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故乡的骄傲—朝鲜金刚山、金刚川和南江河的硝烟往事(上)
送交者: 短说[★★声望品衔10★★] 于 2024-02-05 3:02 已读 4813 次 4 赞  

短说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在祖国温暖怀抱里,奔流的南江,在战火弥漫的年代,英雄的战士。日日夜夜守卫着你,你永放光芒,你们的功绩,无比辉煌。 6park.com

三千里锦绣河山,南江两岸好风光,曲曲弯弯碧波荡漾,围绕在金刚山旁。朝鲜妇女勇敢坚强,保卫南江,幸福的歌声 ,永远随风飘荡。啊 ,南江 ,故乡的江,啊 南江,  胜利的江………
6park.com

6park.com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朝鲜电影《南江村的妇女》主题歌《故乡的骄傲》的歌词。《南江村的妇女》一片后来被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于1971年在中国放映,虽然片子是黑白的,剧情也相对简单,但在文化禁锢形同荒草的文革中国,仍然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6park.com

这个影片,其故事的取材是真实的,它描写了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地处金刚山下战争前沿的南江河畔,一个村庄的妇女们积极生产和奋勇支援前线的事迹。当时,正值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关头,乡下的男人们绝大多数都到前方去了,村里只剩下老幼妇孺,繁重的农业生产担子都落到了妇女们的肩上。另外,这个村子紧邻三八线,平时很多后勤车辆都要通过南江河,将物资运送到前线,美国飞机对河面封锁轰炸得厉害。妇女们和战士一起,奋不顾身地跳到河水中搭起临时桥梁,就在纷飞的弹火中,为通往前方的运输车队开辟出了一条胜利的通道。

南江的位置 6park.com


橙色线条就是军事分界线南江河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南江村的位置 6park.com

这个电影描写的南江是很好找的,它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东南角,北面背靠素称“朝鲜第一山”的金刚山,东南与韩国隔河相望。这片地方,隶属于朝鲜江原道高城郡管辖,对面的韩国地区呢,行政名称也叫做江原道,在过去半岛还没有被外部势力割裂的时候,南江两岸曾经是连为一体的,是面对东海(即日本海)的太白山地纵亘的一片广阔的地理区域。 6park.com

南江流程很短,正如歌曲里唱的那样,这条河从太白山脉的主峰金刚山区流出来以后,曲曲弯弯,先向东南奔流,在南北分界线附近又折向东北,最后在旧邑里一带注入东海,差不多整整绕了金刚山一个圈。尽管河流不长,但周边森林茂密,自然生态环境很好,这使得该河的水量充沛,够得上一条“江”的规模。两岸山坡郁郁葱葱,稻田农舍沿河分布,再配上晴朗的蓝天和片片白云,景色十分的绮丽,所以被朝鲜人民由衷地赞颂为“南江两岸好风光”。
6park.com

金刚山 6park.com

南江因坐落于朝鲜闻名世界的“圣山”金刚山(朝鲜语:금강산)的脚下为荣。该山是一个东西宽四十多公里、南北长六十多公里的大山,地跨南北朝鲜两国,主要部分位于北朝鲜的境内。金刚山的山体基本都是花岗岩,山势十分陡峻,奇峰峭壁林立,有如众多排列的狼牙,山峰上部多绝壁险崖,老远望去给人一种仿若坚硬金刚的感觉,这便是其得名的最大原因。

金刚山奇峰景色世界一流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东海水中的海金刚 6park.com

6park.com


朝鲜画家描绘的金刚山海金刚 6park.com


海金刚的朝阳 6park.com

6park.com

朝鲜画家申英生作品《金刚山的外金刚》
金刚山岩体庞大,分内金刚、外金刚、海金刚等好几个部分,连绵的山石向西南接近军事分界线的北汉江一带,往东,崖石则一直延伸到东海的水中,形成朝鲜著名的风景名胜—海金刚。山区的地理最高点在高城郡的西南内陆,主峰又名毗卢峰,海拔1638米,山势奇秀挺拔,山中松林茂密,峭壁深峡遍布,拥有高达九十米、名列全朝鲜三甲之一的九龙渊瀑布。这里降水丰沛,气候凉爽,四季景色皆宜,尤其是秋天的时候风光最美,闻名东北亚一带。届时,这里各种草木的枝叶都变了颜色,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那飒爽壮丽的秋色真是令人如痴如醉,所以自古至今都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此赏景,想当年,就连中国宋代的大文豪苏轼,都发出了“愿生高丽国,一见金刚山”的赞叹,足见这座名山的壮美,肯定堪称是世界一级的。

金刚山秋色美不胜收
6park.com


深谷红叶 6park.com


国画—《金刚山之秋》
6park.com

6park.com

朝鲜风景画《金刚山丽色》 6park.com

金刚山虽美,但它上百年来一直都不得安宁。十九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帝国的侵略势力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到1910年,朝鲜正式亡国,成了大日本帝国的殖民地,人民身处凄风苦雨之中,又怎么有闲情别致登足金刚山啊!后来,又过了三十多年,总算盼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胜利,日本退出朝鲜半岛,眼瞅着整个国家就要合成一体了,可这时候苏联、美国两个帝国又把爪子伸了过来,按照他们私下的合约,硬生生地将半岛划成了两块。从此,一条北纬三十八度线就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霸道地分开了,直到今天,都依然演绎着战乱和灾难的危机。 6park.com

金刚山和南江河流域在1948年后,短时期曾经全部位于北朝鲜的统辖疆域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这片地方是战事激烈的前线。到1953年停战,由于美韩方面在东线占有优势,军队大大越过了三八线,因而双方划定的战后军事分界线从铁原、金化向东北到海,恰恰将金刚山地区一截两半,原属北朝鲜的束草、杆城和昭阳江等地划到了李承晚的大韩民国,而金刚山的主峰、海金刚和金刚川地区,则归金日成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管辖。这片区域南北双方的军事分界线,相当长一段就位于南江这条河流的沿岸。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一座历史名山竟然被分成两部分让同一民族的两种政治势力各自拥有,除了朝鲜以外恐怕没有第二家了,这的确是一种带有莫大讽刺的悲哀。
6park.com

原属北朝鲜的城市—今天韩国江原道东海之滨的束草市,1951年8月被韩国军队彻底控制 6park.com

金刚山地区的分裂,发生在1951年的6、7月间,那时,中朝军队刚刚进行完第五次战役。在战役的后期,由于连续不停的进攻,中朝军队的兵力、后勤物资遭到严重损耗,在美韩方面有力的反击下,大部队被迫节节后撤,原来控制的三八线东段地区大片沦于敌手。到6月中旬,东线美军就推到了杆城、麟蹄、杨口以北一线,与驻守在那里的朝鲜人民军主力激烈交战,往后,南北朝鲜的军事边界就基本稳定在这片区域一带了。

第五次战役地图 6park.com

6park.com

1951年春,横城前线的韩国军队 6park.com

在1951年的夏秋季节,从整个朝鲜战场的态势来看,东线的战斗是最激烈的,这主要是由于中朝方面在这一带失土较多,而美韩方面挟第五次战役反击得胜之势,企图在东线打开战略缺口,一举形成对中朝部队的钳形合围,动摇对方整个防御战线。所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美韩军攻势不断,来势十分的猛烈,这便是朝鲜战争转入阵地战阶段的初期,范弗里特所打出的有力的“右勾拳”。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中将 6park.com

6park.com

范弗里特“右勾拳”计划攻击的地区 6park.com

“右勾拳”的攻击重点,是北汉江以东至金刚山、南江河流域之间的一系列河谷高地。北汉江是朝鲜半岛汉江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金刚山西麓,在金化郡东面流入韩国,最后在汉城市区附近汇入汉江。该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是纵贯半岛中东部的一条天堑,顺流而下可以直捣汉城,沿江上溯,则能绕到半岛“铁三角”—金化、平康、铁原地区的侧后,同时威胁半岛东海岸蜂腰部的重镇元山,故而,在战争转入到阵地战阶段之后,敌对双方围绕北汉江流域一线的争夺十分的激烈,自1951年夏到1953年夏,一些最残酷的战斗都发生在这里。
6park.com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大批的尸体
6park.com

志愿军第六十军180师战俘 6park.com

北汉江到东海岸金刚山之间的这片区域,崇山峻岭,犬牙交错,地形非常的复杂。太白山在这一带分出几道南北走向的余脉,像志愿军60军180师兵败的有名的鹰峰山区,便是其中一条主要的余脉。这些陡峭的余脉之间,有好几条河流,包括昭阳江、金刚川、文登川等等,基本都流入北汉江。它们经过的地带,水流冲积出狭窄的河谷,有几条简易的公路南北贯穿,可以直通朝鲜的前线后方。1951年8月以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指挥的军队,就是在这些地方发起秋季攻势,围绕着河谷两侧的陡峭山地与中朝军队展开了残酷的血战。
6park.com

6park.com

美八军机械化部队沿河谷向中朝防线发起进攻

朝鲜人民军第三军团军团长柳京洙 6park.com

6park.com

面对美军“右勾拳”攻势的中朝部队,是朝鲜人民军的第三、第五军团以及志愿军的第六十八军,它们自东向西依次驻守在南江、伊布里、沙汰里(在束沙里以南)、文登里和鱼隐山一线,直到金化东侧的北汉江东岸。其中,柳京洙指挥的人民军第三军团位于防线的最东,死守海金刚、南江至伊布里昭阳江岸一线。在第三军团的右翼,是整条防线中地势最崎岖高峻的地段,这便是昭阳江到文登川之间的鹰峰山区,驻守的部队是名将方虎山将军指挥的人民军第五军团的主力。其中,以洪林率领的战斗力极强的人民军精锐第6师(即著名的方虎山老六师)扼守鹰峰山的东段险要位置,即沙汰里所在的沙汰川河谷到文登川(又名水入川)之间的山脊高地群,而以崔忠国的第12师布防在山势较低缓的文登川河谷至鱼隐山一线。在它们的后方,是用于二线预备队的人民军第二军团和志愿军的第六十八军。

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军团长名将方虎山将军。伤心岭战斗是他军人生涯最有名的杰作,凸现了其杀伤敌有生力量而非拘泥守土的毛泽东式打法,后也因此被当作一条被整肃的反动理由 6park.com


从伤心岭远眺文登川一线河谷 6park.com


伤心岭高地不少都是这样的地形
6park.com


文登川和伤心岭地理形势图 6park.com

6park.com

由于地势险峻,是俯瞰文登川和昭阳江流域一带河谷的制高点,在1951年的秋季攻势当中,沙汰川与文登川夹着的鹰峰山高地群,成了范弗里特首先猛攻的重点。这一带的高山,顺束沙里到杨口方向的公路南北绵亘,群峰林立,重峦叠嶂,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比比皆是。在贴着沙汰川河谷公路一边的东侧,尽是陡峭的山崖,其下树林草丛茂密,毗邻着崎岖难行当时只能走马车的土路,往北可直达束沙里。而在南北错落的高山之间,还有一些东西横向的谷缝,有几条短小的溪流涌泻下来,与沙汰川的河道构成了河溪纵横的局面,同时将整条山体冲刷成主脉中又有很多突兀余脉的形状,可谓是犬牙交错、易守难攻。从双方对峙的战线向北,依次坐落着894高地、931高地和851高地三个突起的山头,每个山头之间都有溪谷相隔。还在前段时间双方于杨口、麟蹄激战的时候,人民军第六师便在这一线高地上构筑了包括堑壕、地堡、掩体在内的强固工事,面对美二师、法国营和韩七师组成的敌军进攻集团,该师决心浴血战斗,誓死也要守住这一片至关重要的高地。
6park.com

美方描绘的伤心岭高地群军事地图

参战的法国营营长蒙克莱尔,右边是麦克阿瑟 6park.com

6park.com

范弗里特弹药量 6park.com

1951年9月13日凌晨,战斗打响。美军以第二师第23团沿沙汰川山路攻击931、851高地的结合部,以第9团攻击894高地西南侧的728高地,战斗中,拉尔夫•蒙克莱尔率领的法国营(约1030人)配属第23团指挥。参战美军的火力支援部队强大,有炮兵两个多团和一个坦克营。6时许,在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后,美军开始登山,不久就遭到了人民军纵深炮火的准确打击,同时,人民军高地工事的机枪和手榴弹也展开了密集的交叉攻击。这样周而复始,接连四五天美军都进展迟缓,被火力压在半山的斜坡上,进退不得,只得掘壕苦撑,平均每天,部队都伤亡达100-200人。其后,为了扭转战局,美军决定占领山脊高地群附近的制高点,对人民军进行火力压制,并牵制其对851、931高地的增援,以配合进攻部队的仰攻。但从23日到26日打了几天,在攻占周边几个高地之后,火力压制的效果并不大,位于山脊阵地的人民军主力依然顽强固守,此时美二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1700人,惨重的损失,令美军只得被迫停止进攻。这次战斗,是朝鲜战争转入阵地相持阶段后美军第一次失败的山地攻坚战,由于死伤太惨,后来那片鲜血染红的陡峭高地,就被美军士兵起了一个绰号,叫做“伤心岭”。
6park.com

6park.com

残酷的伤心岭战场 6park.com

“伤心岭”战斗按总的历史过程来说,在1951年10月前的那次,只是它的第一个阶段。因为这片山脊高地十分重要,从10月上旬开始,美军又调集重兵进行了第二次进攻。此时的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由于伤亡较重,部队非常疲惫,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在优势敌人的连续猛攻之下,山脊防线出现了漏洞,部队被迫后撤。战至10月13日的黎明,美第23团的法国营终于冲上了851高地的山顶,夺取了这座苦战整一个月、淌下淋淋血迹的要隘。战后统计,此役美法军攻击部队一共伤亡了3600多人,其中美军占到大部分,大约阵亡了760多人,伤1200余人,另有近200人失踪,战斗中美第23团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
6park.com

日月战山河—伤心岭战后的荒凉景象 6park.com

沙汰川一线高地濒临失守,令中朝军队的东部防线出现了巨大的危机,为了堵住缺口,彭德怀急令处于二线的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火速前出,接替人民军第五军团在文登川一线的防务,于是,名扬朝鲜战场的文登里反坦克战就由此发生了。
6park.com

志愿军第68军军长陈仿仁少将 6park.com

当时,第六十八军隶属于杨成武指挥的志愿军第二十兵团。这个兵团是1951年夏季入朝的,包括第六十七、六十八两个军和配属的加强师团,总兵力10万多人,是当年调到朝鲜战场的一支志愿军新锐主力。7月初来到朝鲜前线以后,六十八军部署在东线后方的昌道、谷山地区,准备接应人民军第三、五军团的防御作战。在接到志司的紧急命令后,军长陈坊仁率部立即南进,于10月8日前后各部基本到位,接防了人民军第五军团在文登川至鱼隐山一线的阵地。此后没几天,便与迎上来的美军第二师撞上了。 6park.com

当时,因为文登里所在的水入川一线河谷较开阔,朝鲜东部重要的“末(辉里)杨(口)公路”贯穿而过,可以从“伤心岭”一带直通北朝鲜后方的末辉里,所以成为了美军第二阶段继续实施进攻的焦点。范弗里特在啃下沙汰川高地群之后,信心满满,于文登里一线投入了美二师第72坦克营的全部,近百辆坦克在数十门重炮的配合下,沿末杨公路凶猛地扑来,实施所谓的“坦克劈入战”。范弗里特的目的是利用优势火力兵力把缺少经验的志愿军新军—第二十兵团打个措手不及,借伤心岭刚胜之势一举攻到金刚川,斩断中朝军队中东部战线之间的联系。如果达到这个目的,他的“右勾拳”行动就成功了一大半,过后就能向东向西迅速迂回,兜住志愿军和人民军的主力兵团,从根本上扭转陷于僵持的朝鲜战局。那会儿,可以说范弗里特的这个企图是显露无遗的,既狂妄又非常的具有威胁性。 6park.com

然而,让范弗里特没有充分估计到的是,填补人民军战线缺口的志愿军第六十八军这支新军,却是一支上来就能对付集群坦克的硬茬子。

第68军204师师长曹玉清将军,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有的侗族将领,后因文登里一战的功勋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6park.com

6park.com

曹玉清的家乡湖南新晃县凉伞山区,大山里走出的将军自然胜任朝鲜山地作战 6park.com

防守文登川正面的志愿军,是曹玉清师长率领的第六十八军204师,在进入阵地时又得到了202师一个团的加强。事先,志司判定美军下一步将利用末杨公路利于战车通过的条件,大量派遣坦克实施突入作战,因而给204师配备了比较多的火炮,士兵大量装备了无后坐力炮、反坦克火箭筒和手雷,各团都编成了不少的反坦克突击小组。针对防线当面的敌情,曹玉清将反坦克的主力主要配置在文登里末杨公路两侧的642.0高地和635.8高地,背靠鱼隐山和加七峰,其中,以最能打的尚志功第610团扼守俯临公路的635.8高地,准备打击突入的美军坦克群。

朝鲜东线山谷里的美军坦克营
6park.com

美军潘兴重型主战坦克 6park.com

6park.com

文登里战斗大量使用的美谢尔曼主战坦克 6park.com

10月11日,美二师第9、38团开始发起进攻,大批火炮掩护坦克步兵冲击志愿军文登里正面阵地。由于准备仓促,毫无反坦克的经验,志愿军前线防御部队初战不利,差一点让敌坦克群突入,幸亏后方重炮火力及时予以支援,才将敌人的攻势打退。战后,志愿军紧急商讨对策,决定采取集中反坦克力量、实施近距离攻击的战法,同时组织各部大力抢挖反坦克工事,建立远、近两方面的反坦克歼击小组。在最重要的第610团方向,师里给其增派了1个野炮营(辖76.2mm野炮12门)、1个山炮连(辖日式75mm山炮4门)以及57mm无坐力炮27门、火箭筒49具,并加强了1个工兵连,准备在战时对敌坦克实施集中爆破。

第68军反坦克英雄胡连(河北怀安人)
6park.com

反坦克手雷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志愿军炮兵近距离平射美军坦克 6park.com

10月12日,美军再次大举进攻,一次出动了五十多辆坦克,沿末杨公路实施集群冲击,直捣文登里。尚志功团长命令反坦克歼击小组通过交通壕勇猛接近敌坦克集群,先利用反坦克手雷对其杀伤,把美军步兵和坦克群分隔开来,掩护炮组前出,接着以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抵近射击,同时叫炮兵把76.2mm野炮推上公路,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内,对美军坦克直瞄射击。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美军坦克被击毁10辆,被击伤8辆,再次狼狈地退出了文登川。
6park.com

6park.com

文登川战场地图 6park.com

这次战斗,直至今天都依然是中国陆军最著名的一次大规模反坦克实战。在七十年代,中苏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中国北部边境面临苏军装甲集群的巨大威胁,中方就再一次把文登川反坦克劈入战的战例经验抬了出来,将其作为重要的战法标杆,向各陆军反坦克部队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并且在1978年还专门根据这次战斗的历史,拍摄了一部军事教育影片—《坚守文登川》。不仅如此,在那个年月,文登川反坦克战斗的故事,就连很多的少年儿童都非常的耳熟能详。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连环画《无名高地打坦克》,其素材原型就是当年68军某反坦克火箭筒连在文登川前线痛击美军坦克的真实经历。这本连环画的印刷数量很大,我小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一本,至今对该书的印象还十分的深刻。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10月12日惨败之后,美军又连续用坦克群突击了好些天,但是都被志愿军打退了,总计坦克一共损失了47辆。此时,后方的志愿军二十兵团主力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了阵地布防,抢修了大量的工事。到11月上旬,范弗里特趁势冲破中朝军队防线的野心勃勃的“右勾拳”行动计划,终于随着“坦克劈入战”的受挫而宣告破产了。
6park.com

美军猛烈炮击志愿军阵地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高成山(1922-1951),河北易县人 6park.com

6park.com

志愿军机枪手 6park.com

在1951年10月美军对北汉江以东实施的重点进攻当中,除了“伤心岭”和文登里,就数鱼隐山的战斗最为激烈了。这个鱼隐山,海拔达1089米,是北汉江和文登川之间一座有名的高山,为南北军事分界线北方一侧重要的支撑点,其东侧山脚下便是文登里公路。美军在进攻文登里正面受挫后,从10月17日开始集中兵力猛攻鱼隐山,企图夺占这个制高点,威胁志愿军整个防御体系。驻守鱼隐山的部队是六十八军第204师612团,在战斗中,其镇守要冲938.2高地的1营1连在连长高成山的率领下,面对兵力是自己20倍、装备占绝对优势的两三千敌人的轮番冲击,顽强死守五天四夜,毙伤敌军1200多人,创造了朝鲜战场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在战斗的最后,高成山和仅剩的七八名战士,一起高举手榴弹跳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全部壮烈牺牲,彻底粉碎了敌人占领鱼隐山的图谋。战后,因功绩突出,高成山被追记特等功,志司总部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同时,他所带领的612团第1连,也成为一个闻名志愿军全军的英雄集体,这就是六十八军中人尽皆知的“特等功臣连”。

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陕西勉县人),战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后曾任解放军济南军区步兵203师副师长 6park.com


南朝鲜陆军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团旗 6park.com

6park.com

坚守金城的志愿军六十八军战士 6park.com

在1951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阵地战阶段,第六十八军的战果是十分辉煌的,前期最著名的就是文登川、鱼隐山的防御战,后期则是名扬天下的金城战役,在那场战役中,该军充当中线突破的主力,一举歼灭李承晚的王牌精锐“白虎团”,涌现出了侦察排长杨育才这样的大英雄,在全国、全军可谓都是家喻户晓,不过,这种光环也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该军其他很多英模的荣彩,让很多国人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像上面讲的高成山,就是与邱少云、杨连第、杨育才、郭忠田、张积慧等一样被评为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特等功臣,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全军的一级英雄只有五十几个人,从中也足可见高成山为抗美援朝建立的卓著功勋。
6park.com

解秀梅(1932年一1996),女,河北省高阳县人。出身贫苦,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队员。她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战争期间多次冒着炮火抢救伤员,背运伤员艰苦行军。后来其事迹成为影片《英雄儿女》女主角“王芳”的主要素材原型。

评分完成:已经给 短说 加上 500 银元!

喜欢短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短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短说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