满了矛盾和摇摆,作为领导人,他对大陆的态度不能太过亲善,否则会被国民党遗老和激进派指责立场问题,但他又无法太过冷漠。 6park.com

6park.com

1949年后,他本人虽然没有再回过大陆,但他的好友冯洪志曾经去了浙江奉化,为蒋经国拍下了故居的一砖一瓦,山山水水,更替蒋经国在其母毛太夫人的墓前上香。

照片邮回台湾,蒋经国的心中已惊涛骇浪,他的一生,都坚决主张一个中国,他曾经说过“我是台湾人,但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他的默许下,两岸关系有所缓和。

而巧的是,当时的两岸人民也是心心念念能回到祖国,与大陆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在爱国人士的斡旋下,多次互通消息。 6park.com

6park.com

最终在两岸共同积极推动下,1979年,两岸成功“通邮、通商、通航”,让多少远离故土的台湾游子激动得泣不成声,但也成功让一些“台独”的激进分子气急败坏的破防。

在这期间,蒋经国对大陆的政策也几经辗转,多次改变,可见当时的台湾当局内部倾轧、内部斗争十分激烈,而作为领导人的蒋经国则在中间左右平衡,颇为艰难。 6park.com

6park.com

而蒋经国之所以没有坚持蒋介石生前与大陆的敌对态度,开始缓和关系,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实现父亲遗愿,将父亲的遗体运回大陆蒋氏祖坟安葬,而大陆的回应积极。

中央当时反馈若两岸能够放下曾经的芥蒂,维护国家统一,那么大陆非常欢迎蒋介石遗体能够归葬浙江,落叶归根,这让蒋经国十分振奋。 6park.com

6park.com

就在双方沟通日近,关系缓和时,1988年,蒋经国在宅邸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未及抢救便匆匆的猝死。而他的死则让台湾政权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计可施的末路者

蒋经国的遗愿在临终前未来得及说,但其实他的儿子蒋孝勇是知道的,父亲晚年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但略有时间,就会让蒋孝勇陪着自己去慈湖看望祖父的灵柩。 6park.com

6park.com

每到这时,父亲都会泪流满面,短短一句落叶归根,对于龟缩在台湾的蒋家父子而言,却因为那沉重的历史,和数十年的恩怨而变得无比艰难,蒋经国看来,前路漫漫。

阻挠蒋介石归葬之路的,并不是大陆,而正是“台独”激进派,对于蒋经国要将父亲灵柩归葬大陆的打算采取很多激进行为反对,为蒋经国的计划设制了重重的阻碍。

眼见蒋经国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归葬事宜在台湾某些当权派的阻挠下还是遥遥无期,灰心之下,蒋经国又将此这个“重担”郑重的交给了自己的幼子蒋孝勇。 6park.com

6park.com

可惜,蒋孝勇一腔热诚,请求得到的大陆的积极回应,同意蒋孝勇归葬祖、父回大陆。可是蒋孝勇到台湾当局申请时,却遭到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政府的委婉拒绝。

李登辉是彻头彻尾的亲日派,更是狂热的台独分子,巴不得与大陆撕破脸实现台独美梦,放蒋氏父子的遗体归葬大陆,这简直就是公开打台湾政府的脸,他绝不答应。

可怜蒋孝勇,虽然勉勉强强的成为台湾政府的委员,却早已经远离台湾权利的中心,失去了权利的加持,也失去了相应的话语权,几次争取和申请都潦草收场,悄无声息。 6park.com

6park.com

在台湾受冷遇的蒋孝勇,处境十分尴尬,于是带着家人移居加拿大生活,虽然异国的生活富庶轻松,但在他的梦里,依旧是父亲那张苍老憔悴,又充满希冀的脸。

1996年,积郁成疾的蒋孝勇患了食道癌,百般医治仍然控制不住的持续恶化,眼见大去之期不远。看着伤心哭泣的家人,蒋孝勇想到得还是,已经没法子完成祖辈的遗愿了。

背着台湾当局,他偷偷的回了大陆,去了他祖辈、父辈朝思暮想的奉化祖宅。抵达之前,蒋孝勇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毕竟曾经国共是政敌,想必祖宅的情况不会太理想。 6park.com

6park.com

可是当他看到保存完好的蒋氏祖宅,当年的旧物还在原物摆放,还成了颇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蒋氏祖坟更是修缮一新,全无破坏过的痕迹,让蒋孝勇颇为感怀。

虽然是敌人的祖宅、祖坟,但共产党还是给予精心的维护和修缮,这样的胸襟和气度,让蒋孝勇感慨不已。此时蒋孝勇与大陆提出的归葬申请,由祖父辈,终于加上自己。

大陆对此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开明,随时欢迎蒋氏归葬回大陆,落叶归根。蒋孝勇回到台湾,台湾政府的态度仍然暧昧不清,不拒绝,却找种种借口阻止,坚决不放遗体离开。 6park.com

6park.com

见两岸态度如此鲜明的差异,人生即将抵达终点的蒋孝勇悲愤不已,召开记者招待会怒斥台湾政府当权派的鼓吹“台独”,破坏祖国统一的卑劣行径,抗议当局阻碍归葬请求。

“我祖父、父亲临终的心愿都是归葬大陆,落叶归根,无关政治,只是人生最后的愿望,作为蒋氏子孙,我及我的后辈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完成他们最后的遗愿” 6park.com

6park.com

看着眼前之人已风烛残年,在场的老一辈“台湾游子”们闻言,无不潸然泪下。
最后:

1996年,蒋孝勇食道癌发作,带着遗憾和不甘结束了自己作为蒋氏子孙的一生,至今,蒋介石的遗体仍然放在台湾慈湖,已经等待了46年,仍然没有机会魂归故里。 6park.com

6park.com

两岸统一,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夙愿,相信祖国统一的一天,蒋介石祖孙三代的灵柩将会结束安放异乡的漂泊无依,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