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周恩来指示林豆豆,暴露九一三内幕
送交者: 学园[☆★★继续革命★★☆] 于 2022-09-19 22:41 已读 10088 次 6 赞  

学园的个人频道

前一阵正值九一三事件五十一周年悼念日,留园网上好多人都发文章大谈九一三。结果,看下来都不着调,甚至通篇充斥着各种臆想和谣言。比如,有人虚构什么毛泽东在飞机上安排特工刺杀林彪,最后再用定时炸弹炸毁飞机。有的文章,称林立果偷录叶群和黄永胜的电话录音,这都明显违背常识。还有的文章,又污蔑说是毛泽东监控林彪,安排特工偷录叶群和黄永胜的电话。 6park.com

但了解了很多史料之后就会明白,这些说法都明显不可靠,尤其是没考虑到周恩来的作用。事实上,周恩来长期控制中共的情报部门,只有他有能力监控叶群和黄永胜的军队专线电话。至于称毛泽东要监控林彪,这是没看清当时的复杂高层政治局势。 6park.com

毛泽东既然要把林彪树立为接班人,写进党章,就显然不可能自己再发指令去监控林彪,否则会形成大忌,这必然引发高层内斗。但在九大之后,事态的发展,确实有不好的苗头。后面,随着林彪开始右转,倒向周恩来,有形成联盟的迹象。而毛泽东无法进一步推进文革,这就对林彪非常不满。 6park.com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当然乐于让周恩来代表的右派集团和林彪斗一斗。因此,当时右派对林彪集团的监控,这只能是周恩来主导的情报部门所为。虽然毛泽东很可能对此也知情,但他最多只是在口头上对周表达一下针对林彪的不满和批评,但绝不可能直接发指令监控林彪。而周恩来则是心领神会,举着红旗反红旗,一边逢迎毛泽东,一边以两面人形象安抚林彪,同时又安排情报部门密切监控林彪集团的言行。最终,周恩来成功地策划出九一三事件。 6park.com

九一三当晚的一个最大争议,是林豆豆收到的“上飞机”指示。当晚,是在林豆豆(即林彪的次女林立衡)突然举报林立果叶群挟持林彪要叛逃之后,林彪等人突然提前启程,要连夜乘飞机起飞赴广州。这时,有人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出指令,让林立衡跟着林彪一起上飞机。这个事情很蹊跷,甚至于,事后毛泽东也曾过问这件事,专门安排谢静宜跟周恩来谈话,了解当晚的整个经过。 6park.com

关于九一三事件的整个经历,林立衡的举报过程,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称,林立衡实际上在九一三前几天就已经向中央举报过,驻秦皇岛的中央警卫局最高首长,张宏,包括林彪的警卫,李文普,对此都知情。根据这一说法,林立衡在九一三当晚的举报,并不是第一次。 6park.com

但李文普本人又坚决否认上述说法,他声称林立衡在九一三当晚之前,事先并没有举报。而且,九一三前几天,毛泽东还在南巡的列车上,北京的事务是由周恩来处理。因此,假如林立衡在事发当晚前几天也向中央举报过,那周恩来显然对林立衡举报这件事最清楚。 6park.com

无论如何,历史记录都表明,林立衡曾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多次出现过精神障碍。尤其是,林立衡跟生母叶群的关系一直都非常不好,且一再怀疑叶群并不是自己的生母,导致叶群不得不把当初为自己接生的护士请到家里来,试图说服林立衡。 6park.com

那么,由此也可以推测,对于林立果这一角色,林立衡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感。尤其当叶群和林立果的母子关系始终非常融洽,林彪和叶群也都非常喜爱和器重自己的这位才华出众的儿子,而林立衡本来就有心理疾病。长期持续,当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仇恨叶群和林立果。 6park.com

九一三当晚,林立衡突然向中央警卫局举报,称林立果和叶群要“挟持林彪叛逃”。当晚,毛泽东突然结束南巡之后,也是刚刚回到北京。毛泽东身边众多工作人员的回忆都表明,当时毛泽东非常疲劳,正在睡觉,无人敢惊扰他。那么,汪东兴就只能让周恩来处理此事。而接下来,周恩来就开始设局,打电话忽悠叶群,其实是暗示林彪有危险,这就引发叶群的极度惊恐。 6park.com

正是由于叶群的极度惊恐,以及此前林彪叶群都有意贴近周恩来,以便协调与毛泽东的关系,结果,在九一三当晚不幸落入了周恩来的圈套。本来林彪和叶群早都预定好的第二天上午要飞赴广州的计划,而且都在中央报备过,周恩来自然是很清楚的。但在周恩来的突然惊扰之下,林彪等人就决定连夜提前起飞。 6park.com

而林立衡当晚第三次向警卫局打电话举报后,根据汪东兴等多人的回忆,也是根据周恩来的命令,在北京的中央警卫局首长张耀祠意外地在电话中回应称“飞机上有自己人”,并一再指示林立衡跟随林彪一起上飞机。 6park.com

根据当时的多人回忆,足以还原事态的整个进程。事发当晚,周恩来直是到半夜时分,亲自跑到中南海汇报,这才破例,前所未有地把毛泽东从睡梦中突然叫醒。因此,在林立衡打电话向中央警卫局举报的整个过程里,只有周恩来和汪东兴等人知情,而毛泽东一直在睡觉。因此,毛泽东根本不可能发出指令,让林立衡上飞机。 6park.com

这个让林立衡上飞机的指示,一度成为九一三事件中过的头号疑点。很多人据此认定,林彪的坠机事件不是意外,而是早有预谋。无论如何,发出“上飞机”指令的决策人,是周恩来,跟毛泽东无关。但即使周恩来发出了“上飞机”指令,这其实也并不能说明他真的是要除掉林立衡。 6park.com

如果仔细分析周恩来的决策逻辑,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像一些海外学者想当然认定的那样,是要“杀人灭口”。因为当时周恩来发出这个指令,其实是在遵循他此前对叶群有意“打草惊蛇”的手法,只是非常隐晦地有意尽快促成林彪一家登上飞机,顺利地乘飞机起飞,以便让有心理疾病的林立衡所举报的林彪叛逃计划坐实,转变为现实。但周恩来不能未卜先知,准确地预知林彪的256号飞机一定会坠毁。 6park.com

与周恩来有意让林立衡上飞机,进而制造坠机的“阴谋论”说法相反,假如周恩来真的可以准确预知林彪的专机会坠毁,就绝不可能发出指示让林立衡上飞机。否则,这就等于提前把自己的意图公开暴露出来,这并不符合周恩来做事一向严谨的特点。 6park.com

我们也可以试想,既然周恩来早就安排好了,知道林彪的专机一定会坠毁,何必又去指示本身并不是重要人物的林立衡一起登上飞机?很明显,这就必然会留下重大疑点。 6park.com

假如周恩来有意发指令导致林立衡和林彪一同坠机,事后,其他相关人士,比如林立衡的未婚夫张清林,林彪的众多下属,甚至毛泽东本人,都会进一步质疑周恩来的指令,并追究其责任。那么,周恩来为何要冒着留下明显疑点的风险,指示林立衡上飞机?这就只能说明当时他并不能预知林彪的飞机会在当晚坠毁。 6park.com

一些国内外学者曾在分析九一三事件的文章中,引用时任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的回忆,来为周恩来的言行辩护。比如,根据周恩来和谢静宜在九一三事件之后的一段谈话内容,萧功秦就认为,周恩来让林立衡上飞机,是因为林立衡过去有过精神系统的疾病。因此,当晚周跟驻北戴河中央警卫局部队最高首长张宏一样,听到林立衡的举报后,第一反应很惊讶,并不相信林立衡。而周恩来之所以下令让林立衡上飞机,则是“为了缓和家庭矛盾”,让林立衡与家人在一起。 6park.com

但诸如此类的解释明显是自相矛盾。既然周恩来根本不相信林立衡的说辞,为何又在电话中引发叶群惊恐?此后,周恩来为何又向毛泽东等人宣称林彪要出逃,并且要图谋不轨? 6park.com

根据周恩来当晚看似矛盾的行为逻辑,更合理的解释是:周下令让林立衡跟随林彪叶群等人一起上飞机,实际上是为了彻底坐实林立衡举报的政变和叛逃罪名。 6park.com

周恩来对林立衡给出“上飞机”这一指示之前,肯定是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由于林立衡是林彪的女儿,当晚,如果林彪等人到了机场,因为林彪发现林立衡没来,自己也就没上飞机,或者虽然上了飞机,但因为林彪执意要等待林立衡,飞机最终没起飞,林彪放弃“出逃”计划,这显然不利于周恩来在事后彻底坐实林彪的叛逃罪名。而且,由于林立衡事后完全有可能改口,干脆否认自己的举报,问题就会变得复杂。 6park.com

更进一步分析:当林立衡本人没上飞机,即使林彪上了飞机,而且飞机最终顺利起飞,但又平安落地,没发生事故,那么,林立衡作为无辜的举报者,日后一旦翻供,对林彪定罪的设想仍有可能落空。事件的最终定性,将取决于毛泽东悬而未决的未来裁决。对周恩来而言,这就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 6park.com

因此,周恩来指示林立衡上飞机,其深层的意图,是有意让林立衡变成预设的林彪叛逃行为的直接亲历者,由此可以彻底消除林立衡事后翻供的合理性,进而避免毛泽东在未来根据情况变化为林彪翻案的风险。 6park.com

由此可见,事发当晚,周恩来指示林立衡跟着林彪一起上飞机,这一考虑非常周密。尽管此时毛林之间已出现裂痕,翻案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假如林彪在九一三事件中没有坠机,事后仍有可能出现对周恩来不利的有力证据,比如林彪和叶群等人的辩解,对事件的不同解释,以及林立衡的改口。 6park.com

随着一些莫测的因素,这时毛泽东就有可能反戈一击,以林彪等人的说辞为依据,追究党内相关人员的责任。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虽然林彪的党内二号人物地位和接班人身份已注定不保,但周恩来也极有可能被问责,甚至被同时拿下。要知道,根据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专门约见黄永胜的谈话来分析,毛泽东是旁敲侧击,非常隐晦地策动黄永胜反对周恩来,而且暗示黄,他将来有可能接替林彪。这一谈话内容也足以表明,同时拿下周恩来和林彪,对毛泽东而言其实是最佳结果。 6park.com

因此,在九一三当晚,正是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之后,周恩来才会冒着暴露自己意图的风险,一再指示林立衡上飞机。此时,只要林立衡跟随林彪一起赶赴机场登上飞机,即使飞机没有起飞,林彪的叛逃罪名也就会坐实。但周恩来没想到的是,他发出的指令竟意外地被林立衡断然拒绝,由此就留下重要疑点。 6park.com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颇为惊人的推论:事发当晚,正是由于林立衡坚决反对,拒不执行指令,自己执意不上飞机,不愿承担改写历史的重大责任,在林彪的专机起飞之后,若要坐实叛逃的罪名,周恩来就必须想方设法阻止飞机在国内成功降落。 6park.com

否则,等到林彪和叶群在惊恐之余飞到广州或大连等处安然落地,尽管林彪的党内地位已经不保,但局势仍有可能失控。随着事后调查的开展,如果查不出林彪蓄谋政变等严重问题,只是有叛逃未遂的嫌疑,而周恩来同叶群的电话通话记录,以及此后对毛泽东做出不实陈述的事实,又难以掩盖,一旦查实,再加上林立衡有可能改口,这就必然会危及周在党内的地位,甚至是生死存亡。 6park.com

因此,根据周恩来不断做出模糊决策的基本逻辑分析:当时林立衡并没能及时理解周恩来给她的指令所隐含的深层意图。在这一罕见的反常情形中,林立衡实际上必须接受周恩来的指令,跟着林彪一起上飞机,这才能拯救256号飞机。 6park.com

接下来,可以预计的是:当林立衡和林彪一同上了飞机,周恩来必然还会迅速向毛泽东汇报,引入最高权威对林彪的出逃行为定性。而当林立衡在飞机上,事件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林彪的专机最终在国内安全降落,此前林彪等人冒险起飞的一幕,就成了被周恩来和林立衡联手成功劝阻的“叛逃未遂”事件。 6park.com

于是,经历过最惊险的一幕,林彪的专机先起飞,又不得不在国内迫降,林立衡自然成了勇敢地登上飞机并最终改变林彪“原定”叛逃计划的英雄,而周恩来则是指挥林立衡壮举的幕后英雄。 6park.com

这时,虽然林彪叶群等人安然落地,却无可挽回地变成了被上述英雄壮举所挽救的未遂叛逃者,这当然是周恩来可以接受的完美结局。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周恩来给出指令的深层逻辑:周恩来指示林立衡一起上飞机,并不是要害林立衡,更不是有意制造林彪和叶群等人的坠机事件,而是试图充分利用当晚林立衡突然举报的契机,设计出一个异常精致的“欲擒故纵”陷阱,这也很符合周恩来思维缜密的个性。 6park.com

这个“捉放曹”陷阱的目标,是充分利用林立衡的“莫须有”举报,先诱导林彪乘专机起飞,造成出逃行为的事实迹象。之后,周恩来再借用勇敢地跟林彪一同上飞机的林立衡的角色,用“劝阻”加“迫降”的形式,让林彪的专机在国内的指定地点降落,此后迅速加以控制,这就可以既体面又迅速彻底地结束林彪在党内军内的地位,并盖棺定论。 6park.com

然而,周恩来没想到的是,林立衡既向中央举报,又拒不服从此后的指令。由于林立衡异常坚决地不上林彪的飞机,这就导致周恩来实际上无法实现上述完美设想。进而,让林立衡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这就决定了林彪的飞机当晚再也无法在国内降落。 6park.com

在这种紧急状态下,由于存在林立衡所说的“叛逃”和“政变”的指控,加上自己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周恩来显然无法承受让林彪的专机在国内降落后所引发的巨大政治风险。 6park.com

相反,只有当林立衡按照周恩来给张耀祠的指示,跟随林彪叶群等人一起上了飞机,一同起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林立衡实际上是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登上飞机,倘若真的发生意外,毛泽东等人必然会追究周的责任,而此时林立衡已不存在翻供的合理性,即使飞机在国内降落,也无法拯救林彪残存的政治生命,更难以对周本人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才会收放自如地控制局势,以迫降方式让林彪的飞机在国内降落。 6park.com

但令人遗憾的是,事发当晚,林立衡先是出于某种至今仍不明晰的原因,突然向中央举报,声称“叶群和林立果挟持林彪搞政变,要叛逃”,此后却又拒不服从周恩来的指令,这就导致整个事件最终进入了难以调和、无法挽回的局面。 6park.com

而事件的后续进程也表明:当晚林立衡的举报至少是部分地失真。相关的记录明确显示:林彪绝不是被叶群和林立果挟持因而登上飞机“出逃”。根据众多现场目击者的回忆,在256号飞机起飞前,由于时间紧急,林彪本人在下了专车之后,是通过机上放下的软梯而登上飞机的,他并不是被别人强行架上飞机。这足以说明当时林彪的神志清醒,也确实急于上飞机,否则不可能自己通过软梯爬上飞机。 6park.com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在事发几十年之后,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以萧功秦和余汝信等人为代表,相关研究文章铺天盖地,却仍未能准确理解九一三事件中的关键细节和逻辑关系,先入为主地得出了误导性的结论,把林彪坠机事件简单地归结为毛林两人权力之争的产物。研究者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周恩来在事件中非常隐蔽却又具有决定性的特殊角色,同时,人们也忽略了林立衡在关键时刻的退缩所造成的严重历史后果。

评分完成:已经给 学园 加上 500 银元!

6park.com

关于九一三的补充阅读内容: 6park.com

时隔五十年,九一三事件真相曝光 https://club.6parkbbs.com/chan1/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407723 6park.com

九一三事件的前因后果 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115275 6park.com

九一三事件与中美关系 https://club.6parkbbs.com/military/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7007420 6park.com

九一三事件背后,惊现美国的魅影 https://club.6parkbbs.com/bolun/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6033778 6park.com

九一三事件的疑问,一些补充说明 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853628 6park.com

林彪坠机,没有未解之谜 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817883 6park.com

九一三事件与中国的政改 https://club.6parkbbs.com/bolun/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6026450
贴主:学园于2022_09_20 21:10:55编辑
喜欢学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学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学园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