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红25军长征途中在陕南组建八支游击师,十一位师长各自结局如何?
送交者: 【摄影部落】[☆★★★声望勋衔16★★★☆] 于 2022-02-17 12:00 已读 3410 次  

【摄影部落】的个人频道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吴焕先、徐海东的指挥下,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至陕东南地区。12月10日,军领导在洛南县庾家河召开会议,决定就地创建鄂豫陕根据地。为了对付陕西军阀杨虎城部对根据地的围剿,军领导吴焕先、徐海东仍率军主力在外线流动作战,伺机打击敌人,另抽出一小部分红军指战员组成地方武装,开辟地方工作。 6park.com

首先成立的是由原红223团政治处主任陈先瑞指挥的鄂陕游击师,后来红25军在外线作战中,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收编了一些民众武装,又分别成立了第3、4、5、6、7、9这个六个游击师(各自规模相当于连)。1935年4月,红25军攻占洛南县城后,又成立了由郑位三、方升普指挥的豫陕游击师。 6park.com

1937年红74师领导合影 6park.com

1935年7月,红25军主力北上陕北苏区时,这个八个游击师大部分都被留在鄂豫陕根据地坚持斗争,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最后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合编成了1700余人的陕南红74师,为我军保留了一支难能可贵的武装力量。笔者这回就来介绍一下这八个游击师的十一位师长陈先瑞、方升普、汪世才、阮英臣、毛仪彬、孙光、叶忠让、萧大喜、阮仕春、余心德和阮开科在陕南打游击的情况,及各自最后的结局。 6park.com

1)鄂陕游击师师长陈先瑞 6park.com

陈先瑞,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11军33师98团团部勤务兵、红1军2师师部通信员、皖西北道委特务队队员、红25军手枪团中队长、红223团政治处主任,在长征过卢氏县时负了伤。吴焕先便让陈先瑞利用养伤的功夫,带领红223团7连60余人以鄂陕游击师的名义开展地方工作,并由陈先瑞担任师长兼政委。 6park.com

鄂陕游击师成立后,先后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组建了第5、7、9路游击师,并将7连扩大为战斗营。在几支游击师的协同作战下,将鄂豫陕边的民团武装一扫而空,初步创建了一片成规模的根据地。1935年7月,红25军主力北上时,曾派人送信给鄂陕、豫陕两个游击师,要求两支部队合编后在原地坚持斗争,但由于送信人叛变,陈先瑞未能收到此信。 6park.com

鄂陕游击师师长陈先瑞(后排右)与红25军副军长徐海东(前排左) 6park.com

在面临敌人重兵围剿之时,陈先瑞决定率部去寻找军主力,但直到9月才得知军主力已转移的消息。虽然没有收到信,但陈先瑞却准确得判断出应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在会合了其他各路失散的游击师后,各部队合编为红74师,由陈先瑞担任师长。在陈先瑞的灵活指挥下,红74师在陕南坚持斗争了两年,最终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到1700余人。 6park.com

抗战爆发后,陈先瑞先后担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4团团长、豫西抗日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又先后担任中原军区第5师15旅政委、陕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后又以第19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与了抗美援朝,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最后于1996年逝世,享年82岁。 6park.com

2)豫陕游击师师长方升普 6park.com

方升普,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4军后方医院护士、红25军73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225团8连连长。1934年11月,方升普在转战途中身负重伤,肺部被子弹击穿,还伤了两根肋骨。 6park.com

1935年4月,红25军军长吴焕先决定在豫陕边留一支部队,即豫陕游击师,并由已经升任红225团3营副营长的方升普担任师长。随同方升普一起留下的还有豫陕特委书记郑位三、民运科长曾焜、政治干事李书全和红225团8连指导员袁崇安,以及红225团8连的百名红军指战员,这五个人组成了以郑位三为核心的豫陕特委组织。 6park.com

1946年,豫陕游击师师长方升普(右)与战友合影 6park.com

游击师成立后,会合了先下去的手枪团的一个分队,经过四处游击,部队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改编为三个大队。在得知红25军主力离开的消息后,方升普把四支部队合编在一起,共有300余人,后来又向西游击,找到了鄂陕游击师,两支部队决定合编为红74师,并由方升普担任副师长兼参谋长。 6park.com

抗战爆发后,方升普先后担任晋豫游击支队政委、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副司令员、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副司令,在解放战争中他又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师长、华北军区第15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62军副军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最后于1981年逝世,享年66岁。 6park.com

3)第3路游击师师长汪世才 6park.com

汪世才,1911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1年被编入主力红军,曾任红27师班长、红25军223团班长、交通排长。 6park.com

1935年2月,红25军主力决定在柞水县红岩寺组建第3路游击师,由排长汪世才和李志英分别担任师长、政委,并以红岩寺为中心创建五星县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游击师扩大到200余人,几次挫败陕军的围剿,并于6月底配合4路游击师及红25军主力取得全歼陕军警备1旅的袁家沟大捷; 6park.com

汪世才牺牲地,赵川前坡岭战斗纪念碑 6park.com

1935年7月,红25军主力北上后,第3路游击师在寻找鄂陕特委的途中,特务队长赵久海叛变,杀害政委李志英等数人,其余部在汪世才指挥下四处转战,减员严重,根据地也沦陷。待12月中旬在镇安菩萨店与红74师会师时,游击师仅剩汪世才以下十多人,汪世才后被任命为红74师6团团长、宁佛游击队队长。 6park.com

抗战爆发后,汪世才先后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4团3营营长、河南人民抗日军第3支队9团团长、中原军区第2纵队15旅46团团长。在1946年7月的中原突围中,汪世才率部在赵川前坡岭高地与敌人激战19小时,成功掩护了军主力的突围,他本人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享年35岁。 6park.com

4)第4路游击师师长阮英臣 6park.com

阮英臣,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1930年因不堪当地贪官污吏压迫,发动群众组织暴动,并利用大刀会组织成立了一支农民武装,其成员很快发展到千余人,当地县政府几次组织正规军和民团进行围剿,但都宣告失败。 6park.com

1935年2月,红25军进驻山阳县袁家沟口休整,苦于缺乏枪支弹药的阮英臣得知情况,马上赶来求见吴焕先、徐海东,要求接受红25军收编。吴焕先便将阮英臣部80余人收编为第4路游击师,拨给他们机枪3挺、步枪80支、子弹数千发、手榴弹百余个,并委派连指导员夏云飞担任师政委,另委派吴华昌、王义庆二人负责地方工作。 6park.com

海军大校夏云飞,曾任4路游击师政委 6park.com

第4路游击师成立后,首先参与了掩护红25军离开山阳县的战斗,受到了一定损失,失散20余人。幸而不久部队收容了4名红25军伤愈伤员及2名红四方面军掉队人员,在老红军的训练下,部队战斗力提高很快,经过三个月的游击,已发展到四个中队300余人,游击师所在的袁家沟根据地也发展很大,并于第3路游击师的红岩寺根据地连成一片。 6park.com

1935年6月,红25军主力重返山阳县,阮英臣第4路游击师配合军主力取得袁家沟战役的胜利,全歼陕军警备1旅,活捉旅长唐嗣桐。战后,吴焕先决定北出钟南山,威逼西安,游击师的三个中队近300人都一起随行,只留下吴振挺指挥的100人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后来在长征途中,阮英臣因为纪律问题,而被左倾领导人错误杀害,时年29岁。 6park.com

5)第5路游击师师长毛仪彬、孙光 6park.com

毛仪彬,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镇安县,1929年为反抗贪官污吏压迫而率部起义,加入大刀会武装,1935年1月红25军主力将该武装收编,改称抗捐军,2月,鄂陕游击司令部又将其整编为了第5路游击师,并并赠送枪支200,在毛仪彬的指挥下,全师发展到200余人,成功巩固了鄂陕游击师的后方。 6park.com

1935年8月,受错误路线指导,毛仪彬因为纪律问题被错杀,后由红军排长孙光接任师长。孙光,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225团3营7排排长,作战勇敢,又有点驼背,大家都称呼他为“孙驼子“。红25军主力北上后,第5路游击师在南羊山被敌人包围,四五天不得脱身,孙光因为指挥经验不足,有点束手无策。 6park.com

开国少将孙光,曾任5路游击师第二任师长 6park.com

在随军行动的伤员、原红225团3营营长李学先的指导下,孙光才把部队组织起来,以较大伤亡为代价成功趁夜突围。之后为寻找红74师,一路游击,又失散不少人员,最后在11月与红74师会师后,游击师仅剩50余人。孙光后被任命为红74师5连连长、5团团长。 6park.com

抗日战争中,孙光曾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4团教导队队长、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9团团长,在解放战争中又先后担任中原军区第5师15旅43团团长、豫陕鄂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商洛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后任宁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7年逝世,享年53岁。 6park.com

6)第6路游击师师长叶忠让、萧大喜 6park.com

叶忠让,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早期事迹不明,曾任红25军战士、交通队区队长。1935年2月,红25军主力在湖北郧西二天门组建第6路游击师,以叶忠让、肖大喜等12名老红军战士及红3军部分掉队人员为骨干,叶忠让、萧大喜分别担任正副师长,全师共100余人,主要在郧西的一、二、三天门一带打游击。 6park.com

1935年2月26日晚,第6路游击师和当地游击队联合攻打盘踞在三天门的民团据点时,叶忠让不幸被敌人暗枪击中腰部,当场牺牲,事后由副师长萧大喜接任师长。萧大喜,出生年月不详,湖北黄冈人,早期事迹不明,曾任红25军223团7连连长。在萧大喜的灵活指挥下,第6路游击师灵活转战在鄂陕边,不但没有遭到多大损失,反而发展到300余人。 6park.com

6路游击师师长叶忠让烈士墓 6park.com

1935年8月,第6路游击师与鄂陕游击师会师,在得知红军主力已经离开的消息后,决定去寻找分散在鄂豫陕各地的游击师。10月,鄂陕与豫陕两个特委宣布合并,组成红74师,萧大喜担任2营营长。1936年4月下旬,红74师在漫川关中消灭民团100余人、缴枪60余支,但萧大喜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事后战士们将他埋在郧西县香口乡的一座大山上。 6park.com

7)第7路游击师师长阮仕春、余德心 6park.com

阮仕春,1896年出生于陕西省镇安县,1929年为反抗贪官污吏压迫,与比他年长7岁的毛全秀一起组织神团武装。1935年1月,鄂陕游击司令部派出红军干部余德心带领30多人前往西沟河开辟地方工作时,发现了这支农民武装,经过谈判将其改编为第7路游击师,全师共200余人,由阮仕春、毛全秀分别担任正副师长,红军干部张祖祥担任政委。 6park.com

在阮仕春的指挥下,第7路游击师活动积极,还曾袭击过蒋军正规军第40军的队伍。为了除掉阮仕春,蒋军利用第9路游击师师长阮开科叛变的机会,写了一封假的策反信给阮仕春。余德心收到信后信以为真,便将阮仕春和特务队长阮英元错杀。事后由余德心继任游击师师长,余德心,出生年月和籍贯均不详,早期事迹不详,曾任红25军223团3营连长。 6park.com

7路游击师正副师长阮仕春、毛秀全在镇安县的墓 6park.com

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第7路游击师损失较大,仅剩几十人,不过幸好在8月下旬合会了第5路游击师,两支部队联合作战,迂回到山阳县胡坪老林打游击,最后在11月初与红74师胜利会师。之后余德心事迹不再见诸于史册,大概牺牲于长征途中,副师长毛全秀则于1936年8月因伤病回家休养,后遭叛徒出卖,英勇牺牲。 6park.com

8)第9路游击师师长阮开科 6park.com

阮开科,出生年月和籍贯不详,山阳县大刀会头目,据说手下有喽啰数千(其实没那么多)。1935年2月,阮开科派人联系鄂陕游击司令部,表示愿意接受红军收编,陈先瑞便派出红军干部李洪章、手枪分队长吴林焕等几个干部前去,将该部改编为第9路游击师,由阮开科担任师长,李洪章任政委。 6park.com

与其他几路主动游击师领导不同,阮开科一开始就是带着不纯的目的接受红军改编,单纯只是想借红军援助扩大自己势力而已,因此在对敌活动上一直都比较消极。1935年7月,阮开科见来围剿的敌人实力强大,红25军主力又远离根据地时,便主动投敌,师政委李洪章遇害,只有吴林焕带着一支游击大队杀出重围,与鄂陕游击司令部胜利会合。 6park.com

开国少将吴林焕,曾任9路游击师游击队长 6park.com

最后总结,红25军创建的这八个游击师的十一名师长中,三人成为解放军将领(陈先瑞、方升普、孙光),四人牺牲(汪世才、叶忠让、萧大喜、余德心),三人被错杀(阮英臣、毛仪彬、阮仕春),一人叛变(阮开科),在游击师工作过的红军干部吴林焕、李书全、吴振挺等也都被授予少将军衔。
喜欢【摄影部落】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摄影部落】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