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7步以外枪快,7步以内拳快,是真的吗?
送交者: 【摄影部落】[☆★★★声望勋衔16★★★☆] 于 2022-02-15 13:04 已读 3208 次  

【摄影部落】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七步以外枪快,七步以内拳快?看过《叶问外传》的朋友也许都记得一句台词,对手问:到底是枪快还是你的拳快?主角回答:七步以外枪快,七步以内拳快,说完便发起了进攻。 6park.com

虽然电影很精彩,但是很多网友也会产生怀疑,这个说法对吗? 6park.com

理论上来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身高在175-180 CM之间的男性正常一步距离是0.65米,7步就是4.55米,这个距离,一个成年男性以爆发速度冲到你面前,连1秒钟都用不了,就算靠拳头无法快速杀死你,但如果拿了一把刀,就可能迅速对你造成生命威胁。 6park.com

6park.com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电影中展示的那样,枪并不在枪手手中,而是在枪套里。 6park.com

枪手在拔枪射击时,一般流程是:眼睛发现威胁,大脑确认威胁,手伸向枪套,拿出枪抬起枪口瞄准,射击。这还是用了快拔枪套和保险关闭的情况,如果用了带扣的枪套且开了保险,还要增加一个解扣子和关保险的动作。 6park.com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已经冲到近前的敌人,一般人在1秒内是完成不了开枪动作的,除非在对手动作之前,枪就在你手中,已经指向了对手,而且子弹已经上膛,关闭了保险,才能有效击倒对手。 6park.com

6park.com

除了这些情况,还有很多因素必须考虑。 6park.com

搏斗的双方是什么水平?是两个职业武装人员,还是两个办公室白领?或者一个专业人士,一个小白?手枪是什么型号?是单动还是双动?子弹上膛没有?无枪的一方手中有没有其他武器?是只有拳头还是拿了一把刀?如果是刀,是长刀还是匕首?出鞘了没有?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七步以内到底谁快,有相当多的决定性变量,所谓“七步以外枪快,七步以内拳快”,只是电影中的台词罢了,并不是金科玉律。 6park.com

6park.com

不过由于这种说法很有噱头,很多电影和游戏也都在拼命渲染这种概念,好像只要距离够近,就可以无视枪口拿着刀上,比如最新的《战地5》中就有类似桥段。 6park.com

6park.com

事实上,中国的这个“七步以外枪快,七步以内拳快”说法在美国也有类似表述,就是美国警界的21英尺法则,也就是说一个歹徒有能力在你开枪之前,移动21英尺(不到7米)并向你发起攻击。 6park.com

6park.com

这个21英尺法则起源于一个美国警察教官丹尼斯·图勒尔,在一次教学中,一个新警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一名持刀歹徒,他靠我多近,我才能对他使用致命性武力?” 6park.com

▲左三就是丹尼斯·图勒尔 6park.com

丹尼斯虽然当了一辈子警察,但如何对这个距离却没有太精确的量化概念, 1982年秋天,丹尼斯经过一系列系统性测试,得出了一个结论,距离一个持刀歹徒不能低于21英尺,如果达到了这个距离,必须掏枪、瞄准并射击,再近的话死的就是自己了。 6park.com

6park.com

1983年春,丹尼斯的发现被发表在了美国《SWAT》杂志上。从此,“21英尺法则”成为全美所有警察学院的一项教学内容。 6park.com

6park.com

为了证明这一法则,外国曾有一个叫UF Pro的团队拍了一个验证视频《刀与手枪》,模拟了在一定距离下,非持枪的警察面对持刀歹徒时能否有效应对。 6park.com

6park.com

视频分别假设了1米、3米、7米(21英尺)的距离上,一个有戒备的警察(未拔枪)在面对持刀歹徒时,在站立不动和可以后退两种情况下的应对成功率。 6park.com

首先,在1米距离上,警察不动的情况下,连续6次试验,警察都被持枪歹徒刺中,无论是砍脖子还是刺腹部,警察都没能完成拔枪。 6park.com

6park.com

同样在1米距离上,在警察可以后退的情况下,显然后退也并没有什么用,持刀歹徒往往快于警察,虽然警察能拔出枪,但往往来不及开枪就被刺中。 6park.com

6park.com

其次,距离增加到3米,警察不动的情况下,持刀歹徒往往能成功刺中警察,但警察大多数情况也能把枪扒出来,并顺利击发,当然,这是在被刺中之后了。 6park.com

6park.com

同样在3米距离上,在警察可以后退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拉长与歹徒的距离,借此拖延歹徒的进攻时间,基本上都能在被刺中之前开枪击中歹徒。 6park.com

6park.com

最后,距离增加到7米,这也是21英尺法则的距离,不管警察是站立不动还是后退,大部分时候警察可以完美在持刀歹徒刺中前开枪。 6park.com

6park.com

偶尔失败的案例是因为衣服把枪套包住了导致拔枪失败,这也完美模拟了警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紧张而造成的失误,但不管怎么说,只要顺利拔出枪,在7米距离是能够击毙歹徒的。 6park.com

6park.com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面对持刀歹徒,最佳的距离的确应该保持在21英尺之外,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拔枪——开保险——射击这一套动作。 6park.com

如果你的距离低于7米咋办呢?也容易,只需要及时后退拉开与持刀歹徒的距离,还是有很大几率反杀对方的,运气好的话可能躲开歹徒的砍刺,当然如果技术好的话,躺倒或者肉搏也能赢得胜利。 6park.com

 “21英尺法则”在美国的高犯罪率的时代对警察很有帮助,因为总是有很多警察死于街头突然窜出的持刀歹徒,有了这条法则,警察就安全了许多,把21英尺作为警戒线,只要越过就开枪。 6park.com

6park.com

但是,当21英尺法则被美国警方教条地理解和执行后,便成了警察滥用武力的帮凶,比如一个嫌疑人越过21英尺了,但他手无寸铁,对警察无法造成任何伤害,警察却二话不说直接清空弹匣把嫌疑人打成筛子,这算合理吗? 6park.com

可警察不这么想,谁知道对方身上有没有藏刀?我如果不开枪,没准死的就是我了!所以宁可他死也不要我死,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枪再说,反正21英寸法则已经被所有联邦法院所接受,很多滥用枪支的警察,都会引用这一法则来给自己辩护,偏偏绝大多数时候都能辩护成功。 6park.com

6park.com

但非营利性平台“致命邂逅”统计,过去15年间警察执法造成5600人被杀害。仅2014年到现在,警察执法过程中造成的民众死亡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这就是21英尺法则造成的恶果。 6park.com

6park.com

看来,有时候跟着电影学战术,大部分时候可能会学到谬误,毕竟电影好看就可以了,而现实中真这么玩,可能真的会付出血的代价哦。 6park.com

6park.com

▲叶师傅,切他中路!
喜欢【摄影部落】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摄影部落】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