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原创首发:电影是非常真实的—简述1979年中越战争东线的东溪坦克穿插战
送交者: 短说[★★声望品衔10★★] 于 2024-01-14 7:54 已读 4715 次 3 赞  

短说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在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中,中国国产坦克首次大规模参战,最著名的战斗,便是从广西龙州布局关直插越南东溪的“劈入战”,在这次行动中,中国装甲兵的主力是武汉军区第43军坦克团,该团成建制有三个营参战,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坦克唯一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实战使用。
6park.com

中国坦克兵部队战前誓师 6park.com

6park.com

广西龙州县地图 6park.com

当时,广西龙州地区部队云集,是许世友东线兵团进攻越北重镇高平的主要出发地。龙州往西北方有一条水口河,它是左江的支流,从越南流进中国,靠边境有个水口镇,是广西边防的重镇,1979年初的时候,这个地方屯集了两万多的中国军队,作战任务是出边境顺公路直扑高平,配合从靖西南下的第四十一军主力会攻高平。这是当时东线中国集团一个主要的出击方向。 6park.com

那个时候,因为水口一线地势比较平坦,是通往高平的3号公路的通衢之地,易于大部队行动,所以是越南重点防御的地段,仗不太好打。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后,第42军125师从水口出境,攻击第一个要地福和县城,就打得很不顺利。后来许世友大发雷霆,让二线部队第54军162师推上去,接替125师打福和,总算很快地打下来了。
6park.com


越南福和县城 6park.com

6park.com

中国军队占领福和 6park.com

当时,为了能成功合围高平,歼灭该省的越军主力,中国军队还必须向纵深进击,控制高平至谅山边境一线的4号公路。这条公路上有两个军事要点,一个是东溪,一个是七溪,均是越北边境的战略要地。拿下了这两个地方,中国军队才能切断谅山和高平之间越军的联系,分别对两地的敌军实施围歼,将整条东部战线连成一体,所以当时在这个战略方向,许世友投入了最多的兵力,并授权叫著名的战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通盘指挥。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是东线前敌指挥官 6park.com

6park.com

吴忠的部队,那会儿除了水口出境的两个师以外,主力4个师都指向了4号公路,其中以42军的124、126师从水口南侧边境要隘布局关出发,顺小路直插东溪,以43军的129师和20军的58师从那花一线出境,南下攻打七溪。1979年2月17日凌晨全线打响后,这些部队便迅速猛插越境,于是,我这个坦克穿插战的故事就拉开了帷幕。

吴忠集团进军态势图 6park.com

6park.com

越南石安县城东溪镇 6park.com

这个东溪,位于福和的西南方向,两地有公路相通,它是越南石安县的县城。福和失守后,越军两千人聚集到了东溪一带,依托原来修筑的大量工事和众多的天然洞穴,死守公路沿线,如果顺大路进攻,肯定会是困难重重的。 6park.com

东溪往南到七溪,连接中国边境的唯一像样的通道,就是那花到七溪的公路了,这条道也不好过,43军129师费了不少的功夫,并且,对于围歼高平守敌来讲,七溪的价值比起东溪要差得多。 6park.com

于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蛇谷”了。
6park.com

蛇谷穿插路线图 6park.com

这条蛇谷,位于福和至东溪公路的南面,南靠那花到七溪公路,它是越北边境一片极为幽深偏僻的山区。从水口沿边境线向南走不远,有个布局关,是和友谊关同时期修筑的古老关隘,顺着这个边关朝西走,很快就进入了一片无人区。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崎岖难行的石山,热带雨林茂密,喀斯特岩溶洞穴遍布,平地极缺,所以自古以来都没有什么人居住,原始面貌保存得十分完整,同时也造就了那片让人不寒而栗的鬼魅魍魉之地。 6park.com

6park.com

毒蛇与骷髅 6park.com

198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很精彩的越战故事片,叫做《蛇谷奇兵》,说的就是当年中国军队穿越“蛇谷”、直插东溪的故事。片中,越南阮团长特工队对付的,是中国一个坦克营的兵力,想当年,便是第43军坦克团的一个营。这部片子,当年上映时我没去看,后来是在电视上看的,因为片子的确太好看了,现在我总共看了不下五六遍。
6park.com

6park.com

五九式中型坦克 6park.com

这个43军坦克团,装备的都是当时中国军队最重的59式中型主战坦克。该团原来是济南军区的一个独立坦克团,驻扎在中原的河南。六十年代广州军区第43军北上河南,这个团就加入了该军。1978年12月,该团接到军委向南线开拔的命令,马上从河南宝丰乘火车赶到广西崇左地区的扶绥,从那里又沿公路开到龙州边境,当月月底就到位了,并且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应急热带山地作战训练,由此可见,中国当时对出击“蛇谷”、从这个方向斩断4号公路,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作战安排。
6park.com

沿途上下坡很难穿越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中间要渡过好几条小河 6park.com

走蛇谷,可以避开公路上的层层障碍,达到快速切断高平、谅山之敌联系的目的,但也是一步险棋。之所以险,主要是由于这个地方道路太难走。从布局关到4号公路,路途是遥远的,路况极差,茫茫山间只有一条牛车走的土路,而且沿线地势崎岖,到处都是石山密林,急转弯和上下坡很多。因为常年没人走,很多地段灌木枝蔓丛生,将通道遮得难以穿行,山区深处,深涧溪流纵横。在《蛇谷奇兵》一片中,对这些自然地貌都进行了很多真实的展现。
6park.com

热带雨林,蛇谷穿插 6park.com

除了自然险阻,就是越南特工队的威胁。这个地区,那时候越军没用重兵布防,之所以如此,有越方兵力不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越南人看中蛇谷的路很难走,地形非常易于对入侵之敌进行袭击,在这样的地方,只要袭击成功,就很容易切断敌军的进攻通道。何况,越军实施国土防卫作战的理念,其实并不是中方想象的那样将野战军来回移动打山地战、对重要据点实施增援,而是立足于依托重要城市和周围众多的山地工事,组织多点结合的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杀伤进攻者,争取反攻的时机。在各条交通线上,越南放的正规军不多,但到处都有地方民兵和特工队,到处都设下了雷区和陷阱。到时候,你的部队插过来,反正我的城镇里也没有什么人,你兵力再多也捕捉不到我的主力,而我的人则高度灵活,到处可以打你的伏击,斩断你的后勤,实施机动快速的游击战,最大程度地消耗和迟滞你的军事力量。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法,非常的务实,也非常的能够重创敌手。战争的历史表明,对越南人的这个打法,中方高层是视而不见、非常糊涂的,开战之前就仍然拿出对付国民党美国人的老一套办法,计划用大部队实施隐蔽穿插,意欲分割围住越军的主力,全然无视敌方采取驻地游击的战略,结果使部队走了不少冤枉的险路,中了不少陷阱埋伏,到头来人员、装备消耗惊人,也没能逮住几支越军像样的部队。拿吴忠指挥的这次穿插来说,客观的分析,实际就是以上战策的一个突出例子。尽管这次穿插战最后达成了切断敌公路的目的,前线装甲兵也表现英勇,但冷静地评判,中方的作战意图还是没有敲在点子上,和越南人想的是两码事,到头来,观众们通过电影看到越军阮团长的部队吃了败仗,只是取了一阵乐子而已,实际上这对于越南来讲,充其量就是伤了些皮毛,中方的战略构想大部分都落了空,这才是事实。
6park.com

因为这样陈腐的构想,中国军队就必须走险路,硬着头皮顺着前途莫测、实际上已失去很多突然性的“蛇谷”穿插。拿电影里师政委的话就是:“走蛇谷,是一条生路,但也是一条险路!”坦克营营长肖军回应:“不险不奇,奇中求生嘛!”言语中,肖面容严峻又透露出几分的无奈。对于这条路况不明、敌人肯定有所防范的险路,也要冒死地钻过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战争伎俩上的被动和悲哀。

树上的大毒蛇 6park.com

6park.com


坦克通过石板坡 6park.com

6park.com

“蛇谷”的可怕,实际上并不是毒蛇太多,而是路太难走。电影里59式坦克穿越石板斜坡的一幕惊险场景,历史上也确有实情。当时,穿插营一个姓李的副营长,他的驾驶技术最好,亲自奉命驾车开路。那是一段又窄又斜的石坡,旁边就是岩溶深涧,石坡中间,还有几块大石头,结果李的坦克一下就翻了过去,险些掉到山涧里,这段场面,堪称是《蛇谷奇兵》里最令人难忘的片段。据说在八十年代末,八一厂筹拍该片,曾经还找过这位老兵,问他能不能试着再翻一次,李营长说什么也不愿意。那个时候,要不是任务紧、军令逼的,像那样惊险的陡坡,是谁都要极力避开的,所以,谁还会再同意折一个跟头的傻事啊!
6park.com


坦克火力强劲 6park.com


五九坦克炮弹充足 6park.com


坦克大量搭载步兵 6park.com

6park.com

大毒蛇掉到了脖子上 6park.com

《蛇谷奇兵》里展现的穿插部队,是43军的一个坦克营。当年,43军坦克团约1400人全部参战,装备有80辆坦克,十几辆装甲车。为了防备中途遇上敌人重火力阻击,战前配备的就是解放军装甲最厚的59式主战坦克。这种坦克,五六十年代由中国第一家坦克制造厂—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大批制造装备中国陆军,到八十年代末还是解放军装甲师团的主力。该坦克车身重达36吨,有一门100毫米线膛炮,备弹34发;炮塔上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全车乘员4名。当时,一个坦克营二十六辆参战,仅车手就有100多人。为了届时获得有效的支援,全营还搭载了一个整建制的步兵连。穿越蛇谷当中,步兵负责探路排险,那满地和树上的毒蛇,吓得士兵惊呼乱叫的场面叫人记忆犹新。后来,坦克营又过了一条河,上游的越南水库站长开闸放水,差点把坦克队葬身水底,危急时刻也是步兵连突击队上坝歼灭了越南的民兵排,可以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些剧情,当时也都在东线福和、东溪一线战场出现过,足见这部电影取材的真实。
6park.com

6park.com

水库放水 6park.com

当年,从蛇谷山地穿插的部队是分成两路的,一路走北面,以装甲兵力为主;一路走南面,部队是第126师378团。战争开始后,他们用了三个多小时就陆续穿插到位,突破了绵延二十几公里的“蛇谷”,从这件事来看,也让人不由得佩服坦克的机动作战能力。2月17日上午十点,坦克营就进入了东溪,当时守城越军毫无防范,中国的坦克炮都顶了过来,越南兵还在穿裤衩,结果给炮管托了出去,这个场景是艺术的创作,但也是非常形象的。
6park.com

中国坦克路过东溪附近的村寨,村民们看不出来
6park.com

根据现在中方公布的战史资料,向东溪穿插的主攻坦克营人员伤亡不很大,大概有十几个车手伤亡,但这不包括步兵。随步兵团行动的部队则遭到了越军的阻击,在东溪附近一个叫靠松山的地方,越军使用了反坦克导弹,也就是阮团长手中的“飞狼”,有的中国坦克连炮塔都给掀上了天。有的车队中途遭到袭击,坦克上的步兵当了活靶子,一些人慌乱当中跳车,结果给自己的坦克压成了几段,现场非常的惨烈。当时中国方面设备条件差,没有现在这样的摄像机和手机,如果有,将是比《拯救大兵瑞恩》还要残酷可怕几十倍的战争纪实片。
6park.com

林凤云的墓碑 6park.com

在那回袭击当中,随团行动的第42军126师副政委林凤云的指挥车也给打中了,林当场身亡,旁边的警卫和参谋有的给打得断了胳膊,有的给打得脑浆飞溅。林凤云是东北辽宁人,1947年的老兵,死时才51岁。在对越反击战中,42军多名师团级首长战死,除了林凤云,还有一个副师长。从中可见越军特工队游击战法的厉害,他们的用游击消耗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是非常成功的。

穿插作战中,第126师出了个全军战斗英雄彭云火(广东丰顺人) 6park.com

6park.com

坦克团归来 6park.com

当时,为了达成突然的隐蔽性,中国装甲营突击队的冲锋枪都安了消声器,穿戴全副美式化,迷彩、头盔、子弹带,跟越战片里的美军突击队差不多,这也都是很真实的。种种好看、新奇的片段,让《蛇谷奇兵》这部故事片成了中国现代题材战争影片的难得的经典。

评分完成:已经给 短说 加上 500 银元!

喜欢短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短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短说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