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西夏兴衰史——大国跌倒,西夏吃饱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5-08 10:41 已读 2876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公元1099年,控制西夏13年的汉人小梁太后,被辽国一碗毒酒送走。16岁的傀儡皇帝李乾顺虽然死了老母亲,但他仍然是开心的,因为打这一天起,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乾顺终于亲政了。

一切总该回归正轨了。

6park.com

6park.com


公元1038年——1227年西夏王室世袭

照例,按照西夏国父李继迁定下的“附辽和宋”国策,亲政的李乾顺随后分别向辽国和大宋派出了使者。

这四个字是有差别的,附,指的是依附,和,则是和解。只有依附于辽国,才能借助辽国的力量跟大宋实现和解,然后再从大宋通过“岁币”和边境贸易来维持内部经济运转。

然而经过大小梁后三十多年的专政,李乾顺这一次的姿态,并不算成功。

辽道宗,也就是派使者毒死小梁太后的那位,虽然接受了李乾顺的忠心,但拒绝了西夏的求亲。

而大宋这边,依然是那位跟小梁太后打了十几年仗的宋哲宗,这次直接拒绝对话,甚至将替西夏使者传递文书的熙河路经略使孙路降职。

李乾顺修好不成,只好派人去辽国求助。

“三月,辽遣使为请和”。

宋哲宗给辽道宗回信:朕知道你们是世代姻亲,但西夏这瘪犊子,实在是反复无常,首鼠两端,奸诈狡猾,领着我的银子反过来还给我找事,朕是冤大头吗?

“惟西夏之小邦,实本朝之籓辅,曲加封植,俾获安全。虽与北尝有婚姻之亲,而在南全居臣子之分。含容既久,变诈多端。爰自累岁以来,无复事上之礼。赐以金缯而不已,加之封爵而愈骄,杀掠吏民,围犯城邑。推原罪恶,在所讨除。”

无奈,为了表示诚意,李乾顺处死了小梁太后时期的为其策划伐宋的两大谋臣嵬保没、结讹遇,复又遣使求和,加上辽道宗的面子,这次宋哲宗总算消了气,于是继续每年给西夏塞红包。

小国向大国求和,大国同意和解的标志,居然是继续每年给小国塞红包。

也是古今罕见了。

需要特殊提到的是,亲政以后,李乾顺对内重启“汉礼”,开启全盘汉化进程,自此以后儒学在西夏开始成为正统思想,而汉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内部君主专制的加强,党项大族的权力逐渐被削弱,内部局势总算趋于稳定。

1101年,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一年前后,统治大宋的宋哲宗和统治辽国的辽道宗先后去世,两位大家耳熟能详的皇帝上台:宋徽宗和辽天祚帝。

两位末代国君的即位,给西夏的外部局势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一,在李乾顺的软磨硬泡下,被捋顺了的辽天祚帝终于同意将族女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

辽夏关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宋徽宗虽然喜欢诗词歌赋,但他所宠信的童贯和蔡京却是两个好战分子。

无他,大宋一朝,承平日久,晋升通道日渐缺乏,只有开边,才能邀功。有了泼天的功劳,才能让反对者闭嘴。

也就是在1104年,大宋开启收复河湟之地战役的时候,对西夏的主动进攻也拉开序幕。

6park.com

6park.com


“绍盛开边”

五月,大宋陕西转运使、延州知州陶节夫,出兵进攻石堡砦,李乾顺出兵反击,失败。

六月,李乾顺出兵攻打灵州,不幸遇到出身党项的大宋边将折可适,再败。

十月,求和,宋徽宗不准。

李乾顺被迫调集全国十二大军区(监军司)中的四个,全力进攻大宋,双方相持于平夏城。

6park.com

6park.com


十二大军区(监军司)

第二年,大宋连续进攻西夏,将战线推进到西夏龙兴之地定难五郡。

不过,也就如此了,大宋的奸臣误国和财政危机恶果再次显现,对西夏的进攻开始有气无力,公元1106年二月,在辽国的调解下,双边达成协议,大宋退出开战以来占领的所有西夏领土,西夏继续对大宋称臣纳贡领岁币。

这一次和议,不仅让大宋多年的开边前功尽弃,同时也让遭受暴击的李乾顺认清现实,再不敢对大宋掉以轻心。

而深层次上,童太尉和蔡太尉的开边邀功战略也不会就此停息。双方都在为此备战。

其实就是七年的休战。

公元1115年到1119年,双方再开战端,宋军一度攻入西夏都城兴州附近,引起西夏全境恐慌,李乾顺慌忙调集重兵反击,宋军最终失败,损兵十余万。然而这次惨败却被童太尉谎称大捷。

《宋史·夏国传》:是役死者十万,贯隐其败而以捷闻。

这起由大宋主动发起的边境战争让双方都疲惫不堪,大宋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6park.com

6park.com


旧三国

李乾顺在西夏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再次提出和解,童太尉也担心再打下去恐怕纸老虎的面具要被戳破,搞不好还要当背锅侠,于是同意和谈。

打了四年的战争就这么以两败俱伤的结果结束了。但这不是最后一次。

因为,来自遥远的北方,一个新的后起之秀,以更加落后的起点,以及远超西夏的崛起速度,正在迅速的膨胀开来。

大金国立国于公元1115年。这是一个完全被辽国无尽的索取催生出来的国家,以至于金国从一开始就是打着反辽的口号起家。

辽天祚帝的亲征被挫败以后,大辽国内部也爆发耶律章奴与高永昌的叛乱,帝国开始解体。

1120年金国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国失去一半的土地。同年金、宋订立海上之盟,开启联合灭辽。1122年金国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天祚帝逃亡沙漠。

6park.com

6park.com




也就在这一年的西京保卫战中,西夏国主李乾顺派出五千援兵支援辽国,五月,听说辽天祚帝逃入阴山,又马上派出三万大军帮其打阻击,和完颜娄室率领的金军发生遭遇战,大败。

七月,派使者问候辽天祚帝,并且为其补充粮草。

第二年,在辽天祚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乾顺甚至提出让其到西夏避难,并为其提供武装保护。

已经亡国的辽天祚帝感激涕零,居然封西夏国王李乾顺为皇帝,并敦促其赶紧出兵抗金。

一个亡国之君,册封另一个国家的君主为皇帝,这个高帽子,古今同样罕见。

作为辽国的女婿,李乾顺可以说是做的很到位了,也算是尽到了这个名义上的辽国属国应尽的义务和姿态。

只是,几次遭遇战打下来,李乾顺越来越清楚一个事实,在号称“满万不可破”的金军面前,辽军、夏军,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毕竟,那三万以逸待劳的满编夏军,碰上长途奔袭的金军,不还是一触即溃了嘛。

也就在李乾顺收到辽天祚帝册封的诏书,正在满腹纠结、进退两难之际,金国也送来了文书,内容就两条:

第一,如天祚帝逃入夏境,希望李乾顺协助逮捕,并送给金国。

第二,如夏国能以事辽之礼事金,金国许诺将辽国之西北一带割让给夏国。

与此同时,金军正在马不停蹄在大同府集结,随时预备攻入西夏境内。

这种情况下,完全没得选,也没必要选。

要知道,就在几十年前小梁太后专权时代,西夏还曾跟辽国爆发过战争,这感情,很玻璃。

6park.com

6park.com


宋金联合灭辽

再说了,党项人的整个崛起史,烙在骨子里的国策,不就是谁拳头硬谁当大哥嘛,整个五代割据时代,中原政权一股脑换了五个,党项人的定难军节度使不还是挨个称臣纳贡?

后来大宋起来了,马上又跟了大宋,再后来澶渊之盟,大宋跪了,马上又跟了辽国。

这次选择臣服大金国,不丢人。

1124年,李乾顺正式向大金国送上誓表,发誓以后永远跟着大金国混。

一切都很顺利,然而中途出了一个小插曲,给这件事披上了悲情的色彩:

李乾顺的太子、辽国的外孙、成安公主之女李仁爱,因苦劝父亲抵抗到底不成,忧愤而死。他的母亲,西夏国当朝皇后成安公主,在母国被灭,儿子英年早逝的情况下,也在这一年年绝食而死。

倒也是悲壮。

让李乾顺没有想到的是,附金的好处并不仅限于此,因为第二年,金、宋开战了!

金军再次派出使者,送上联合灭宋的条件:事成之后,夏、宋争议地区,皆可送给西夏。

李乾顺:艾玛真香!

随着金军南下侵宋,西北大宋边军紧急调往内地,西军名将种师道(老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小种经略相公)以及折可求被先后调往东京、太原增援,西北防务立刻出现空虚。

李乾顺趁势出兵大宋,将大宋经营多年的边境堡垒全部摧毁,并深入宋境劫掠。

1127年三月,也就是大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期间,金、夏划定边界线,陕西北部约数千里之地划给西夏。

6park.com

6park.com


新三国

紧接着,靖康之耻爆发,徽钦二帝北狩,在应天府(商丘)即位的赵构被金军搜山检海一般追着跑,大宋对西北彻底失去后援。

很快就被金、夏瓜分吃尽。

西夏在这一波左右逢源中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两个小插曲让我们得以了解西夏的心态:

就在宋高宗被金兀术追着满世界跑的时候,两次派遣使臣与西夏求好,希望可以通过西夏的背后动作,缓解金军的追击,但李乾顺连理都不带搭理,甚至在1132年,下令停止使用宋朝赐给的历书。

然而更狗血的是,就在停用宋朝历法的这年八月份,由于金军在陕西一带集结(为了进攻南宋控制的川陕一带),深谙汉人兵法的李乾顺担心金军此举是声东击西为了进攻西夏,居然又派出使者跑到川陕大宋的军中联络,表态愿意跟大宋交好。

然而随着金、宋南北对峙的最终形成,西夏和大宋的关系也彻底断绝。给不了西夏任何实惠的南宋,终究是没能引起西夏哪怕一丢丢的外交兴趣。

6park.com

6park.com


眼下的局势对西夏来说似乎更加轻松,北边是一盘散沙的各部落杂居的草原,蒙古的统一还要等七十多年,而金国在中原站稳脚跟以后,也乐意放开边境贸易,和西夏来一波经济互动。

尽管少了每年的岁币,但绝对的实力差距以及金人不太友好的脾气,也让西夏彻底断了在边境搞事的念头,反过来重文轻武倒是给西夏节省了不少军费开支。

毕竟,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外交投机都显得多余和无用。

所以西夏对金国的臣属,看起来要远比当年依附于辽国要真心实意,毕竟跟辽国还三番五次兵戎相见,跟大宋也是把打架当做日常,然而两国相处的前七十多年里,西夏乖巧的让人心疼,以至于双方相处的前七十年,甚至都没正式开打过一次战争。

公元1139年,亲政40年的李乾顺去世,留下一个所谓盛极一时的西夏,其子李仁孝即位,是为夏仁宗。

6park.com





李仁孝在位54年,于公元1193年去世,在位期间沿用老爹的国策, 继续与金国交好,在内部推行汉法儒学,颁布法律确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且兴科举,推动西夏进入经济、文化繁荣的盛世阶段。

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环境,让西夏有了足够的环境来搞文化升级,以至于在李仁孝在位期间,西夏居然成为儒家文化的代表,更因经济文化的强盛,成为周边汗国的朝贡之地。

好嘛,一切都要等北边那个新邻居的崛起,这一次,对目之所及的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场毁灭。

当然,熟悉汉家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强盛的背后很快就是历史的转折,这种转折不仅是在外部,还出自内部,内外部我们分两篇单独讲,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阅读。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