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ZT:昔日战绩辉煌一时的德国海军(一)
送交者: 伊纳爵[★★圣徒伊纳爵★★] 于 2016-10-10 14:45 已读 2868 次 1 赞  

伊纳爵的个人频道


德国海军的历史可追溯至德意志统一前。最早作为独立战斗单位出现的是普鲁士海军,随后成为北德意志邦联海军。1872年,古老的德意志重新获得了统一。为了攫取海上利益,久居内陆的德国人开始向海洋扩张势力。
公海舰队硬闯陌生的大海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南靠阿尔卑斯山脉,海岸线长1333千米。
德国海军的历史可追溯至德意志统一前。最早作为独立战斗单位出现的是普鲁士海军,随后成为北德意志邦联海军。1872年,古老的德意志重新获得了统一。为了攫取海上利益,久居内陆的德国人开始向海洋扩张势力。使德国获得统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深知,德国的海上力量还不足以挑战当时的海洋霸主大不列颠,于是便采取韬光养晦的海洋政策,即通过强大的陆军给英法施加压力,让他们给德国主动让出或者接受德国分享一些他们的海外利益。另外,虽然限制海军的发展,却大力发展民用航海事业,通过不断壮大德国的贸易船队,以培养德意志民族的海洋意识,同时又能达到不过分激怒英国的目的。
但是这种稳健而缓慢的做法,引起了那些张着口袋等待大把钞票的容克资产阶级的不满。于是,这位铁血宰相被自己的人民赶下了台。渴望着黄金、白银和珍宝的大富豪们同好大喜功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不谋而合。于是,在德国海军史上非常著名的提尔皮茨将军的管理下,制定了一系列强大的远洋海军建造计划,并要求所打造出来的舰队实力必须超过英国。在这只舰队开始组建时,德国人积蓄已久的对海洋的狂热和强大的工业实力完全爆发了出来。提尔皮茨不厌其烦地在国会中游说和演说,以说服那些议员把无数钞票送到造船商和军火商的手里,再由他们把这些钞票变为一艘艘钢铁巨兽,来为德意志赢得所向披靡的无上荣光。
几乎一夜之间,德国海军就从一支防御型海军蜕变成一支庞大的蓝水海军。基尔、不莱梅、汉堡、威廉港,从波罗的海的海边到寒冷的北海沿岸,一艘艘几万吨钢铁巨兽滑下船台,在冰冷的海水中劈波斩浪。每有一艘战舰下水、海试、服役,德国人就觉得他们的梦想向他们走近了一步!德国的海岸上布满了各种装甲巡洋舰、战列舰、轻巡洋舰,德皇的标志出现在了全球的大洋上。这些疯狂的行动最终激怒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当英国人那艘改变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的主炮在加勒比海上怒吼时,英国人强烈地表达了他们同德国人大战到底的决心,而德国人对此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很快,他们就以自己的首艘无畏舰“拿骚”号作为对英国人的回敬。此时,德国人已经找到了海军发展的目标:公海舰队。这不只是德国海军的目标,还会成为德国远洋海军的名字!
英国人已经开始了海军力量的军备竞赛,德国也毫不松懈,紧紧跟上。双方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双方的热情在不断提高!炼钢炉里的炉火昼夜不熄,为双方的海上巨兽铸造着庞大的身躯。疯狂的军备竞赛已经让双方的海军实力把其他任何一个海上力量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相比之下,德国仅仅落后一点了!
然而,历史却没给德国海军一个机会。由于新生的德国海军还没有脱去他那稚嫩的绒毛,在德国海军的实力还略逊一筹的时候,战争就来临了。战争的爆发,使得公海舰队没有时间再去锻炼自己,只能硬着头皮闯进陌生的大海!
深海幽灵伸出罪恶的黑手
随着工业的发展,德国海军的力量大大加强,公海舰队在大海的闯荡中逐渐认识了海洋。光阴荏苒,随着帝国海军力量的逐渐强大,一些邪恶的念头在公海舰队中滋生蔓延。1914年9月5日。德国的U—21潜艇首开纪录,把英国轻巡洋舰“探险者”号送进了海底,不到半个月,一个更可怕的梦魇袭向了大英帝国海军。
这个月的20日,三艘12000吨级的英国巡洋舰“阿布基尔”号、“霍根”号、“克勒西”号相互以两海里的间隔正在洋面巡逻,这时,一艘掉队的德国潜艇U—9艇恰好途经此地,刚升起潜望镜就发现了3艘战舰,可双方距离几百米,英国人竟然没有发现它。
一场决战就要开始了。在这场对决中,双方舰艇数量比是3:1,吨位比是1000:1,人数比是50:1,3艘英舰只要打一个齐射,就能把潜艇附近方圆完全覆盖掉。可该艇艇长韦迪根是德国潜艇部队中的佼佼者,面对强敌,韦迪根既没有屁滚尿流地下潜逃离敌舰,也没有发射一枚鱼雷后借敌人混乱之机转身撤退,而是气定神闲地下令调整潜艇方位,从容进入最佳射击角度,首先向离潜艇最近的“阿布基尔”号施放了鱼雷。
一声巨响,“阿布基尔”号轮机舱炸开了个大口子,汩汩而入的海水蒸腾出大片的浓烟。
“阿布基尔”号舰长德拉蒙德上校匆匆地跑到舰桥,由于茶杯被震倒,茶水溅湿了他那笔挺的军衣,此刻是早晨6时30分。
舰体急速下沉。无可奈何之际,德拉蒙德决定弃舰。
尼科尔森上校和他所在的“霍格”舰也没有看到鱼雷进攻“阿布基尔”的航迹,以为“阿布基尔”号是碰上水雷而炸沉的,当即命令“霍格”舰前往救援。
此刻,U—9艇艇长韦迪根还担心一枚鱼雷击不沉“阿布基尔”,遂命令U—9升至潜望镜深度,升起潜望镜。
潜望镜内的景象令他喜上眉梢,“阿布基尔”号已经濒于沉舰,正迅速进入U—9潜艇的鱼雷射程。他随即命令做好发射鱼雷准备,以再接再厉,击沉另一艘巡洋舰。
正在U—9潜艇准备鱼雷的时候,潜艇艇体的艇艏突然向下倾斜,轮机长随即命令,除鱼雷发射舱和指挥舱,艇员全都跑到艇艉,保证艇体的平衡。
艇体刚刚静下来,“霍格”舰已经接近“阿布基尔”舰。韦迪根立即下达命令:“敌舰正在接近,第一、二鱼雷管准备齐射!”
随着韦迪根—声令下,两条鱼雷冲出发射管,不到半分钟,“轰、轰”两声剧烈爆炸声将“霍格”号一下子炸得稀烂,舰体比“阿布基尔”号沉得更快。
韦迪根随即操纵艇体下潜,他一边操艇向前滑行,一边通知轮机长:“注意,我们要保持在潜望镜深度,一定不能露出水面,否则,我们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韦迪根决定乘乱逃走,然而,他总想再看一看敌舰下沉的情景,当他升起潜望镜时,吓了一跳,他大声叫了起来:“全速倒艇,我们就要撞上敌舰了!”
经过一番努力,U—9终于摆脱了死神,从“霍格”号舰体旁掉头离开了,韦迪根再次决定尽早离开现场。
其实,在“霍格”号爆炸时,“克雷西”号的舰长约翰逊上校已经意识到不是水雷而是潜艇在捣鬼,他随即下达了戒备命令。突然,前桅上的了望员发出一声尖叫:“潜望镜!‘霍格’号旁有潜望镜!”
约翰逊举起望远镜,他没有看到潜望镜.只看到U—9潜艇留下的一条小小的痕迹。
愤怒了的约翰逊随即命令所有反潜兵器做好猎潜准备,一旦捕捉到潜艇的踪迹,他将会毫不犹豫的击沉它。
然而,周围的惨景又一次使约翰逊改变了主意,两舰即将沉没,1000多舰员正在海上挣扎,海面上到处漂浮着亟待救援的救生筏和小艇。
看到这一情况,约翰逊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以为,敌潜艇一下子击沉了两艘巡洋舰,这在海战史上已不多见,一定心满意足地驶离现场。为此,他决定放弃追击敌潜艇,而前往救助兄弟舰只的水兵。
约翰逊太善良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韦迪根自有自己的手法,当他从潜望镜中看到“克雷西”前往救助遇难的同胞时,他简直兴奋起来:“这些英国佬为什么还这样呆呆地在这里等着挨打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艇艉鱼雷管准备射击!”韦迪根再次恶狠狠地下达着命令。
可是,当U—9潜艇转向时,韦迪根突然看到“克雷西”号上的一门230毫米火炮喷出一股黑烟,一发炮弹溅落在潜艇近旁,激起一个高大的水柱。
“放下潜望镜!”韦迪根急忙大喊:“左满舵,全速前进!”
U—9绕了一个大圈子,与“克雷西”拉大了距离,韦迪根又悄悄地升起潜望镜,他乐了:“天啊!英国人还朝着潜艇刚才驶离的地方起劲地发炮呢!”
" 艇艉鱼雷管准备发射!”韦迪根再次下令。
“发射第一条!发第二条!”韦迪根随即又下达了命令。
一下子射出两条鱼雷,艇艉轻了许多,一下子向上抬起,浮出海面。
“克雷西”号上的火炮又朝着新的方向射击,炮弹雨点般地在U—9周围爆炸着。然而,“克雷西”上的炮手水平太差了,居然没有一发炮弹击中目标。
正在“克雷西”上的舰炮使劲炮击U—9时,U—9上的鱼雷击中了“克雷西”的中部。
“克雷西”上一片混乱,哭叫连天,过了一会儿,见舰体没有倾斜,知道没有受到重创,水兵们重新返回炮位,寻找潜艇进行炮击。
“我要查清它的伤势究竟如何!”韦迪根自言自语地说,可转念一想:“管他受多大的伤干吗,干脆把它干掉了事!”想到这里,他立即下令:“艇艉鱼雷管重新装雷!”
U—9潜艇上的最后一枚鱼雷装进了发射管,韦迪根重新使艇体进入发射阵位。随着“预备—放”的口令中,这条鱼雷拖着一条泛起白色浪花的航迹,直奔“克雷西”号。
尽管“克雷西”号的舰炮猛烈地向U—9发射着炮弹,然而,第一枚鱼雷早已将它的动力装置系统炸坏了,失去动力的“克雷西”号只得像一个固定靶子等待着U—9发射来的鱼雷。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克雷西”被重重地举了起来,随即又狠狠地扎入海中,几乎从腰部一折两半,不一会就翻沉在海水中。
前后整整1小时,U—9潜艇连中三元。消息传开后,世界海军界为之震惊,德国人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这些创造了奇迹的人们。自此,人们对潜艇更加重视。
1艘小潜艇,不到1小时内打沉3艘万吨巡洋舰,此役堪称潜艇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最为精彩的亮相。但这仅是昙花一现,在此之后的几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在直接的军事冲突中并无太大的建树。德国海军部两次想用潜艇偷袭英国重要军港斯卡帕湾,结果均以折戟沉沙而告终。毕竟,正面抗衡大型水面舰艇,吨位小、航速慢、火力弱的潜艇需要99分的运气才有胜算。德国海军在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后,很快也明白了这一道理。
对付英国的军舰实力不济,但对付缺乏护航舰艇保护的商船,潜艇却绰绰有余。
为了节省宝贵的鱼雷,大多数情况下潜艇都是大摇大摆浮到水面上用火炮直接把商船打沉。尽管最多时也仅有十几艘德国潜艇在英国附近在狩猎,但它们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严重到每4艘出港的商船中,就要有1艘被德国潜艇或水面舰艇击沉。1917年2月,有86艘、总计25万吨的英国商船被U艇送入大海。到了3月,英国损失的商船数达到了破纪录的103艘;4月份,也就是美国参战前夕,英国有1559艘各类船只沉入了大海。比船只损失更令英国人心疼的是,大批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水手也随着海上的一声声巨响而葬身海底,仅4月份的人员损失就高达1000多人。英国以海上贸易立国,这些经验丰富的水手正是整个国家的生命力所在。
继欧洲大陆之后,远离战场的英国本土也尝到了战争所带来的苦味,物资不足,人心惶惶,因为要优先生产反潜武器、修补受损商船,甚至远在欧洲前线的部队也要饱受物资匮乏之苦。第一次,人们感觉战争离自己是那么近,近到触手可及,举目可望——在天气好的日子里,近海的人们甚至可以亲眼看到德国潜艇肆无忌惮地攻击商船的可怕场面。
一个陷入绝望的民族,它的创造力是异常惊人的。为了摆脱德国潜艇的困扰,英国人想出了种种办法。商船不足,他们就拖出了早已废弃不用的旧船、平底船,甚至风帆时代的木帆船;为了打击德国潜艇,他们开发出了水下听音器、深水炸弹、深水反潜炮等反潜利器,同时采用了布雷反潜,飞机反潜,甚至想出了用武装商船护航反潜的高招。1917年,更在潜艇的锁喉威胁下,开创性地发明了“船团体制”。后世几乎所有的反潜手段,在当时都已被英国人发明了出来,这些手段,直到今天几乎仍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反潜方法。
彩虹行动:一无所有的悲怆结局
德国潜艇的杀戳激怒了所有人,人类的怒火注定能够消灭所有的邪恶。德国海军在劫难逃了!随着英国对反潜技术的掌握,一场惨烈的日德兰大海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经过了日德兰一役之后,德国海军已经没有能力和胆量走出港口。一切都结束了。昔日排名世界第二的舰队,号称“天下无敌”的公海舰队,最终就在自己的港口——斯卡帕湾中慢慢地等待着末日的来临。
斯卡帕湾是一个天然海港,位于苏格兰东北海岸不远处奥克尼群岛中。从13世纪起,这儿就成了北海重要的船舶掩蔽之地,后来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处基地,并且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皇家海军遏制德国舰队冲击北大西洋的战略要地,在大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对于其在海军史上留下的闪光印记而言,斯卡帕湾所代表的更多的,却是一段极具悲剧色彩的回忆。这由于它对敌人的冷酷无情——这儿见证了一支强大舰队的灭亡和一个时代的终结。
公元1918年11月11日这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4年零3个月以来,欧洲大陆享受到了第一次平静。根据协约国提出的条件,德国庞大的舰队遭到扣留。1918年11月21日,由协约国海军组成的250多艘舰船的庞大舰队押解着74艘德国战舰,缓缓驶入斯卡帕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是曾经辉煌的公海舰队的绝唱,或许也是海军史上空前绝后的华丽集合。
1918年11月19日,应希佩尔海军上将的请求,这些德国军舰由舰队司令冯·鲁伊特率领,离开威廉港踏上最后的航程。舰队包括50艘驱逐舰、8艘轻巡洋舰、11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但每门火炮的开火装置都已被拆除,大炮无法使用,水兵的数额也被限令到最低,所携带的燃料几乎无法供舰队驶离奥克尼群岛周边的海域。按照双方的约定,舰队本来应该停靠在中立国的港口,如今在斯卡帕湾的所谓“等候”其实就是投降。这令每个德国人都不能接受,他们将和谈看作是争取权利的最后机会,他们觉得德国在这场战争并没有输掉,至少双方打了个平手。可英国却并不这样认为,英国人早已显现出强烈的报复意图。此时,在斯卡帕湾,德国舰队船上士气极为低落,水兵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早已支离破碎。舰队中弥漫着悲惨而痛苦的气氛,很多战舰处于兵变的边缘。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伊纳爵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伊纳爵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